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1章 內閣總理

楊度自從袁世凱稱帝失敗之後,潛心閉關,幾年下來對於人世間的事情看得越發的透徹,平心而論段祺瑞在臺上這一段時間,北中國還是取得了不少的發展,尤其是一戰後兩年,西南派出一部分專家協助指導北洋治下發展經濟,主要集中在了直隸和江浙等工業基礎很好的地區,經濟發展的速度遠遠超過了袁世凱時期,這也是徐樹錚能夠揮兵收復蒙古的物質基礎所在。

可是越是發展,舊勢力的阻礙就越大,舊官僚體系根本不適合經濟發展的需要,這種巨大的矛盾使得一戰結束之後大量的人員資本全部流向了兩湖和四川,融入到了西南的體系之中,這等於是將北中國的血液抽乾,面對經濟形勢的惡化段祺瑞並沒有進行徹底改革的勇氣和能力。

而國際形勢的變化又是無比的迅速,多數黨的崛起使得北洋出身的段祺瑞越發難以適應這個全新的世界了,因此上退位讓賢已經成爲了必然。

“段執政,您要將位置讓出去,從心底講我還是佩服喬宇的手段,能夠讓權力和平交接,避免這個國家在損耗元氣,這是大好事,只是北洋宿將之中能不能願意啊,比如江蘇督軍李純,直隸督軍曹錕,他們都是手握重兵的人物,還有那個第三師的師長吳佩孚,如果這些人要是不答應,只怕也難以按照您的心思辦,另外遠在外蒙的徐又錚能同意您交權麼?”

楊度的話說到了點子上,段祺瑞並不是孑然一生。他的背後還有龐大的皖系集團,如果不處理好這個集團利益,這個權利也是交不了的,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徐樹錚。那可是十萬精兵啊,又處在外蒙這個敏感的地區,不由楊度不擔心。

“皙子先生,您說的這些我也都清楚,只是我是真的心力交瘁了,北洋之中也沒有合用之人了,馮國璋的身體還不如我呢,本來我是中意又錚的。但是他的心胸氣度都不行,至於手段和實力更是沒法和人家比,如果強佔著位置不鬆手,喬宇能夠挫敗英國。收拾國內的這些勢力也不會費太多的事,主動交權,總比被人家趕下來要好啊!”

“執政看得清楚,其實我有一個提議,不妨請出徐菊人。讓他出任總統,把總理的位置留給喬宇,有了徐老照著,還能夠維持住北洋這個團隊。而徐菊人又是文官出身,不會引起喬宇的忌憚。這樣一來最好不過了!”

請出徐世昌?段祺瑞的心中連連的稱讚,這的確是一個妙招。有了徐世昌盯著,北洋就不會散了,那些宿將也能夠承認。

“皙子先生,喬宇能答應麼?一個總理能滿足他的胃口麼?”

段祺瑞此話剛一出口,就猛然明白過來,楊度很大程度代表的就是喬宇,他就是喬宇的傳話筒,自己這麼問不是太笨了麼。

“執政,喬宇現在還不到三十歲,算起來還太年輕,他也不願意貿然就當總統,因此讓菊人老先頂一頂,對大家都好!”

其實年齡的確是一個大問題,喬宇現在還不到三十歲,一旦登頂,他極有可能要執政數十年之久,這不是他想退就能夠退下去的,他的背後同樣有一個龐大的勢力,而且接下來的幾十年正是大國博弈的最關鍵時刻,喬宇也不放心別人來領導中國。

不過一個人一旦長久的處於高位,往往就會犯錯誤,甚至是不可饒恕的錯誤,耳目也會被那些宵小之徒矇蔽,因此暫緩幾年登頂或許對喬宇來說也是一個好事。

“皙子先生,你去告知喬宇吧,我同意退位讓賢,徐菊人那裡我去說,至於北洋宿將該如何安排,我希望他能夠拿出一個章程來,然後我就通電辭職!”

