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7章 備胎

回到幷州的李長生已經(jīng)做好了被林羽痛斥的準備,連對方大發(fā)雷霆時自己該如何冷眼以對都想好了,但誰知林羽提都沒提他擅自行動的事,而且大大讚許了一番他們在涼州取得的勝利,表功的時候還把李長生放在了第一位。

李長生有些不解,涼州第一戰(zhàn)雖然取得了一些戰(zhàn)果,但與林羽的作戰(zhàn)方案預(yù)期相距甚遠,林羽完全可以把這個責(zé)任推到他的頭上,以此來維護自己的威望和權(quán)力。

當林羽只留下李長生一人在帥帳的時候,李長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林羽只是輕描淡寫同樣以一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帶過。

“李都督,糾結(jié)過去的事情沒什麼意義,再說涼州一站我們纔是佔便宜的一方,你們是英雄,不是失敗者。”林羽做了個手勢讓李長生坐下,這才嚴肅說道:“密諜傳來消息,西桓羅的皇帝塞魯維爾特帶著大軍御駕親征了,就在咱們說話這當口,他沒準已經(jīng)和格拉古會合了。”

李長生臉上也有些凝重了,他問道:“西桓羅來了多少人?”

“十二個軍團,再加上涼州還有三個,也就十萬人吧。”林羽說著把密諜的報告遞給了李長生。

草草看了一眼字數(shù)不多的情報,李長生哼了一聲,冷冷說道:“他們皇帝親自出徵,帶的士兵還沒上次打西原多,這是看不起我們嗎?”

林羽搖了搖頭,解釋道:“你切勿輕敵,塞魯維爾特雖然只帶了十二個軍團的援軍,但他把最精銳的禁衛(wèi)軍團帶上了。桓羅人的禁衛(wèi)軍團跟我們的那個禁衛(wèi)軍團那是天差地別,而且我聽說還有十多萬的輔兵跟著塞魯維爾特一塊出征。”

“又不是沒跟他們交過手,再強也不是被我們打得落花流水嗎?”李長生對林羽的話非常不信服,嘴裡滿是不屑。

林羽這纔想起李長生是禁衛(wèi)軍團出身的,自己這番話可能有點惹其不快了,於是他心平氣和地說道:“在初期,我們可以運用機動力、突襲等辦法制造局部人數(shù)優(yōu)勢和出其不意的戰(zhàn)術(shù)效果,但當幾十萬人這樣的大戰(zhàn)役一旦鋪開,實力纔是勝利的關(guān)鍵因素,局部的一點優(yōu)勢無法讓我們?nèi)〉米罱K的勝利。”

“怎麼,你這個常勝將軍也怕了麼?”李長生覺得林羽今天好像信心不足,這跟他平時不大像。

“那倒不是,只是此戰(zhàn)事關(guān)重大,我不敢有絲毫鬆懈。如今的榮漢,絕對承受不起一場大敗了,你我身爲指揮將領(lǐng),這肩上的擔(dān)子不輕啊。”

“喂,你纔是總指揮,可別拖上我啊!”李長生也難得地跟林羽開了個玩笑,他這麼冷酷的人非常難得和人說句玩笑話,可能也是爲了讓林羽別這麼緊張。

但林羽沒有和李長生可玩笑的意思,他認真地說道:“李都督,這次明王作亂,損耗的不僅僅是榮漢的國力。單從軍隊來說,軍團人數(shù)和平均質(zhì)量都下降了不少,更重要的我們損失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將領(lǐng)。縱觀全軍,如果說我放心把兄弟們交給誰的話,也只有你李長生了。”

李長生剛想說話,林羽伸出手示意他聽自己把話說完。

“李都督,你是有能力的,但還需要從善如流。如果我無法繼續(xù)指揮的話,希望你能多多接納幕僚團的建議,帶領(lǐng)大家繼續(xù)戰(zhàn)鬥。”

