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4章 島國之癌

轟轟轟……

平靜的海平面上傳來一陣巨響,又一艘貨船被送到了海底,這已經是是十天以來唐林擊沉的第七艘貨船了,總噸位加起來已經超過了兩萬五千噸,幾乎相當於同期中國擊沉的貨船的百分之二十了,這個成績絕對是值得驕傲的,不過唐林還並不滿意,擊沉這七艘貨輪一共才花了八條魚雷,其中有四艘貨輪是用潛艇之上的火炮擊沉的。

算起來潛艇之上還剩下了六枚魚雷,如果仔細算計一下絕對能夠發揮大作用,雖然唐林很清楚潛艇的使命就是絞殺日本的海上生命線,不斷的摧毀他們的貨船,快速削弱日本的戰爭潛力。

但是對付這些貨輪的挑戰並不是很大,就好像是大家都知道暗器的厲害,但是真正能夠激動人心的還是大開大合的正面攻擊,潛艇的攻擊方式就好像是暗器一般,不夠驚天動地,也不過癮。

唐林可是極爲清楚,就算自己擊沉了再多的日本貨船面對程海良和吳凱傑這些老朋友的時候,還是擡不起頭來,畢竟他們攻擊的都是日本軍艦,因此唐林也下定了決心,要利用剩餘的六艘魚雷擊沉日本的軍艦,只有這樣再面對朋友的時候才能夠挺直腰桿。

日本軍艦此時都雲集到了琉球一線,要想攻擊軍艦,就只能夠到琉球附近碰碰運氣,唐林的潛艇悄無聲息的從西太平洋撤出來,向著琉球方向趕回來。

不過他並不知道自己給日本帶來的何等的困擾,也不知道他的攻擊行動究竟給日本呆來了何等的風波,此時的唐林只想著立大功,讓朋友也包括自己的叔父能夠高看自己一眼,自己不是靠著關係才進入海軍的權貴子弟,而是真正能夠建功立業的男子漢。

而此時的日本東京卻是十分壓抑,一股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架勢,軍政各界都沒有人能夠露出一絲笑意,戰爭並沒有向日本的希望的那樣集中在了海上。而是海陸一起發動。他們引以爲傲的鴨綠江防線也沒有像他們吹噓的那樣牢不可破。

而海上的較量也出乎日本的意料,中國海軍並沒有和日本決戰的意思,而是憑藉著強大的海軍航空兵牢牢守住中國的沿海,現在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區就好像是刺蝟一般,有著一層一層的防禦。

最外圍就是潛艇部隊,主要是近海潛艇,他們隱蔽在水下。牢牢的看住中國的門戶,他們除了伺機攻擊日本軍艦之外,還要及時通報情況。

第二道防線的主力中國的三艘航母,強大的海軍航空兵給南來北往的中國船隻提供了最大的安全保障,在近岸地區中國還佈置了大量的水雷,還有大口徑的岸防炮。而最後一道防衛力量就是空軍。

在所有的主要城市之中,中國都修建了大量的機場,整個東南沿岸一共佈置了七百多架飛機,一個小時只能就任何一地集中三十架以上的飛機,足夠應對一般的小型騷擾艦隊,如果日本大舉來犯,絕對瞞不過中國的情報系統,那個時候他們要是撞到了中國的防線之上。只怕要頭破血流。

中國設置了層層防線。將東部海岸全部保護起來,當然日本還有得手的可能。不過那都是一些無傷大雅的事情,其實中國這麼做,對於中國的經濟有著巨大的壓力的,畢竟中國最發達的地區就在長江沿岸,無論是四川還是兩湖和江浙,都是中國重工業雲集的地區,這麼一來等於是把中國自己也限制住了。

不過這種損失中國還能夠承受,龐大的大陸能夠最大限度的消化損失,況且中國除了橡膠等少數戰略物資之外,就不需要進口了,這種大陸國家的優勢,可不是日本能夠比擬的。

中國的戰略很明顯,就是在東部沿海打造一個烏龜殼,並不和日本進行海上決戰,而是通過潛艇戰消耗日本的實力,然後在陸地之上擊敗日本,面對這種情況日本東京方面所有人都束手無策。

