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章 從此醉(上)

宋九看不下去,朱三自己也看不下去。宋九忍無可忍,道:“朱兄,你不習慣它,先練一練。”

取代朱三教課,先不教經義,而是教阿拉伯數字,二十六個英文字母,與民族文化無關,主要是以後使算術簡便化。再說一個民族要強大,也要學會拿來主義。朱三不用學,他呆在一邊正琢磨著這個粉筆字。

第二個問題就是算盤,應當它出現了,可是宋九未看到,他看到的許多店鋪掌櫃繼續用籌在算賬,算盤做起來不難,河中也有木匠,但有了算盤還不行,必須準備珠算口決。

珠算口決自己還記得多少?

計算器害死人哪,宋九隻能反覆默想,再想也沒有想,可原理相通的,只好自己編寫。

胡老大派人送來了各種度量衡。但開封縣的麻煩未結束,胡老大又帶人去討各種經義書籍。

這與宋九無關,宋九先寫了六十幾張保密條例,寓教於樂,教學宗旨就是以後讓這些學生用知識活學活用,因此宋九不教死書,學生多,也可以當成打下雜的人手,不然每月拿出五貫錢付朱三工資,別人長久下去也不會服氣。教這些學生滑輪組原理,教他們如何制滑輪,以及製造各種標準的度量衡測量工具。這個必須要籤契書,不然這麼多人,早晚技術流傳到外面。

簽好了契約,這纔在宋九指揮下,製造更多的標準測量工具,整整花了四天時間,特別是軟尺,試驗了許多材料,包括麻布、葛布,但都不管用,伸縮性太強,丈量時會產生嚴重誤差。最後迫於無奈,宋九隻好用鐵,非是不鏽鋼,只能在火爐裡一次次錘打,一次次氧化,使之成爲“十鍊鋼”,然後打均打薄打平,也就是所謂的軟尺了。這勉強解決軟尺的材料問題,可是成本高昂得宋九都不願去想。

而且這幾天宋九又迎來了第三個麻煩。

幾天前說好的,只選幾名學生來學習管理賬目,結果宋九一下子收了六十多名學生,這不公平啊,小九,都是街坊鄰居,俺們可以看著你長大的,爲什麼不收我家的孩子。

六十幾名學生宋九教起來都吃力了,還敢收?

但無法拒絕,只好將課程分開,上午教物格與實用,關於滑輪組方面的原理,以及以後組裝滑輪組,這個技術得保密,不對外開放,下午教其他三門課程,隨便過來學習參觀,結果屋子擠不下,窗戶下與門口都站滿了各個少年青年。

劉嶅又來了。

這時候因爲技術原因,鐵貴,一斤鐵三十文左右,足足一擔好米的價格,不然宋九這個吊機成本也不會達到八十貫錢,就是大規模製造,成本還是在六十貫錢以上。

但書更貴,一本小冊子一百多頁,能賣幾百文錢,這時都是大字,一百多頁小冊子並沒有多少字,象易經,若沒有註釋,在後世簡直連小冊子都印刷不起來,字數太少了,但這時一本週易售價卻在二百文上下。更不要說字數更多的禮記、春秋。

胡老大向開封縣要書,還是九經全要,開封縣猶豫不決,最後準備妥協,問胡老大討要多少套九經,宋初國家財政還略有些困難,如宋九所說,不及南唐富裕。開封縣準備放血了。

胡老大聽聞許多子弟來宋家求教,於是一口氣向開封縣令討要兩百套九經。一套九經市面上價格最少達到七八貫錢,這中間包括商人賺取的利潤,官府買會便宜一點,也不會低於五貫成本。一千貫錢,開封縣令哪敢作主?便不答應。

