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章 玩大了

從京城到相州有水路,不過繞了一些路,京城一些大人物們等不及,給了宋九馬車,走旱路,到滑州過黃河,再奔相州,但還不在相州,而是在相州西邊的林濾縣,古地名又叫利城軍,城東北有兩鐵坑,一年上交國家十幾萬斤課鐵。

宋九在京城不知不覺,人煙還是感到很稠密的,那怕是郊區。越往北走,越感到人煙稀少,很遠的一段路纔看到村莊。實際人煙也稠密不起來,這時代莊稼收成太低,北方一畝只有兩石產年量,一戶人家三四十畝地才能勉強保持溫飽。北宋沒有滅亡,象那樣高速發展下去同樣很危險,一旦人口達到四千萬戶,以北宋可憐的面積,種種危機會全面爆發。

到了這裡,宋九才真正感到古代二字的含義,技術落後,產量落後,生活困苦!

前面就是林濾縣城,宋九對兩個侍衛說道:“我們換裝吧。”

“換裝?”

“換成便衣。”按照規矩,他也能算是一個朝廷欽差,要與當地官員見面的,宋九哪裡知道什麼規矩,而且那些場面應酬,又能看到什麼真相?

一行人換裝,郭家兄弟坐在路邊擦汗。這一行四人都有些苦,還算是宋九講良心,他坐在馬車上,兩侍衛騎著馬,速度快,四人只好小跑著在後面跟上。宋九見他們累得不行,輪換著讓他們上馬車休息一會喘口氣。但這樣一行速度就快了,一天幾乎能趕到一百五十里路。幾天就到了林濾縣。

換裝就是侍衛換,兩個侍衛換下盔甲,他們也不想穿,馬甲雖輕薄一些,也有四十多斤重,這個熱天穿在身上,那來舒服?一換裝,沒有人注意,包括車伕在內,八人悄無聲息地進入林濾縣城,找了一家客棧住下。第二天宋九帶著他們出城,鐵坑離縣城不遠,只有二十幾里路,也未到鐵坑,在鐵坑附近一家小酒肆裡停下,點了幾個小菜,慢慢喝酒。喝酒也是假的,聽百姓的議論,特別是幾個鐵坑役戶過來吃酒,宋九幾乎放下手中酒盅,全神貫注地聽著。

接著又給了一些賞錢給大伯,與他做了一些閒聊。

第三天才直接帶著幾人直奔一處鐵坑。

遠遠地看到一個坑洞,還有零散的一些鐵爐,這個很讓人無語的,鐵礦石採下來,要冶煉,怎麼煉,就地冶煉,先將鐵礦石採出,就地修建小土鐵爐子,將山上木材砍伐,製成木炭,用木炭與土鐵爐鍊鐵礦石。煉好上交給官府,因此鐵爐不停地移動,山林砍到哪兒,鐵爐子就造到哪兒。

宋九皺著眉頭,繼續向鐵坑走去,忽然看到不好的一幕,一人手拿著皮鞭子往一個全身黑乎乎的役夫身上抽。

不知道坑洞裡的情況,但想來在這時代,下面會更苦,宋九看不下去,喝道:“不能打。”

抽的人停下,不滿地說:“你是誰啊,想多管閒事?”

宋九努了努嘴,侍衛會意,將朝廷詔書與巡檢使印符遞過去給那人看。那人先是行禮,但神情多有不敬,道:“宋承事,你是朝廷的官,想圖一個好名聲,可我等小民若交不齊鐵,衙役們過來催,我們會傾家蕩產的。”

宋九聽到了一些情況,和顏說道:“不急,慢慢說,你是小民,我也是小民。”

“承事開玩笑了,你哪是小民,豈不折殺了小人。”但宋九態度親近,這人膽子也放開,倒起苦水。

這就是宋朝的開礦制度問題。

唐朝開礦是直接設官,讓刑徒採掘冶煉,這個弊病很多,若沒有那些刑徒怎麼辦?有了刑徒,因爲是刑徒,這些官吏不會將他們當人看,許多刑徒會被活活折磨而死,但這些人既判流刑,也就是罪不當死的,這種不人道的行爲趙匡胤與柴榮都看不下去。第三就是官吏主管,貪墨嚴重。於是自周威起到柴榮、趙匡胤漸漸改革,改成承包制。