無論是海軍還是陸軍都不能拿出儘快破局的辦法,資源匱乏的島國還能夠撐下去麼,日本近年來政局並不穩固,比起後世的十年九相的局面也差不多,陸海軍之間矛盾重重,軍方和政府也不和,財閥支持的民主派和軍閥之間也是衝突不斷。

而且日本的內閣之中的陸軍大臣還海軍大臣都由現役軍人擔任,而這兩個大臣都受到軍部的控制,軍部則是直接對天皇負責。

在這種扯淡的政體之下日本的政局根本就不能安穩下來,因爲只要軍部不滿,就可以讓兩個大臣辭職,然後拒絕派遣接替的人員,如此一來政府就會垮臺,首相就要辭職,實際上政府已經成了軍部的一個玩物。

而且這種趨勢在裕仁上臺之後更加嚴重,裕仁並不同於糊里糊塗的大正天皇,他的野心是顯而易見的,他要超過自己的祖父,他要統治萬國萬民,在執政的過程之中,裕仁就採取了慫恿縱容軍部的態度,甚至支持軍部去壓制政府。

裕仁的目的也很簡單,他要對付的就是日本民主派背後的財閥勢力,日本政府靠著殖產興業扶持起來的財閥和政府並不是一條心,他們手中掌控了大量的資本,已經和西方的財團沒有什麼區別了,他們希望的是能夠玩民主普選的那套東西。

因爲他們就能夠憑藉手中的資本力量操縱日本的政局,成爲這個國家的真正幕後統治者,而天皇也就真的成了一個擺設,沒有任何的權力。

裕仁洞悉了財閥的打算,自然不會吃虧,他現在全力支持軍部的行動,對中國進行挑戰也是裕仁慫恿的,他很清楚如果能夠打贏一場大戰對於他會是多大的幫助,那時候他的威望絕對會直線上升,就能夠做到說一不二的地步,面對那些元老也就更有底氣。

不過正如古話說的那樣,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裕仁光想著怎麼打敗中國獲得好處,卻沒有想到現在的日本已經沒有那個實力了,前線之上接連傳來了噩耗。中國軍隊突破鴨綠江防線。

強大的裝甲力量正在瘋狂的突進。日本新組建的空軍損失慘重,幾乎難以再戰,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算是了十幾萬噸的貨船,這對於日本更是致命的打擊,從西南的航路到太平洋航路都不安全。

尤其是太平洋航路出現危險,對日本的打擊更大。這標誌著不能從美國隨心所欲的獲得戰爭物資,也標誌著日本海軍吹噓的絕對封鎖圈已經成爲了一個笑話,聯合艦隊根本就不足以封鎖整個中國東海。

其實這個封鎖圈本身就是一廂情願的玩意,一戰的時候英國擁有更加強大的海軍,而且地形十分有利,他們一面守住英吉利海峽。一面看住北海,就能把德國人封鎖住,就是如此有利的局勢德國潛艇還是能夠輕易進出大西洋,日本聯合艦隊還沒有英國人強大,而且封鎖的區域更大,不出漏洞纔怪呢!

裕仁只不過是不願意相信事實罷了,此時的裕仁正在惡狠狠的盯著山本權兵衛,這位日本海軍之父。山本權兵衛在日本海軍之中地位崇高。就連伊東佑亨和東鄉平八郎全都是他啓用的,可以說日本聯合艦隊傾注了山本權兵衛的畢生心血。

還在1913年和1923年兩次組閣。是日本最大的實權人物之一,尤其是山縣有朋這個老傢伙死之後,日本已經缺少了一個能夠一言九鼎的元老,山本權兵衛這樣的巨頭話語權越來越大了。

不過此時的山本權兵衛全然沒有了往日的從容,他的海軍正受到嚴重的指責,而這種指責正是來自年輕氣盛的裕仁天皇。

“山本愛卿,帝國是一個島國,海軍是帝國的生命線,朕和帝國所有的子民都盼著海軍能夠振作起來,像日清戰爭還日俄戰爭那樣酣暢淋漓的擊敗對手,樹立起大日本帝國的海上權威,這也是朕的要求!”

