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5章 流民(上)

宋九不以爲意,饒有興趣地翻看著,問:“青衣,你從哪兒得來的?”

“我在應天府看到了,便買了它。”

“多少錢?”

“八百文錢,我還了一下價,七百二十文買來的。”

“九郎,這怎麼可以,他們用你的學問賺錢,”翠兒急道。學生開課了,家中雜活是學生做的,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玉蘋主僕除了李媽媽外,便閒了下來。玉蘋時常隨大姐去買買菜,看一看她的小酒肆如何經(jīng)營,又問幾個衙內(nèi)敲來的勾當人,以便更瞭解正店的經(jīng)營程序。或者閒下,替宋九做幾件衣服,或者與翠兒看看宋九的講義與教材。

是在後面看的,在唐朝如何宋九不知道,但在宋朝,女子想與學生們擠在一起學習,那是不可能的。她與翠兒對教材比較熟悉,雖有幾十個學生幫助,這個教材也花了宋九很長時間,編寫到現(xiàn)在,還沒有將半學期的編完。

也沒有雕版印刷,成本太高,僅是一百幾十本不值,也等不及,於是讓張燕二人請了士子繼續(xù)謄抄。大約教材就是從這些士子手中流出。現(xiàn)在宋九翻看的正是算術教材。青衣在應天府看到後,留了心,買下一本,稟報宋九。

宋九敲了一下翠兒的腦袋,說道:“你懂什麼,這是好事兒。”

“這是什麼好事兒?”

“青衣,你想明白沒有?”

“好事……我不大明白。”

“三教九流,什麼農(nóng)家小說家陰陽家不談了。主要的流派就是儒道法,釋家不算。那是從天竺傳過來的。道家無爲,但講究出世。故難以用。法家與儒家都講出世,法家太苛酷。因此溫和的儒家最後成爲正宗,然而無論是道法、陰陽、農(nóng)、兵、雜、縱橫等流派,都有它們的長處,實際後人皆吸長補短,將它們?nèi)谌氲饺寮覍W術當中。但爲何非一儒家來包容其他學說?”

“九郎,是,我知道了,教育。”

“中的。夫子一生有教無類,授無數(shù)人學業(yè),包括得意的七十二門徒,故迅速將他的學術發(fā)揚光大,那怕儒家在春秋戰(zhàn)國中實際發(fā)揮的作用很小。”

“你們在說什麼?”

“翠兒,我在授物格算術與會計,算術爲了簡化,引用了一些西方文字符號,再加上會計。賬目便不易混亂。有了物格,便能使國家課鐵產(chǎn)量激增,以及其他種種。但反過來說,物格是雜學。弄不好就成了奇技淫巧。算術與會計的結合,就是理財,君子以談利爲恥。若這種論調(diào)成爲主流。那將如何?”

“怎麼有這種理兒!”

“真有,我去巡察河北坑礦。一些大臣故作清高,不問朝廷收入。不問礦收多少,以示恥於利。實際呢,若幾個月不發(fā)他們薪酬,夫子說爲了金子能執(zhí)牛鞭,那他們會願意爲了錢做部曲!這已經(jīng)不是夫子的初衷,夫子之道是取之正道,財?shù)溃俚溃碌溃匀≈哉皇遣蝗。駝t何來先齊家後治國的說法。然而魏晉清淡依然是荼毒,爲何,正是因爲學習的人多,影響力大。所以這門學問最後能造福我,造福河中,造福國家,關健就是在於學的人多,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它。”

“可那樣……”翠兒還是想不開。

“是好事兒,能賣錢,說明人重視,買回去就會學,若只售幾十文錢筆墨紙錢,誰在乎?若非時間倉促,現(xiàn)在所編寫的教材缺陷很多,我也缺錢用,否則我會花錢大肆印刷,向百姓主動折價銷售。”

“九郎,你想成爲夫子?”

“什麼夫子啊,只想這門學問象以前算術那樣,成爲士子們承認的一種學問,而不是將它視爲奇技淫巧罷了。夫子?你認爲可能嗎?就象你們對兩個博士,有多尊敬哪。但學舍主要學的是什麼?爲何學子一出便引起轟搶,難道真是經(jīng)義?”

就這麼一道坎,可人們就是轉不過來,宋九奈何?

