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0章 開源

“哦,愛卿還有良策爲何不早早呈上啊。”榮仕玟大喜道,他可沒忘了正是張與之推出新政,才繁榮了工商業,進而帶來了大量的財政收入。

“臣並無良策,”張與之兩手一攤,“臣的辦法是加稅。”

“加稅?”

“不錯,當年爲了鼓勵工商業發展,讓流民願意從事工商行業,許多稅率當初定得都非常低,誘人從業其中。今工商業已發展強盛,許多功勳貴族皇親國戚都參與其中,大發其財,而國庫卻甚少得利。現種田者不如販糧者,採桑者不如賣衣者,故人心思動,人皆拋荒而從商。陛下,農爲國之本,長此以往,重商而蝕國本,請加稅以抑商,讓農人願從其業,以正國本。”

張與之一番鏗鏘有力的講話,讓榮仕玟下定了加稅的決心,可是他也有顧慮:“現在滿朝文武,皆參與工商盈利,若是加稅,必然引起他們的不滿,愛卿你看此事如何操作纔好?”

“無妨,我們可以說是爲了修建大運河暫時上調稅率的,是用來促進商業貿易,減少流轉費用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他們應該會同意的,這畢竟是個好事,對他們有利。此外朝廷還應擴建江南造船廠,開拓新的遠洋貿易路線,對外宣揚新的稅收有一部分用於造船和探索新航道,這是塊新的肥肉,誰要反對就名正言順地踢出去剝奪他吃肉的權力,拿這塊肉吊著他們,不怕他們鼓譟。”張與之顯然謀劃此事已久,對皇帝的發問已是早有後招。“這樣在運河修完之前,朝廷至少可以加稅十年。十年之後大家都習慣了,或許這事大家就都忘了。就是有人記起,朝廷也可以用運河使用稅的名義繼續徵收。若是有人質疑,或是反對,陛下儘可以把這事安到老臣的頭上,說是老臣的主意。老臣今年已年過七旬,十年之後怕是已經入土,若是能以區區罵名達到加稅的目的,也算是老臣對陛下的最後一點貢獻。”

張與之最後一番動情的剖白,讓端坐在龍椅上的榮漢皇帝也是大爲感動。看著自己這位倚爲肱骨之臣的老人已是滿頭白髮,榮仕玟也是唏噓不已,這位帝國右相可以說是一手締造了自己的輝煌,而如今已是遲暮之年的他依舊爲自己的帝國嘔心瀝血,甚至連死了都想著爲這個國家盡最後一點力量。

榮仕玟走了下來,拍了拍張與之微微有些佝僂的後背,發自內心地說道:“與之啊,朕真是全虧了有你啊。你也不要太操勞了,推薦幾個年輕人上來幫你分擔一點事情吧,你拿個主意,讓下面人去做就好了。你可別累壞了自己的身體啊,朕和騏兒以後還要多多依仗你呢。”榮仕玟口中的榮佖騏是他的大兒子,也是太子,張與之還是榮佖騏的老師,所以榮仕玟由此一說。

面對皇帝如此的厚愛,張與之慌忙跪下想謝恩,榮仕玟一把拉起他,吩咐宮內太監擺上午宴,和張與之一道用膳。

“張愛卿,你看朝中上下,有何人可接班於你啊?”雖然是午膳,但也是皇上和臣子交流的一個時間,沒有什麼食不語的規矩。

張與之本來就沒把心思放在面前的食物上,一聽皇帝問話,他連忙放下筷子,坐直身子,恭敬地答道:“陛下,朝中能臣甚多,戶部尚書藺廉忠頗有才幹,而且勤於政事,爲人清廉,是可以接替我的人選;剛剛升任禮部尚書的周孝銘性情厚重,做事得體,也是一個好的人選;再有就是樞密院的主事令浩倡,也是個可以值得託付的人選。”

“你說的都是守成之輩,朝廷無事他們自然可以升任你的位置,可是朕若是也和你一起走了,他們能守住騏兒的位置嗎?”看見張與之嚇得滿臉發白,又要跪下磕頭,榮仕玟擺擺手示意他不必如此驚慌,等他重新落座了才繼續說道:“朕也五十多了,人說五十而知天命,朕對自己的命也知道的差不多了。這些年朕疏於鍛鍊,又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彎弓射箭,縱馬疆場的馬上皇帝了。這兩年朕的身體明顯大不如前,列位先祖皇帝中能活到六十多歲的已是高壽,朕心中自知,怕是最多也只有十年壽命了。”