裕仁還是儘量保持著冷靜的態度,語氣也儘量的和緩,但是誰都能聽出話語之中的陰森之意,顯然裕仁是在指責海軍了。

一旁的田中義一也發話了,他是既山縣有朋之後的第二代山縣派掌權人,擁有龐大的政治資源,而且田中義一早就看海軍的山本權兵衛不順眼了。

“山本君,這一次戰爭是海軍挑起的,你們藉口漁民爭端,向支那發起挑戰,緊接著事態升級,兩國在突然之間宣戰,才讓帝國處於困境之中,而海軍在挑起了戰爭之後,竟然選擇了退避,你們把陸軍推到了前頭和中國人死拼,你們卻守在琉球一帶看風景,如今你們連風景也看不了了,被支那人突破了你們固若金湯的防線,難道海軍就不應該反省麼?”

田中義一不愧是日後制定過侵華方針的人物,說起話來如同刀子一般,每一句都直至山本權兵衛的心頭,順帶著還把陸軍的責任推卸出去,真是高手之中的高手。

山本權兵衛一時不知道如何反駁,會場就僵持下來,裕仁的目光突然落在了西園寺公望身上。

“西園寺元老,您見過喬宇,也對中國極爲熟悉,您認爲帝國該如何做呢!”

西園寺公望本來一眼不發,準備裝死狗來的,裕仁突然問到了他,西園寺公望也不能不說話了。

“陛下,諸君,現在不是指責和推卸責任的時候,帝國需要的是解決困境的辦法,我建議要儘快打破僵局,最好能夠取得一場勝利,然後讓英美列強出面,體面的結束這場戰爭!”

一聽西園寺公望居然說爭取體面的結束戰爭,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這是日本的元老該說的話麼,尤其是裕仁兩隻眼好像是鷹隼一樣狠狠的盯著西園寺公望,從牙縫之中艱難的擠出了幾個字:“大日本榮耀不容玷污!”

西園寺公望聽到這裡並沒有任何的意外,他只有一絲冷笑,沒有實力,就知道蠻幹是沒有的,日本上下特別是天皇的擴張野心就是癌細胞,遲早吞噬了整個日本!(未完待續。)