無所謂,這時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最壞的年代是政治並沒有進入溫文爾雅,刑不上士大夫的官員快樂時光,最好的年代便是一切推翻,可以從容從頭再來。

“我明白了。”

“你還不明白,只要有更多的人承認它是一門有用的學問,前些天兩個博士爭山長,那時根本不用爭!”宋九說著將青衣安排到甲班。甲班學生看到有人插隊,有幾人悄悄議論,不過隨後就安靜了。

南唐國力不強,可是文教事業(yè)發(fā)達,韓熙載與張洎等人名氣太大了,甚至在學子當中就有人讀書韓熙載的文章。那怕是韓熙載的僮子,與他們一起就讀,也是一種榮幸。

宋九找到燕博士。

燕博士教明律,他對宋律比較懂,甚至前年制訂宋律,他也是參與者之一。

宋九將事情經(jīng)過說了一說,燕博士道:“若是按照宋律,妾也有自己財產(chǎn)權,無論是前夫或者孃家饋贈的財產(chǎn),夫家一律不得強制性的挪用。然而九郎,事情有點不大好辦,韓學士是唐國大臣,一不能過江前來對質(zhì)公堂,二是對國,非是我朝。”

“我知道,財產(chǎn)我不追究,青衣很是聰穎,只要用功學幾年,不愁沒有前程,有了前程財產(chǎn)也就有了。我只是想救救他母親。”

“這個有點兒難辦。”

“我朝是人治還是法治?”

“什麼人治法治……那個嘛,只要能講出道理,還是人治。”燕博士先是糊塗,後是醒悟一些,還沒有明白這兩個詞的含義。當然,在這時講法治是不大可能的,若是講法治,張瓊就不當死,王全斌要死上千遍萬遍。但他知道宋九想什麼了,道:“九郎,莫急,畢家無外乎以爲青衣手中有錢,多貪幾個錢。但這件事最好不要鬧大,到時候皆不大好說。”

“我懂,”宋九道。韓熙載給青衣披上了一層光亮的外衣,同時也披上了一些小麻煩。

“你對青衣說莫急,老夫回去問一問和州知州是誰,與誰親近,然後你去找那些衙內(nèi),到時候給一些錢,再加上當?shù)刂莩雒妫嘈女吋也坏貌粚⑷私怀鰜怼!?

“這是一個辦法。”

不難打聽,第二天燕博士就帶回消息,說和州馬知州原先做過石守信的書吏。

這就足夠了。

宋九將石保正找來,再次將情況一說。石保正怒道:“九郎,放心,我讓畢家連血帶肉一起吐出。”

“勿用,我給一百貫錢,事情從容解決就行了,不能多事,畢竟青衣是韓熙載的僮子。”宋九在心中說,人之貪財,豈不是很正常,象你父親,爲了一點兒小錢,居然都拖欠民工錢。

“又給錢又佔理,那更好辦了,”石保正打著包票。

青衣又要下跪,宋九將他扶起,說道:“男兒膝下有黃金,不要動不動就下跪。”

外面在下著秋雨,不大,汪汪地落個不休,風吹起,颳起了道道雨幕,宋九似乎從雨幕裡看到那一葉扁舟,聽到那一行清唱。其實來到宋朝後,接觸的多,想得多,但越想越糊塗了。

送走石保正,宋九翻看史書。

數(shù)理化肯定解決不了流民問題,西下也是在所難免,宋九不會打算象湖南那樣細看了,至少在湖南還能看出一點,到巴蜀能看出什麼?因此從史冊裡找各朝各代安置流民的方法。有的壞,有的好,可放在當時是好辦法,若是自自己嘴中出來,又放在巴蜀,可能會添更大的亂子,不如不說。

正在他想安置流民的辦法時,流民來了。

黃河危機重重,趙匡胤準備修古堤,議者看到國家財力睏乏,一起反對。事實也不大好辦,就是花費了大量錢帛修古堤,那是多長,一千多里路,並且也未必起作用。去年河決於東平縣,哪是在京東路,離京城還有一段距離,感受不到。然而今年更近了,隨著秋雨連綿,先是開封府西北陽武河決,接著開封府西邊的孟州水漲,淹沒了多處。澶鄆二州又報河決,整來一個四面開花,並且離京城皆很近。

唯一的好處就是現(xiàn)在百姓不是那麼密集。

水害的地方多,還不至於造成幾十萬百姓流離失所,不過這次水禍影響也很大。趙匡胤下詔派兵士救濟堵缺口。可另一個問題接著而來。

究竟多少耕地被淹,不清楚,多少百姓受害,也不清楚。但在河中就能感到,受黃河水位影響,作爲上游的汴水水位也在暴漲。官府組織了百姓在汴水兩邊抗汛,看到水位漸漸與汴堤相齊,於是用泥袋堵在河堤上。城中一部分百姓開始出現(xiàn)內(nèi)澇,開封漕運發(fā)達,但最怕的就是內(nèi)澇,下水道的廢水排不出去,整個城中都能迷蔓著一種難聞的味道。

工地是徹底停了。

廂兵調(diào)去堵黃河決口,救災。民夫要回家防汛,一部分民夫是農(nóng)民,秋收也要到來了,必須要收割。好在河洲當時建設時,宋九就沒有怕花錢,將地勢擡得很高。汴水水位再高,對河洲沒有妨礙。

一片秋雨中,河洲上所剩的人不多了,只有幾百人,維護以看管。

接著一批批衣衫襤褸的流民從四面八方涌上京城。有的流民便涌到河中,看著這些流民,宋九心頭產(chǎn)生一個想法,先去找韓重贇。韓重贇也早跑回家中,不在工地上,宋九到韓家找到了韓重贇,先施一禮,坐下說道:“韓將軍,有一件大功,韓將軍願不願意受之?”(未完待續(xù)……)

