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5章 治黃

羅長福提出要將鐵路修到密支那,按照現在中英業間的約定。 密支那地區可是屬於如果中國把鐵路修到這裡,就等於是在宣告密支那已經淪爲中國控制之中,英國人能答應麼?

“總理,按說英國人是不願意答應了,不過現在南洋的局勢可謂是瞬息萬變,已經開始向著有利於我們的一方發展了!”

羅長禱說起了南洋的變化,華人很早就進入東南亞,並且憑藉著自己的聰明和勤奮,逐漸發家致富,甚至毫不誇張的說已經控制了當地的經濟命脈,即便是西方殖民勢力進入之後也是如此,華人欠缺的就是高度的組織上沒有強大的祖國作爲後盾纔會處境艱難。

殖民是一面需要控制華人的力量,一面又需要靠著華人帶動當地的經濟,因此纔會出現頻繁的排華行動,在這些行動之中,當地的土著雖然衝在了最前頭,但是背後全都是殖民慫恿!

靠著暴力的排華行動,在東南亞保持了一和恐怕的平衡,但是隨著緬北戰役中國的獲勝,這種平衡被徹底打破,中國已經崛起,一個強大的中國是不會允許自己的僑民被頻頻殺戮的,而一直遭受苦難的南洋華人終於能夠‘挺’直腰桿,同時也掀起了歸國投資的‘浪’

兩廣,福建,雲南等省份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的華人資本,這些華人資本向國內迴流,自然嚴重影響了東南亞的殖民有資本他們就沒有了巧取豪奪的機會,而且工廠和植園減少之後,那些懶惰暴戾的土著的工作機會也在減少,沒有了工作,社會自然就動‘蕩’。

羅長錡笑著說道:“總理,只要中國能夠長久的保持穩走,經濟持續發展,遲早會‘抽’幹東南亞的血液,那些西方殖民勢力到了東南亞是爲了賺取好處的,可不是來這裡擺平土著鬧事的,他們更不願意看到殖民地經濟受到打擊,因此對我們做出一些妥協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喬宇也瞬間想明白了西方人的打算,既然不能和中國硬掛,那就只能選擇合作,加強同中國的經濟‘交’流,避免資本外流!

“羅先生,光是這樣還不夠啊,我看還要繼續施加壓力,廣西號和過一段時間之後就給我南下,進一步展示武力,讓所有人都見識一下中華的威風,中國不只要做一個陸上強國,還是成爲一個海上強國!””的確如此,只有強大的武力才能夠得到尊重,和西方人將仁義禮智信,他們是聽不懂的,關鍵時麾還是用拳頭管事!”

“對於南洋,我是志在必得,不過也不必太著急,小火慢燉,自然有水到渠成的時候,以我來看這個世界還能維持十幾年的和平,不會急著開戰,這段時間就是中國苦練內功的時候,我現在最爲關心的就是土改的事情啊,這是扭轉中國社會的根本,只有把土改做好了,國家纔有希望!”

羅長禱也一直在負責這個,問題,當然清楚其中的重要一次喬宇到西南怕是主要就是考察土地的問題:”總理,總體上來說,西南的土改是很順利的,我認爲成功的關鍵是以四,爲龍頭,西南出現了大量的工礦企業,吸納了相當數量的勞動力,原本的租佃體系已經接近瓦解,只要給予足夠的利益,改成股份制的農場變得很容易,而且在經濟發展的‘浪’中,稍微有點野心的人都想要闖出一番自己的事業,不甘心一輩子都在土地上打轉轉,因此西南的土改的難度就在那些土司身上,他們極爲保守,又不懂經營,但是通過緬北戰役,這些人也都老實了,如此一來土改就變得十分容易,我真正擔心的中原地區和藏地!”

