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3章 通風報信

隨著大規模的轟炸結束,漢密爾頓也很清楚對方的陸上攻擊也肯定就要到了,密支那距離中國邊境只有一百公里,而距離曼德勒將近五百公里,這種距離使得英國根本沒有時間調集援兵,況且現在整個殖民地都比較空虛,有限的兵力還要去維持殖民地的安穩,哪能夠抽到人馬援助密支那啊,而就在此時一直趾高氣昂的大英帝國才發現自己原來這麼虛弱,面對一個陸軍強國,英國根本沒有太多的辦法。

轟炸勝利的消息被第一時間發回來國內,頓時全國陷入極度的震驚,緊接著就是一種狂喜,幾乎是發瘋一般的喜悅,就在幾個月之前中國的合理要求被巴黎和會拒絕,中國民衆經歷了希望到絕望的過程,中國的權力何時能夠挽回?

這是每一箇中國人都在反思的問題,尤其是學界,有良心的學者都開始公開批評西方,也開始尋求新的救國之路,有一部分人開始大肆宣傳多數黨的主張,渴望建立一個紅色中國,而另外一些人將目光投向了西南,投向了統一民主黨,投向了喬宇。

現在西南軍用一場酣暢淋漓的空襲向全國展示他們工業建設的成果,能夠挑戰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無疑是中國重新崛起的最好證明,什麼都沒有實打實的實力讓人信服,當然這場邊境衝突還在繼續之中,空中的爭鬥中國一比零獲勝,接下來就是陸地上的較量。只有在陸地上也擊敗英國人,纔算是徹底取得了勝利。

而此時密支那城外也的確是炮火連天,戰況異常激烈,盧漢率領的裝甲旅作爲先頭部隊已經衝到了密支那的外圍陣地。漢密爾頓作爲經歷過歐洲戰場的軍官還是有幾分本事的,在陣地外圍設置了大量的壕溝,鐵絲網,挖掘了大量的碉堡,然後又縱深配製部隊,形成堅固的防線。

漢密爾頓很清楚自己的處境,空軍幾乎損失殆盡,更加糟糕的是油料庫被轟炸了。也就是說他的裝甲部隊也徹底失去了行動的能力,幾十輛坦克只能當固定炮臺來用了,在這種局面之下要想著進攻,那就只能是瘋子了。因此還是固守待援比較妥當,好在手下還有不少經歷過一戰的印度老兵,習慣了西線戰場的殘酷之後,這些老兵還是能夠應付遠東的局面的,而且這些老兵保持了印度人最優良的傳統。那就是服從,簡直就是盲從,正是這種盲從使他們變成了不錯的戰士。

盧漢也是貪功心切,並沒有等待後續部隊全部趕到。而是率先發起了攻擊,彪式坦克出衆的越野性能展露出來。跨過壕溝輕而易舉,碾碎鐵絲網也十分容易。英國軍隊射擊過來的槍彈只能給彪式撓癢癢,根本奈何不了他們。

很快中國的裝甲部隊就衝破了外圍防線,坐鎮指揮的漢密爾頓此時也是如坐鍼氈,他根本沒有想到中國軍隊的攻擊會這麼犀利,他只能寄希望那些印度士兵能夠抵擋住中國人的攻擊。

阿三爲了主子的確是十分賣命,根本不顧性命,有些人甚至抱集束手榴彈衝上來拼命,坦克和裝甲車雖然能夠輕易將他們擊斃,但是盧漢手中只有一個坦克旅,兵力稍微有些不足,總能有幾個漏網之魚,頓時衝擊最快的三輛坦克全部被擊傷,使得衝鋒的速度爲之一頓,這個短暫的停息被英國軍官抓住了,開始調動炮兵快速覆蓋中國的坦克,中國方面損傷開始增大。

盧漢也殺紅了眼,指揮手下的戰車一定要將英國的烏龜殼打開,正在此時朱慶瀾突然下達了暫停進攻的命令,要求坦克旅全部撤出來,盧漢此時已經要突破第二道防線,勝利在望,但是也是隻得聽從命令,指揮著部下從陣地之上撤下來,這時候朱慶瀾帶著後續部隊也已經趕到,正在構築陣地。

“總指揮,我已經突破了英國人的兩道陣地,只要後續部隊加把勁,今天日落之前就能夠打到密支那城裡面去,您怎麼能讓我撤退啊!”

朱慶瀾看著懊惱無比的盧漢笑道:“這不是我的命令,而是鈞座的意思,我們要調整戰術了,對密支那圍而不打,把這裡作爲一個誘餌,引誘英國不斷的派遣援兵!”

