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6章 工商部內的演講

在民國五年的中國,如果說有誰不知道“工商部”的話,那他一定是孤陋寡聞至極,在兩年前,工商部不過只是中央所屬部門中的其中之一,而在“府院分治”之後,由國務總理親自出任工商部的前提下,工商部迅速成長爲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而其之所以名揚於世,卻是因爲其推行的一種全新的經濟政策。

“將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的混合經濟模式”,這是李子誠在就任工商部總長之後,對那些年青的,從六合公司抽調的上千名年青的事物官員們的講話,也正是從那時起,利用政府同銀行業的親近,以金融爲武器,藉助六合公司在全國的領頭地位,工商部開始一步步的將整個國家的工商實業打造一個碩大無比的公司,並指導、規劃著這個“公司”的發展。

而工商部常用的手段就是行政指導,即政府通過“建議”、“期望”等方式向企業提出所謂指導,從而引導企業的經營和社會資源的流動方向,在中國行政指導是沒有法律依據的。但是由於具有前瞻眼光的精英們制定的政策,不僅有利於行業發展,對企業個體也有好處,再加上優惠的誘導政策,使得政策得到了企業的認可

而這種指導方式的成敗關鍵在於技術官僚治國,把全國最優秀的人才都吸納進來。成功的產業政策並非完全由政府部門拍腦袋做出,還通過審議會制度借用了大量“外腦”,因此,從府院分治開始,工商部亦云集著國內精英,同時又聘請了大量的國外經濟顧問,可謂是集中國智腦於一身。

也正早在工商部的指導下,國內的實業界對內精誠團結達成共識,對外則進行殘酷無情的擴張。幾乎是從民國四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生產的廉價紡織品、食品、輕電產品以及汽車、輪船、化工品大量涌入世界市場,而陷入戰爭困境的西方競爭對手在感到極度震驚的同時,卻只能無奈的面對著中國製造對其市場的蠶食。

在歐洲戰爭爆發之後,中國從協約國供應商的角色中獲得好處。它向各國軍隊和民間市場提供了數十億元的工業製成品等等。而工商省充分利用了這種繁榮。由於歐洲各國交戰導致其工業資本退出中國。使得中國短期內隔離於世界市場之外,工商部可以像在保育箱中一樣扶持中國工業企業。它先是通過協調國內金融界向實業界提供數以億計的貸款和稅收優惠政策促進國內的輕工業發展,隨後以輕工業取得一定進展之後,又開始通過相同的手段,通過社會融資的方式促進重工業,如鋼鐵、造船和汽車製造業的發展。

而在這些輕重產業公司建立時,因爲其東主大都爲舊紳。而不善現代企業管理,其大量聘用更年輕的畢業自專門學校的經營管理人員,新一代企業老闆作爲公司集體的代言人出現。公司所有人都爲集體的成功而不是個人的利益而埋頭苦幹。

爲增強員工的忠誠意識和避免勞資鬥爭,企業和國家提供工作崗位保障,實行終身僱傭制。作爲回報,工會接受工人工作日長和假期短的現實。公司取代傳統的儒教家庭成爲社會的基本單位:它提供住房,介紹對象,支付養老金。國內最終將市場經濟與傳統的中世紀村落社會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在相對封閉的而且工業品供應緊張的國內市場上。國內的公司能夠以高於國際市場數倍的價格從消費者手裡賺錢。這樣它們就能不受干擾地爲發動出口攻勢做準備。在工商部的指導下,中國公司選擇了一些低價、可大批量生產的產品作爲出口的主打產品。與此同時,在工商部的推動甚至刻意安排下。這些通過金融、生產而緊密交織在一起的企業集團,在市場上同樣連通一氣,在政府的支持下,通過種種手段合夥排擠外國競爭對手,尤其是戰前縱橫於中國的各國洋行機構,從而達成對國內市場的壟斷。

而主導這一切的,正是工商部,而在這個過程之中,在國內實業迅速發展的前提下,工商部更是成爲中國“最強力”的強力機關。這個可以直接干預經濟、指導經濟運行的機構,在不斷擴大的同時,作爲其最初的辦公位置——總理官邸地下室,依然是其心臟所在。