羅長椅一句話道出了土改的最關鍵所在,東南民風開放,商業繁榮,即便是地主也多數經營工商貿易,因此只要適當引導,改變一下經營體制不是什麼難事,而西南是喬宇的老巢所在,這麼多年的發展下來,要進行土改也不會太難!

另外西北地區由於減免了農業稅,民衆對於前支持,又加上閻錫山那麼個能人,土改也已經展開,形勢也比較順利,最大的難度就剩下了中原,對於區喬宇已經做好了心裡準備,必要的時候就採取上下結合的辦法遣強大的軍隊作爲保證,然後讓百萬農奴從下層發動反抗行動,另外媒體全面配合,一舉打破這個堡壘!

現在算來算去最麻煩的就是中原地區了,河南,山東,河北,山西,陝西這些地區是中國古代輝煌歷史的發祥地,開發歷史悠久密,但是目前這些地區已經顯出了明顯的頹勢,隨著海洋時代的到來,沿海的‘交’通便利地區優勢凸顯。

中原地區商貿中心的地位早已失去,另外由於開發歷史太過悠久,潛力已經掏空,黃河又在這裡流過,旱潛不斷,又加上人口衆多,長此以往下去必定

造成中原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嚴重滯後,中華腹心之地嚴重虛弱,這種情況如果不能夠解決必然會制約中國的進一步發展!

但是想要改變中原地區並不容易,這裡擁有強大的地方宗族勢力,民風頑固保守,經濟發展滯後,同時自然條件也趨於惡劣只要改變人心,還要改變自然,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總理,對於中原地區的土改肯定不能如同對付土司般採取強制措置,關鍵還是要利‘誘’,讓這裡的老百姓能夠實實在在的看到土改的好處,只有這樣才能夠順利完成土改,另外我建議總理把中原地區的土改和治理黃河聯繫到一起!”

對於治理黃河,喬宇早就在籌刮,黃河既是中國的母親河,也是一條災禍不斷的害河,從宋明以後,黃河水患頻繁,已經成爲了歷代王朝的一塊心病,但是卻遲遲得不到根治,喬宇上臺之後,也召集了大量的水利專家,生物學家,地質學家組成了強大的專家團,一起在思考如何治黃的問題,現在羅長禱提到了這件事,喬宇立麾就來了興趣!

“羅先牛,有何高見呢?”

“總理,我對水利懂得不多,也談不上什麼高見,但是爲認爲黃河爲禍多年,想要徹底治理,就要相當龐大的工程量,而整個黃河流域又人口犯密,想要建大工程,麻煩事情肯定不少,因此我覺得不妨一面推進土改,一面將中原的人口轉移到東北等地,人口少了,麻煩就少了,然後用一二十年的時間,徹底治理黃河!”

羅長禱給喬宇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原本喬宇在制定中原的土改計刮之中,也想要對採取鼓勵工商的措施,促進中原經濟轉型,效仿在西南和江淅的做法,現在羅長禱這麼一說,喬宇才發現土改的確是很好的促進移民的方案!

說起治理黃河最爲根本的還是治沙,只有控制住了泥沙,黃河才能夠實現治理,總體來說無非就是在中游黃土高原地區增加植被數量,固走住沙土,針對下游的地上懸河問題,經過專家的論證也提出過一些很好的建議。

比如有些人就主張不能單純的向著束水衝沙,而應該主動的將黃河的泥沙引入到黃淮海平原區,這可都是最好的‘肥’料,能夠改善整個黃河流域的土壤鹽鹼化問題,不能眼看著寶貴的黃河水白白流掉!

不過站的角度不同,喬宇的看法也不相同,有些方法在理論上是十分不錯的,但是實施起來就會十分麻煩,比如黃土高原恢復植被的問題,人口數量在那裡擺著,總要讓這些人能夠吃飯,儘管開墾土地得不償失,但是沒有了糧食,人可是一庶都撐不下去,下游的治理也是如此。

其實整個黃河流域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洪地區,如果能夠利用好,絕對會成爲中國重要的糧倉,而不是像現在一樣被水旱鹽鹼折磨著!

