天天看小說

第378章 誰急誰知道

生活在楊府那種寬鬆的家庭環境下,加上老爺子幾乎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無死角的慣縱溺愛,指望楊猛與楊驍成爲什麼老實聽話的乖寶寶,無疑是件很困難的事。

小哥倆捱揍乃是家常便飯,當下都不以爲意。祖父本來就是個老無賴,所以在他老人家面前耍賴放潑通常是沒用的。於是就剛纔討論的話題,由公開轉入地下,由毫無顧忌的大聲嚷嚷,改爲交頭接耳的低聲細語。

楊猛雖然只比楊驍大了不到一個月,但平日總被“你是哥哥”這個強悍的理由綁架,是以也比弟弟楊驍稍顯老成。

“老二,我們看著皇帝舅舅與爹爹那般威風,按書上的說法,那叫大丈夫當如是。”

“這還用你說?顯得你很有學問麼?爺爺總罵我們是小屁孩,應該說是小屁孩當如是纔對嘛!”

“……那倒也是。記得說這話的人是叫劉邦?後來就是他把楚霸王項羽給幹掉了。”

“項羽不是也把秦王給幹掉了?爲什麼我們就不能呢?奇怪!”

楊驍倡議的把皇帝舅舅幹掉的設想,被老爺子當機立斷的掐滅了,但並未能解決在兄弟二人心中留下的困惑。

沈玉與趙妍由於家世、性情、素養的不同,因而平時的教子理念與方式也是天差地別。

當天晚飯時分,楊猛好奇的向母親問起,爲什麼不能幹掉皇帝舅舅。沈玉的迴應簡單、直接而粗暴,卻極具神效:“臭小子,你若不把這碗飯與碗裡的雞腿幹掉,老孃待會兒就會把你幹掉!”

相比之下,楊猛還算是幸運的。掌燈之後,從趙妍房中驀然傳來了楊驍殺豬一般的慘叫:“我娘殺人了!我娘殺人了!救命啊!”

“……因蒙皇上隆恩,受婦孺輜重所累,一路雖自精心籌算,每日行進仍不足百里。此皆出於無奈,懇請皇上恕罪。”

“臣竊以爲。襄陽乃是兩國必爭之地。大夏堅守據之,是爲關中門戶,亦是南下攻略之基。南楚攻而取之,可倚爲抗夏屏障。可當十萬雄師。然兩國交戰,並非只是兩軍對陣廝殺。人君之志、朝堂之願、糧秣之備、軍心之向,缺一不可也。臣觀南楚主庸臣弱,文武不睦,上下離心。堪可一戰之師。唯有文煥章麾下二十萬兵馬而已。且去歲至今春,業已折損數萬。隨州一戰,南楚勝在僥倖,足以令其沾沾自喜。如若大舉攻取襄陽,一時恐難決斷。”

“我大夏之援軍調動、糧秣軍械之運送,亦須時日。臣斗膽據實啓奏,萬乞皇上見諒。”

這道密奏於五月十六日送呈長安宮中之時,恰逢皇帝召集陳文遠、劉秉德、寧王趙當、康王趙敢、耿進、周挺等知兵重臣,在御書房商議南楚方面的戰事。

趙啓本無隱匿之意,心念一動。命近侍遮糊名字,將奏章交與衆人傳閱。之後不動聲色的問道:“衆卿以爲這道奏章如何?”

陳文遠與劉秉德默然不語,耿進與周挺只是微微搖頭。寧王趙當與康王趙敢不無幸災樂禍之意,趙當回奏道:“皇上,這還用問嗎?從古至今,哪兒有先護送家眷再去上任的統軍將帥?楊致這不擺明了是推諉塞責麼?”

自隨州兵敗以來,趙當每日說得最多的話就是“想當年”。如若楊致戰敗,無疑是對他軍事能力的最好證明,也是對皇帝用人的莫大諷刺。

在趙啓看來,趙當與耿進是一回事。是以直接詢問周挺道:“周大將軍對此持何看法?”