胡老大是粗人,也會察顏觀色。

開封知縣雖不答應,也不敢因此而發怒,再想想宋九的話,懂了,鬧到開封府去。

藩鎮割據,五代更替,長時間戰亂,使得文化教育設施全部遭到破壞,成爲恢復封建統治的最大妨礙。因此趙匡胤前面一登基,後面就下詔修葺開封文宣王廟,親寫攢文,表彰孔顏,非是孔孟,將顏子地位列於孟荀之上,收集藏書,陸續修葺各地孔廟。

宋九如此大規模授學,對朝廷來說也是一件好事,聽到胡老大稟報後,開封府派判官劉嶅來察看處理。

劉嶅來到宋家,首先就看到了,好多人,他是儒臣,看到這種景象,還是很歡喜的。接著又看到大門邊上立的師規,十五條師規同樣也不錯,至於愛國精神,五代十幾年就更替一回,士大夫們也做不到所謂的愛國精神,他根本就想不到。不過想一想宋九身上的一些毛病,他對這個師規十分懷疑,恐怕連宋九本人都做不到吧。

實際是差距一千年的兩個時代的隔閡,對宋九,大人物們也不知如何評價,有好的一面,有壞的一面,還有更多的,讓人感到好笑的一面。

劉嶅也感到好笑。

走了進去,看到一位身穿緋色官服的官員到來,旁聽的學生自動閃開一條道路,走到教室,宋九正在教珠算。看到劉嶅來了,宋九唱了一個肥喏,算是施禮了。劉嶅也不責怪,這小子膽子大臉皮厚死要錢在某些上層人中開始流傳了,見到趙匡義都大咧咧的,況且是自己。他擺了擺手道:“你繼續,某也聽聽?!?

“那宋生失禮了?!?

從臣民改成宋生,可從宋九嘴裡冒出來,怎麼聽怎麼不是滋味,劉嶅又啼笑皆非,差一點樂了。

活寶??!

然而他不得不承認這個活寶有才情,值得皇上讓二弟用開封府的人暗中注意。

只是聽了一會,立即察覺出這個算盤的好處。

他見多識廣,看到過類似的算盤,上樑是一珠,下樑是四珠,不象這個上樑是兩珠,下樑是五珠。並且沒有成熟的珠算口決,因此它一直沒有盛行,朝廷大多數計量官員仍然在用籌算賬。

宋九改良了算盤,還有成熟的珠算口決,算賬變得簡便又快速,於是他在腦海裡又想到一個名詞,效率!

一堂課講完,學生自由活動。

宋九問劉嶅:“劉判官前來有何事務?”

劉嶅說了胡老大討要九經的事。

“劉判中,我出了河中,時常聽到別的坊間百姓談論說河洲百姓兇悍野蠻,知書懂禮,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河中地區貧困,倉廩不實如何知禮節?衣食不足如何知榮辱?一旦河中地區貧困問題解決,讀書識字的人多了,上行下效,會不會還是野蠻野悍的河洲?劉判官,我本來只準備收六十三名學生,可你看一看,來了多少旁聽的學生?若非面積有限,旁聽的人會更多。河中地區也是京城地位,京城不應當出現一個野蠻而兇悍的地區,並且河中百姓也想好,也渴望學到知識,但這個不能是我的責任,是朝廷的責任。”

“官府不是不給,那個憨貨未免要得太多?!?

“我只要六十三套,反正這些學生以後也要練字,讓他們抄寫,發放給更多的人,讓河中更多的人能識一些字,有了文化知識,才能徹底改變河中貧窮的面貌?!彼尉耪f得大義凜然,實際心中打著小算盤,現在是一個開始,同時堵一堵大姐的嘴巴,他還在思考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活計賺錢,但賺錢必須要有一批有素質的人爲他所用?,F在教學生,將來這些學生說不定就能幫助自己了。

劉嶅哪裡想到他心中如此“齷齪”的念頭,道:“若是六十三套九經,本官準了。那個算盤與口決……”

“這是我的智慧與心血。”

“小子,你又來了?!?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君子恥於言利,這纔是道!”