段祺瑞身爲軍人,做事也十分果決,既然決定了辭職,那就一刻都不耽誤,楊度也立即給喬宇通電,將談判的情況告知了喬宇。

喬宇知道段祺瑞願意退位之後,心中也放鬆了不少,終於能夠避免一場內戰了,國民也能夠少受一些苦難了,不過權力交接往往是最麻煩的,尤其是在這個時候,因此喬宇將手下的文武大員全部召集到了一起,將即將出任內閣總理的事情說了一遍,在場的衆人之中,除了蔣百里等少數幾個人之外,都不清楚這件事,現在猛然一聽到這裡,都是喜出望外,川系終於從一個地方勢力變成了國家的主宰,這些元老重臣怎能不高興啊。

不過欣喜過去了,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事情,如何論功請賞纔是最關鍵的,在新的政府之中,這些人究竟能夠分配到什麼職務。

“鈞座,要我說既然我們兵強馬壯,索性就推舉您擔任總統的了,何必讓徐世昌那個老傢伙撿便宜啊!”韓勇這個時候說話了,他能夠從一個保鏢混到現在的位置,完全是鳥隨鸞鳳,跟對了主子,現在他更盼著喬宇能夠一步登頂,這也是川系之中不少人的主張。

喬宇搖了搖頭,說道:“諸位,我想問問大家,我們真正做好了接收全國政權的準備麼,別的不說我們有足夠的官員嗎,根本就沒有,貿然接收全國政權,我們也不得不用那些舊式官僚,憑藉著他們推行新政就成了一個笑話,另外北方民生凋敝,還需要大把的銀子才能夠恢復,我們現在有足夠的經濟實力麼?我們欠缺的東西還不少,因此讓徐世昌暫時出任大總統,也是給我們爭取一個緩衝的時間!”

對於官僚問題喬宇是最看重的,治國的關鍵就是治吏,只有打造出一個合用的官僚體系,就能夠政通人和,國家也能夠快速發展,這也是中國曆代開國帝王的共同特色。他們都有一個或幾個內政高手,往往只要選對了丞相,就能夠奪得天下。

但是發展到了現在這種靠著一個幾個優秀的人才已經行不通了,政府要管理的事情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麻煩,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這不是一個兩個人能夠處理清楚的,因此必須要規矩制度打造出一個高效的行政團隊。

這一次西南大範圍的改革,對於西南的行政能力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在這場考驗之中,涌現了不少合用的人才,而且各種行政規定也趨於成熟。只要假以時日就能夠有一個比較成熟的體系被培養出來,這也是喬宇對於接受全國政權的一個時間節點。

“這個緩衝時間並不是要求我們什麼都不做,統一民主黨必須要加強,做好成爲全國性的執政黨的準備。另外也要將兩樣東西爭取到手中,第一就是軍權,第二就是東南五省的財富之地,我們這兩樣都要緊緊控制在手中!”

想要控制一個國家,最爲關鍵的就是兩樣東西。一個是槍桿子,一個是錢袋子,只要控制住了這兩樣,就能夠穩坐寶座。這也是喬宇現在最想要做的事情。

“百里兄,這個重任還要交給你。我任命你爲軍政部部長,統管全國整軍工作。組建國防軍,同時將西南邊防大學改爲國防大學,對全國的軍官進行輪訓,務必要一碗水端平,讓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蔣百里點點頭,“鈞座放心,我一定辦好!”

“除了軍權之外,江蘇,江西,浙江,福建,安徽這五個省份都處在長江下游,自古以來都是富庶之地,我準備將東南五省作爲下一步推行土地改革的地區,這些地區人多地少,經商傳統很強,風氣也很開化,並不保守,我認爲進行土改的麻煩不會很大,關鍵是要派遣合適的人員,我準備讓張百麟出任江蘇省長,楊庶堪出任浙江省長,錢默吟出任江西省長,陳炯明出任安徽省長,喻培倫出任福建省長,你們接掌東南之後,要立即革除弊政,整頓吏治,恢復治安,同時要擴大統一民黨在各地的影響力,將黨組織建立起來!”