周挺是先帝苦心栽培的鐵桿重將,平時對聖旨只管堅決執行而不問因由,于軍政要事極少諫言。皇帝點名相詢,既是間接否決了趙當的看法。也是看重周挺的公允忠直。

周挺答道:“皇上,此奏所議頗有見地,但臣認爲應該不是出自楊侯。”

“哦?”趙啓問道:“周卿爲何這般肯定?”

周挺的一句大實話,令趙當羞躁無地,其餘重臣無不莞爾:“若是楊侯所奏,皇上糊名作甚?”

趙當訕訕的道:“即便不是楊致所奏。出自他的授意也並無分別。”

趙啓直言駁斥道:“皇兄此言差矣!朕不妨坦白告訴你,這道密奏乃是出於衛飛揚之手。無非三層意思,一是怕誤了前方戰事,二是怕朕怪罪楊致,三是所言在理。”

“皇兄未免太過小看了楊致。楊致但有允諾,必當傾力而爲。要麼當面奏事,言盡其詳。總之絕不會利用任何藉口推諉拖延,更不會借他人之口代爲陳述。”

趙啓加重語氣強調道:“還有,楊致精於籌算,每每付出最小的代價得以成事,十分體恤下屬、愛惜他們的性命!”

寧王趙當與康王趙敢確實具有相當的軍事才能,在武成一朝各領大軍鎮守襄陽與幽州時,都是戰績斐然,令南楚與北燕聞之膽寒。但二王有個共同的特點、或者說是毛病,爲求戰勝往往不惜代價,每戰動輒死傷數萬將士,給大夏在戰後的撫卹與兵力補充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一度令先帝對此極感頭痛。

趙啓這麼說,無異於觸動了二王的痛腳。然而眼下二人手中已無一兵一卒,康王趙敢語帶酸味的插言道:“皇上既是對楊致如此看好,那我等只好靜待他早日凱旋了。”

“會的。”趙啓平靜的道:“朕相信他一定會!”

趙啓自認對爲楊致較爲了解,在場衆人也都不是外行。除非是輕騎趕路,在攜帶糧秣輜重的情況下,每日能行進百里左右幾乎已達極限。若是運送火炮等重火器,每日能行進五十里就已經很不錯了。皇帝他們哥仨明裡暗裡都還在較著勁呢!

趙啓的判斷非常準確,衛飛揚一路上很是擔心,楊致反而並不著急。幾番催促之下,楊致笑道:“我們已經走得不慢了,莫非你以爲我們生了翅膀?急的應該是南楚,張博虎巴不得我立馬到任纔好。”

衛飛揚不解的問道:“南楚攻佔隨州、楊耀身死,兩度大勝,他們要急什麼?再說張博虎若真有與你並肩稱雄之才,未必就會怕了你。都說兵貴神速。還請三哥教我!”

楊致一口回絕道:“不教。自個兒琢磨去!”

五月二十一日,楊致一行安抵信陽。玲瓏帶著一雙兒女,已於五月十七日先行到達。常三在秦氏的鼎力配合下,早已命人將與楊家老宅相鄰的幾處宅院悉數買下。整葺一新,諸般物事一概添置齊備。與玲瓏隨同前來的六十名護衛,也已基本整合配屬完畢。

爲免驚擾當地官府與百姓,奉旨護送的幾位將領除了各帶十名貼身親衛入城,其餘衛隊皆駐紮在信陽城外。

直至此時。楊致一家才得以真正團聚。老爺子頗有幾分“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的氣概,進門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虔誠的去祖宗靈位前上香叩拜。

沈玉與趙妍雖對玲瓏聞名已久,今日得見真人,仍爲玲瓏的姿容風華所傾倒,甚至禁不住暗生嫉妒。玲瓏氣質貴雅而不失溫婉大方,又與朱靈兒相熟,是以四個女人乍一見面就迅速“姐姐妹妹”的打成了一片。

楊猛與楊驍早就聽說在夷州還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很快就對年歲稍小、樣貌相若的楊玲與楊瓏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不到半日功夫,四個孩子便已鬨笑玩鬧成了一團。

楊致看到這等情形。心中油然生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感與成就感: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感概過後,該說的還是要說清楚。反覆叮囑老爺子,回是回來了,只要不仗勢胡來,您老人家想幹什麼都可以。對四個妻妾的交代則更爲直白:大家都是一家人,沒有什麼你的我的。我待全家安頓下來便要趕赴襄陽,你們安心侍奉好老人,看顧好孩子,別給我添亂!