但是要想讓黃河的泥沙能夠澤被沿岸,就要建造大量的水利工程,進行龐大的移民工作,說起來容易,辦起來就困難多了,羅長椅的這個思路的確不錯,東三省加上外東北這塊沃土之上安置一個億的人口也沒有問題,這部分人口大部分從中原地區輸送,就能夠讓中原地區的人。減少三分之二以上!

如此一來就可以放開手腳治理黃河,在上游大肆植樹造林,保持水土,還能夠解決一些人口的就業問題,而下游也可以大建水利工程,用黃河的泥沙將整個黃淮海平原變得‘肥’沃起來,而人口減少之後,在這塊平原之上,必定會出現大規模的機械化耕和的農場,正好又和自己土改的計刮相互配合,完美的結合到了一起!

“羅先生一語點醒夢中人啊,我回到後,就專‘門’成立一個治黃工作組,同移民局緊密配合起來,把老百姓從中原地區移走,同時將黃河徹底治理好,使得中華兒‘女’再不被黃河問題困擾啊!”

“總理,想法雖然好,但是要徹底治理黃河,我看至少要二十年的時間,而且投資也要在二百億以上財政恐怕很難承受啊!””黃河已經肆虐了上千年,二十年能夠取得成效已經很不錯了,至於投資麼,我們不能光看投入,還要看產出,只要黃淮海平原治理好了,每年能夠增加的糧食就無法用金錢衡量,不過想要完成這麼浩大的工程必須要有合適的人主持才行!”

羅長禱一看喬宇看向了自己,頓時一陣苦笑“,總理,我是有心在管這個註定名垂千古的事業,不過我對於治理水利真的不懂,也不敢隨便誇口,我給您推薦一個人吧,此人叫武同舉,是著名的水利專家,在民國建立的時候當過江蘇水利署的主任,我看此人的才能足以承擔此項重任!”