四川雖然號稱天府之國,但是畢竟深處內陸,經濟發展的條件比不得東南沿海省份,想要靠著一個四川的財富支撐川系統一全國顯然不現實,因此吞下東南五省,將之納入川系的控制之下,變成財富之源已經變得十分迫切了。

喬宇這也是將自己的心腹干將盡數派出,這也是志在必得的,被點到名字的五個人也都深感肩上的擔子沉重,紛紛表態一定能完成重託。

喬宇藉著說道:“這一次權力交接,少不得有些地方派系不知好歹,因此有足夠的軍事力量進行震懾是很有必要的,朱慶瀾率領調動五個師的兵力,駐防南京,控制江浙一帶,王懷率領川軍第二師進駐河南,龍雲率領第四師進駐山東,石翼率領第五師和第二十師進駐直隸,你們的任務就是震懾宵小,恢復地方秩序,確保全國性的整軍行動順利開展。”

喬宇又一口氣派出了九個師的兵力,這都是川軍的精華所在,顯然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將大局安排妥當之後,喬宇又擬定了一份內閣名單,在這份名單之中喬宇果斷的保留了一些北洋宿將,唐紹儀被再次啓用,任命爲副總理,周自齊被任命爲農業部長,靳雲鵬出任治安部部長,曹錕被任命爲副國防部長,徐樹錚則出任蒙疆巡閱使,兼任副總參謀長!

將這些人留在內閣之中,再加上一個大總統徐世昌,北洋的勢力被極大的保留下來,這個條件已經算是很優待了,要知道川系內部也有多少人想要向上衝呢,喬宇必須留下足夠的位置給他們,比如張瀾就被任命爲教育部長,李宗吾出任內務部長,唐逸升出任工業部部長,衛若嵐成爲中央銀行行長,江永貴出任財政部長,這都是喬宇的心腹人員,絕對不能夠虧待。

段祺瑞接到了喬宇的內閣名單之後,還是比較贊同的,北洋在內閣之中基本上佔據了三分之一的份額,這和北洋的實力也比較相符,因此段祺瑞當即宣佈辭去執政職務,喬宇正式登上了內閣總理的寶座!。。)