林羽這話說的就比較重了,讓人感覺好像是交待後事一樣。李長生馬上打斷了林羽的話:“大將軍,你多慮了,你說的這種情況不會發(fā)生的,我倒是要勸你少做一些親臨一線的事,比如親自帶隊去夜襲黑沙城。這不僅是爲了你的安全,也是對全軍將士負責(zé)。”

“我說的不只是這個。”林羽說著搖了搖頭。

李長生一愣,隨即斬釘截鐵地說道:“你可千萬別多想,陛下對你信任有加,即使沒打贏桓羅人,你依舊是陛下跟前的紅人。”李長生不知道林羽怎麼會有這種想法,他根本就不相信皇帝會對林羽下手,萬一逼反了林羽,他手下那些將士可不是吃素的。

“也許是我多慮了,不過你記著我今天的話就行,桓羅人馬上要來了,都督把精力放到眼前的戰(zhàn)事上吧。”林羽說著疲倦地坐了下來,李長生明白對方是要送客了,於是點點頭,轉(zhuǎn)身離開了。

桓羅人的大軍來得比林羽想象得晚,這給了漢軍充足的準備時間,當然塞魯維爾特並不是給時間讓自己的對手做好充分準備,而是一步步穩(wěn)紮穩(wěn)打。桓羅人作戰(zhàn)一向以我爲主,簡而言之就是做好自己事,管對手在幹什麼。

當塞魯維爾特帶著二十多萬大軍推進的到幷州附近的時候,桓羅軍團已經(jīng)完全解決好了後勤的問題,不但把道路重新修繕過了,涼州境內(nèi)的那些義軍也被秋風(fēng)掃落葉一般掃蕩一空,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

塞魯維爾特作戰(zhàn)不拘泥於一城一地的得失,他喜歡集中兵力殲滅對方的軍隊,所以什麼分兵偷襲、敵進我退的在他這裡通通都看不到,他的想法很簡單,漢軍若是集中,我就大軍殺過去硬碰硬,漢軍若是分兵駐守,我就一個一個解決他們。

針對桓羅的攻勢,林羽安排各部在幷州邊境的新城、鈺鄉(xiāng)、雲(yún)來等城鎮(zhèn)分別駐紮,以七個大大小小的城市爲據(jù)點,組成一道堅固的防線,而他將大營推進到宣撫以西兩百里處,距離前線並不遠,指揮後備軍隨時支援前線。

每當桓羅人想集中兵力打下漢軍一個城市的時候,其他城市的守軍便會出擊偷襲他們的後方,而他們要分兵作戰(zhàn)的話,又沒有同時攻打七個城市的能力,至於繞過這道防線,那更是不太可能,像桓羅這種重視後勤的軍隊,根本不可能放棄輜重深入敵境。

漢軍的這種戰(zhàn)術(shù)充分利用了自己守城的地理優(yōu)勢,但卻放棄了機動力和進攻的權(quán)利,把自己至於被動的位置,雖然桓羅人很難突破這道防線,但漢軍也沒有把桓羅人擊退的能力。

不過林羽從一開始就沒想著打退桓羅人,他想的是跟對方耗著,榮漢有橫江作爲運輸通道,輜重可以從水路直接到達幷州,而桓羅人卻沒有這樣的條件,所有糧草都是靠陸運一點一點拉過來的。

榮漢雖然國庫空虛,但好歹爛船也有三斤釘,林羽覺得桓羅人肯定耗不過自己,等他們覺得此戰(zhàn)不劃算,打算撤退的時候,便是漢軍傾巢出動,全線反擊的時刻。

李長生本來以爲林羽會把他安排去守新城這樣的大城,誰知道林羽卻是把他放在了鈺鄉(xiāng)這樣的小城。這種城市,在中原人口稠密的地方頂多算個鎮(zhèn)子,許多這樣的鎮(zhèn)連城牆都沒有,也就是在西北這樣的地方纔會設(shè)城修牆。

