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

一定是長公主跑到趙匡胤哪裡鬧,未討到好處,這是宋九早就料到的,有的事也能看出,是趙匡胤的親妹妹,看似很不錯,實際認真地分析趙匡胤給她的待遇,給高家的待遇,不是太厚。

她能將這個公道討回來纔怪。

因此她又到弟弟哪裡鬧,趙匡義大約讓她鬧得沒辦法,喊自己過去問一問。宋九也不擔心,這是正事兒,正好昨天他產生了一個新想法,不知道趙匡義會不會同意。於是挾了兩幅畫去了開封府。

趙匡義也不罪,這事是姐姐屈理,無理取鬧,但開始未說,先讓宋九坐下,說道:“宋九,你曾經說唐朝陌刀是用百折法鍛打的?!?

“是說過,史冊也銘載。”

“但工部派人試驗,鍛打後效果不是那麼顯著?!?

鋒利還不夠的,要十分地十分地鋒利,這樣力氣大的人才能一陌刀下去,連人帶馬劈成兩半,也包括人身上的盔甲。宋九彎下腰樂。

“你笑什麼?”

“還真試啊?二大王,那是臣的一個比喻,陌刀技術不僅是百折鍊鋼,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合金,古代有六齊,六分銅一分錫,所以製出的禮器明亮,兵器鋒利。唐朝陌刀名爲百折,實際不可能做到百折,那樣耗工又增加了成本,雖陌刀兵不多,僅數千人,再加上明光鎧,以唐朝財力根本無法支付?!?

趙匡義額首,試驗過了,一百斤鋼,還是從鋼監那邊運來的新式鋼,一百折後只剩下七八斤鋼,若加上龐大的人工,一把陌刀成本最少得七十貫以上,一斤成本兩千文,若浪費一點要三千文!僅憑藉這個費用就無法推廣,除非只打造一千陌刀手,一千人在戰場又能發揮什麼作用?那不是用來對付南唐兵,而是更強悍的契丹兵!

“二大王,哪裡面就牽扯到另一個問題,合金,微臣想唐朝一定在裡面還加入了其他的一些金屬,然後幾十折鍛打,名義成了百折。可惜安史之亂後,此項技術失傳,再也未見唐軍用陌刀的記載。同樣失傳的還有秦人的三棱箭,如今儘管仿造,但沒有了秦兵那種三棱箭的威力。然而微臣以爲,戰場上兵器是次要的,重要的還是軍隊素質,將領指揮能力,以及朝廷的決心。衛霍二人縱橫漠北,用的是中原兵,李靖三千大破十幾萬突厥兵,用的還是中原兵。那時也沒有陌刀,沒有三棱箭。契丹人食肉,體格上魁梧一些,不過中原人也不乏勇士。他們勝在體格與騎術,中原勝在文明經濟人口數量。兩相比較,中原是上風,主要是心理上這一關過不去?!?

宋九來到宋朝,武功高手是看不到的,但因爲百姓都是粗重活,有人力氣真的很大,這使他想到了前世參觀兵馬俑,秦朝出土的長矛長達七米,古希臘山歷山大軍隊也有長達七點幾米的長矛。講解員胡說八道,說這麼長的矛端平都困難了,更不要說自由博士刺殺,這肯定有一些什麼佈置。其實真的是瞎扯,在這時代就有人能辦到,包括唐朝的陌刀,宋朝的重甲,全身盔甲加上兵器六七十宋斤,宋兵穿上它拿著它照樣跑,照樣打。

也就是兵士從體力上並不弱於契丹人,契丹人是什麼樣子,宋九真未看到過,但相信他們不可能全部是李小龍,那還了得!

“合金?”

“二大王,朝廷要感興趣,微臣可以抽空著手研究研究,但朝廷也不能抱著太大的希望,並且會花費許多研究資金。到時候錢帛用下去了,微臣也沒有研究出來,請勿責怪微臣。”

趙匡義哈哈一笑。

不會真讓宋九研究陌刀,只是宋九說了,朝廷也有這個想法,試了試,未試出來,趙匡義順便問一聲。然後說正事,道:“宋九,你好大的膽子,居然敢欺負皇姐?!?