作爲中國規模最大的中央機構,隨著對市場干預、指導的強度的加大,工商部的規模在不斷擴大著。在民國五年7月,整個工商部包括十數家附屬局在內,近四千名僱員,而其中總共有兩百多個科長職務,因爲國務院官員任免條令的不同,總長一職固然是由總理任命,但是作爲事務官員的“工商部次長”一職,卻必須要從事物官員中選擇,這意味著次長一職,需要從這兩百多個課長中選擇,而在其中,最有希望登上未來次官寶座的,是工商部內的三個課長:總長辦公室秘書課長、總務科長和會計科長。

三位科長的職責,同民間公司的同名職務頗有差異,總務科長擔任的諸如有關所轄行政的綜合調整、規劃等統治全局的核心工作,會議科長則擔負編制工商部的預備算重任,而秘書課長所管的事物則有:機密事項和職員的職務、級別、任免、權限、懲戒、考勤、待遇以及其它的人事、培養、訓練,同時他還需要保管總長、事務次長的官印,以及部機關印章,比起一般秘書性業務更爲重要的是人事工作,而對於 來說,他的興趣正在這裡。

雖是凌晨,和其它有著“拼命三郎”之稱的工商部官員一樣, 還是坐在自己的坐位上,從抽屜中取出一疊卡片,一張張的攤排在桌子上,名片大小的卡片上,每張都寫著一個部內比較重要的官員的名字。

瞧著這一張張卡片, 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這些人的面貌、性格和其專長等,接著,他又在桌上劃出了人事組織一覽表。試著把卡片放在他認爲適合的位置上。

可是每一次擺放,他總能爲對方找到這樣那樣的理由,以說明對方並不合適這個職位,於是他又開始重新調整卡片的位置。從一旁邊看來,就像是在獨息打撲克牌一樣。

早在三年前,尚在隴海鐵路公司時,作爲公司人事科長的 就開始擺弄類似的卡片,這些卡片的背面,不斷增加著他對某一個人的評價,而在進入工商部之後。他就開始著手製做同樣的卡片,因此,記有局長級官員名字的舊卡片,早已因長時的擺弄變髒,變了顏色,這就像是一個遊戲一樣,儘管 把它稱之爲理想的人選,但終究還是桌上的遊戲而已。

但是?,F在當上了主管人事的科長,而且即將蟬聯第二任, 排起卡片來就特別熱心。卡片一但擺下,緊跟著就是人員的變動,有的人將重新復活,東山再起,有的人將被打入冷宮,甚至被埋藏。

工商部從來都是一個不會留用庸才的地方,這裡容不得任何平庸之才,這裡所有的工作都關係這個國家的未來,所以,在任何職務的安排上。都必須要慎之又慎,因爲這可能會影響到整個國家。

此時,在孫林忠開始擺放這些卡片的時候,整個秘書科就隨之變得寂靜無聲,夏天,正是人事變動的季節??蒲e的官員們都對科長排卡片很是關心,在這個時候,他們甚至都不敢咳一聲,以不去幹擾科長的工作,甚至於連這裡的空氣流動都好像停止了。

在這個凌晨時分,辦公室內剛一靜下來,隔壁的聲音卻傳了過來,而且還不斷傳來有些急促的腳步聲,聽著那腳步聲,孫林忠的眉頭一皺,他之所以用這個時間進行這項工作,不正是因爲其它時間這裡實在是太過喧擾了嗎?

