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9章 新世界

廣西號的排水量不過是兩萬多噸,中國目前在主力艦上還有十一萬噸的份額,也就是說中國還可以建造三艘新型戰列艦,而且平均排水量都在三萬噸以上,甚至可以達到四萬噸,中國也成爲六大國家之中能夠繼續造艦份額最多的國家!

至於其他國家就比較悽慘了,特別是英國,在一戰之中英國就建造了大量的戰列艦,在日德蘭海戰之後,英國前後損失了十艘戰列艦,整個大艦隊可謂是傷筋動骨,英國人也自己發了狠,大量的建造戰艦,而現在通過了海軍軍備限制條約,英國要拆卸報廢的戰艦比保留的還多!

當然對於英國來說這或許是個好事情,畢竟還和昔日的殖民地美國一起保留了世界第一線強國的名頭,不過英國的艦隊也和大英帝國一起不可避免的衰老,軍事技術進步的速度很快,五到十年基本上就會更新一代,海軍戰艦的更新換代也是如此!

中國保留了在五年之後建造新軍艦的權力,也就意味著中國在未來造出一艘軍艦,現在各國甚至要造出兩艘來對抗,這也是日本感到壓力最大的地方,面對中國這個龐然大物,日本統治層已經出現了一絲恐懼。

生怕日後有一天中日之間的強弱會發生嚴重改變,這也是日本這一次雖然將自己的海軍變成了第二等,但是依舊擔驚受怕的根源所在。

另外再航空母艦的噸位上面各國也做出了限制,美英依舊是第一等,總噸位在13.5萬噸,日本拿到了10.5萬噸,意大利和法國拿到了6萬噸,而中國拿到了五萬噸!

按照這個噸位比例,中國還能夠建造兩艘兩萬噸以上的航空母艦,當然作爲中國政府肯定不會滿足這個數量,只要等技術成熟,中國必定會大肆建造航母。制約條約就讓他見鬼去吧。

關於海軍軍備的問題處理差不多了,而日本提出的要控制陸空軍裝備的問題,則是遭到了顧維鈞的堅決抵制,顧維鈞代表中國方面闡釋了自己的觀點。

“第一各國陸地面積不一樣,接壤的國家數量也不同。邊境形勢也完全不一樣。因此各國陸軍和空軍需要的數量是沒法衡量的;第二陸軍不同於海軍,海軍是單純的對外作戰,而陸軍還肩負著維持國內穩定的使命,而各國人口數量完全不同。治理的面積也不一樣,根本無法拿出一個統一的標準;第三陸空軍的裝備數量衆多,型號也紛繁多樣,各國的體系也都不一樣,根本不具備海軍一般的可比性。對於這種完全無法衡量的東西,中國堅決反對靠著條約進行限制!”

顧維鈞講的這三點都很關鍵,國家情況不同,作戰使命也不同,裝備體系還不同,想要限制是根本做不到的,不過顧維鈞繼續說道:“雖然我國反對進行硬性限制,但是我們本著對世界和平負責負責的方針,建議各國建立軍事透明機制。凡事涉及到主要的擴軍行動,以及大的政策改變都要向各友邦通報,另外軍費所佔經濟總量的份額也要做出一個大體的規定,我們建議在平時軍費比例不應該超過財政預算的百分之二十,最好控制在百分之十以下!”

顧維鈞的這個提議很快就得到了美英等國的欣賞。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軍事透明就不能暗中搞小動作,也能避免戰略誤判,另外限制軍費的比例自然能夠控制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規模。比起生硬的限制多少坦克,多少飛機要現實的多。因此得到了美英的熱切支持!

美國媒體對於顧維鈞的這種提議也是十分讚賞,盛讚這是真正爲了世界和平考慮的好提議,而這個提議卻遭到了日本的堅決反對,因爲此時的日本軍費已經超過了財政預算的三成以上,如果按照中國的辦法,日本的軍費還要砍去一半以上,這種提議怎麼能夠讓日本贊同呢。

其實在歷史上的日本大正時期由於中國的分裂越來越嚴重,根本威脅不到日本,而老對手俄國也變換了顏色,日本的假想敵就變成了美國海軍,因此海軍成了日本主要發展的軍種,而且日本國內的民主思潮也在泛濫,日本民衆自從明治維新一來已經付出了太多的犧牲和忍耐,因此也想要享受生活,要求獲得更多,因此日本軍費雖然增長的很快,在財政預算還佔到了三成五以上,但是在國民收入之中的比例已經降到了百分之五以下。

可以說日本的陸軍進步緩慢,在二戰之中日本陸軍雖然打得很頑強,但是也暴露了裝備嚴重跟不上世界潮流的問題,就與這段時間的投資不足有著很大的關係。

而在這個歷史時空之中情況則是完全不同,中國的強勢崛起,使得日本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所以他們迫切需要建立強大的陸軍,而且日本佔據了遠東,雖然得到了不少好處,但是也把小小島國拖到了同中俄對抗的路上。

日本的大正時期並沒有像歷史上出現軍費控制的情況,反倒是繼續加強各種稅收,從日本老百姓手中奪走財富,用來武裝國家。

其實這種情況也十分正常,在工業化初期,這種資本積累十分重要,而且也是必須經過的過程,只是日本底子太薄,需要掠奪的太多,時間也太長,從明治到大正都是如此,民衆心中已經滋生了嚴重的不滿!