“劉判官,別說這些假大空的道理,我還有債務未還呢,只要是正當手段得來的,利是越多越好。”

劉嶅長長地嘆息,十五條條條立德樹人的師規啊,是這小子訂的嗎?搖了大半天頭,道:“這樣,本官回去派送一批筆墨紙硯過來,供這些學子學習用,再想要什麼錢,決不可能!”

“中,擊掌爲證?!?

“那個口決……”

“筆墨紙硯送來,口決就出來了?!?

劉嶅興沖沖而來,掃興而去,走到門外,差一點無語問蒼天,喃喃道:“大宋第一奇葩啊。”

宋九再三的“勒索”開封府,雖數目在開封府忍受範圍之內,也讓他弄怕了,省怕他最後來一個獅子大開口,匆匆忙忙地送來價值五六百貫錢的筆墨紙硯,換回珠算口決。

趙匡義拿著這個口決,很想很想到苦井巷給宋九來上幾拳幾腳。但偏偏還能讓他感到很好笑。

不但宋九的貪婪,還有朱家人的事,朱家日夜有人在門口放聲高歌,賄賂不行,成爲京城人的笑談。開封縣不知道怎麼處理,稟報趙匡義,趙匡義也派衙役前去勸說,然而這些粗漢子只要不犯法,根本就不怕官府,仍然不聽。趙匡義同樣不好處理。

放下口決,不由嘆道:“你這個小九,倒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

朱家逼得只好找宋九賠禮道歉,又承諾捐出一百貫錢給這個簡陋的學堂,權當開封府未賠吧。宋九不答應,他的臉面與自尊只值一百貫錢,什麼樣的錢能得,什麼樣的錢不能得,要分清楚的。

“我是讀書人,別用阿堵物來羞侮我?!?

朱家人雷了,你也能算是讀書人啊。

宋九揹著手來到河堤上,四個鐵匠鋪在打造四十幾臺滑輪組與鐵鏈,李鐵匠則帶著徒弟們鑄造高臺。經過宋九與學生在家中反覆試驗,現在的高臺與滑輪組比第一臺滑輪組更科學與完美。

但第一臺滑輪組一直在工作著,新事物,很好奇,來看的人很多,幾乎成了汴堤上的一道風景線,這時一輛香車停下,從車中走下兩個少女,一個少女擡頭看著網兜將許多裝滿麥子的麻袋吊起,不由輕聲嘆道:“這些粗人兒倒有些智慧?!?