第133章 蔡鍔分兵第622章 兩敗俱傷第190章 水落石未出第458章 登陸(三)第146章 川邊危機第572章 凍結資產第174章 亂哄哄已一年第278章 文人風骨第209章 沒錢了第465章 種子島海戰第308章 生擒第423章 迴歸第492章 東方會議第448章 航母趕到第542章 王對王第480章 宣統老農第496章 危機根源第501章 最後的瘋狂第285章 艱難的進軍第90章 拜會趙爾豐第192章 撬動時代的罐頭第497章 剖析第503章 暹羅艦隊第580章 珍珠港的火焰山第68章 竊賊第6章 德國人第619章 核武攻略第五把五十五章 保安公司第206章 貴陽攻防戰第274章 對話蔡鍔第9章 紡織廠開工了第525章 造訪牧民第417章 知趣的葡萄牙人第103章 大炮歸國第192章 撬動時代的罐頭第252章 三省聯席會議第77章 滇軍來了第428章 猶太人動手了第495章 鬱悶的鋼鐵第165章 追蹤兇手第390章 厚黑教主第156章 老袁軟了第85章 江湖人第176章 肅清土匪第32章 商會新章程第176章 肅清土匪第41章 商會的春天第214章 生產基地第486章 南海軍演第579章 準備打仗吧第515章 兩場選舉第148章 督軍入藏第298章 壯哉身死第358章 國情局第526章 擴張的開始第191章 孫文的價碼第88章 故人相見第416章 地雷戰第353章 騎兵對戰鋼鐵(三)第37章 均富貴 殺韃子第197章 出省剿匪第217章 數錢吧第258章 兩廣獨立第257章 首鼠兩端的劉顯世第275章 緩兵之計第99章 滿城第512章 引進技工第611章 神風特攻第231章 致命二十一條第186章 宋案第595章 兵臨城下第146章 川邊危機第17章 商會推選第286章 帶路黨第638章 雅爾塔第181章 被孤立的英國第138章 趙爾豐的錦囊妙計第448章 航母趕到第192章 撬動時代的罐頭第532章 切割第499章 小鬍子的春天第645章 德國崩潰第543章 小事故第294章 防疫工作第421章 天子一怒第332章 挺進密支那第200章 搬空漢陽第274章 對話蔡鍔第242章 雲土第129章 無能楊藎誠第248章 沉默的四川第518章 亡國工程馬奇諾第271章 缺老師第206章 貴陽攻防戰第229章 成昆鐵路第74章 鹽奴第202章 熊克武逆襲第90章 拜會趙爾豐第227章 軍火貿易
第133章 蔡鍔分兵第622章 兩敗俱傷第190章 水落石未出第458章 登陸(三)第146章 川邊危機第572章 凍結資產第174章 亂哄哄已一年第278章 文人風骨第209章 沒錢了第465章 種子島海戰第308章 生擒第423章 迴歸第492章 東方會議第448章 航母趕到第542章 王對王第480章 宣統老農第496章 危機根源第501章 最後的瘋狂第285章 艱難的進軍第90章 拜會趙爾豐第192章 撬動時代的罐頭第497章 剖析第503章 暹羅艦隊第580章 珍珠港的火焰山第68章 竊賊第6章 德國人第619章 核武攻略第五把五十五章 保安公司第206章 貴陽攻防戰第274章 對話蔡鍔第9章 紡織廠開工了第525章 造訪牧民第417章 知趣的葡萄牙人第103章 大炮歸國第192章 撬動時代的罐頭第252章 三省聯席會議第77章 滇軍來了第428章 猶太人動手了第495章 鬱悶的鋼鐵第165章 追蹤兇手第390章 厚黑教主第156章 老袁軟了第85章 江湖人第176章 肅清土匪第32章 商會新章程第176章 肅清土匪第41章 商會的春天第214章 生產基地第486章 南海軍演第579章 準備打仗吧第515章 兩場選舉第148章 督軍入藏第298章 壯哉身死第358章 國情局第526章 擴張的開始第191章 孫文的價碼第88章 故人相見第416章 地雷戰第353章 騎兵對戰鋼鐵(三)第37章 均富貴 殺韃子第197章 出省剿匪第217章 數錢吧第258章 兩廣獨立第257章 首鼠兩端的劉顯世第275章 緩兵之計第99章 滿城第512章 引進技工第611章 神風特攻第231章 致命二十一條第186章 宋案第595章 兵臨城下第146章 川邊危機第17章 商會推選第286章 帶路黨第638章 雅爾塔第181章 被孤立的英國第138章 趙爾豐的錦囊妙計第448章 航母趕到第192章 撬動時代的罐頭第532章 切割第499章 小鬍子的春天第645章 德國崩潰第543章 小事故第294章 防疫工作第421章 天子一怒第332章 挺進密支那第200章 搬空漢陽第274章 對話蔡鍔第242章 雲土第129章 無能楊藎誠第248章 沉默的四川第518章 亡國工程馬奇諾第271章 缺老師第206章 貴陽攻防戰第229章 成昆鐵路第74章 鹽奴第202章 熊克武逆襲第90章 拜會趙爾豐第227章 軍火貿易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谢通门县| 肇州县| 康保县| 崇明县| 喀什市| 山丹县| 金阳县| 昌黎县| 马关县| 竹北市| 达州市| 酉阳| 若尔盖县| 庆云县| 团风县| 定南县| 施甸县| 周至县| 左云县| 女性| 玛多县| 永登县| 布拖县| 彭山县| 上虞市| 克什克腾旗| 浏阳市| 久治县| 岗巴县| 靖远县| 健康| 谢通门县| 蒙阴县| 嘉荫县| 阳泉市| 昔阳县| 长岛县| 永嘉县| 右玉县| 德江县| 宁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