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38章 雅爾塔

喬宇率領著龐大的中國代表團在前往雅爾塔的途中,飛機先停在了斯大林格勒,距離那場震撼世界的大會戰還不到一年的時間,斯大林格勒大半的城區還都是一片廢墟。不過已經有大量的蘇聯民衆在恢復重建自己的家園,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是婦女和老人,爲了贏得戰爭,這個國家已經將年輕一代人打光了。

戰爭的殘酷可想而知,而受到傷害最大的永遠都是這些老百姓,從蘇聯人的身上喬宇甚至能夠看到另外一個民族的影子,他們在各個方面都遠遠落後於蘇聯,卻要面對更加兇殘的對手,八年抗戰,千萬英靈,才生生止住了不斷墜入深淵的國運,其中的慷慨悲壯更是難以言說。

蘇聯的主人斯大林也在這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之中等著喬宇的到來,斯大林很清楚蘇聯能夠挺過最艱難的時間,中國的幫助至關重要。

論起援助的物資而言,中國並沒有美國提供的多,但是中國卻給蘇聯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後方,背靠著中國,蘇聯完全可以專心致志的對抗德國。這對於蘇聯來說,作用是極爲巨大的,而德國卻要面對兩面夾攻的局面,將精力分到東西兩線,甚至還要拉一把墨索里尼這個草包,德國人的失敗也是必然的。

出於對喬宇的尊重,斯大林才特意在這裡等待喬宇,兩個人將進行一個短暫的會晤,然後一同前往雅爾塔。

這個會晤也是喬宇特別提出的,按照地緣政治的學說,認爲大國之間必須要有足夠的緩衝區,這樣才能夠保證大國間的安全。但是像美國這種地處兩洋的優越位置,在世界上還是絕無僅有。有些大國就不得不擠在了一起。

比如德法這對老冤家就在歐洲連續打了幾次大規模戰爭。而中蘇之間也是如此。雖然喬宇扶持起了遠東共和國作爲兩國的分界,但是在中蘇在西北邊境還有一段交界線,在遠東也有一段,都長達上千公里。如果處理不好,就會成爲兩國最大的隱患。

“大元帥先生,我們這一次的會晤是爲了後世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和平。中蘇兩國互爲最大的鄰國。我認爲兩國必須建立起足夠的溝通機制,在邊境的問題上互相諒解,互相剋制,任何大規模的軍事調動都要互相通報,堅決避免軍事衝突!”

斯大林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總統先生,如果按照目前的劃分方式,貴國可是佔了大便宜。我們通向太平洋的道路被徹底阻絕了!”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失之桑榆,收之東隅!地中海的門戶已經向貴國敞開,以土耳其作爲基地。去擁抱海洋不是更容易麼!”

其實別看俄國佔據了廣袤的土地,但是這塊土地更像是歐亞兩洲共同拋棄的一塊蠻荒之地。亞洲的精華在中國佔據的部分,在中國人看來,西伯利亞等地絕對是苦寒之地。而歐洲的精華在西歐,從西歐的角度來看,東歐等地區自古也是蠻族聚居的地方。

俄國也成了兩個大洲的棄子,亞洲人把他們當成歐洲人,歐洲人把他們當成亞洲人,位置其實十分尷尬。而且這塊廢棄的土地距離海洋太遙遠,在一個海權的時代,不能擁抱海洋,就意味著遠離了世界霸權和財富,這是歷代俄國統治者的痛。

如今北極熊把爪子伸向了土耳其,雖然這裡距離真正的大洋還有距離,蘇聯還要突破直布羅陀海峽,才能夠進入大西洋,但是這裡卻緊挨著中東地區,地理位置極爲重要,足以彌補蘇聯在太平洋地區失去的東西。

“羅斯福和丘吉爾正在馬耳他會面,我認爲他們不會輕易退讓的!”