先讓官吏估算一下年產量,將當地高資戶主喊來,就是富戶,這些鐵坑交給你管理了,但你一年得上交多少多少鐵。如果多產者就是你的。看似更人道精神了,實際不是。

第一是高資戶有錢,能剝削,但真正有勢的,官戶又攤派不到他們。沒勢有錢在這時代還是很危險的,就象一個國家一樣,有錢又軟弱,會被無數敵對國家當成羔羊。

第二官員也要“愛國”,因此這個估算只能往高裡估,不會往低裡估。

第一道程序完成,第二道程序到來,能做這個差前的主,開始都是有錢的主,後來破不破產無所謂了,他們暫時不會親手勞動,因此僱來客戶(佃農)當苦力。

差前主是多勞多得,客戶勞動者不是,他們是大鍋飯,混日子的,又是在地下坑洞裡,主人來了勞動一番,主人不在,馬上偷懶。作爲客戶也能理解,活苦,待遇低,還危險,那個願意賣命。作爲主人也能理解,十個鐵坑往往有八個鐵坑是不可能完成任務的,完不成任務怎麼辦?衙役過來催,不交輕則重笞,重則流放,只好花錢到私礦去買鐵回來充差。就是完成了任務,好,有潛力可挖,下一年官府攤派又再次加重,直到你完不成爲止。因此拼命的催客戶日夜不停採掘,越是逼得緊,客戶越是不樂意,甚至公開磨洋工。於是形成惡劣循環。

對此,朝廷也沒有好的策略,也想鬆一鬆,關健朝廷鬆一步,下面能鬆十步,本來鐵就不夠用了,這一鬆,整個國家會出現鐵危機。所以趙匡義好心提醒宋九,你多帶幾名侍衛下去。衙役來催鐵不要緊,都是鄉親,能認識,不敢怎麼的,官員不行,礦主不會公開做什麼,但他們心中帶著怨懟之氣,若所帶侍衛少,甚至能唆使客戶刁難甚至毆打官員,法不責衆,只要不打成重傷,也等於是白打了。

宋九誤會說貪墨,會貪,朝廷也派官員管理,但是鬆散式的管理,也就是到時候派衙役前去催債,本人不會去鐵坑。甚至有些文臣象張博士與燕博士一樣,君子不談利,他們連管理都不過問,全部交給苛刻的小吏。中間會有貓膩,但在上面,非是宋九眼下能看到的。趙匡義也不想宋九過問,刻意囑咐一句,別要弄出一些糾紛。

利州軍鐵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兩個鐵坑,出鐵量不錯,因此朝廷訂了十幾萬斤鐵,由兩個富戶承擔。悲催了,這可是閻羅王的債,誰攤到誰就倒了八輩子大黴。

坑主說完,哇哇大哭。

宋九將他扶起道:“你別急,打人肯定不是好辦法,朝廷既然讓我來,說明陛下也在關心這個問題,你先帶我進坑洞看一看。”

進了坑洞,有點深,甚至爲了節約成本,裡面都未點火把,往裡走若是將火把熄滅了,就象來到了陰曹地府。終於看到有人在開礦,用錘子、榔頭往石壁上敲,大半天才敲下一塊鐵礦石,用籮筐擡到外面,再用那個土鐵爐冶煉。不說那個土鐵爐會糟蹋多少鐵,就是這種開礦方式,也不知道會浪費多少鐵。宋九估計了一下,一個上好的鐵礦,以這種方式開採,恐怕得不到其千分之一。會給後人帶來什麼影響,宋九不想。但這種方式卻讓他直皺眉頭。

看了一天,聽礦主訴了一天委屈,聽得宋九耳朵快起繭,第二天宋九說:“去磁州。”

