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書記已經(jīng)安排好了,你就住在縣招待所。”
“楊書記?招待所?我是回家探親的呀。”楷不解的說到。
“是這樣的,縣裡知道吳同志比較忙,平時難得回來,所以趁你這次回家探親,特意安排了一次英模報告會,具體的晚上楊書記的秘書會跟你詳細講的。”
楷才略知一二。
車子開得很快,一個小時沒到就到了通道縣城,車子直接開進了縣招待所,老王幹事走上前臺說了幾句,轉身對楷說到:“你先住下休息一會,這是餐票,到點去食堂吃飯就是了。”和楷握握手和楷告別。
服務員將他領到二樓一個單間裡,並倒上茶水,“請用茶”然後客氣的關門退出去。
楷這個山裡娃,第一次住進縣招待所, 這一切讓楷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
吃過中飯,楷洗了洗,三天的火車讓他有點累了,便合衣上牀休息。
到部隊這幾年,除了受傷住院時脫過衣服睡覺外,楷一直都是穿衣睡覺,這已經(jīng)成爲楷的習慣了。
躺在牀上,由於坐火車的原故,一直感覺仍是上下晃動的感覺,楷並沒有睡踏實,正在似睡非睡之時,好象有人敲門。
忙起來開門一看,楊站在門外,笑盈盈的看著楷,楊已經(jīng)換了一身便裝,上身是的卡的碎花棉襖,下身穿了一條天藍褲子,腳上穿了一雙皮鞋。
漂亮得有點讓楷認不出來了。
“不讓我進去嗎?”楊有點調皮的說到
“哦,請進,請進。”楷連忙將楊讓進房間。
楷給楊倒上茶,一直笑著看楷忙著,楊接過茶杯,暖暖手,再放到茶幾上。
兩人四目相遇,會心一笑,兩人才離開不到幾個小時,竟感覺好象分別好久似的。
楊回到家見過父母,吃了點中飯,便迫不及待的跑出來見楷。
短短的分別,讓楊無比思念起楷來,真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楷輕輕拿起楊的手,緊緊握在手心,剛從屋外進來,楊的手有點冷,但很軟,兩人就爲樣握著手,靜靜的看著對方。
好一會,楊才抽出手來,端起杯子喝了口茶。
看著楷詢問的眼光,楊才說起她的家世來,原來她父親就是通道縣一把手,不僅如此,他還是他們團的前一任團長,轉業(yè)的時候強烈要求回家鄉(xiāng),這不上面將安排到通道從副手做起,文革後就成了第一把手了。
楷有點擔心,門不當戶不對的,自己也許是高攀了,將來,唉,以後再說吧。
楷的擔心,楊看在心裡,伸手緊緊握住楷的手,“我爸很開明的,他也早就聽說你了。”
“即便他們不同意,我也會跟你走到一起的。”楊認真的對楷說到。
兩人不知不覺輕輕依畏在一起,兩顆年輕的心呀,緊緊的連在一起。
這次做報告的總共有四位,三個當兵的,一個軍工和一個烈士家屬。
楷是第三個,前面一個友軍戰(zhàn)友說的是他們守貓兒洞的事蹟,當下面羣衆(zhòng)聽到
六月天在貓兒洞的苦時,不少人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但那苦豈是語言所能表達的,只有真正在貓兒洞裡呆過,在那冒著隨時犧牲的危險,在那無時無刻不高度緊張的地方方呆過,才知道那是什麼樣的苦。
老人講的是兒子當兵前如何上進,當兵犧牲後,自己是如何堅強的,最後將自己唯一的小兒子也送上戰(zhàn)場,這明顯是宣傳部門寫的稿子,但這是真實的事蹟,楷爲老人的樸實感情所打動,下面羣衆(zhòng)也爲老人報以熱烈的掌聲。
楷沒有讓宣傳部門給他寫稿子,他沒有講他個人,他更多的講的是一班的戰(zhàn)鬥事蹟,他講到第一次出國作戰(zhàn)時,全班就剩下他和金,而他也是九死一生;他講到了可愛護士是如何用身體去保護傷員的;他講到了堅守無名高地時堅苦戰(zhàn)鬥;講到了馬愛國想吃皮帶卻沒有皮帶可吃的飢餓;他講到了馬愛國、老廣西、老兵、小管、小周的犧牲和偵察兵和軍工不顧犧牲的援助;講到了馬愛國犧牲後半年後才找到他的屍骨……
楷在想,什麼是英雄?
英雄是面對槍林彈雨,勇敢衝向前方;
英雄是明知前面是地雷陣,依然無畏踏上征程;
英雄是面對刺刀寒光,卻毫不猶豫刺向敵人心房;
英雄是面對戰(zhàn)友死傷,悲憤胸膛卻冷靜將子彈射入敵身龐;
英雄是子彈擊中身上,鮮血流盡卻將生的希望留給戰(zhàn)友;
英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戰(zhàn)士,英雄是一個個平平凡凡的參戰(zhàn)勇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