事實上。張博虎的處境比楊致預料中的更爲艱難。

放在前世,張博虎的經歷堪稱勵志典範。當年僥倖在楊致刀下撿回一條命,幾經輾轉而流落南楚。以一介殘疾之軀,費盡周折才得以被南楚權相譚重元聘爲幕僚。娶之爲妻、以爲進身之階的譚重元那個女兒,其地位尚不及相府一個稍有權勢的下人。即便如此,也蟄伏隱忍數年才被譚重元薦至軍中效力。

隨州兩戰兩勝,一舉成名。南楚老帥文煥章一心只想乘勝攻克襄陽,爲南楚贏得抵禦大夏的屏障,於兩國對峙中佔據戰略主動。然而楚帝昏庸。朝堂衆臣各懷心思。在說服楚帝下定決心、撫卹死難將士、徵募補充兵力、保證糧餉支應等諸多方面,都須倚靠把持朝政的譚重元的支持。

譚重元舉薦張博虎的初衷,是爲了在軍中安插自己的耳目。這個便宜女婿的出色表現,委實給了他一個意外的驚喜。但譚重元絕不希望看到軍方主戰派勢力得勢坐大,張博虎的智計謀略,成了牽制文煥章的重要籌碼。

既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文煥章與譚重元又誰都不能得罪、他也得罪不起,張博虎身處夾縫之中的尷尬,可想而知。

兩國交戰,互遣細作密諜刺探軍機,乃是常事。張博虎之前已向文煥章詳細解說過楊致的本事、脾性與做派,收到夏帝決意任用楊致統軍的密報之後,立刻對前方楚軍全軍以及隨州城防作了相應佈置。

隨後收到夏帝恩準楊致護送家眷還鄉,張博虎猶自半信半疑。幾經確認後,依然不敢懈怠。弓弦繃得再緊,時間長了都難免有所鬆懈。眼巴巴的等了將近一月,連久經沙場的文煥章都有點不耐煩了:“張先生,楊致尚未到任,我軍之軍心士氣已顯疲態。楊致也是人,先生這般風聲鶴唳,是不是太過了?”

張博虎冷冷答道:“楊致武技強悍,爲人堅忍果決,行事往往出人意表。縱然不是由他統軍,我軍時刻保持高度戒備,亦是理所當然,屬下以爲並無錯處。”

“別的不說,楊致輕裝單騎,一個晝夜可行進四百餘里。敢問大帥,楚軍諸將,誰能做到?他隨時都會來!”(。)

