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歷經(jīng)東吳,東晉,南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連明朝開國初期都曾經(jīng)定都於此。
一座有著千年歷史沉澱的六朝古都。
隨著國府將國都定在這裡,這座六朝古都也在民國時期又一次鞏固了歷史名城的地位。
而此時在金陵城的城南中華門,靠近秦淮河畔的一家古風(fēng)古色客棧上。
在淞滬淪陷之後便趕來這裡的王一居高臨下,望著眼前的金陵一角風(fēng)貌。
此刻他所處的中華門是一座甕城,共有三道甕城,四道劵門,結(jié)構(gòu)之複雜,防守之嚴(yán)密,稱得上易守難攻,也是保留明清兩朝歷史底蘊最厚重的一處地標(biāo)建築。
從城牆上也能看到之前日軍飛機空襲金陵城時留下的點點痕跡。
若是站在城門上,便能與遠(yuǎn)處的雨花臺遙相呼應(yīng),那是金陵城南的制高點,登高即可俯瞰全城風(fēng)貌。
而此時的中華門周圍人潮擁擠,一早就起來做生意的販夫走卒,商鋪老闆都把手裡的活放一放,聚在城門口兩邊,看著此時正從淞滬戰(zhàn)場上撤下來的國軍潰兵先頭部隊進城。
他們就是想看一看,淞滬這場仗到底是怎麼打的,幾十萬的大軍,怎麼會輸成這個樣子。
只是隨著國軍潰兵的先頭部隊陸續(xù)進城,這些想要看個熱鬧的金陵城百姓在看到這些潰兵之後,一時間什麼想法都沒有了。
因爲(wèi)當(dāng)他們第一眼看到這些潰兵時,都以爲(wèi)自己看錯了,知道的還能說這些都是從淞滬戰(zhàn)場上撤下來的國軍敗軍,不知道的還以爲(wèi)遭了災(zāi)年,從災(zāi)地跑出來逃難的難民呢。
疲憊不堪,是這些國軍潰兵給在場所有人的第一印象,衣衫襤褸,滿臉塵土,是這些國府潰兵給金陵百姓的第二印象。
打了敗仗沒士氣大夥都能理解,可是連最基本的保持陣型都做不到,鬆鬆垮垮,混亂無序,滿臉血污,就這麼三五成羣的走著,有的還在四處張望,身形顫抖,彷彿還沒從日本人的兵鋒下回過神來,感覺好像還是置身在戰(zhàn)場上。
不僅如此,更有甚者連手上的槍支彈藥都丟了,就揹著個簡單的行囊,有的更是大著膽子湊到這些看熱鬧的攤販面前,藉著身上這身還沒脫下來的軍裝,就直接從那些賣早餐的攤販那裡拿來食物,粗暴塞進嘴裡,揚長而去。
到底是民國國都,潰兵入城也沒有出現(xiàn)什麼匪過如梳,兵過如篦的離譜現(xiàn)象。
這亂也是亂一小會,這些潰兵此時也不敢招惹民憤,畢竟皇城腳下,鬧出事了命沒丟在淞滬戰(zhàn)場,丟在這就虧大發(fā)了。
那些被搶的攤販也是嘴上罵罵咧咧幾句,自認(rèn)倒黴之外,也不敢給自己找麻煩。
入城的潰兵先頭部隊一撥接著一撥,聚集在城門的金陵百姓也不知是在期待什麼,就這樣在那看著一撥又一撥的潰兵入城。
卻發(fā)覺沒有一支潰兵部隊精神頭是像樣的,都是那麼混亂無序,垂頭喪氣,丟槍卸甲的,比他們這些市井小民都沒個人樣。
直到這會,大夥纔沒了興致,作鳥獸散,各忙各事。
只剩下那些家人蔘與到這場淞滬戰(zhàn)事的軍屬還在下邊,看著這些稀稀拉拉的潰兵,想從中找到自己家人所在的部隊,找到自己的家人。
——
“我說,這幾十萬的大軍打了三個多月,說輸就輸了,輸也就算了,怎麼輸這麼慘?就是幾十萬頭豬,這東洋人抓也得抓上個把月吧?這東洋人就這麼能打?”