什麼欺負皇姐,宋九根本就未當真,他不急不慢地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然後說道:“東水門外地形十分重要,但不僅是地形,臣之所以與陛下打那個賭,有多種意思,一是微臣有把握做到,其實在西方早有了各種高大的建築,哪裡的百姓在空中造了一個花園,然後又爲了引航,造了一個高達四百多尺的燈塔,其高度比洛陽武周時的明堂還高了一半。經商未必是微臣所長,但物格學是微臣所長。就象巴蜀給呂相公治理,幾年後能恢復安定,若繼續讓王將軍治理呢?因此這個管理權微臣不會放,也不放給任何衙內,以免產生一些矛盾?!?

“但皇姐是長公主。”

“長公主也不行,就是二大王與陛下都不行,除非一開始中止。我只說兩個意義,第一個是我朝的稅務,實際我朝收入不亞於唐朝天寶之時,那時唐朝九百萬戶,我朝將巴蜀與荊湖去掉,只有一百萬戶。爲何百姓沒有壓力,一是專營,雖專營導致茶酒鹽價上揚,不過是全民負擔,甚至宰相也要負擔,等於分擔了貧困百姓壓力。二是著重商業,徵收商稅,唐朝商稅幾乎是空白,有,不過朝廷得到的很少。三是全國徵稅,而非是象唐朝,只徵貧民的稅。由是國家收入增加,民卻不怨。這是現在,又正好安史與五代將唐朝所有豪門催毀,然而未來呢?許多官員豪強在行商,他們又交了多少稅。長久下去,百姓增加了,耕地也增加了,各行各業卻被豪強壟斷,又不交稅。百姓與疆域增加,官吏必須增加,士兵也必須增加,支出必然增加,下面交不到稅,只好再次往平民百姓身上加壓,唐朝後期的局面將會又再度上演?!?

“有些官員是不大象話。”

宋九心中有數了,從今年起,特別是呂餘慶下去,王仁贍息菜,趙普大權專攬,二人開始產生了一些矛盾。

“二大王,我再給你看一張圖,”宋九將金鋪圖畫打開說:“二大王,再看它。”

“有什麼奧秘之處?”趙匡義狐疑地問,京城也有金銀彩帛鋪,難道這個鋪子能將銀子變成金子?

“二大王,它非是京城的那些金鋪,若此,微臣都不會單列出來。自古以來就有采銅鍊銅,開採出多少銅?爲何我朝一直缺錢用,包括南唐也是如此。一部分是那些銅化爲器皿氧化鏽蝕,一部分做爲陪葬品埋於地下,一部分是百姓爲了防竊埋於地上,然後生了變故,它們永遠不能出來了。但不放於地下又放於何處?放高利貸是黑心錢,也要有那個本事放。放錢櫃還要收費,幾十年後不用的話,七算八算,能拿回十分之一就算好的。它的出現正是替朝廷解決這個難題。”

“說說看?!?

“這隻能算是微臣的一個想法,沒有成熟,說出來無益,只是到時候必須將主動權交給朝廷,共同經營。但不能全部給朝廷,官員無良,貪污,不會經營,或者魚肉百姓,反而會引起許多事端。由私人來經營,靈活機動,效率提高,朝廷監督又不敢魚肉百姓,私人進入,既造福百姓,又能造福國家,還能解決一部分錢荒的問題。加速商業流通。微臣再說商業,自古以來畏商如虎,一些商人是不大好,可商業發達,就能使地方經濟活絡,養活更多百姓。另外一個作用,就是交流溝通,由商人捲入,先進的生產方式與文明能迅速進入落後地區,舉國發展。”

“行,你別說大道理,就說這個金鋪?!?