第208章 邊防大學第52章 我是記者第4章 說服第462章 朝鮮神風第21章 翻底牌第382章 和平發展(六)第249章 洪憲第288章 戰昭通(二)第609章 中國之音第633章 中國遠征軍第417章 知趣的葡萄牙人第232章 擴軍備戰第432章 僑民危機第483章 一個籌碼第536章 和德國結盟第128章 詹天佑第546章 強大的元首第486章 南海軍演第224章 對峙第13章 初訓第397章 黑金第244章 小公主第156章 老袁軟了第589章 慘重損失第16章 楊庶堪來訪第223章 山東在哭泣第365章 和平談判第605章 一個陷阱第241章 海外華人第268章 新華春夢第309章 興登堡防線第390章 厚黑教主第470章 妙人郭國基第100章 教育爲本第591章 戰區劃分第154章 神龍天降第89章 入城第560章 航母碰撞第480章 宣統老農第271章 缺老師第323章 中國的抗爭(五)第88章 故人相見第213章 建設成就第37章 均富貴 殺韃子第262章 入陝第565章 中印邊境問題第442章 崩潰第286章 帶路黨第627章 731部隊第25章 翼王后人第346章 高爾察克黃金第25章 翼王后人第269章 貨幣改革第244章 小公主第181章 被孤立的英國第278章 文人風骨第619章 核武攻略第429章 國產汽車第207章 蔣百里第577章 神器第194章 白帝城第301章 坦克戰第341章 內閣總理第五把五十五章 保安公司第634章 噴氣時代第375章 血戰蘇俄(三)第429章 國產汽車第626章 日本自由軍第380章 和平發展(四)第385章 治黃第438章 絞殺戰第36章 衝突第217章 數錢吧第187章 大國夢第525章 造訪牧民第646章 新的一頁第30章 覆滅第218章 德華大學第628章 熊本師團第三一十三章 抄底人才第430章 漁場之爭第615章 羅斯福的野心第391章 華盛頓會議第81章 破敵第271章 缺老師第570章 日本的試探第58章 趙爾豐回川第633章 中國遠征軍第573章 雷達第74章 鹽奴第80章 特戰隊在行動第614章 分裂印度第605章 一個陷阱第134章 王瓚緒第248章 沉默的四川第155章 混蛋邏輯第22章 打的就是小日本第259章 兵進漢中第637章 巨頭再聚會第403章 玩偶
第208章 邊防大學第52章 我是記者第4章 說服第462章 朝鮮神風第21章 翻底牌第382章 和平發展(六)第249章 洪憲第288章 戰昭通(二)第609章 中國之音第633章 中國遠征軍第417章 知趣的葡萄牙人第232章 擴軍備戰第432章 僑民危機第483章 一個籌碼第536章 和德國結盟第128章 詹天佑第546章 強大的元首第486章 南海軍演第224章 對峙第13章 初訓第397章 黑金第244章 小公主第156章 老袁軟了第589章 慘重損失第16章 楊庶堪來訪第223章 山東在哭泣第365章 和平談判第605章 一個陷阱第241章 海外華人第268章 新華春夢第309章 興登堡防線第390章 厚黑教主第470章 妙人郭國基第100章 教育爲本第591章 戰區劃分第154章 神龍天降第89章 入城第560章 航母碰撞第480章 宣統老農第271章 缺老師第323章 中國的抗爭(五)第88章 故人相見第213章 建設成就第37章 均富貴 殺韃子第262章 入陝第565章 中印邊境問題第442章 崩潰第286章 帶路黨第627章 731部隊第25章 翼王后人第346章 高爾察克黃金第25章 翼王后人第269章 貨幣改革第244章 小公主第181章 被孤立的英國第278章 文人風骨第619章 核武攻略第429章 國產汽車第207章 蔣百里第577章 神器第194章 白帝城第301章 坦克戰第341章 內閣總理第五把五十五章 保安公司第634章 噴氣時代第375章 血戰蘇俄(三)第429章 國產汽車第626章 日本自由軍第380章 和平發展(四)第385章 治黃第438章 絞殺戰第36章 衝突第217章 數錢吧第187章 大國夢第525章 造訪牧民第646章 新的一頁第30章 覆滅第218章 德華大學第628章 熊本師團第三一十三章 抄底人才第430章 漁場之爭第615章 羅斯福的野心第391章 華盛頓會議第81章 破敵第271章 缺老師第570章 日本的試探第58章 趙爾豐回川第633章 中國遠征軍第573章 雷達第74章 鹽奴第80章 特戰隊在行動第614章 分裂印度第605章 一個陷阱第134章 王瓚緒第248章 沉默的四川第155章 混蛋邏輯第22章 打的就是小日本第259章 兵進漢中第637章 巨頭再聚會第403章 玩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原市| 金昌市| 正镶白旗| 梁山县| 平和县| 阿合奇县| 镇巴县| 丘北县| 张家口市| 泌阳县| 仙游县| 上蔡县| 安徽省| 潮州市| 双流县| 油尖旺区| 锡林浩特市| 綦江县| 道孚县| 迭部县| 宾川县| 瑞丽市| 巴东县| 博罗县| 蓬安县| 青冈县| 塔河县| 噶尔县| 恩平市| 德化县| 松滋市| 阳谷县| 哈尔滨市| 普洱| 大悟县| 临漳县| 临泽县| 黑龙江省| 舒兰市| 平昌县| 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