“可不是嘛,關(guān)外,那張大帥的奉軍夠多,夠威風(fēng)吧?不也是且戰(zhàn)且退,打了一年就被攆進關(guān)了,到現(xiàn)在都沒打回去拜自己親老子,指不定他老子的墳頭早被日本人挫骨揚灰了呢,真是個沒用的玩意。”
“那你倒是說說少帥爲(wèi)什麼不打回去!我們東北軍在關(guān)外跟日本人玩命,你們這些在關(guān)內(nèi)的地方軍,中央軍怎麼也不知道派兵支援?就他媽知道窩裡鬥!我們再怎麼說也是跟日本人在血水裡摔了一年的跤。
不像你們,天子親軍,皇城腳下,這麼多中央軍和地方軍在淞滬那裡就打了三個多月,結(jié)果被日本人跟打狗一樣打了回來,真是好樣的啊。”
“你說什麼!”
“我有說錯嗎!”
“誒誒誒,幾位,店小,這種話咱就不要說了,都是中國人,莫談國事,莫傷和氣,來來,喝酒喝酒,我請,我請。”
眼看爭吵的雙方就要把話題往敏感上扯,店家趕緊過來打住,這才讓雙方悻悻作罷。
只是聽著下方時不時傳來的哭聲,秦淮河畔的書寓樓,遊船上那些女先生,長三女跟早起就尋花問柳的文人墨客吹拉彈唱之聲交匯在一起,端的是讓人心煩意亂,連酒都喝不下去。
所謂書寓樓,長三女,便是民國時期對於煙花巷柳之所和在這些地方討生活過日子的女子稱呼。
書寓樓屬於裡面最高檔的,調(diào)教出來的女子,一個個樣貌極好,琴棋書畫都有涉獵,乃是那些文人雅士,新派人士最中意的一類,因爲(wèi)她們是頭牌,是花魁。
因爲(wèi)調(diào)教的出色,也被冠上女先生,女校書這種稱號。
光是在書寓樓裡吃飯喝酒聊天,啥事不幹都要六個大洋,過夜的價格另算。
什麼軍閥富商官員的二房,三房姨太太啊,基本上都是從這出。
長三女則是次一等的,屬於書寓樓的平替,模樣周正,也有一定的特長,之所以稱之爲(wèi)長三女,是因爲(wèi)她們的價錢是書寓樓那些同行的一半。
電影《金陵十三釵》裡那十三名女子便是出自這兩個羣體。
至於最低等,便是之前提到過的鹹肉莊,年老色衰,貧苦人家的女子,基本都在這裡,籤的都是賣身契,從客人那裡賺來的每一分錢都跟她們無關(guān)。
蘇區(qū),也就是贛地被牢蔣大清洗的時候,很多百姓便是被賣到了這裡。
當(dāng)初王一走那一遭,也只是救下了一部分,剩下的他也儘可能在上海灘跟那位杜老闆通了通氣,能救一個是一個。
而現(xiàn)在,在客棧樓上,左聲道聽著下方那些軍屬再也見不到家人的哭喊聲,右聲道卻是秦淮河那邊傳來的靡靡之音,註定了這個早上就不平靜。
“哼!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唉,兄弟消消氣,剛纔是我說的不對,你也犯不著跟這些女子過不去,我自罰三杯。”
“我倒不是跟這些窯姐生氣,不然以她們的心眼,要是聽到了點風(fēng)言風(fēng)語就跟枕邊人吹兩句枕邊風(fēng),我日子都不好過了,我只是擔(dān)心啊。”
“擔(dān)心什麼?”
“這淞滬都淪陷了,日本人打下了淞滬,那咱這裡不就危險了?你瞧瞧下面這些傢伙,就他們這個樣子,我看日本人要是真打過來了,槍都不會開了就得往回跑。這金陵城啊,咱們還待得下去嗎?”
“不見得吧,咱們這好賴也是六朝古都,還是國都,國都有難,地方軍不得趕緊來勤王救駕啊?”
“呵,關(guān)外遭難的時候,怎麼沒見地方軍北上出關(guān)幫忙啊?”