“二大王,你附耳過來。”

“你,”趙匡義氣得又想踹宋九,不過最終將耳朵附過去,宋九小聲地將大約說了一遍,這不能吊胃口,涉及的很大,從現在起就要有心理準備。

“行嗎?”

“行,不過想不能引起太多麻煩,還要想得更細一點,現在一年國家課鐵金銀銅鉛錫不足一千萬斤,若經營得好,僅是這個鋪子,就能抵上國家所有坑礦收入?!?

“是很麻煩,但這倒是一個好想法,”趙匡義越想越覺得妙,他忽然道:“本官知道了,唐朝也經營過飛錢。不過沒你這個想法來得更細緻?!?

“與那個性質是差不多的?,F在國家初立,還沒有多少權貴捲入放高利貸中,有,多是原來的富商,矛盾不會太突出?!?

“讓我來看看,”趙匡義又將那張圖畫仔細地看,這能看出什麼,但宋九還帶來一張圖畫,趙匡義也打開,看後奇怪地問:“你將這個虹橋圖帶來幹嘛?”

“馬上橋要動工了,微臣下去看了鋼監,昨天又帶學子測量,預算材料,忽然產生一個想法,然而預算必然增加,不知道朝廷會不會同意?!?

“什麼想法?”

“我畫給二大王看?!?

宋九開始拿筆畫圖,他不是畫家,只能對照著原圖畫一張草圖,雙虹橋往後挪,選擇的是一處窄狹處,實際也不要緊,若真寬了,可以築堤壩,縮小橋洞距離,以後汴水上若虹橋,多半會採用這個辦法,不然不可能修出一座座跨度達到幾百米的大橋,能修出來,太浪費錢帛。這個不動,但兩個虹橋之間,原來是落在河洲上的道路,現在卻做了變動,六十丈道路全部起橋,十共十個橋墩將橋面支撐起來。再由虹橋分四座引橋,使河洲與橋面相連。小虹橋沒多大變化,那非是主航道。

變化的是大虹橋,一邊立兩座高大的橋墩,然後伸出十二道粗鋼筋,四道拉著兩邊的地面,四道抓住對面的橋樑,四道抓住正中的橋樑,也就是簡易拉絲橋外加虹橋。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拉絲橋,起一部分拉絲作用,橋的主題還是以混凝土鋼筋爲主,輔以石料,但質是木材,減輕其橋身重量,並且現在還有一門好處,不會出現幾十噸重的貨車,最大承受重量也不過一千來斤,對橋的質量要求不會象後世那麼高,更不會出現單根重達一百一十噸的拉索。