斯大林的意思很明確,就是希望拉上喬宇幫忙,共同對付美英,其實目前的國際秩序和中國的三國時代比較像,美英一方就像是強大的魏國,而中蘇就如同吳國和蜀國,雖然吳蜀之間有不少的矛盾,但是要想好好的活下去,就必須適當聯手,共同對抗強大的魏國。

喬宇也有意在一些問題上支持蘇聯一下,不過喬宇也不準備和蘇聯過分親近。

“蘇聯在戰爭之中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必須得到足夠的補償,我認爲羅斯福是個聰明人,我們之間的會晤會很輕鬆的!”

羅斯福是個聰明人,那不聰明的就是丘吉爾了。其實從雅爾塔會議來看,羅斯福是不準備同蘇聯全面對抗的,因此羅斯福纔會在很多問題上對蘇聯做主讓步。

羅斯福謀求的應該是在充分尊重蘇聯利益的前提下,實現美國對世界的領導,將蘇聯也納入到戰後的國際體系當中來。不過很不幸,他的謀劃沒有完成,就早早的喪命了,而繼任總統杜魯門顯然在國際戰略上要比羅斯福遜色很多,他十分魯莽的挑起了兩個大國之間的全面對抗。

別看美國取得了冷戰的勝利,但是其中付出的代價也是十分驚人的,究竟值不值還需要歷史來權衡。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在這個過程之中丘吉爾則是一直充當攪屎棍子的角色,他不遺餘力的挑唆美蘇之間的關係。

丘吉爾的算盤也打得很精明,只要美蘇發生對抗,英國作爲美國重要盟友的價值才能夠得到體現。

原本三巨頭的會議,變成了四巨頭的會議,多了一個分量十足的中國,各國的迴旋餘地就變得大了很多,國際關係也隨之複雜起來,誰能夠把握住大局,誰就能夠贏得未來。

正是出於這種考慮,喬宇纔會一直努力緩和中蘇關係,中國絕對不能充當冷戰的急先鋒,這種好事情還是交給蘇聯和美國吧。

斯大林其實也在不斷思考蘇聯的政策,作爲一個主體在歐洲的國家,蘇聯最直接的敵人還是美英等西方國家,而中國雖然和蘇聯有著新仇舊恨,但是盲目和中國對抗,就會造成腹背受敵的局面,是很不理智的行爲。

經過仔細的權衡,斯大林同意了喬宇的主張,兩國隨即達成了一系列的條約,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出現軍事衝突,雙方定期展開軍政高層的會議,開展平等互利的雙邊貿易。同時又把遠東共和國拉了進來,三國共同簽訂了經濟合作協議。

兩國元首敲定了中蘇之間的原則性問題之後,就一同前往雅爾塔,他們到了雅爾塔不久,羅斯福和丘吉爾也聯袂前來,他們在這之前還在馬耳他展開了一些會談,主要是協調美英兩國之間的利益。

四大巨頭再度聚首,從表面上看,四個人都是歡聲笑語,盟軍正在快速反攻,中美圍困了東京,諾曼底登陸也成功實施,盟軍正在向著巴黎挺進,勢頭前所未有之好,勝利已經唾手可得。

但是四大巨頭都清楚,他們之間的爭奪纔剛剛開始,在簡單的寒暄之後,會談就正式展開,在這次會議之中主要探討對法西斯作戰問題,也包括成立聯合國,管理戰後世界秩序,維護世界的和平等等議題。

四大巨頭都同意徹底消滅德國法西斯,並且分區佔領德國,但是在這個問題上出現了一個大麻煩,那就是法國。丘吉爾堅決主張要讓法國參與分區佔領德國,老東西的算盤也很精明,英國現在勢單力孤,根本沒有辦法和美蘇中抗衡,因此想把法國拉進來,畢竟戴高樂的自由法國是在丘吉爾的庇護之下,英法完全可以抱團取暖。