但是李長生很快就明白林羽爲什麼要把他放在這裡了,正是由於鈺鄉(xiāng)城小、城牆不夠高不夠厚,所以成了桓羅人重點突破的對象。攻打鈺鄉(xiāng)的桓羅軍團是他們最精銳的禁衛(wèi)軍團,這支軍團人數(shù)多達一萬五千人,抵得過兩隻軍團的了,但有他們只有一萬人出征,有五千人是必須留在首都防禦的。即使只有一萬人,禁衛(wèi)軍指揮官巴爾達斯也覺得打鈺鄉(xiāng)這麼個小城是綽綽有餘了。

由於鈺鄉(xiāng)的城牆不像其他地方那麼高,桓羅人並沒出動他們引以爲傲的各式攻城器械,冒著箭雨用人命直接填土,硬是堆出了兩個直通鈺鄉(xiāng)城頭的土坡出來,準備直接衝上去。

第一波攻城的是桓羅軍中的鬥士營,他們都是由精通搏擊的鬥士組成,戰(zhàn)鬥的時候手持短刃,不著甲或只穿半身皮甲,作用有些類似漢軍的先登乾死隊。

在鬥士營的前面,還有奴隸兵,他們的作用是吸引守軍的注意力,消耗漢軍的箭矢和火油,基本上就是炮灰。戰(zhàn)後還能或者的奴隸兵可以獲得自由,但基本上他們都會在戰(zhàn)鬥中死光光。

一不留神讓鬥士營衝上城頭的磐若旅士兵跟桓羅鬥士交上手才發(fā)現(xiàn)有些不對,這些光膀子的野人一上城頭就丟棄了手中用於掩護的大盾,嘴裡怪叫著衝向了守軍,他們不但武藝精湛,而且悍不畏死,普通士兵根本無法阻擋他們的前進。

“誰敢退一步,老子現(xiàn)在就砍死他。”關(guān)鍵時刻,李長生帶著自己的親兵和重步兵趕到了,他揮舞著自己的重劍,將試圖靠近自己的桓羅鬥士都砍成了肉泥。

漢軍的重步兵要單打獨鬥同樣不是鬥士的對手,但他們樹起了盾牆,協(xié)同輕步兵利用長槍的長度優(yōu)勢,奮力壓縮敵人在城牆上的活動範圍,加上弓箭手在一旁放冷箭,倒也止住了桓羅人的攻勢。

“將軍,那是什麼東西?”

一個弓箭手指著土坡上一步步走過來一羣鋼鐵怪獸大聲喊道,剛纔他射的好幾箭都準確命中了敵人,箭頭卻都被盔甲彈開了,弓箭根本就毫無作用。

披著沉重盔甲的桓羅步兵每一腳都在土坡上留下了一個深深的腳印,當他們跳上城頭的時候,磐若旅的士兵感覺城牆好像都抖了一抖。這些鐵疙瘩代替了進攻的鬥士,衝到了第一線,漢軍的長槍頓時又成了擺設(shè),盾牌後的重步兵更是被打得倒飛出去,後面的鬥士便乘機從缺口殺了進去。

“親衛(wèi)隊,跟我來。”李長生一道重劍將一個桓羅重步兵打下了城牆,這一劍是如此勢大力沉,連頭盔都讓他給拍變形了。但李長生心中絕對沒有高興,眼前的這些重步兵只有他的親兵可以擋得住,可他的親衛(wèi)隊人數(shù)太少,現(xiàn)在的情況絕對是他從軍以來面對的最嚴峻的挑戰(zhàn)。

