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2章 打臉(下)

滕中正雖以剛直聞名,但還是威脅不了宋琪。

趙匡義走過來。

沒有一個大臣敢拍馬屁了。

但清流大臣們同樣不敢作聲,那是找抽的。

趙匡義陰著臉走來走去,臉上堆滿了厚厚的烏雲(yún)。

這場封禪毫無疑問,將是一個笑話留名於史冊了,因此來到宋九面前,冷聲問道:“卿難道不說什麼嗎?”

“陛下,木質(zhì)易燃易導電,陛下若想這個悲劇不再上演,還是改成磚石建築吧。”

若是在平時,宋琪又要咬宋九了。這是皇宮,若是偏殿改成順店那種樣子無關緊要,但將正殿改成順店那種樣子,自古以來的傳統(tǒng)還要不要了?難不成以後要穿著西裝t恤上早朝?

但現(xiàn)在一個人也不敢反駁。

可這非是趙匡義本義,又道:“還有呢?”

“陛下,治國以仁爲本,此乃天災,火勢燃起來後,兵士奮不顧身地撲救,不然燒的範圍更大,望陛下不要追究兵士的責任。”

建隆二年,內(nèi)酒坊起火,那時宋朝才建立,加上各地叛亂,國家很窮,趙匡胤因此大怒,以大火時有酒匠想要侵入三司盜財物爲名,準備將內(nèi)酒坊五十名酒匠全部斬掉。經(jīng)宰相再三勸諫後,趙匡胤仍殺掉了十二名酒匠。

這次損失更大,所以宋九乘機勸了一勸。

趙匡義有些失望。

然而宋九再也沒說一句話。

趙匡義揮揮手:“諸卿回去吧。”

幾座正殿燒掉,但百司未燒掉,並不影響辦公。

滕中正追了幾步,問宋九:“公爲何不進言。”

趙匡義連問兩次,明顯是動怒了,不是對宋九動怒,而是對宋琪等人動怒了,沒他們蠱惑,就不會有封禪的提議。那麼就是有了這場火,也不會讓人浮想翩翩。

但宋九兩次回答皆無關痛癢。

“言要實事求實,況且光武乎……”

這些災害管皇上與宰相神馬事?

再說光武大帝劉秀,那可是千古以來集文治武功與操守於一身的明君,但因爲他是出自劉氏旁室,因此即位後大搞圖讖祥瑞,爲何。用此來證明他的正統(tǒng)。況且趙匡義。

宋九幾乎挑明瞭說。

事實現(xiàn)在趙匡義在狂暴中,情緒不穩(wěn)定,理智不清晰,自己說了未必管用,相反的會給趙匡義留下一個落井下石的壞印象。

宋九又說了一句:“宰相要有容人之量也。”

“老夫有愧。”

“君是御史大夫,素以剛直聞名。就是要讓你說話的,要敢於說話,何愧之有。”

宋九留下站在哪裡啼笑皆非的滕中正,回到了西府。

西府還有很多事。

宋九抽出一疊邸報,猶豫不決。

王承美夫婦兩次大捷,又得宋朝援助,於河東北廣修砦堡。遼國人自然不能默視,因此讓韓德讓親自出徵,順著陰山腳下,直撲夾山。中間隔著朔武應雲(yún)數(shù)州,對此宋軍肯定無奈了,否則宋九不會戒意讓河東路出兵,將遼國這個大樹砍倒。韓德讓到了夾山,迅速撲滅了幾個反叛的部落。催毀了幾個正在修建的堡砦。在王家還沒有反映過來之前,班兵回朝,俺們馬到成功,旗開得勝,回來了。

可能韓德讓這樣做有點兒無恥,不過也不說沒有功,這次出兵。震懾了許多夾山各部族,阻止了宋朝與王家影響力向東擴張。

宋九接到前線情報後,也不是很失望,王家力量還是小了一點。朝廷又沒有辦法將力量往北延展,因此向東擴張可能會力不從心。這樣的結(jié)局,可能是皆大歡喜的結(jié)局。

遼國在用兵黨項的同時,又用兵於阻卜。

迅速將幾個反叛部族鎮(zhèn)壓,但可能拘於四面八方在叛亂,宋遼對峙,遼國兵力財力有些力不從心,並沒有阻止阻卜人與宋朝通商。阻卜人很高興,一邊向遼國大獻忠心,一邊繼續(xù)與宋朝做生意撈取好處。

但那能有這麼好的事。

沾上了就別想撇清。

宋九接到消息後,又讓斥候去前線陸續(xù)打聽了許多消息。

然後寫了兩份詳細的奏摺。

首先是豐州,這個豐州不是唐朝的豐州,唐朝的豐州是在西陰山腳下的黃河邊,北河套上。這個豐州是在府州與火山軍的西側(cè),古長城外,若是以未來西夏與遼國的疆域來看,它雖與府州相連,但也能說孤懸於海外。

