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5章 唯快不破

趙普惡整盧多遜時,宋九未說話,不能說盧多遜多惡,爲相時也算是一個有作爲的宰相,然而他擔任宰相多年,甚至擔任了近七年首相,所以越來越驕縱,得罪了許多人。

但沈義倫不同,開國元勳,老好人,人緣比較好,而且沈義倫自覺地請求致仕,也不同意,非得要惡搞成一個虛官兵部尚書,然後再想搞臭他的名聲,連兒子一個小官也不放過。這做得太過份了。

有的大臣眼中閃過一絲怨懟。

還有一個背景,這幾年雖然戰事多,但在趙匡義帶領下,時政不算太糟,然而遠不能與宋九爲參知政事時相比,或者能說那時不打仗,內庫充盈,賦稅良好,國家支出又不象現在那麼多,所以能輕徵薄斂。

然而有人能察覺到不同的,至少那幾年宋九起了一個極重要的潤滑劑作用,從中書到地方產生了良好互動,整個官場很少有戾氣之爭,充滿了正能量。

但宋九走了後,盧多遜驕狂,趙普狠辣,官場的陽光氣氛轉眼消失,一個個變得勾心鬥角,這讓許多埋頭苦幹不長於朝爭的大臣十分地不習慣。

王溥不能說話了。

人家巴結趙普還可以,他不同啊,那是兩國四朝宰相,五朝老人,帶頭做趙普打手,過於諂媚了。

趙匡義忽然說道:“宋卿,你越來越猖獗。”

爭可以,那怕這幾個月來各種可笑癟腳的理由。但不能放在臺面上。

然而不放在臺面上,宋九如何是趙普的對手?只有放在臺面上。趙普纔會難受。

“散朝,宋卿,你馬上進宮。”

奇怪的一道命令,若說趙匡義動手,爲何又要讓宋九進宮單獨面談?

宋九來到內宮。

趙匡義問道:“朕問你,沈義倫爲相能力如何?”

“平庸……”

“盧多遜是否是一個溫良恭謙之輩?”

“陛下,趙普也不是?!?

“且不管趙普,朕再問你。王仁贍貪不貪?”

宋九嘆了一口氣,王仁贍主管三司做得還不錯的,可確實貪婪了,而且做得很過份,這才讓趙普抓住了把柄。

“至於楚昭輔,朕若給他一個評價,尸位素餐如何?”

“……”

“你不用爭。這也不是你的所長,安心做事,只要你象以前那樣,有朕在,就會保你平安無事?!壁w匡義說完,不由地搖了搖頭。這小子,犯傻了。

宋九開始有些恍惚,忽然會意,王仁贍、沈義倫、楚昭輔、盧多遜……但這時不好再說話了。

趙匡義沒有多說,而且說起正事:“宋卿。你說遼東大捷,爲何契丹兵分三路前襲我朝?”

“陛下。以臣想,可能是我朝於前線構建砦堡,又增加駐兵,隱隱對契丹產生了嚴重威脅,使契丹無法安心剿滅後方。正好新兵才至,又修築砦堡,軍隊有些紊亂,所以契丹想以攻代守,取得一場勝利,使我朝大軍不敢深入,好安心對付遼東。而且想對付遼東,再也不能象春天時那樣了,這一回兵力肯定重,縱然是契丹若出動太多的兵力,同樣要時間準備。而此時在燕雲,契丹就有現成的駐兵……”

“大約是這樣?!?

“但陛下勿用擔心,契丹這次所用兵力本身不多,再兵分三路,東路三關,中路雁門,西路府豐,以臣之見,這次我朝一定會大捷,即便是府州,折家也會給他們迎頭痛擊?!?

宋九忽然沉思起來。

“你在想什麼?”

“臣在想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攻防?!?

“攻防?”