聲音清脆無比,正好宋九在後面聽到,只覺得這個糯糯的聲音象一陣甜潤的輕風從他心頭刮過,他一顆心兒怦怦亂跳,心想,這世上竟然有這等好聽的聲音。

第83章 夜郎(上)第425章 上位(上)第417章 一地雞毛(下)第157章 勁弩(上)第59章 七幅畫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46章 正八品第13章 從此醉(下)一百零五章 秋實第528章 黑土地第224章 皇后(下)第290章 郭成儀(下)第293章 小魚(中)第240章 脫變第442章 妖星(下)第205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上)第30章 這世界太危險(下)第429章 烏鴉嘴(下)第307章 不殺人(下)第506章 殘忍的計劃第5章 損人不利己第182章 功名(下)第499章 示弱第38章 信(上)第478章 幹嘛不站隊第109章 新任務(上)第279章 二敲第24章 父輩(下)第463章 前戲(中)第443章 高處不勝寒(上)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166章 鏡子(上)第308章 碩麥(上)第444章 高處不勝寒(中)第286章 落幕第493章 原因第43章 燙手的承務郎(上)第220章 夜宴(五)第188章 立必行第53章 比較(下)第257章 神仙第422章 定(上)第243章 插花第220章 大婚(上)第213章 肥羊(上)第328章 憐奴第493章 原因第535章 大結局(三)第523章 第三十七計(下)第395章 梟雄末落(上)第180章 開業(下)第434章 神的黃昏(三)第310章 碩麥(下)第503章 遺言第491章 狼來了第160章 提親(上)第100章 大舟第467章 很短的飆風(下)第302章 高下(下)第217章 夜宴(二)第30章 這世界太危險(下)第279章 二敲第169章 寒瓜第394章 持續性的打臉(下)第41章 挖祖墳(下)第61章 愛因斯坦第195章 國舅(上)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46章 正八品第236章 三槐王第128章 雪話(上)第483章 奇葩(上)第118章 三肥土(下)第380章 交鋒(下)第391章 打臉(上)第293章 小魚(中)第494章 朕累了第38章 信(上)第192章 上朝第459章 小妾第127章 廟還小第293章 小魚(中)第284章 春闈(下)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477章 幾千年的話題第68章 第一個上鉤的魚第288章 春行(下)第130章 詰問(上)第397章 自作聰明(上)第438章 神的黃昏(七)第91章 地圖(上)第233章 千古遺恨第276章 良臣第397章 自作聰明(上)第157章 勁弩(上)第149章 背後(下)第467章 很短的飆風(下)第319章 五字第19章 分岐
第83章 夜郎(上)第425章 上位(上)第417章 一地雞毛(下)第157章 勁弩(上)第59章 七幅畫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46章 正八品第13章 從此醉(下)一百零五章 秋實第528章 黑土地第224章 皇后(下)第290章 郭成儀(下)第293章 小魚(中)第240章 脫變第442章 妖星(下)第205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上)第30章 這世界太危險(下)第429章 烏鴉嘴(下)第307章 不殺人(下)第506章 殘忍的計劃第5章 損人不利己第182章 功名(下)第499章 示弱第38章 信(上)第478章 幹嘛不站隊第109章 新任務(上)第279章 二敲第24章 父輩(下)第463章 前戲(中)第443章 高處不勝寒(上)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166章 鏡子(上)第308章 碩麥(上)第444章 高處不勝寒(中)第286章 落幕第493章 原因第43章 燙手的承務郎(上)第220章 夜宴(五)第188章 立必行第53章 比較(下)第257章 神仙第422章 定(上)第243章 插花第220章 大婚(上)第213章 肥羊(上)第328章 憐奴第493章 原因第535章 大結局(三)第523章 第三十七計(下)第395章 梟雄末落(上)第180章 開業(下)第434章 神的黃昏(三)第310章 碩麥(下)第503章 遺言第491章 狼來了第160章 提親(上)第100章 大舟第467章 很短的飆風(下)第302章 高下(下)第217章 夜宴(二)第30章 這世界太危險(下)第279章 二敲第169章 寒瓜第394章 持續性的打臉(下)第41章 挖祖墳(下)第61章 愛因斯坦第195章 國舅(上)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46章 正八品第236章 三槐王第128章 雪話(上)第483章 奇葩(上)第118章 三肥土(下)第380章 交鋒(下)第391章 打臉(上)第293章 小魚(中)第494章 朕累了第38章 信(上)第192章 上朝第459章 小妾第127章 廟還小第293章 小魚(中)第284章 春闈(下)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477章 幾千年的話題第68章 第一個上鉤的魚第288章 春行(下)第130章 詰問(上)第397章 自作聰明(上)第438章 神的黃昏(七)第91章 地圖(上)第233章 千古遺恨第276章 良臣第397章 自作聰明(上)第157章 勁弩(上)第149章 背後(下)第467章 很短的飆風(下)第319章 五字第19章 分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秉县| 玉田县| 津市市| 泰和县| 阜阳市| 兴海县| 房产| 清丰县| 和林格尔县| 青岛市| 樟树市| 长顺县| 宜良县| 康平县| 建昌县| 西宁市| 顺义区| 库伦旗| 汽车| 清河县| 平塘县| 揭东县| 广州市| 甘德县| 洛宁县| 滦平县| 岳池县| 南康市| 沛县| 紫金县| 息烽县| 岗巴县| 吕梁市| 肥东县| 云龙县| 温泉县| 谢通门县| 新民市| 建昌县| 加查县| 蕉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