一開始,他並沒有在意,在他把一疊卡片放到桌面上,因爲燥熱的關係,又解開了一個襯衣釦子,透了透風,這時外面的交談聲、腳步聲又一次打亂他的思緒,對於工商部的工作 是能夠理解的,每到這個時候,激烈的爭論聲就會成爲這裡唯一的聲音,因爲秋天是制定新政策的時期,因此,現在是官員們投入制定新政策工作的時候,所以部內那些年青的新手們的爭論聲有時候會從早上一直爭到深夜,雖說夏季,人人都想著人事變動,但更爲重要的是新政策的制定。

通常,制定新政策,是先從各科的年青科員們把各自似就的草案提交給本局局務會議討論開始的,在會議上,每個人都竭力想使自己起草的方案獲得通過,反覆據理力爭,這又是一場檢驗各提案者的才能的爭鬥,只有那些內容和論據都經得起推敲的提案,纔有可能保留下來,作爲局的提案,提交法令審查委員會去討論。

委員會成員是從年青有爲的官員中挑選出來的一些尖子,通常是由各局總務科的首席事務官擔任,他們分別代表各自的局,因此總想使自己的方案獲得通過,所以,在爭論時大家都是寸步不讓,本來是討論國家大事,但是辯論的勝負,將同時關係這些年青人的前途,於是他們爲使自己的提案不被淘汰,就臉紅脖子粗的反覆進行激烈的爭論,

若是在平常,孫林忠會笑瞇瞇的參加辯論會,準確的來說是委員會隔壁的一個房間內,透過那面單薄的牆壁,掌握委員會的動態,從中去了解那些年青的官員們,可是這種辯論會應該早就結束了,現在應該是從事基本事物工作的時候,怎麼會這麼鬧騰?

思緒被打斷的孫林忠將手中的卡片一收,衝著門外大喊一聲。

“怎麼回事?”

他的聲音一落下,卻看到一個年青人,這是一位剛剛從北京大學畢業的年青人,他在進入辦公室後,先急鞠躬然後又開口說道。

“科長,總理在事務科演講……”

總理?事務科?

聽著下屬的報告,孫林忠整個人不由一愣,如果他記得不錯的話,上一次總理下地下室應該是三個月以前的事情,對於工商部的工作,作爲總長的總理,從來只是掌握著大方向,具體事務還是由工商部的官員們負責。這麼晚了,總理怎麼來了?

想到這裡,孫林忠擡頭看了一下牆上的掛鐘,現在是凌晨三點了。即便是工商部的“拼命三郎們”這會往往也會在辦公室內躺在地板上休息了,總理怎麼現在來了!

作爲工商部人事科長,孫林忠連忙抓住門後掛著的西裝,套在身上,一邊走一邊扣著襯衫領釦,邊走邊繫著領帶,其它人也大都都是如此??偫韥砹耍麄儽仨氁3肿约旱膬x容,這些在總部工作的官員們,有許多臉上還帶著睏意,顯然是從睡夢中醒來的。

“作工商部的官員,首先要學會睡覺,閉上眼睛就能睡著,喊一下就能醒來。精神百倍的投入工作!”

幾乎每一位剛進入工商部的官員都會在培訓時,受到如此的訓導,繁重的工作使得這裡的加班是常態化的。這使得這裡的每一個人都養成現在這樣閉上眼睛能睡,睜開眼睛能工作而且不會出錯的習慣,而爲了保持精神,他們朝事務科走去時,不時的拍打著自己的臉膛,並用沾著涼水的手帕擦臉,以讓自己更清醒一些。

“孫科長,知道是什麼事嗎?”

就在一位官員的話聲落下時,他們已經走到事物科,此時門外已經站滿了人。待看到這位“第一科長”到來後,那些年青的官員們主動的讓出一條路來。

“……當我們的在努力工作的時候,官員的腐敗、權貴的橫行,依然在這個國家的大地上橫行了,他們對於他們來說,似乎一切都未曾改變?!?

聽著從辦公室內傳來的聲音,孫林忠敏感的意識到,今天總理似乎和過去不大一樣,從言語中能夠感覺到他對一些問題似乎有所不滿,是對國務院嗎?顯然不是,國務院有直屬於總理的廉政專署,國務院所屬部門或許會發生一些貪腐現象,但是會被很快查處,難道是……

“……我們曾試圖改變,但是,我們卻不得不承認,就這場變革而言,我們的力量實在是太過弱小了,以至於面對社會的不公、面對民衆的苦痛時,我們卻是愛莫能助的,但我們真的愛莫能助嗎?”