第64章 徹底光棍第50章 並非老兄第44章 擒賊先擒王第154章 急趕第345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191章 進關第333章 新的一年第113章 斬鬼第312章 專業對口的差事第5章 去金陵第277章 賓果第294章 狡兔三窟第395章 戰端再起第325章 舉輕若重第305章 馬屁之王第373章 知音第410章 豪門第223章 無處躲清靜第351章 耿超問策第46章 飛將軍自重霄入第227章 明月何曾照溝渠第219章 愛女心切乎第283章 秦大少爺的好奇心第250章 最掛心的事第158章 串門第406章 看心情、試手氣第155章 暗流洶涌第81章 奉旨討債第94章 用腦子鬥狠第18章 合作第330章 你是老實人第256章 寧王(二)第58章 冒犯自己的下場第117章 最賺錢的生意第383章 出戰第215章 重逢議政第307章 愛來不來第252章 黃曆宜出行第410章 豪門第73章 雷霆反擊第348章 搶它丫的第352章 論戰第27章 資格問題第43章 縱橫大漠第144章 男人的驕傲第261章 炫耀第244章 又見銀壺第354章 新皇的算計第140章 臥底第154章 急趕第158章 串門第7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97章 伍趣三第178章 心比天高第352章 論戰第26章 夏帝第122章 引君入甕第275章 武英殿大學士第293章 意外收穫第149章 爲難的坑第22章 新一代花花公子第408章 求職第316章 誘捕第41章 衛肅第161章 家事不足慮第389章 這個胖子不簡單第91章 我爲刀俎他是魚肉第199章 分贓第390章 令人費解的借花獻佛第134章 誘惑第88章 不算過分的想法第370章 劍拔弩張的懇談第403章 決意奉陪第317章 兩個奇葩第362章 勸諫第238章 順便發財第55章 豬頭也瘋狂第1章 楊家大少爺第385章 碰壁的老金第197章 伍趣三第280章 好奇之心第6章 醉香坊第236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189章 急不得第222章 上上之策第218章 窩心的早朝第35章 雞肋第178章 心比天高第40章 兩封信第41章 衛肅第226章 頭一個硬釘子第91章 我爲刀俎他是魚肉第334章 備戰不懈第391章 楚使第137章 首刮地皮第65章 亂世泥水匠第273章 工作彙報第215章 重逢議政第160章 接你第299章 前度總督今又來
第64章 徹底光棍第50章 並非老兄第44章 擒賊先擒王第154章 急趕第345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191章 進關第333章 新的一年第113章 斬鬼第312章 專業對口的差事第5章 去金陵第277章 賓果第294章 狡兔三窟第395章 戰端再起第325章 舉輕若重第305章 馬屁之王第373章 知音第410章 豪門第223章 無處躲清靜第351章 耿超問策第46章 飛將軍自重霄入第227章 明月何曾照溝渠第219章 愛女心切乎第283章 秦大少爺的好奇心第250章 最掛心的事第158章 串門第406章 看心情、試手氣第155章 暗流洶涌第81章 奉旨討債第94章 用腦子鬥狠第18章 合作第330章 你是老實人第256章 寧王(二)第58章 冒犯自己的下場第117章 最賺錢的生意第383章 出戰第215章 重逢議政第307章 愛來不來第252章 黃曆宜出行第410章 豪門第73章 雷霆反擊第348章 搶它丫的第352章 論戰第27章 資格問題第43章 縱橫大漠第144章 男人的驕傲第261章 炫耀第244章 又見銀壺第354章 新皇的算計第140章 臥底第154章 急趕第158章 串門第7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97章 伍趣三第178章 心比天高第352章 論戰第26章 夏帝第122章 引君入甕第275章 武英殿大學士第293章 意外收穫第149章 爲難的坑第22章 新一代花花公子第408章 求職第316章 誘捕第41章 衛肅第161章 家事不足慮第389章 這個胖子不簡單第91章 我爲刀俎他是魚肉第199章 分贓第390章 令人費解的借花獻佛第134章 誘惑第88章 不算過分的想法第370章 劍拔弩張的懇談第403章 決意奉陪第317章 兩個奇葩第362章 勸諫第238章 順便發財第55章 豬頭也瘋狂第1章 楊家大少爺第385章 碰壁的老金第197章 伍趣三第280章 好奇之心第6章 醉香坊第236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189章 急不得第222章 上上之策第218章 窩心的早朝第35章 雞肋第178章 心比天高第40章 兩封信第41章 衛肅第226章 頭一個硬釘子第91章 我爲刀俎他是魚肉第334章 備戰不懈第391章 楚使第137章 首刮地皮第65章 亂世泥水匠第273章 工作彙報第215章 重逢議政第160章 接你第299章 前度總督今又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山县| 宜兰市| 丹巴县| 昌乐县| 翁源县| 延津县| 康保县| 兴隆县| 宁明县| 洪雅县| 大同市| 新邵县| 商都县| 班玛县| 当涂县| 象州县| 安化县| 大荔县| 九台市| 德惠市| 安福县| 太谷县| 凌海市| 怀远县| 砀山县| 朝阳区| 南和县| 双柏县| 东港市| 南郑县| 惠州市| 芜湖县| 曲周县| 宜章县| 昌邑市| 汉川市| 同仁县| 嘉荫县| 禄丰县| 仙游县| 洛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