日本老百姓雖然也很瘋狂,但是他們也渴望生活水平的實實在在的提升,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只得到了一個強國的虛名,不過日本上層是不願意收手的,日本民間和政府之間的對立情緒也越來越嚴重!

“日本所有的問題歸結成一個,就是巨大的野心同薄弱的國力以及糟糕的地緣政治之間的矛盾!”

蔣百里如此說道:“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以往日本民衆還能夠爲了成爲強國付出一切,毫無保留的支持明治政府同中國和俄國開戰,現在民衆已經感覺日本是一個強國了,他們可以享受了,但是現實卻是他們依舊需要繼續付出,民衆自然會產生不滿,這種情緒持續積累下去,早晚會成爲一股龐大的力量,將日本的一切都摧毀!”

“百里兄說的不錯,日本是一個夾在了中,俄,美三個大國之間的島國,這種戰略位置註定了日本悲劇的下場,不過現在日本還處在上升期,想要擊敗這個對手並不容易啊!”

“總理不是已經走出了第一步棋麼,這一次華盛頓會議其實已經埋下了新一輪軍備競賽的種子,而且這一輪軍備競賽只怕比起以往還要厲害,可是海陸空三軍一起發動啊!”

蔣百里正好說中了喬宇最得意的地方,這一次中國拿到了海軍份額,按照日本的性格,中國造出一艘,只怕他們就要造出兩艘,換句話說只要中國完成了軍事技術積累,華盛頓會議的成果就會成爲一紙空文,中國就會將日本拖入軍備競賽的不歸路。

至於這一次顧維鈞提出的軍事透明和限制軍費在財政預算之中的比例的想法由於日本的堅決反對而沒有實現,不過各國也達成了一個共識,就是定期通報軍事發展計劃,避免因爲戰略誤判而陷入軍備競賽之中!

當然華盛頓會議除了最主要的海軍問題之外,中國的議題也是主要內容之一,中國強烈要求廢除各國在中國的所有特權,實現中國的完全獨立,撤銷天津和上海的公共租界,爲了配合顧維鈞在華盛頓的談判,中國的武裝力量進行了連番的演習,主要就是再向列強示威,中國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不管你們答不答應,中國都會收回這些權利。

差別就是和平還是戰爭而已,列強此時也很清楚,如果和平交接,他們在中國的投資還能夠確保,不然就會被中國全部暴力奪取,那時候就什麼都沒有了,而且這個時候他們也根本不可能再次組建什麼八國聯軍了!

經過了激烈的交鋒,中國最終收回了所有的權力,同美,英,日,法,意五國外加荷蘭,比利時,葡萄牙三國簽署了九國公約,徹底宣佈列強在中國的特權完全終結,至此中國徹底成爲了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

華盛頓會議使得中國從一個任人魚肉的公共殖民地一躍變成了世界上的六大強國之一,民心士氣都空前振奮,中國的國家發展迎來了新的篇章。

“總理,如今火候也差不多了吧,您現在只要登高一呼,馬上就能夠成爲大總統啊!”楊度笑著說道:“徐世昌已經有了退位讓賢的心思,現在全看總理的心思了!”

喬宇自然清楚徐世昌的這種打算,老頭子在總統的寶座上也坐了兩年多,這兩年多中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國內經濟形勢好轉,國際地位也快速提高,雖然這些事情和徐世昌沒有什麼大關係,但是身爲總統,自然能夠分到一份榮耀,徐世昌自覺已經差不多了,還是趕快退位讓賢,免得讓人家趕自己!

“皙子先生,還是不用太著急,我準備等到土改徹底完成之後,先進行地方選舉,等到根基打牢了,然後自然水到渠成,不過我們現在可不能只看好處,不看危險啊!”

“危險?總理所指是什麼啊?”

“據可靠的情報顯示,日本同美英兩國達成了一個秘密協議,主要是限制後起國家,避免重要軍事技術擴散,矛頭直指中國啊!”

楊度的眉頭也皺了起來,“中國幅員遼闊,人口衆多,資源豐富,潛力的確比起日本要強大太多,列強絕對不願意看到中國強盛起來,進行技術封鎖也是十分正常!”