果然,聽到這裡,孫林忠已經意識到了問題所在,總理的話語是意有所指——非國系官員,一直以來,府方官員和地方官員尤其是各省將軍的貪婪、橫行都頗受外界的責難,而總理似乎從未指責過他們,甚至面對外界追問時,他亦是說“議會會決定一切”,可今天,今天總理是怎麼了……

就在孫林忠驚訝不已的時候,他卻看到總理在那裡向官員們鞠躬。

“發了一些嘮叨,耽誤大家休息了,抱歉的緊,大家辛苦了,已經不晚了,早點休息吧……”

隨後,總理似乎有些失落的走出了事務科,在總理走出辦公室時,孫林忠能清楚的看到總理那張年青的臉龐上流露出的疲憊,而更多的卻是失望,失望?

他是對誰失望呢?

皺眉思索的時候,孫林忠的心下卻突然冒出一個念頭來,或許……這看似平靜的京城,甚至全中國的政壇,恐怕都將要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來。

走出電梯,再一次走進自己的書房之後,雖說感動於那些年青的官員們的努力,但是李子誠的內心依然還是有些失落,一方面是無數人爲這個國家的未來努力著,而另一方面呢?那些人又在幹著什麼?

想到這裡,李子誠的內心深處卻是突然涌起一陣前所未有的憤慨之意,站在桌邊,閉著雙眼的他越想越是憤怒,一種前所未有的悲憤之意在他的心間涌動著,激盪著,終於,他睜開雙眼,攤開一張紙,隨後拿起桌上的一桿毛筆。

筆懸於那張雪白的宣紙之上,毛筆尖的墨水慢慢的滲出一滴墨汁來,滴在宣紙上,渲染出一片墨跡來,此時,李子誠的心中依然是滿懷憤慨不平之意,此時閉上眼睛,他的眼前所浮現的不再是過去那去中國未來的期待,不再是中國的明天,似乎,此時他所看到的依然是特權之士的橫行霸道,依然是口口聲聲的平等社會中,權貴們的相互勾結,依然是下層民衆的百年苦難。

誰?誰曾真正的在意過他們?

考慮過他們?

他們的苦難幾人得知,他們的境遇,幾人同情?自己滿懷希望的來到這裡,想建立一個更好的社會,可,這個社會卻有著這樣,那樣的不足,如何才能扭轉這一切呢?