第295章 請客第284章 遊說第229章 軟禁第54章 三局兩勝(2)第136章 水門第52章 借勢第106章 白毦親衛(wèi)(2)第186章 來去如風(fēng)第94章 遇刺第108章 耀武第42章 離別第19章 機遇第222章 牽扯不斷第101章 回家第253章 傳人第80章 偷逃第42章 離別第119章 新帥第26章 邀戰(zhàn)第307章 奇兵第321章 迎親第321章 迎親第206章 亂營第84章 相隨第197章 良機第23章 打工第95章 真相第316章 御駕親征第211章 搖擺第32章 栽培第313章 城破第36章 困境第187章 延攬第291章 緊迫第178章 心灰意冷第287章 海戰(zhàn)第134章 小岡鎮(zhèn)第3章 升職第154章 反轉(zhuǎn)第81章 圈套第323章 再逢第85章 近衛(wèi)第54章 三局兩勝(2)第62章 攻心第273章 淡定第149章 興起第260章 冷暖第299章 強硬第173章 天險第318章 圖謀第62章 攻心第235章 水遁第80章 偷逃第22章 得手第233章 追蹤第254章 出師不利第222章 牽扯不斷第21章 刺殺第86章 走後門第83章 覺悟第107章 官場第103章 重逢第263章 離合聚散第291章 緊迫第4章 招募第86章 走後門第288章 虎父犬子第69章 改革第239章 沒得談第170章 求賢第127章 勝果第144章 節(jié)度使第264章 跟蹤第132章 應(yīng)戰(zhàn)第97章 臥底第204章 切磋第253章 傳人第86章 走後門第325章 大將軍府(一)第183章 孤軍第305章 沒有選擇第250章 暴露第311章 節(jié)奏第90章 上任第151章 栽贓第259章 神仙渡第193章 天險第267章 奪城第121章 開戰(zhàn)第129章 羣英會第68章 安心第151章 栽贓第68章 安心第229章 軟禁第24章 領(lǐng)悟第319章 軍令第265章 舊部第74章 考覈(一)第195章 造化第123章 會戰(zhàn)
第295章 請客第284章 遊說第229章 軟禁第54章 三局兩勝(2)第136章 水門第52章 借勢第106章 白毦親衛(wèi)(2)第186章 來去如風(fēng)第94章 遇刺第108章 耀武第42章 離別第19章 機遇第222章 牽扯不斷第101章 回家第253章 傳人第80章 偷逃第42章 離別第119章 新帥第26章 邀戰(zhàn)第307章 奇兵第321章 迎親第321章 迎親第206章 亂營第84章 相隨第197章 良機第23章 打工第95章 真相第316章 御駕親征第211章 搖擺第32章 栽培第313章 城破第36章 困境第187章 延攬第291章 緊迫第178章 心灰意冷第287章 海戰(zhàn)第134章 小岡鎮(zhèn)第3章 升職第154章 反轉(zhuǎn)第81章 圈套第323章 再逢第85章 近衛(wèi)第54章 三局兩勝(2)第62章 攻心第273章 淡定第149章 興起第260章 冷暖第299章 強硬第173章 天險第318章 圖謀第62章 攻心第235章 水遁第80章 偷逃第22章 得手第233章 追蹤第254章 出師不利第222章 牽扯不斷第21章 刺殺第86章 走後門第83章 覺悟第107章 官場第103章 重逢第263章 離合聚散第291章 緊迫第4章 招募第86章 走後門第288章 虎父犬子第69章 改革第239章 沒得談第170章 求賢第127章 勝果第144章 節(jié)度使第264章 跟蹤第132章 應(yīng)戰(zhàn)第97章 臥底第204章 切磋第253章 傳人第86章 走後門第325章 大將軍府(一)第183章 孤軍第305章 沒有選擇第250章 暴露第311章 節(jié)奏第90章 上任第151章 栽贓第259章 神仙渡第193章 天險第267章 奪城第121章 開戰(zhàn)第129章 羣英會第68章 安心第151章 栽贓第68章 安心第229章 軟禁第24章 領(lǐng)悟第319章 軍令第265章 舊部第74章 考覈(一)第195章 造化第123章 會戰(zhàn)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良县| 武城县| 岳西县| 中超| 手机| 印江| 额济纳旗| 赞皇县| 高安市| 通渭县| 南汇区| 金乡县| 天峨县| 松桃| 清苑县| 德安县| 新野县| 宁明县| 五莲县| 临武县| 桂阳县| 普宁市| 中山市| 无为县| 云霄县| 新昌县| 大关县| 威远县| 平武县| 彭山县| 肥东县| 乌兰县| 博爱县| 海伦市| 巴青县| 镇平县| 石棉县| 古交市| 大足县| 龙江县| 双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