“從戰鬥力來看,我朝與契丹相差無幾,若是我朝大軍深入,天時地利人和不在,依然不會大捷。然而契丹來到我朝邊境,那麼結果會相反。而且以臣看,若是倉促的再次輕敵出兵,一旦大敗,後果不堪設想,不僅是喪失士氣,總體而言,契丹是騎兵,也比我朝將士勇武,之所以現在僵持起來,互有勝負,主要原因是軍中的精銳還在,他們這十幾年南征北戰,富有戰鬥經驗。一旦這些兵士犧牲了,全部是新兵……”

“與攻防何關?”

“有關,臣剛剛產生一個想法,有計劃的推進式的建砦堡?!?

“哦。”

“分成兩部分,三關一部分,三關以西一部分。三關不能向北推進,三關的北面是拒馬河,拒馬河北邊多是平原地帶,敵人以騎兵爲主,速度快,後方又有河流拒擋,不易建砦,就算建砦了,也不易守住。然而從三關以西則不同,多是山區,在這裡敵人騎兵優勢不大。利用敵人即將分心遼東時機,再加上這幾年苦戰,邊境百姓稀少,有計劃地向北推進,岐溝關,飛狐關,恆山。佔領這些地方,有居高臨下的優勢,其次多是崎嶇的山道,只要在幾處險要所在建上數關砦,就能守住了。而且步步推進,某些方面也是替遼東減壓,保住這個棋子。敵人更不善長攻城戰術,又可以對幽州南部地區形成夾攻之勢。同時,利用我方之長,以實戰練兵,以新兵迅速成長?!?

“以實戰練兵?”

“陛下,古今將才天生如霍去病者有幾人?即便是先帝武功蓋世,也是在軍中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比如臣,初到軍中,什麼也不懂,即便在廣南還是不懂。直到遼東數年,才稍稍成長一點。將是如此,兵也是如此。爲何每一朝建國之初軍隊強大,正是軍中全部是久戰之老兵也?!?

“那樣要花許多錢帛啊,也要增兵?!?

宋朝初年,只有禁兵十來萬。到了趙匡胤末年,禁兵已增加到二十萬。京城十萬,外面十萬輪戍。這是一個合理增漲的數字,例如荊湖,夔峽,若不駐紮禁兵,那些生蠻還不知道會怎麼猖獗呢。

到了趙匡義手中,想要收回燕雲,禁兵數字增加到三十餘萬。同時廂兵也在增加,河北河東又增加了許多壯丁弓箭手。後者是兵役性質,但前面兩者都要花錢帛來豢養的。

再加上宋九提出的高薪撫卹與獎勵制度。

不過宋九的提議並沒有增加朝廷負擔,隨著七成以上的禁兵從城市轉移到鄉村,贍養費用在下降,用它足以彌補高薪撫卹與獎勵了,然而從另一方面卻刺激了將士敢於英勇作戰。

然而前者費用並沒有省下來。

這已成了朝廷嚴重負擔。

宋九提議雖好??赡菢咏ㄔO堡砦要花錢,同時每增一堡砦,又要增加兵士,那麼朝廷必須要擴軍。不要拿後來宋朝一百多萬禁廂兵與現在相比,那時候宋朝人口是一千多萬戶,這時候才四百多萬戶。中間最少還有二十萬戶是宋九的功勞。

宋九想了好一會,道:“陛下,臣是一個想法,陛下三思一下。”

“說說?!?

“增加禁兵是不大可能了,那樣朝廷負擔必重。但臣想到了楊廣修大運河,若沒有大運河。唐朝會不會有盛世到來,就連我朝也受到大運河之惠。”

“是啊?!?

“大運河不是不好,而是楊廣修得太急竣。其實增兵是謂必然,一旦到了可以再度出兵燕雲之時,僅是朝廷手中的兵力也不足也。例如交趾,正是兵力不足,故候仁寶敗後,黎氏歸順,我朝雖不滿,也默視之了。然而臣想到了黑齒常之在青海的時候。所以臣有一個想法,不過怕有人用它來抵毀潘美?!?