“誒,你怎麼好端端的又來了?”
“我不是跟兄弟你慪氣,我只是擔(dān)心,擔(dān)心日本人要是真打下了金陵,指不定做出什麼沒人性的事。我的口音兄弟你也聽出來,我是關(guān)外的,當(dāng)年也是跟著東北軍一路逃難逃到關(guān)內(nèi),逃到金陵落腳,我們一家算我兄弟爹孃在內(nèi)二十來口人,就剩下一兒一女跟著,又在這重新找了個婆娘過日子。
你是不知道當(dāng)年這一路逃的啊,路上那叫一個慘啊,現(xiàn)在好不容易纔把日子安生下來,要是日本人再來一回,你說咱現(xiàn)在拖家?guī)Э诘模€能再往哪逃?”
男人的話語也引得酒樓內(nèi)一衆(zhòng)食客竊竊私語,就連這位跟這位東北大哥嗆火的金陵本地人也跟著憂愁起來。
“老哥,你不會是說日本人打下金陵後要屠城吧?不能吧,這事對他們有什麼好處?他們不是文明國家嗎?”
“人家文明會沒事來打你?至於那種事,呵,人家仗都打贏了,想怎麼做不都是人家說了算,咱們是砧板上的肉,他們拿著刀,想怎麼切就怎麼切。”
“嘶,老哥你這話說的讓人害怕啊。”
“兄弟,我是從關(guān)外一路逃過來的,日本人什麼德行我比你曉得,國府我是沒什麼指望的,錢我都捐了,仗還是打輸了,我得爲(wèi)我的一家老小考慮吧。”
“那老哥你什麼打算?”
“什麼打算,這兩天就趕緊帶著一家老小出城避避風(fēng)頭,我可不想看著我的婆娘跟女兒被日本人糟蹋,但你要問我躲去哪,我也不知道,一路往南逃唄,不能讓我這一家斷了根,不說了,小二,結(jié)賬。”
“來啦。”
男人撂下飯錢就走了,酒樓裡的食客之前的竊竊私語此時也變得喧譁起來,連店家都沒法阻止的地步。
“這話糙理不糙,幾十萬大軍都在淞滬敗了,我們總不能指望國府能守住金陵城吧?萬一真禍?zhǔn)碌皆垲^上了,人家有兵有槍,咱拿啥對付人家啊。”
“咱們這隔著長江呢!”
“江陰的軍隊都打沒了,還長江呢?當(dāng)年明太宗靖難不也打進來了嗎?”
“可人家也打了四年啊!”
“那會人家拿的是什麼,現(xiàn)在日本人拿的是什麼?飛機,大船,前些日子沒被炸夠是吧?”
“說的也是啊,我早上出門的時候就見我們巷子裡那戶有錢人家一大早就在倒騰家裡的物件,門口還停著馬車,不會他們已經(jīng)覺得不對,想逃吧?”
“喲喲,你這麼說我也覺得我家那邊最近也沒那麼熱鬧了,好些人家門都鎖上了,跟沒人氣似的。”
隨著聊天的話題朝著金陵可能被日軍打下來的這方面引,酒樓內(nèi)聊天的食客也都發(fā)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
就是他們住的巷子裡,那些家庭殷實的,跟他們家境差不多的好些人家不是大門緊閉,好幾天沒露面了,就是剛好正在拖家?guī)Э谕鹆瓿峭庾叩臏?zhǔn)備。
一番交流之下,酒樓內(nèi)的食客也都沒了興致。
所謂三人成虎就是如此,發(fā)覺身邊周圍已經(jīng)有這麼多人提前離開金陵城避避風(fēng)頭,那即便再不相信金陵城會被日軍打下,會被屠城,他們都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呀,諸位,我家裡有事,先走一步了。”
“誒,我也想起來還有點事沒辦,一塊走吧。”
有一個人離開,就有第二個,第三個···很快的,酒樓之前的熱鬧瞬間變得空蕩冷清,就連下方聚在中華門兩旁看熱鬧的百姓也隨著酒樓內(nèi)的食客離開,傳播,也慌里慌張,有些早早收攤,就往家裡頭趕。
一些鋪子則是穩(wěn)坐釣魚臺,繼續(xù)打開門做生意,雖然也沒什麼生意給他們做了便是。
王一走到陽臺邊,看著下方依舊算得上熱鬧,但少了幾分人氣的中華門周邊,也出聲道:“到現(xiàn)在,有多少百姓離開金陵城了?”