第524章 軍火商機第433章 第一槍第539章 會見羅斯福第298章 壯哉身死第40章 東川我做主第92章 劃分利益第168章 戍邊第541章 希特勒的野望第499章 小鬍子的春天第145章 飛行表演第246章 軍火暴利第505章 出路在何方第475章 和平第492章 東方會議第144章 悽慘的三木第445章 南海波瀾第560章 航母碰撞第493章 托洛茨基逃亡第575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111章 禍根就此埋下第276章 輸血第391章 華盛頓會議第43章 保路風潮第444章 島國之癌第525章 造訪牧民第618章 飢餓戰爭第325章 土司叛逃第591章 戰區劃分第381章 和平發展(五)第158章 鐵板一塊的四川第243章 矛頭直指唐繼堯第569章 俾斯麥號沉沒第508章 南洋烽煙第413章 走你第199章 寶貴的技工第77章 滇軍來了第514章 金甌完璧第521章 博浪一擊第188章 劇毒第394章 驅逐棒子第646章 新的一頁第452章 航母時代第581章 世界大戰第283章 你有什麼好圖謀的第526章 擴張的開始第617章 再敗日本第329章 中德第二次合作第635章 絕望的裕仁第420章 日內瓦會議第148章 督軍入藏第374章 血戰蘇俄(二)第427章 虛假繁榮第155章 混蛋邏輯第630章 南洋移民第550章 狩獵場(中)第602章 繼續做夢第417章 知趣的葡萄牙人第227章 軍火貿易第567章 租借法案第546章 強大的元首第27章 綁架第103章 大炮歸國第28章 王家村第503章 暹羅艦隊第376章 遠東共和國第40章 東川我做主第450章 神州沒有眼淚第459章 席捲第568章 海峽爭鋒第131章 戰爭倒計時第206章 貴陽攻防戰第154章 神龍天降第464章 海上封鎖第249章 洪憲第278章 文人風骨第188章 劇毒第365章 和平談判第232章 擴軍備戰第298章 壯哉身死第78章 兩員悍將第317章 無期徒刑第613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551章 狩獵場(下)第199章 寶貴的技工第376章 遠東共和國第532章 切割第14章 託尼第251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606章 沉沒的大和第51章 鄉紳 惡吏第153章 血色巴塘第420章 日內瓦會議第171章 草包第480章 宣統老農第209章 沒錢了第407章 宇宙大國第131章 戰爭倒計時第409章 今天我們都是日本人第266章 合作
第524章 軍火商機第433章 第一槍第539章 會見羅斯福第298章 壯哉身死第40章 東川我做主第92章 劃分利益第168章 戍邊第541章 希特勒的野望第499章 小鬍子的春天第145章 飛行表演第246章 軍火暴利第505章 出路在何方第475章 和平第492章 東方會議第144章 悽慘的三木第445章 南海波瀾第560章 航母碰撞第493章 托洛茨基逃亡第575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111章 禍根就此埋下第276章 輸血第391章 華盛頓會議第43章 保路風潮第444章 島國之癌第525章 造訪牧民第618章 飢餓戰爭第325章 土司叛逃第591章 戰區劃分第381章 和平發展(五)第158章 鐵板一塊的四川第243章 矛頭直指唐繼堯第569章 俾斯麥號沉沒第508章 南洋烽煙第413章 走你第199章 寶貴的技工第77章 滇軍來了第514章 金甌完璧第521章 博浪一擊第188章 劇毒第394章 驅逐棒子第646章 新的一頁第452章 航母時代第581章 世界大戰第283章 你有什麼好圖謀的第526章 擴張的開始第617章 再敗日本第329章 中德第二次合作第635章 絕望的裕仁第420章 日內瓦會議第148章 督軍入藏第374章 血戰蘇俄(二)第427章 虛假繁榮第155章 混蛋邏輯第630章 南洋移民第550章 狩獵場(中)第602章 繼續做夢第417章 知趣的葡萄牙人第227章 軍火貿易第567章 租借法案第546章 強大的元首第27章 綁架第103章 大炮歸國第28章 王家村第503章 暹羅艦隊第376章 遠東共和國第40章 東川我做主第450章 神州沒有眼淚第459章 席捲第568章 海峽爭鋒第131章 戰爭倒計時第206章 貴陽攻防戰第154章 神龍天降第464章 海上封鎖第249章 洪憲第278章 文人風骨第188章 劇毒第365章 和平談判第232章 擴軍備戰第298章 壯哉身死第78章 兩員悍將第317章 無期徒刑第613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551章 狩獵場(下)第199章 寶貴的技工第376章 遠東共和國第532章 切割第14章 託尼第251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606章 沉沒的大和第51章 鄉紳 惡吏第153章 血色巴塘第420章 日內瓦會議第171章 草包第480章 宣統老農第209章 沒錢了第407章 宇宙大國第131章 戰爭倒計時第409章 今天我們都是日本人第266章 合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令哈市| 连江县| 武强县| 克东县| 高碑店市| 江津市| 紫云| 桓台县| 海南省| 恩施市| 宁安市| 大同县| 葫芦岛市| 临高县| 济源市| 乐安县| 岚皋县| 嘉兴市| 南昌县| 黄浦区| 北川| 德化县| 武定县| 宜州市| 容城县| 治县。| 张家口市| 丰城市| 开封市| 哈尔滨市| 孝昌县| 乐清市| 娄底市| 嘉黎县| 尖扎县| 同心县| 西充县| 登封市| 巴青县| 明星| 信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