“說吧,是想法,何來抵毀?”

“臣的想法就是於前線將一些弓箭手與壯丁轉化爲非正式兵源,或者取名爲鄉兵,朝廷少許補貼一些費用,提供其武器,農耕時耕作,農閒時訓練,戰時配合軍隊作戰,即便戰鬥力差,用來守砦堡還是可以的?!?

這個想法用錢不會很多,而且於河東河北訓練鄉兵,他們對契丹熟悉,將來征討燕雲時,會有地利之長。邊境多遭契丹侵犯,他們對契丹也有仇恨,作戰時會十分勇敢。也將兵力問題解決了。

但它最大的缺陷就是潘美。

河北諸將分領各州兵力,這一條與宋九提議得一樣,取消節度使,置觀察使,觀察使管轄面積小,危害不大,就可以給他們獨立指揮權利了?,F在再增設一些鄉兵,並沒有增加什麼危害。然而河東不同,整個河東戰區都屬於潘美管轄,一旦此舉落實,潘美手中等於有了一支屬於他自己的兵力,並且這個範圍從太原往北起一起屬於潘美的,兵力數量不會少。那麼潘美又會變成一個真正的節度使,還是一個強大的節度使。

趙匡義猶豫不決。

無論宋九或潘美,他還是相信的,儘管潘美在幽州一役中表現得不大好,但在涿州與宋九表現得很忠誠。

但這對翁婿,一是西府首相,一是管轄著河東,多疑的趙匡義一點不擔心也不大可能。

如果不是宋九與潘美,是其他人,趙匡義會立即否決。

然而這條建議確實不錯,宋九說的是一些,不是很多,反正河東與河北有了一些弓箭手與壯丁,只不過稍稍改進一點罷了,給一些補貼,發放一些武器,增加一些訓練以及義務。那麼朝廷等於花很少的錢,卻得到一支機動的軍隊,同時前線空曠,也能劃出大量營田供這些鄉兵耕種,養活一家老小。若是敵人來犯,這些鄉兵家屬進入堡砦,不用朝廷激勵,他們也會英勇保衛各堡各砦。

但就是……潘美啊。

趙匡義苦笑了一下:“宋九,你果然是一個實誠君子?!?

“實際臣都可以替潘美作保,非是潘美,是怕壞了制度,就象唐玄宗以薛訥爲節度使,起初也是好的,可開了這個頭,往後越來越沒節制,最終造成不好的後果?!?

“你說說第二條吧?!?

“第二條就是盔甲。”

“盔甲?”

“正是盔甲,臣以爲盔甲要重新改進,讓軍隊速度快起來?!?