磁州已出現了煤炭鍊鐵,它纔是宋九關注的重點。一行人繼續北上,三天後到了磁州磁山西側的固鎮,這裡的鐵坑與邢州綦村治鐵坑是宋朝鐵坑的大頭,幾乎承擔著現在宋朝鐵產量的五分之二。是有人用煤炭冶鐵,然而還是土爐子,宋九問,訴苦的人更多,說到一件事,冶大善崩,三州鐵礦是老鐵礦,可以說從春秋戰國就開始挖,下面挖得象一座迷宮,往往坑挖得多了,開始出現塌方。這時代一旦出現塌方,意味著下面的人是……死光光!鐵爐也有問題,有人想造大鐵爐,節約成本,可冶爐一大就容易崩壞,不是節約成本,而是浪費了成本。

宋九眉毛凝得快舒展不起來,沒有再看,而是轉到了煤礦去看。

更是一幕血淚史。

煤礦不但會塌方,還有瓦斯,死了很多人後,有人摸出來規律,進去前用一根長竹管子,管子前面點火,若遇到了瓦斯點燃,馬上趴在地上,火從背上走過,人得以免死。然而有的瓦斯兇猛,一旦爆炸,火噴百丈,就是不死,也燒得脫皮爛骨。

胡老大說了一句話:“這簡直不是人乾的活!”

以前覺得力夫很苦了,但與這些礦戶相比,又算得什麼?

宋九又去看了鍊鋼。

這時磁安縣官員聞聽,一個個趕來,未必會將宋九當成一回事,可他代表著是朝廷意旨,禮節上必須要招待。

宋九此時腦袋有八個大,哪裡心情,略略寒喧幾句,去看鍊鋼。百鍊鋼那是昂貴的所在,不作常例,主要是看大規模的鍊鋼法。

鍊鋼法是南北朝傳下來的灌鋼法,將品位高的鐵礦冶出生鐵,再將液態生鐵澆注在熟鐵上,使鐵滲透成鋼。與漢朝炒煉法相比,有很多優點,生鐵作爲磣碳劑,熔化後溫度高,加速向熟鐵磣碳,時間快,生產率提高。熟鐵因碳滲入生成碳合金,生鐵也因脫碳成爲高質鋼。高溫液態鐵中的碳、硅、錳等與熟鐵中的氧化物夾雜發生化學反應,去除雜質,生成真正的合金。操作容易,若想得到不同含碳量鋼,只要把生鐵與熟鐵按一定比例配合熔鍊,就可以獲得。當然,最後一條在這時候就不要想了。宋代又進一步發展,將生鐵片嵌在盤繞的熟鐵條中,用泥巴將鍊鋼爐密封起,進行燒煉,郊果比原來又要好一點。

進步是進步了,可是宋九在腦海裡仔細地將原理想了一遍,再想一想這中間的化學反應,以及這一行所見所聞,他不由抱著腦袋,蹲在地上大吼道:“這下子玩大了。”

那可不是一點半點的大!