“陛下,還請您保重身體啊,老臣死了無礙國器,可您身系萬民,不可有失啊。”張與之聽了榮仕玟的話又開始跪下磕頭了。

“愛卿請坐吧,朕又不是馬上要死了。只是騏兒性情溫厚,謙恭有禮,他這樣的謙謙公子當個禮部尚書還行,要當皇帝還是太難啊。你說的幾個人,藺廉忠雖有才幹,卻是過於膽小,堂堂一個尚書連張大額銀票都不敢收,做事未免太小心;周孝銘年少老成,富有才幹,但經歷的大事太少,閱歷和見識都不夠,暫時還當不得宰相一職;至於令浩倡這個人,脾氣過於火爆,性子太急,城府不夠,治大國若烹小鮮,他頂多去兵部當個尚書,當宰相還是差點。”榮仕玟侃侃而談,張與之推薦的幾位年輕俊才竟然都入不得他的法眼。

張與之見皇帝一下把自己推薦的幾個人選都斃掉了,有些羞愧地說道:“陛下目光如炬,微臣識人不明有負陛下重託。”

見張與之老是自責,榮仕玟也是無奈地搖了搖頭:“此事與愛卿無關,你說的幾位都已經是難得的人才了,要不然朕也不會重用他們了,若是他們這幾年能幹出點名堂來,也不負朕對他的破格提拔了。其實我倒不是擔心以後騏兒無人可用,朕是擔心皇后一黨勢大,騏兒最後成了木偶皇帝。”

太子榮仕騏的生母王皇后早逝,後立的韋后一族勢力已經遍及朝野,最明顯的代表就是沒什麼真才實幹卻能當上左相的國舅韋應之,而且韋后給皇室添了一位小皇子,韋氏想讓小皇子榮仕驥取太子而代之的想法不是一天兩天了。而太子的外公老尚書王德清早已去世,幾個兒子官也不大,王老尚書徒有清譽,卻未能給自己的外孫帶來實際的好處。

榮仕玟敲著桌子說道:“我最怕的就是幾大軍團長勢力太大,騏兒上臺管不住他們,之前愛卿改革軍制的一席話甚得吾心,而且朕也應該提早爲太子選拔幾個良才放在軍中備用了。”

張與之疑惑地說道:“陛下,四大軍團的元帥皆是忠君愛國之輩,豈會對太子心懷不敬?陛下您是不是過於擔憂了。”

“怎麼會是擔憂,袁沐公雖然忠心沒得說,可他功勞和資歷都擺在那,西北三州的太守基本上都給我上過奏章說西北軍過於強勢,不把地方官府放在眼裡,騏兒哪裡管得住這種驕兵悍將。定南軍的元帥是騏兒的叔叔,以他敦厚純良的性格,只怕被仕信吃得死死的。榮衛軍的南文廣,他上臺得了韋氏一族的鼎力相助,定然會聽韋氏一族的話。至於禁衛軍,雖然幾位軍團長都是我的心腹,可他們手下的將領派系林立,到時候他們會怎麼樣,還真不好說啊。”

袁沐公是張與之上一次新政的最大受益者,所以他也一直是張與之最堅定的政治盟友,二人關係極好,故張與之是不相信袁沐公會蔑視榮氏的皇權,他站出來爲自己的老朋友說話了:“陛下,要說袁沐公對地方官吏比較強硬我是信的,但我認爲他對陛下的忠心無可挑剔,只要陛下將太子託付於他,他必然會遵照陛下的意願力挺太子,有袁沐公的支持,韋后一黨絕對掀不起什麼浪來。”

說道此處張與之喝了水,繼續進言道:“剛纔陛下說爲太子選拔幾位軍中良才,我與沐公有多次書信交流,他也時常抱怨軍中良將太少。我縱觀全國軍隊,年輕一代最優秀的軍官和將領十之八九都在西北軍了,尤其是袁氏一族的年青子弟,在戰場上屢立奇功,爲什麼不封他們爲太子侍讀,選進東宮爲官,這樣也好把西北軍綁在太子的戰車上。”

張與之的想法非常誘人,但榮仕玟想了一下還是拒絕了:“現在西北軍的實力已經很強了,袁家也是軍門第一位了,先不說他們年青一代的忠誠問題,只是考慮到官場的實力平衡,就不能讓袁家把自己的觸角探到西北軍之外了。”

張與之不禁啞然,皇帝的想法確實不無道理,自己做爲臣子的眼界確實有些低了,他又說道:“那從講武堂和大學堂選拔侍讀充入東宮呢?”