第485章 南方(上)第134章 荒野(下)第483章 奇葩(上)第30章 這世界太危險(下)第259章 槍桿子第222章 低產時代第507章 求和第473章 真相第483章 奇葩(上)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505章 歷史的玩笑第492章 疏忽第513章 寓言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83章 夜郎(上)第59章 七幅畫第188章 立必行第84章 夜郎(下)第343章 矯正(上)第260章 保護(上)第519章 景德第252章 寶寶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473章 真相第235章 比較第389章 封禪(上)第83章 夜郎(上)第408章 鐵血之路(八)第334章 契丹惡夢之始(上)第537章 大結局(四)第194章 快樂第168章 鏡子(下)第428章 烏鴉嘴(上)第134章 荒野(下)第195章 國舅(上)第154章 清明(上)第260章 保護(上)第76章 卷(中)第332章 入相(上)第270章 危機第296章 盧宋會(上)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420章 飄搖(上)第431章 四人幫(下)第197章 草帖子三百九十章 封禪下第33章 始識第247章 官家的妙算(中)第129章 雪話(下)第261章 保護(下)第136章 夜審第525章 選擇題(下)第188章 立必行第489章 大事不糊塗第278章 公主(下)第251章 暖冬(下)第352章 安定第169章 寒瓜第243章 插花第227章 雙子星第212章 哥哥第30章 這世界太危險(下)第366章 幕後者第50章 火花四射第431章 四人幫(下)第22章 麻煩來了(下)第72章 南方(上)第238章 宋無敵(下)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348章 必死(下)第378章 驚弓之鳥第90章 又玩大了第282章 可怕的誤會(下)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311章 同病相憐(上)第313章 才第72章 南方(上)第164章 新知州第74章 南方(下)第12章 從此醉(上)第353章 莫明的處罰第6章 金子第407章 鐵血之路(七)第260章 保護(上)第168章 鏡子(下)第172章 死(上)第262章 辭戟(上)第321章 大江(下)第516章 持中與未來第240章 脫變第111章 送禮第225章 大宋第一戰將第217章 夜宴(二)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275章 反擊(下)第266章 太狠了第228章 猛人哥第398章 自作聰明(下)第233章 千古遺恨第15章 非奸即盜
第485章 南方(上)第134章 荒野(下)第483章 奇葩(上)第30章 這世界太危險(下)第259章 槍桿子第222章 低產時代第507章 求和第473章 真相第483章 奇葩(上)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505章 歷史的玩笑第492章 疏忽第513章 寓言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83章 夜郎(上)第59章 七幅畫第188章 立必行第84章 夜郎(下)第343章 矯正(上)第260章 保護(上)第519章 景德第252章 寶寶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473章 真相第235章 比較第389章 封禪(上)第83章 夜郎(上)第408章 鐵血之路(八)第334章 契丹惡夢之始(上)第537章 大結局(四)第194章 快樂第168章 鏡子(下)第428章 烏鴉嘴(上)第134章 荒野(下)第195章 國舅(上)第154章 清明(上)第260章 保護(上)第76章 卷(中)第332章 入相(上)第270章 危機第296章 盧宋會(上)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420章 飄搖(上)第431章 四人幫(下)第197章 草帖子三百九十章 封禪下第33章 始識第247章 官家的妙算(中)第129章 雪話(下)第261章 保護(下)第136章 夜審第525章 選擇題(下)第188章 立必行第489章 大事不糊塗第278章 公主(下)第251章 暖冬(下)第352章 安定第169章 寒瓜第243章 插花第227章 雙子星第212章 哥哥第30章 這世界太危險(下)第366章 幕後者第50章 火花四射第431章 四人幫(下)第22章 麻煩來了(下)第72章 南方(上)第238章 宋無敵(下)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348章 必死(下)第378章 驚弓之鳥第90章 又玩大了第282章 可怕的誤會(下)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311章 同病相憐(上)第313章 才第72章 南方(上)第164章 新知州第74章 南方(下)第12章 從此醉(上)第353章 莫明的處罰第6章 金子第407章 鐵血之路(七)第260章 保護(上)第168章 鏡子(下)第172章 死(上)第262章 辭戟(上)第321章 大江(下)第516章 持中與未來第240章 脫變第111章 送禮第225章 大宋第一戰將第217章 夜宴(二)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275章 反擊(下)第266章 太狠了第228章 猛人哥第398章 自作聰明(下)第233章 千古遺恨第15章 非奸即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澎湖县| 城口县| 金平| 桓台县| 牡丹江市| 阿合奇县| 乌兰浩特市| 琼结县| 措美县| 鹤庆县| 唐河县| 会同县| 古丈县| 弋阳县| 白水县| 潜山县| 米林县| 腾冲县| 台州市| 正镶白旗| 日喀则市| 海淀区| 兰西县| 鄂尔多斯市| 玉溪市| 铅山县| 宜城市| 岳池县| 休宁县| 石家庄市| 永川市| 新密市| 安义县| 靖宇县| 海南省| 海城市| 射洪县| 溧阳市| 定日县| 赫章县| 宁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