第273章 中傷第114章 教材(下)第2章 人心第72章 南方(上)第445章 高處不勝寒(下)第325章 拜第223章 皇后(上)第423章 定(中)第162章 提親(下)第3章 好戲第155章 清明(中)第68章 第一個上鉤的魚第446章 野望(上)第304章 打獵(下)第62章 我的地盤第456章 忠心第108章 走後門第130章 詰問(上)第162章 提親(下)第69章 神奇(上)第366章 幕後者第86章 巡察(上)第256章 兩知州(下)第154章 清明(上)第301章 高下(上)第310章 碩麥(下)第385章 五十年第387章 好人第287章 春行(上)第9章 歪才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314章 才子(下)第148章 背後(上)第136章 夜審第77章 卷(下)第289章 郭成儀(上)第406章 鐵血之路(六)第22章 麻煩來了(下)第55章 爹爹第142章 又是豪賭(下)第222章 低產時代第319章 五字第18章 君子第402章 鐵血之路(二)第26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上)第291章 大魚第392章 打臉(下)第266章 太狠了第216章 夜宴(一)第169章 寒瓜第384章 雁歸來第207章 遊園(上)第180章 開業(下)第86章 巡察(上)第124章 兩重天(下)第370章 勢不兩立第307章 不殺人(下)第441章 妖星(中)第395章 梟雄末落(上)第46章 正八品第519章 病第450章 良機第52章 比較(上)第229章 石嶺關第405章 鐵血之路(五)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312章 同病相憐(下)第238章 宋無敵(下)第211章 思念第304章 打獵(下)第31章 到處是黃金第102章 好東西第454章 燕南歸第474章 背嵬第506章 殘忍的計劃第25章 殺傷力第368章 四種官員第63章 可怕的學生第416章 一地雞毛(中)第339章 遙遠的地方(上)第469章 均貧富(下)第53章 比較(下)第366章 幕後者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274章 反擊(上)第221章 大婚(中)第533章 大結局(一)第126章 影響第467章 很短的飆風(下)第252章 寶寶第7章 要錢不要命第327章 一個人的戰鬥(下)第243章 插花第136章 夜審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467章 很短的飆風(下)第229章 石嶺關第499章 示弱第534章 大結局(二)
第273章 中傷第114章 教材(下)第2章 人心第72章 南方(上)第445章 高處不勝寒(下)第325章 拜第223章 皇后(上)第423章 定(中)第162章 提親(下)第3章 好戲第155章 清明(中)第68章 第一個上鉤的魚第446章 野望(上)第304章 打獵(下)第62章 我的地盤第456章 忠心第108章 走後門第130章 詰問(上)第162章 提親(下)第69章 神奇(上)第366章 幕後者第86章 巡察(上)第256章 兩知州(下)第154章 清明(上)第301章 高下(上)第310章 碩麥(下)第385章 五十年第387章 好人第287章 春行(上)第9章 歪才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314章 才子(下)第148章 背後(上)第136章 夜審第77章 卷(下)第289章 郭成儀(上)第406章 鐵血之路(六)第22章 麻煩來了(下)第55章 爹爹第142章 又是豪賭(下)第222章 低產時代第319章 五字第18章 君子第402章 鐵血之路(二)第26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上)第291章 大魚第392章 打臉(下)第266章 太狠了第216章 夜宴(一)第169章 寒瓜第384章 雁歸來第207章 遊園(上)第180章 開業(下)第86章 巡察(上)第124章 兩重天(下)第370章 勢不兩立第307章 不殺人(下)第441章 妖星(中)第395章 梟雄末落(上)第46章 正八品第519章 病第450章 良機第52章 比較(上)第229章 石嶺關第405章 鐵血之路(五)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312章 同病相憐(下)第238章 宋無敵(下)第211章 思念第304章 打獵(下)第31章 到處是黃金第102章 好東西第454章 燕南歸第474章 背嵬第506章 殘忍的計劃第25章 殺傷力第368章 四種官員第63章 可怕的學生第416章 一地雞毛(中)第339章 遙遠的地方(上)第469章 均貧富(下)第53章 比較(下)第366章 幕後者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274章 反擊(上)第221章 大婚(中)第533章 大結局(一)第126章 影響第467章 很短的飆風(下)第252章 寶寶第7章 要錢不要命第327章 一個人的戰鬥(下)第243章 插花第136章 夜審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467章 很短的飆風(下)第229章 石嶺關第499章 示弱第534章 大結局(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泉市| 铜鼓县| 修文县| 彭山县| 措美县| 望谟县| 新沂市| 潮安县| 东源县| 砀山县| 卢氏县| 五河县| 马尔康县| 南和县| 安丘市| 和顺县| 安平县| 木里| 长兴县| 建昌县| 巴彦淖尔市| 绥宁县| 亚东县| 金塔县| 宁德市| 延津县| 绿春县| 嘉义县| 岳西县| 武川县| 绥化市| 资溪县| 白城市| 溆浦县| 昌邑市| 孝昌县| 广州市| 静乐县| 寻甸| 南丰县| 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