而且丘吉爾也是在擡高法國的國際地位,一旦參與了分區佔領,就證明法國也是一個大國,那下一步成立聯合國,法國也有希望進入。

這就是丘吉爾的如意算盤,不過他剛提出來,斯大林就強烈反對,由於中國參與了諾曼底登陸行動,分區佔領德國,必定會有中國的一份,四國分佔德國已經很擁擠了,哪裡還能給法國人啊。

羅斯福的態度則比較曖昧,他既要限制蘇聯,又要削弱英國,如果法國大國地位得到承認,美國就在歐洲大陸上打下了一顆釘子,對整個戰略佈局很有好處,可是羅斯福也有另外的心思。

羅斯福對戰後國際格局的設想是建立在大國之間合作的基礎上,聯合國就是實現這個主張的重要機構,誰都知道三角形是最穩定的結構,能夠和美國討價還價的國家就是中蘇兩家,加上美國,三國共同作爲決策層已經足夠了。

將英國算進來,那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果要將法國也弄進來,弄成五大強國,雖然美國增加一個盟友,但是對中蘇也是一個刺激,搞不好這兩國會抱團取暖,而中蘇一旦手拉手,美國就算糾集英法也沒有作用。

此時喬宇在斯大林格勒同斯大林會面就起到了作用,羅斯福的心中不得不反覆掂量,一旦美國吃相太難看,刺激的中蘇聯手,美國絕對得不償失。

因此羅斯福也說道:“法國在戰爭之中並沒有發揮出巨大的貢獻,參與分區佔領並不合適!”

“法國是歐洲大陸傳統強國,在戰爭初期也付出很大的代價,我們不能背棄法國,我認爲不只要讓法國參與分區佔領,還應該給予法國更高的國際地位,成爲未來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

丘吉爾將話挑明瞭,那就是要支持法國成爲常任理事國。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喬宇突然開口了:“首相先生,如果戰前付出代價,就能夠作爲成爲大國的標準,那麼波蘭是不是也可以作爲一個強國?在這場戰爭之中,阿比西尼亞的貢獻都比法國人大,法國根本沒有資格!”(未完待續。)