終於,在思索良久之後,內心激盪不已的李子誠開始奮筆疾書起來,一時間,這靜寂的凌晨,這間書房之中,卻只見能聽到那有些激動的呼吸聲。

第261章 只有……第60章 工商部之規第140章 哈特菲爾德演武 武官睹新欲擁新第176章 工商部內的演講第48 摩根的抉擇第91章 困境第376章 公使們的浮想第95章 袁氏一字決第330章 敲打第176章 工商部內的演講第110章 文化遠征第286章 中國的土匪第65章 地中海上的龍第349章 兼併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72章 在途中第183章 帽子第66章 開創第196章 烈山第23章 關家第66章 開創第71章 中國的需要第74章 馮如第152章 尚蒂伊將軍怒意濃 前沿處欲把名來揚第91章 困境第113章 擔擋第123章 言法第101章 結果不重要第327章 諸人心境第124章 謀國之嘆第110章 袁與李第87章 披張虎皮當大衣第108章 富貴險中求第312章 奮勇隊第222章 公署內第145章 憂慮第89章 中村是公第49章 爲我掌控第180章 情報分析第366章 梁啓超第99章 更應關注之事第304章 殺一儆百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360章 陰雲第331章 合縱之間第54章 眼裡容不得沙子第157章 機車製造廠第210章 期待第143章 大戰將起時 炮灰自參戰第154章 燒雞與榮譽第26章 咬鉤的魚兒更!第292章 壓力與狂喜第81章 他們可以嗎?第38章 總統面臨大事件 田中玉憂喜相接第159章 有辦法!第126章 罪過連連第146章 大風起兮血飛揚第296章 元老會議第259章 功成第103章 列車浮想第176章 二年第157章 機車製造廠第47章 他們敢第2章 夢想啓航第55章 公而無畏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339章 陸軍海戰隊第47章 他們敢第133章 東瀛之地奢風顯 食虎大會首相憂第102章 張三的建議第277章 出擊第124章 能救一個是一個第179章 南京第6章 他不是第15章 泰勒第281章 自由攻擊第309章 暗戰伊始第263章 一個民族的覺醒第325章 俘虜第367章 袁世凱的妥協第338章 山騾子第125章 怪叔叔第138章 宋教仁第123章 言法第222章 公署內第30章 斷其命脈第106章 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第308章 改變第293章 大國領袖的滋味第66章 開創第156章 根基第307章 陽謀之計第14章 上帝知道,我知道第254章 不起眼的小東西第276章 改變第9章 名啊!利啊!第171章 東洋激變第186章 兩局合作第8章 車廂內的討論第119章 捧殺
第261章 只有……第60章 工商部之規第140章 哈特菲爾德演武 武官睹新欲擁新第176章 工商部內的演講第48 摩根的抉擇第91章 困境第376章 公使們的浮想第95章 袁氏一字決第330章 敲打第176章 工商部內的演講第110章 文化遠征第286章 中國的土匪第65章 地中海上的龍第349章 兼併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72章 在途中第183章 帽子第66章 開創第196章 烈山第23章 關家第66章 開創第71章 中國的需要第74章 馮如第152章 尚蒂伊將軍怒意濃 前沿處欲把名來揚第91章 困境第113章 擔擋第123章 言法第101章 結果不重要第327章 諸人心境第124章 謀國之嘆第110章 袁與李第87章 披張虎皮當大衣第108章 富貴險中求第312章 奮勇隊第222章 公署內第145章 憂慮第89章 中村是公第49章 爲我掌控第180章 情報分析第366章 梁啓超第99章 更應關注之事第304章 殺一儆百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360章 陰雲第331章 合縱之間第54章 眼裡容不得沙子第157章 機車製造廠第210章 期待第143章 大戰將起時 炮灰自參戰第154章 燒雞與榮譽第26章 咬鉤的魚兒更!第292章 壓力與狂喜第81章 他們可以嗎?第38章 總統面臨大事件 田中玉憂喜相接第159章 有辦法!第126章 罪過連連第146章 大風起兮血飛揚第296章 元老會議第259章 功成第103章 列車浮想第176章 二年第157章 機車製造廠第47章 他們敢第2章 夢想啓航第55章 公而無畏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339章 陸軍海戰隊第47章 他們敢第133章 東瀛之地奢風顯 食虎大會首相憂第102章 張三的建議第277章 出擊第124章 能救一個是一個第179章 南京第6章 他不是第15章 泰勒第281章 自由攻擊第309章 暗戰伊始第263章 一個民族的覺醒第325章 俘虜第367章 袁世凱的妥協第338章 山騾子第125章 怪叔叔第138章 宋教仁第123章 言法第222章 公署內第30章 斷其命脈第106章 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第308章 改變第293章 大國領袖的滋味第66章 開創第156章 根基第307章 陽謀之計第14章 上帝知道,我知道第254章 不起眼的小東西第276章 改變第9章 名啊!利啊!第171章 東洋激變第186章 兩局合作第8章 車廂內的討論第119章 捧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林县| 名山县| 蚌埠市| 合江县| 五常市| 建水县| 衡山县| 黎城县| 合作市| 修武县| 论坛| 宾川县| 辉县市| 桐乡市| 滦平县| 田阳县| 永登县| 乡宁县| 曲周县| 响水县| 武陟县| 老河口市| 达孜县| 布尔津县| 巴林右旗| 德兴市| 丰顺县| 德昌县| 措美县| 剑河县| 麟游县| 扎兰屯市| 陈巴尔虎旗| 宜宾县| 西安市| 醴陵市| 开远市| 恩施市| 五河县| 张掖市| 南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