豐州北邊就是未來遼國的河清軍,金肅軍,東勝州,黃河幾字右上角內(nèi)外地區(qū),再往上就是遼國的雲(yún)內(nèi)州與夾山、金溪山地區(qū),也就是遼國的所說的西山。

若是在宋九前世這一地區(qū)就是從呼和浩特西南到東勝這一片地域。

這裡所居住的最多是韃靼人,但與阻卜等韃靼人因爲種族融合,或其他原因,風俗習慣略有些不同,因此又稱爲白達旦。他們越往北越多,往南白達旦人數(shù)量則是很少。

其次是黨項人,往北少,往南多,因此遼國號稱西南征黨項,不一定是王家折家與李家,也包括這部分的黨項人。

另外還有許多漢人,他們是第三種族。其次是吐谷渾人,少量吐蕃人,或者其他人種。

這裡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下控未來的西夏,以及宋朝的府州與河東,西控陰山,東指西京。

但在遼國與宋朝,西夏三國未鼎立起來之前,大家都忽視了這個地方。雖然這裡名義上是遼國的羈縻地帶,可現(xiàn)在這裡的形勢與巴蜀南面與大理交界的地方很相似,若是大理稍稍北擴,宋朝不會戒意,宋朝稍稍南擴,大理也不會理會,除非對方有雄心一口氣將這個緩衝地帶吃下。

遼國沒有將它放在心上,可趙匡義心中也有忌憚。

哪裡以王家爲首,趙匡義擔心會形成新的轄居力量。

在史上,王家最後讓西夏滅掉。

不過沒西夏,一切皆不大好說。宋九也擔心。畢竟不是府州折家,他們離宋境過於遙遠。

然而宋九思考了良久。

國家決策那有百分之百的好處呢,得擇輕重選擇。

與王家可能會形成的危害性相比,宋朝頭號強敵還是遼國。一旦得到燕雲(yún),中原不會有危險了,可以釋放出更多兵力。甚至可以調(diào)節(jié),讓遼國與王家發(fā)生衝突。控制王家力量的強壯。

因此此時不能顧慮得那麼多。

並不需要朝廷花費多少錢帛,宋九也不想浪費,只是沒人知道西夏未來危害罷了。

一是將羊毛商路向豐州北部擴大,甚至可以通過夾山,將遼國的皮革販運過來,宋朝的出產(chǎn)販運出去。在宋遼僵持狀態(tài)下,形成一條走私商路。那麼這個利益紐帶形成,會使各部族漸漸完全倒向宋朝。其次是青鹽,宋朝鹽貴,不是製鹽成本高,而是因爲榷鹽,使得鹽價貴。遼國東部也產(chǎn)鹽。這導致了整個河北地區(qū)因遼鹽衝擊,只好實施通商法。但這些鹽因爲成本無法運向夾山。

因此宋九提議,開通一些道路,改良運輸車輛,使得青鹽幅射到更廣大的地區(qū)。因中原戰(zhàn)亂,許多百姓逃向這裡避難,僅向王承美投降的就達到七萬多帳,一帳就是一戶人家。可以想像這裡的百姓數(shù)量。

一旦青鹽道擴大,定難四州會受益,王家會受益,夾山各部族會受益,同時還減少了鹽池附近各黨項豪族的怨懟,朝廷所需的僅是起一個推動作用,就能將這一地區(qū)與中原緊密聯(lián)連在一起。

遼國就會頭痛了。強行征服,各部叛心更重,不征服,他們又不能提供足夠的利益拉攏人心。

阻卜那邊還是如此。

蕭燕燕想清靜無爲。對羊毛商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然而若是阻卜將馬匹大肆向宋朝販運呢。

黨項馬就是河套馬,高大,爆發(fā)力強。阻卜那邊的馬相對要矮小一點,它們就是後來的蒙古馬,可這些馬更能吃苦耐勞,成吉思汗遠征歐洲,用的可不是河套馬,而是清一色的蒙古馬。

只要一動馬,遼國肯定坐不下去。但他們怎麼辦,若出兵鎮(zhèn)壓,各部怨氣會越來越重,那麼再稍做引導,就能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叛亂。或者禁商,那更行不通,漠外地域廣大,人煙稀少,從哪兒能禁得起來。

而宋朝所做的不過是派幾百名商人。

如果是原來,宋琪必然又要上眼藥了。但他現(xiàn)在哪裡能顧得上?