第588章 空襲日本第365章 和平談判第一百二十七 站輕取遵義第399章 新世界第444章 島國之癌第346章 高爾察克黃金第476章 泰戈爾訪華(上)第75章 敘府變亂第461章 國聯又要調停第270章 發動機第635章 絕望的裕仁第75章 敘府變亂第7章 鬧事第510章 中日關係新說第397章 黑金第10章 投資公司第376章 遠東共和國第482章 克拉運河第422章 我的奮鬥第580章 珍珠港的火焰山第176章 肅清土匪第565章 中印邊境問題第64章 又見血案第437章 海浪在行動第193章 白狼匪軍第462章 朝鮮神風第157章 鬥法陳宦第225章 游擊隊第504章 窘迫的日本第341章 內閣總理第418章 驅逐法國第一戰第583章 協防新加坡第120章 黔亂第43章 保路風潮第533章 安南行省第534章 國際競技場第69章 三條法案第245章 經濟入侵第256章 先機第294章 防疫工作第188章 劇毒第242章 雲土第611章 神風特攻第405章 鋁合金第233章 通風報信第590章 援助計劃第126章 劉湘初戰第499章 小鬍子的春天第214章 生產基地第499章 小鬍子的春天第195章 交鋒第78章 兩員悍將第434章 海軍航空兵的第一個祭品第27章 綁架第641章 國亡城破第634章 噴氣時代第66章 我有三寶第365章 和平談判第373章 血戰蘇俄(一)第363章 中日碰撞(四)第37章 均富貴 殺韃子第559章 聯合制裁第330章 軍事對峙第352章 騎兵對戰鋼鐵(二)第204章 收買第6章 德國人第282章 新聞出版條例第269章 貨幣改革第268章 新華春夢第252章 三省聯席會議第134章 王瓚緒第400章 魯爾危機第496章 危機根源第35章 鬧餉第545章 脆弱的大國第77章 滇軍來了第512章 引進技工第205章 權勢熏天第199章 寶貴的技工第528章 阮愛國的掙扎第226章 城破落幕第167章 糧食魔咒第471章 賠款問題第576章 空戰不列顛第469章 飢甚第516章 開局第598章 會見斯大林第106章 亂哄哄的太和殿第65章 楊度來訪第34章 驅逐韃虜 恢復中華第288章 戰昭通(二)第367章 川島浪速第140章 喬老教子第540章 猶太人要避難第523章 邊境線上的戰爭第571章 亞太戰雲第274章 對話蔡鍔第458章 登陸(三)第630章 南洋移民
第588章 空襲日本第365章 和平談判第一百二十七 站輕取遵義第399章 新世界第444章 島國之癌第346章 高爾察克黃金第476章 泰戈爾訪華(上)第75章 敘府變亂第461章 國聯又要調停第270章 發動機第635章 絕望的裕仁第75章 敘府變亂第7章 鬧事第510章 中日關係新說第397章 黑金第10章 投資公司第376章 遠東共和國第482章 克拉運河第422章 我的奮鬥第580章 珍珠港的火焰山第176章 肅清土匪第565章 中印邊境問題第64章 又見血案第437章 海浪在行動第193章 白狼匪軍第462章 朝鮮神風第157章 鬥法陳宦第225章 游擊隊第504章 窘迫的日本第341章 內閣總理第418章 驅逐法國第一戰第583章 協防新加坡第120章 黔亂第43章 保路風潮第533章 安南行省第534章 國際競技場第69章 三條法案第245章 經濟入侵第256章 先機第294章 防疫工作第188章 劇毒第242章 雲土第611章 神風特攻第405章 鋁合金第233章 通風報信第590章 援助計劃第126章 劉湘初戰第499章 小鬍子的春天第214章 生產基地第499章 小鬍子的春天第195章 交鋒第78章 兩員悍將第434章 海軍航空兵的第一個祭品第27章 綁架第641章 國亡城破第634章 噴氣時代第66章 我有三寶第365章 和平談判第373章 血戰蘇俄(一)第363章 中日碰撞(四)第37章 均富貴 殺韃子第559章 聯合制裁第330章 軍事對峙第352章 騎兵對戰鋼鐵(二)第204章 收買第6章 德國人第282章 新聞出版條例第269章 貨幣改革第268章 新華春夢第252章 三省聯席會議第134章 王瓚緒第400章 魯爾危機第496章 危機根源第35章 鬧餉第545章 脆弱的大國第77章 滇軍來了第512章 引進技工第205章 權勢熏天第199章 寶貴的技工第528章 阮愛國的掙扎第226章 城破落幕第167章 糧食魔咒第471章 賠款問題第576章 空戰不列顛第469章 飢甚第516章 開局第598章 會見斯大林第106章 亂哄哄的太和殿第65章 楊度來訪第34章 驅逐韃虜 恢復中華第288章 戰昭通(二)第367章 川島浪速第140章 喬老教子第540章 猶太人要避難第523章 邊境線上的戰爭第571章 亞太戰雲第274章 對話蔡鍔第458章 登陸(三)第630章 南洋移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勒克县| 独山县| 忻州市| 卫辉市| 自贡市| 商河县| 乐昌市| 仁化县| 马尔康县| 永福县| 梧州市| 山阴县| 青川县| 叶城县| 合川市| 宝清县| 讷河市| 玛纳斯县| 东台市| 疏勒县| 吉木乃县| 澄城县| 桐乡市| 盈江县| 宣城市| 平和县| 扎赉特旗| 周宁县| 灵石县| 泌阳县| 龙泉市| 桐城市| 太原市| 班戈县| 高邑县| 任丘市| 花莲市| 连平县| 北安市| 锦州市| 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