榮仕玟大笑道:“愛卿,你推薦的人是越來越不行了,這兩個地方真能有什麼人才嗎。再說他們是各大勢力選派出來的弟子,沒一個身家清白的,他們怎麼可能真心爲太子所用。”

說罷榮仕玟好像是想起了什麼,又加了句:“明年講武堂和大學堂的考覈必須加大難度,朕不能讓這幫爲自己家族子弟某私利的老傢伙們好過了,朕要讓他們知道,這個國家是朕的,想要權利得問朕同不同意。”

《一品君侯》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264章 跟蹤第270章 監軍第268章 情第189章 撤退第216章 冤仇第226章 吐露第2章 激戰第99章 復仇第18章 意外收穫第216章 冤仇第46章 夜談第120章 贏家第167章 冷遇第61章 奸細第171章 大宴第31章 歸來第305章 沒有選擇第220章 抓盜第311章 節奏第276章 歸降第242章 圖謀第282章 南船北馬第49章 各懷鬼胎第159章 臨戰第144章 節度使第169章 忠貞第88章 地頭蛇第44章 磨礪第174章 迷軍第282章 南船北馬第252章 夜梟第63章 再下江南第42章 離別第158章 維繫第1章 圍城第311章 節奏第284章 遊說第324章 鐵面第258章 不治第217章 代管第175章 宣泄第62章 攻心第304章 困獸猶鬥第5章 潛規則第253章 傳人第62章 攻心第88章 地頭蛇第285章 挑動第249章 單聊第92章 鐵面無私第66章 人劍合一第291章 緊迫第3章 升職第273章 淡定第53章 三局兩勝(1)第27章 名劍第133章 勇冠三軍第86章 走後門第99章 復仇第94章 遇刺第317章 備胎第272章 開竅第200章 追兇第135章 鼠目寸光第114章 宮變(4)第311章 節奏第90章 上任第129章 羣英會第2章 激戰第114章 宮變(4)第19章 機遇第34章 隱情第178章 心灰意冷第12章 判決第132章 應戰第325章 大將軍府(一)第123章 會戰第270章 監軍第286章 挑事第234章 排幫第131章 談判第227章 考察第97章 臥底第157章 後院第61章 奸細第3章 升職第26章 邀戰第170章 求賢第31章 歸來第281章 戰象第3章 升職第7章 青樓第253章 傳人第302章 大會第17章 分道揚鑣第227章 考察第10章 調停第9章 並肩第151章 栽贓
第264章 跟蹤第270章 監軍第268章 情第189章 撤退第216章 冤仇第226章 吐露第2章 激戰第99章 復仇第18章 意外收穫第216章 冤仇第46章 夜談第120章 贏家第167章 冷遇第61章 奸細第171章 大宴第31章 歸來第305章 沒有選擇第220章 抓盜第311章 節奏第276章 歸降第242章 圖謀第282章 南船北馬第49章 各懷鬼胎第159章 臨戰第144章 節度使第169章 忠貞第88章 地頭蛇第44章 磨礪第174章 迷軍第282章 南船北馬第252章 夜梟第63章 再下江南第42章 離別第158章 維繫第1章 圍城第311章 節奏第284章 遊說第324章 鐵面第258章 不治第217章 代管第175章 宣泄第62章 攻心第304章 困獸猶鬥第5章 潛規則第253章 傳人第62章 攻心第88章 地頭蛇第285章 挑動第249章 單聊第92章 鐵面無私第66章 人劍合一第291章 緊迫第3章 升職第273章 淡定第53章 三局兩勝(1)第27章 名劍第133章 勇冠三軍第86章 走後門第99章 復仇第94章 遇刺第317章 備胎第272章 開竅第200章 追兇第135章 鼠目寸光第114章 宮變(4)第311章 節奏第90章 上任第129章 羣英會第2章 激戰第114章 宮變(4)第19章 機遇第34章 隱情第178章 心灰意冷第12章 判決第132章 應戰第325章 大將軍府(一)第123章 會戰第270章 監軍第286章 挑事第234章 排幫第131章 談判第227章 考察第97章 臥底第157章 後院第61章 奸細第3章 升職第26章 邀戰第170章 求賢第31章 歸來第281章 戰象第3章 升職第7章 青樓第253章 傳人第302章 大會第17章 分道揚鑣第227章 考察第10章 調停第9章 並肩第151章 栽贓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良县| 抚宁县| 县级市| 乐亭县| 泽库县| 洪雅县| 武穴市| 健康| 长沙县| 莎车县| 东阳市| 墨江| 丹江口市| 读书| 潢川县| 砚山县| 邯郸市| 松江区| 寻乌县| 昭觉县| 澳门| 镇远县| 太仓市| 湄潭县| 蒙自县| 南汇区| 尚志市| 樟树市| 靖安县| 泌阳县| 云霄县| 阜阳市| 山东省| 富川| 定边县| 独山县| 泉州市| 浑源县| 天柱县| 平陆县| 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