……

沉默了幾天,趙匡義冷靜下來。

連頒了兩道詔書,既延災於正殿,可能是朕做錯了,如果刑賞有愆,措置乖當,或近習屏蔽,至物情壅塞,賦調(diào)未得均一,賢良多所論,中外羣臣,各期無隱。

天下幕職,州縣官,或知民俗利害,政令否臧,並許於本州附傳置以聞,所言可採,必行旌賞,若無所取,亦不加罪。

讓天下老百姓一起來說話吧。

朕做錯了,或者百官做錯了,或者政令失誤,或者刑賞不當,或者賦稅不均,或者好的大臣朕沒有用,都可以向朕反應。

宋琪便說了一句:“狂瞽之人,當置嚴辭。”

可能他做賊心虛,後又又補了一句:“但芻蕘不棄,以開言路,上聖之德也。”

有沒有人真的聽信趙匡義的話進言,宋九不在東府,不得而知。按照慣例,所有進言,除了與刑案有關的,都必須送到東府。

但到了七月初,趙匡義終於下了詔書,封禪之已久,今時和年豐,行之固其宜矣,然正殿被災,遂舉大事,或未符天意,且炎暑方熾,深慮勞人,徐圖之,亦未爲晚。他自己給自己找了一個臺階下,停封禪,只於冬至舉行南郊祭禮。

又改匭院爲登聞檢院,東延恩匭爲崇仁檢,南招諫匭爲思諫檢,西申寃匭爲申明檢,北通玄匭爲招賢檢。

這四個機構(gòu)類似後世的信訪機構(gòu)。但比信訪機構(gòu)更復雜,包括冤案,國家政策,計策,民生,以及對官員的不滿,都可以向這幾個機構(gòu)投訴。

那麼大家就一起獻計策吧。

各種五花八門的進言紛紛遞給了趙匡義。

可沒有多久,趙匡義就煩躁了,對宋琪說道:“朕下詔訪民間利病,然上封事者多不知朝廷次第,所言孟浪,不切機會。朕本想下情上達,庶事無壅,故雖狂迅,亦與容納。自古人臣諫君,固是好事,然須言當其理。國家擢任,亦須平允之人。如賣直沽名,僥求升進,悉非良善。”

說中了宋琪內(nèi)心。

可邊上坐著宋九,宋琪不能說陛下,你說得好啊,於是說道:“小臣章疏,陛下盡與披詳,善惡賢愚,莫逃天鑑。茍百事之中一二可採,國家之利也。”

聽著他們的對話,宋九卟哧樂了。

“你笑什麼?”

“陛下,臣少年時何爲,陛下是知道的,那時臣與諸衙內(nèi)多打交道,又讀了一些詩書,可陛下一直說臣輕狂。非是臣本性輕狂,不經(jīng)風雨,如何見彩虹。不經(jīng)磨礪,如何知國家次第。陛下欲廣開言路,何用如此麻煩?”

“哦。”

“陛下,國家大小朝政,頒於邸報,送達各地官員手中,以便官員瞭解國家大事。爲何不鼓勵百姓自發(fā)辦一些刊物,只要不是十惡之罪內(nèi)的言論,讓他們自由書寫,那麼中間有好的策略,自當會有大臣看到,向陛下推薦。何必由陛下一一過目?國家那麼多事務,就是兩府宰執(zhí),都需要許多官員協(xié)助,況且陛下一人?以——誠——待——天下也,天下當以誠待天子。”

其他幾個大臣一起低下頭,想笑,趙匡義老臉一紅。

這是宋九譏諷他與宋琪二人虛僞的。

然而趙匡義沒有采納。

真如宋九所說,辦類似報紙的刊物,無所節(jié)制,可能都會有膽大的人說他帝位不正。

但不久田錫上一書,陛下混一天下,有功勞,左右奉誠諂媚,陛下說東,近臣說東,陛下說西,近臣說西。陛下要封禪,左右說能封禪。火起禁中,陛下反醒了,詔下海內(nèi),求大家進言。可臣在這之前連上兩書,陛下都沒有理睬。

這幾年政令繁瑣,朝令夕改,如前年敕下,令近州府互差司理判官,今年又敕下,令本州仍舊差置。等等。這篇奏摺很長,達數(shù)千字。最後才點明,尚書曰,臨下以簡,得師者王。

什麼叫臨下以簡呢,實際就是簡政。何謂得師者王,就是得到好的宰執(zhí),國家政令才能變好。

後面又再點了一句,今宰臣若賢,願陛下信而用之,宰相非賢,願陛下?lián)窨捎枚沃我灾弥疇懢叱迹芍粜\(zhòng)人也。

宰相是你挑選的,那麼就信任用吧。可你又不放心,那麼你就換一個宰相吧。

明面上田錫是批評趙匡義主意不定。

實際是指宰相不好,不能擔當,不能理政,只會諂媚巴結(jié)。換宰相吧!