“不多,消息放出去也就這幾天的功夫,也就萬把來人走了,這些都是有親戚在外的,要麼就是有家底,好走的。”
“杯水車薪啊,你剛纔的故事講得不錯。”
“謝王老闆誇獎,但這並非故事,我確實來自關(guān)外,也正是因爲(wèi)見過日本人在關(guān)外的所作所爲(wèi),我纔對王老闆和少掌櫃說的話深信不疑。”
“那到時候日本人真打來了,你要走?”
“剛纔所言,皆是在下肺腑之言,我們一家就剩下我這家有後了,不能斷了。”
“理解,這幾天,多謝了。”
“分內(nèi)之事罷了。”
王一轉(zhuǎn)過身,與他對話的便是剛纔在酒樓裡引起這個話題的關(guān)外男人,他也是這家酒樓,江湖小棧在金陵城的掌櫃,姓林。
也正是因爲(wèi)他這關(guān)外之人的身份,在淞滬官宣淪陷之後,劉謂的老爹劉啓召集一衆(zhòng)小棧分店掌櫃商量時,他便第一時間站出來,支持在城中散佈日寇會屠城這一流言。
在這個文盲率高達(dá)80%以上的民國,百姓多愚昧,即便是在這金陵城裡,也有太多太多百姓對日寇的殘暴沒有一個具體的認(rèn)識,他們很多人一生都在這金陵城,根本不曉得外界發(fā)生了什麼,只能聽國府那些官員在自己面前各種瞎扯。
與其去解釋,倒不如用這種街頭流言,慢慢發(fā)酵,讓他們本著一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鼓動他們出城躲一陣子。
尤其是當(dāng)有富貴人家拖家?guī)Э陔x開時,他們便更相信這種流言的真實性。
流言便在這位林掌櫃的一手安排下,以中華門爲(wèi)中心,開始向周邊輻射,幾天的時間,多多少少也起到了效果,但對於王一來說,還不夠,還得加一把火,讓更多的百姓提前離開。
這樣想著,王一也下了樓,趁著這會還算太平的功夫,好好看一看金陵這座千年古城。
他就這樣漫無目的在金陵街頭走著,去了夫子廟,沿著夫子廟周邊這些老街巷的青石板路一階一階走著,看著道路兩旁那些磚木結(jié)構(gòu)的房屋,看著那些兩眼無神,衣衫襤褸的百姓。
又搭上了有軌電車,任由電車沿著軌道行駛,看著那些從電車旁經(jīng)過的人力車伕,看著那些在市區(qū)內(nèi)的西式建築,還去到了中央大學(xué)校門口駐足停留。
也在秦淮河畔聽了一會靡靡之聲,最後在終點站,國府辦公大樓這裡停下。
一路看來,他確實能看出來國府定都金陵後確實在這座城上下了功夫,即便有著淞滬戰(zhàn)敗的陰雲(yún)籠罩,之前也被日本人的飛機空襲過。
可僅憑流言就想要讓城中這麼多百姓離開一部分,千難萬難,因爲(wèi)對城中大多數(shù)人而言,離開了城,一樣是個死。
既然都是死,死在城裡跟死在外頭當(dāng)個孤魂野鬼,哪個下場比較好就不用問了。
‘咚!’
一聲鐘聲如當(dāng)頭棒喝,在王一腦門響起。
而等王一擡頭一看,這才發(fā)覺自己不知不覺已經(jīng)從國府辦公大樓走到了雞鳴寺寺廟門口。
在看到雞鳴寺這三個字時,王一也突然想到一個與這座古剎有關(guān)的圈裡人。
全性上代掌門,黑衣宰相姚廣孝。
“嗨呀,來都來了,且讓我進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