第229章 石嶺關第362章 號角第452章 西北最強第24章 父輩(下)第200章 父親(上)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144章 事了(下)第493章 原因第419章 荒誕(下)第346章 輕敵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353章 莫明的處罰第477章 幾千年的話題第180章 開業(yè)(下)第209章 遊園(下)第275章 反擊(下)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365章 唯快不破第359章 翻雲(yún)覆雨第490章 大秘密第378章 驚弓之鳥第502章 黎明第207章 遊園(上)第274章 反擊(上)第221章 大婚(中)第417章 一地雞毛(下)第198章 牛(上)第254章 妹妹找哥淚花流第116章 流民(下)第91章 地圖(上)第192章 上朝第476章 一(下)第38章 信(上)第387章 好人第399章 未卜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75章 卷(上)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10章 製造標準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490章 大秘密第313章 才第531章 軍事家(中)第449章 風起第486章 南方(下)第252章 寶寶第19章 分岐第63章 可怕的學生第280章 可怕的誤會(上)第147章 迷茫第442章 妖星(下)第209章 遊園(下)第137章 對峙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183章 求實(上)第179章 開業(yè)(中)第472章 驅(下)第271章 前兆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419章 荒誕(下)第56章 可憐的老師(上)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233章 千古遺恨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99章 加碼第186章 用(上)第369章 拓跋第285章 論語第152章 燒酒會(上)第229章 石嶺關第308章 碩麥(上)第263章 辭戟(下)第49章 盛況第141章 又是豪賭(上)第409章 鐵血之路(九)第347章 必死(上)第301章 高下(上)第211章 思念第243章 插花第461章 走馬燈第396章 梟雄的末落(下)第162章 提親(下)第348章 必死(下)第131章 詰問(下)第21章 麻煩來了(上)第314章 才子(下)第442章 妖星(下)第440章 妖星(上)第413章 鐵血之路(十三)第196章 國舅(下)第336章 東華門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474章 背嵬第428章 烏鴉嘴(上)第5章 損人不利己第13章 從此醉(下)第93章 兩道詔書第192章 上朝第83章 夜郎(上)
第229章 石嶺關第362章 號角第452章 西北最強第24章 父輩(下)第200章 父親(上)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144章 事了(下)第493章 原因第419章 荒誕(下)第346章 輕敵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353章 莫明的處罰第477章 幾千年的話題第180章 開業(yè)(下)第209章 遊園(下)第275章 反擊(下)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365章 唯快不破第359章 翻雲(yún)覆雨第490章 大秘密第378章 驚弓之鳥第502章 黎明第207章 遊園(上)第274章 反擊(上)第221章 大婚(中)第417章 一地雞毛(下)第198章 牛(上)第254章 妹妹找哥淚花流第116章 流民(下)第91章 地圖(上)第192章 上朝第476章 一(下)第38章 信(上)第387章 好人第399章 未卜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75章 卷(上)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10章 製造標準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490章 大秘密第313章 才第531章 軍事家(中)第449章 風起第486章 南方(下)第252章 寶寶第19章 分岐第63章 可怕的學生第280章 可怕的誤會(上)第147章 迷茫第442章 妖星(下)第209章 遊園(下)第137章 對峙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183章 求實(上)第179章 開業(yè)(中)第472章 驅(下)第271章 前兆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419章 荒誕(下)第56章 可憐的老師(上)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233章 千古遺恨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99章 加碼第186章 用(上)第369章 拓跋第285章 論語第152章 燒酒會(上)第229章 石嶺關第308章 碩麥(上)第263章 辭戟(下)第49章 盛況第141章 又是豪賭(上)第409章 鐵血之路(九)第347章 必死(上)第301章 高下(上)第211章 思念第243章 插花第461章 走馬燈第396章 梟雄的末落(下)第162章 提親(下)第348章 必死(下)第131章 詰問(下)第21章 麻煩來了(上)第314章 才子(下)第442章 妖星(下)第440章 妖星(上)第413章 鐵血之路(十三)第196章 國舅(下)第336章 東華門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474章 背嵬第428章 烏鴉嘴(上)第5章 損人不利己第13章 從此醉(下)第93章 兩道詔書第192章 上朝第83章 夜郎(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州市| 广安市| 泾川县| 台北市| 潮安县| 夏河县| 泰来县| 温宿县| 彭泽县| 余江县| 乐清市| 泰和县| 芮城县| 永昌县| 玛沁县| 桃江县| 莱阳市| 松溪县| 肃北| 武宣县| 苏尼特左旗| 金湖县| 广昌县| 开远市| 永定县| 罗平县| 会宁县| 原平市| 封开县| 密云县| 武乡县| 景德镇市| 武山县| 怀仁县| 雷州市| 永靖县| 德格县| 永春县| 盐池县| 卢氏县| 乌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