這樣,能將橋的高度再撥上好幾米,外面兩個橋墩面上還有八個大字:京華繁久,趙宋永昌。再於橋側面塑一條金龍。

這一來,將會比原來的雙虹橋美麗十倍,到少大虹橋那真成了飛橋,若水位低時,與水面能相差十幾米高度。

但用的錢帛也是數倍。

第305章 不殺人(上)第402章 鐵血之路(二)第28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下)第338章 坦白第19章 分岐第367章 相才第166章 鏡子(上)第272章 伐第36章 果子(上)第11章 師規第130章 詰問(上)第369章 拓跋第173章 第一槍第38章 信(上)第420章 飄搖(上)第178章 開業(上)一百零五章 秋實第517章 養豬第213章 肥羊(上)第362章 號角第485章 南方(上)第371章 那一年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24章 父輩(下)第158章 勁弩(下)第56章 可憐的老師(上)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152章 燒酒會(上)第460章 小寇纔是禍第52章 比較(上)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207章 遊園(上)第323章 天下第一書院第183章 求實(上)第158章 勁弩(下)第435章 神的黃昏(四)第276章 良臣第303章 打獵(上)第424章 定(下)第8章 神奇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88章 神靈第182章 功名(下)第537章 大結局(四)第348章 必死(下)第137章 對峙第22章 麻煩來了(下)第223章 誰敢惹(上)第118章 三肥土(下)第61章 愛因斯坦第159章 核心第209章 遊園(下)第443章 高處不勝寒(上)第186章 用(上)第169章 寒瓜第56章 可憐的老師(上)第427章 上位(下)第325章 拜第264章 人才第134章 荒野(下)第406章 鐵血之路(六)第515章 捉貓貓第280章 可怕的誤會(上)第23章 父輩(上)第452章 西北最強第118章 三肥土(下)第238章 宋無敵(下)第133章 荒野(上)第61章 愛因斯坦第374章 交鋒(上)第70章 神奇(中)第313章 才第157章 勁弩(上)第204章 老韓第450章 良機第476章 一(下)第533章 大結局(一)第222章 大婚(下)第45章 摺紙第373章 原因第205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上)第85章 內幕第466章 很短的飆風(中)第53章 大笑第128章 雪話(上)第202章 停修第423章 定(中)第320章 大江(上)第392章 打臉(下)第517章 養豬第442章 妖星(下)第528章 黑土地第264章 人才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381章 鬥吧第444章 高處不勝寒(中)第493章 原因第223章 皇后(上)第138章 草芥第400章 未卜(下)
第305章 不殺人(上)第402章 鐵血之路(二)第28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下)第338章 坦白第19章 分岐第367章 相才第166章 鏡子(上)第272章 伐第36章 果子(上)第11章 師規第130章 詰問(上)第369章 拓跋第173章 第一槍第38章 信(上)第420章 飄搖(上)第178章 開業(上)一百零五章 秋實第517章 養豬第213章 肥羊(上)第362章 號角第485章 南方(上)第371章 那一年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24章 父輩(下)第158章 勁弩(下)第56章 可憐的老師(上)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152章 燒酒會(上)第460章 小寇纔是禍第52章 比較(上)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207章 遊園(上)第323章 天下第一書院第183章 求實(上)第158章 勁弩(下)第435章 神的黃昏(四)第276章 良臣第303章 打獵(上)第424章 定(下)第8章 神奇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88章 神靈第182章 功名(下)第537章 大結局(四)第348章 必死(下)第137章 對峙第22章 麻煩來了(下)第223章 誰敢惹(上)第118章 三肥土(下)第61章 愛因斯坦第159章 核心第209章 遊園(下)第443章 高處不勝寒(上)第186章 用(上)第169章 寒瓜第56章 可憐的老師(上)第427章 上位(下)第325章 拜第264章 人才第134章 荒野(下)第406章 鐵血之路(六)第515章 捉貓貓第280章 可怕的誤會(上)第23章 父輩(上)第452章 西北最強第118章 三肥土(下)第238章 宋無敵(下)第133章 荒野(上)第61章 愛因斯坦第374章 交鋒(上)第70章 神奇(中)第313章 才第157章 勁弩(上)第204章 老韓第450章 良機第476章 一(下)第533章 大結局(一)第222章 大婚(下)第45章 摺紙第373章 原因第205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上)第85章 內幕第466章 很短的飆風(中)第53章 大笑第128章 雪話(上)第202章 停修第423章 定(中)第320章 大江(上)第392章 打臉(下)第517章 養豬第442章 妖星(下)第528章 黑土地第264章 人才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381章 鬥吧第444章 高處不勝寒(中)第493章 原因第223章 皇后(上)第138章 草芥第400章 未卜(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牙克石市| 玉溪市| 陵川县| 东丰县| 南汇区| 修武县| 和政县| 崇左市| 香港| 光山县| 苏州市| 昭觉县| 顺义区| 彭水| 湄潭县| 洞口县| 廉江市| 锡林浩特市| 司法| 平舆县| 黔西县| 巨鹿县| 古蔺县| 达拉特旗| 区。| 耒阳市| 卓尼县| 苗栗市| 利津县| 探索| 松滋市| 石泉县| 杭锦旗| 延吉市| 阿坝| 于都县| 常熟市| 衡水市| 宁津县| 雷州市| 云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