第51章 鄉紳 惡吏第282章 新聞出版條例第316章 審判第77章 滇軍來了第315章 土地改革第266章 合作第五把五十五章 保安公司第249章 橫財富國第518章 亡國工程馬奇諾第129章 無能楊藎誠第95章 跑路將軍黃興第463章 在華資產第32章 商會新章程第27章 綁架第三十八 掌稅權第560章 航母碰撞第173章 客似雲來第83章 規矩就是用來改變的第218章 德華大學第13章 初訓第417章 知趣的葡萄牙人第230章 共和?帝制?第216章 軍工生產第636章 諾曼底第63章 川南盧家第539章 會見羅斯福第420章 日內瓦會議第153章 血色巴塘第433章 第一槍第314章 巴黎和會第73章 會見盧鼐第240章 海軍藍第174章 亂哄哄已一年第253章 緊急斡旋第439章 日本困局第379章 和平發展(三)第317章 無期徒刑第449章 血染黃浦江第564章 丘吉爾上臺第123章 進軍貴州第289章 戰昭通(三)第403章 玩偶第557章 替人消災第476章 泰戈爾訪華(上)第640章 倭王被俘第290章 是非成敗第310章 協同作戰第437章 海浪在行動第264章 對俄貿易第471章 賠款問題第403章 玩偶第190章 水落石未出第242章 雲土第232章 擴軍備戰第445章 南海波瀾第299章 雲南白藥第175章 楊度再訪第407章 宇宙大國第572章 凍結資產第598章 會見斯大林第392章 海軍南下第441章 沉沒第582章 猖狂的東條第325章 土司叛逃第96章 四川代表第322章 中國的抗爭(四)第168章 戍邊第145章 飛行表演第176章 肅清土匪第442章 崩潰第289章 戰昭通(三)第579章 準備打仗吧第170章 災情如火第438章 絞殺戰第10章 投資公司第218章 德華大學第24章 巡警擴編第308章 生擒第452章 航母時代第346章 高爾察克黃金第97章 改造川廠第77章 滇軍來了第509章 四國角力第282章 新聞出版條例第272章 西南聯合開發計劃第342章 張作霖第196章 追擊第347章 沙皇的寶貝第259章 兵進漢中第241章 海外華人第139章 馮如來了第14章 託尼第141章 剿匪的學問第174章 亂哄哄已一年第462章 朝鮮神風第278章 文人風骨第453章 轟炸基隆第249章 洪憲第344章 兵峰北進第545章 脆弱的大國
第51章 鄉紳 惡吏第282章 新聞出版條例第316章 審判第77章 滇軍來了第315章 土地改革第266章 合作第五把五十五章 保安公司第249章 橫財富國第518章 亡國工程馬奇諾第129章 無能楊藎誠第95章 跑路將軍黃興第463章 在華資產第32章 商會新章程第27章 綁架第三十八 掌稅權第560章 航母碰撞第173章 客似雲來第83章 規矩就是用來改變的第218章 德華大學第13章 初訓第417章 知趣的葡萄牙人第230章 共和?帝制?第216章 軍工生產第636章 諾曼底第63章 川南盧家第539章 會見羅斯福第420章 日內瓦會議第153章 血色巴塘第433章 第一槍第314章 巴黎和會第73章 會見盧鼐第240章 海軍藍第174章 亂哄哄已一年第253章 緊急斡旋第439章 日本困局第379章 和平發展(三)第317章 無期徒刑第449章 血染黃浦江第564章 丘吉爾上臺第123章 進軍貴州第289章 戰昭通(三)第403章 玩偶第557章 替人消災第476章 泰戈爾訪華(上)第640章 倭王被俘第290章 是非成敗第310章 協同作戰第437章 海浪在行動第264章 對俄貿易第471章 賠款問題第403章 玩偶第190章 水落石未出第242章 雲土第232章 擴軍備戰第445章 南海波瀾第299章 雲南白藥第175章 楊度再訪第407章 宇宙大國第572章 凍結資產第598章 會見斯大林第392章 海軍南下第441章 沉沒第582章 猖狂的東條第325章 土司叛逃第96章 四川代表第322章 中國的抗爭(四)第168章 戍邊第145章 飛行表演第176章 肅清土匪第442章 崩潰第289章 戰昭通(三)第579章 準備打仗吧第170章 災情如火第438章 絞殺戰第10章 投資公司第218章 德華大學第24章 巡警擴編第308章 生擒第452章 航母時代第346章 高爾察克黃金第97章 改造川廠第77章 滇軍來了第509章 四國角力第282章 新聞出版條例第272章 西南聯合開發計劃第342章 張作霖第196章 追擊第347章 沙皇的寶貝第259章 兵進漢中第241章 海外華人第139章 馮如來了第14章 託尼第141章 剿匪的學問第174章 亂哄哄已一年第462章 朝鮮神風第278章 文人風骨第453章 轟炸基隆第249章 洪憲第344章 兵峰北進第545章 脆弱的大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农安县| 彰化市| 乐业县| 顺平县| 庆安县| 吴川市| 江北区| 紫阳县| 墨玉县| 长沙县| 河间市| 称多县| 银川市| 鄯善县| 文山县| 清流县| 禄劝| 玉屏| 汤原县| 万宁市| 灌云县| 石首市| 根河市| 防城港市| 潞西市| 名山县| 宁强县| 抚松县| 共和县| 太谷县| 于都县| 青州市| 陵川县| 西城区| 石阡县| 宜川县| 棋牌| 彝良县| 高安市| 静安区| 鸡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