又打臉了。

第267章 海貨第115章 流民(上)第524章 選擇題(上)第427章 上位(下)第407章 鐵血之路(七)第243章 插花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28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下)第175章 聘禮第406章 鐵血之路(六)第39章 信(下)第221章 夜宴(六)第82章 誘、惑(下)第243章 插花第180章 開業(yè)(下)第454章 燕南歸第402章 鐵血之路(二)第140章 奸細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317章 學問第173章 第一槍第488章 要翻天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406章 鐵血之路(六)第94章 一把手的問題(上)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494章 朕累了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181章 功名(上)第207章 遊園(上)第366章 幕後者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258章 天堂的**第518章 皇對皇第247章 官家的妙算(中)第488章 要翻天第266章 太狠了第41章 挖祖墳(下)第296章 盧宋會(上)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283章 春闈(上)第68章 第一個上鉤的魚第9章 歪才第171章 死(上)第292章 小魚(上)第366章 幕後者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499章 示弱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402章 鐵血之路(二)第521章 無恥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160章 提親(上)第29章 這世界太危險(上)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169章 寒瓜第154章 清明(上)第7章 要錢不要命第533章 大結(jié)局(一)第273章 中傷第162章 提親(下)第385章 五十年第94章 一把手的問題(上)第223章 誰敢惹(上)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170章 巫蠱第19章 分岐第136章 夜審第38章 信(上)第149章 背後(下)第235章 比較第296章 盧宋會(上)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317章 學問第57章 可憐的老師(下)第87章 巡察(下)第356章 無敵第261章 保護(下)第453章 山後第337章 窅娘第347章 必死(上)第113章 教材(上)第132章 搶老婆第451章 亂戰(zhàn)第52章 地震第355章 有一種痛叫虛僞第132章 搶老婆第44章 燙手的承務郎(下)第305章 不殺人(上)第371章 那一年第84章 夜郎(下)第177章 夜探第247章 官家的妙算(中)第345章 殺氣第39章 信(下)第332章 入相(上)
第267章 海貨第115章 流民(上)第524章 選擇題(上)第427章 上位(下)第407章 鐵血之路(七)第243章 插花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28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下)第175章 聘禮第406章 鐵血之路(六)第39章 信(下)第221章 夜宴(六)第82章 誘、惑(下)第243章 插花第180章 開業(yè)(下)第454章 燕南歸第402章 鐵血之路(二)第140章 奸細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317章 學問第173章 第一槍第488章 要翻天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406章 鐵血之路(六)第94章 一把手的問題(上)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494章 朕累了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181章 功名(上)第207章 遊園(上)第366章 幕後者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258章 天堂的**第518章 皇對皇第247章 官家的妙算(中)第488章 要翻天第266章 太狠了第41章 挖祖墳(下)第296章 盧宋會(上)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283章 春闈(上)第68章 第一個上鉤的魚第9章 歪才第171章 死(上)第292章 小魚(上)第366章 幕後者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499章 示弱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402章 鐵血之路(二)第521章 無恥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160章 提親(上)第29章 這世界太危險(上)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169章 寒瓜第154章 清明(上)第7章 要錢不要命第533章 大結(jié)局(一)第273章 中傷第162章 提親(下)第385章 五十年第94章 一把手的問題(上)第223章 誰敢惹(上)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170章 巫蠱第19章 分岐第136章 夜審第38章 信(上)第149章 背後(下)第235章 比較第296章 盧宋會(上)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317章 學問第57章 可憐的老師(下)第87章 巡察(下)第356章 無敵第261章 保護(下)第453章 山後第337章 窅娘第347章 必死(上)第113章 教材(上)第132章 搶老婆第451章 亂戰(zhàn)第52章 地震第355章 有一種痛叫虛僞第132章 搶老婆第44章 燙手的承務郎(下)第305章 不殺人(上)第371章 那一年第84章 夜郎(下)第177章 夜探第247章 官家的妙算(中)第345章 殺氣第39章 信(下)第332章 入相(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河县| 唐山市| 崇文区| 南丹县| 长治县| 丰都县| 开平市| 景谷| 蒙山县| 丽江市| 平舆县| 青浦区| 临桂县| 云林县| 舞钢市| 漯河市| 麟游县| 甘孜| 三亚市| 鄂温| 澄城县| 蓬溪县| 宁河县| 通榆县| 阳高县| 镇赉县| 明溪县| 临泽县| 新蔡县| 泽普县| 绥江县| 彩票| 邢台市| 隆昌县| 肥城市| 平和县| 瑞昌市| 东阳市| 会泽县| 呼图壁县| 潼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