其實喬宇原本打算一舉攻克密支那,通過一場大勝,讓英國人徹底知道中國的厲害,如此一來西南邊境也就能夠安定了,不過喬宇在和朱爾典的談判之中發現了問題,就是現在的英國根本不能夠退後,如果退出了密支那,對於英國殖民體系將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小小的密支那就好像一個撬動地球的支點一樣。

一戰之後英國勢力大幅度削弱,所有的殖民地都出現了不穩的跡象,英國人只要退後一步,就是在示弱,一旦被外人看出英國的虛弱之後,殖民地必將出現大範圍的獨立狂潮,進而將大英帝國淹沒,其實英國之所以能夠維持龐大的殖民帝國,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著威嚇實現的,正是因爲殖民地民衆對英國有了從骨子裡的恐懼,他們才能夠作威作福。

可是被趕出了密支那,就是打破英國的神話,沒有了恐懼之後,等待大英帝國的命運就和歷史上所有的帝國沒有什麼區別了,喬宇猛然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後急忙找了蔣百里和吳桐商討,蔣百里也認同了喬宇的判斷,其實在邊境的問題上中國和英國都沒有退路了。

對於中國來說主權問題沒有談判的可能,英國也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殖民地,但是這並不是喬宇想要的結果,英國註定沒落,對中國有最大威脅的一個是紅色俄國,一個是狼心狗肺的日本,這個時候俄國還在內戰。中國絕對不能放棄這次機會,在對待俄國的立場上中國和英國是有合作可能的。

因此經過仔細商討喬宇決定改變作戰策略,對密支那圍而不攻,把這三萬多部隊作爲一個籌碼。迫使英國讓步,這樣既能夠更大限度的調動英國兵力,爭取戰略主動,又能夠保住英國一絲體面,爲和談留下可能,因此喬宇纔給朱慶瀾下達命令。

瞭解了喬宇的意圖之後,朱慶瀾立即改變了作戰方略,立即調用三個師的部隊將密支那團團圍住。另外又給盧漢這支機動性最強的裝甲部隊一個新的任務,那就是沿著公路南下,搶佔八莫。

“盧旅長,八莫位於伊洛瓦底江上游東岸及其支流太平江匯口附近。地當水陸要衝,距離密支那將近二百公里,距離曼德勒也不到三百公里,還有一條公路連接南坎,而南坎也是我們這次一定要收回的領土之一。因此八莫正好處在一個關鍵的節點之上,是英國北上援軍必經之地,因此我要求你們在英國援兵到來之前必須將八莫佔領,把這裡打造成一個牢不可破的堡壘。把英國援軍阻擋在八莫!”

盧漢此時也瞭解了八莫的重要性,果真如同朱慶瀾所說。只要將八莫佔領,那麼就等於是把緬甸北部切了下來。成了一塊巨大的肥肉,英國將陷入空前的被動之中,這種工作正是裝甲部隊最喜歡的。

當即盧漢就去準備,剛剛坦克旅已經經歷了一場戰鬥,有些坦克已經出現了損傷,必須立即修復,更爲關鍵的是油料問題,長途奔襲二百公里,沒有油料作爲支持是絕對做不到的,每輛坦克都攜帶了兩個油桶,後勤部隊也要精心準備,彪式坦克雖然很皮實耐用,但是技術還有不成熟的地方,而且緬甸這個鬼地方山高林密,道路很艱難,因此坦克很容易出問題。

這個時候維修工作就顯得比較重要了,爲了能讓坦克部隊快速行進,一共準備了十二輛卡車,專門帶上維修設備以及大量的備用零件,緊緊跟隨,隨時解決出現的問題,正是這種周到的考慮,纔給了盧漢充足的信心,遍觀西南軍,能夠達到這種程度的部隊也幾乎沒有。

盧漢一聲令下,坦克旅繞過密支那,快速沿著公路南下,宛如一羣巨獸一般,快速推進,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撓他們的行進。

而在兩天之前從曼德勒也出發了一個支援部隊,這支部隊一共由三個師組成,其中有兩個印度師,以及一個蘇格蘭師,全都是經歷過一戰戰火考驗的精銳部隊,這些部隊原計劃是用來穩定緬甸局勢的,現在和中國的衝突爆發,就急匆匆的離開曼德勒,火速援助密支那,而八莫也同樣是他們的必經之地。

中英兩軍之間的行軍之爭就此展開,誰能夠先趕到八莫,就能夠佔據有利地位,這一說這場爭奪就是在同時間賽跑,所幸的是中國使用的是坦克,而英國卻要靠兩條腿,雖然他們早走了兩天,但是這種優勢漸漸的被坦克部隊追平了。

緬甸的道路並不算好,而且有大量的坡路,對坦克的性能是極大的考驗,就算是英國已經修築了公路,但是這種程度的公路根本承受不住十幾噸的坦克的重量,被碾壓得四分五裂,坦克的速度被極大的限制,時速僅能維持在十公里左右,但是這已經很驚人了,而坦克的另一大優勢就是不用休息,夜間也是一樣行動,似乎能夠限制坦克速度的就是油料了。

盧漢爲了保證行軍速度特意在一些坦克上面裝了一些木板,遇到泥濘的道路之後,就把木板放在了道路之上,保證坦克能夠順利通過,普通的溪流彪式坦克完全可以輕易涉水過去,稍微寬闊一些的河流就必須要架設橋樑,好在隨同坦克部隊一起進軍的還有一個工兵營,隨時進行維修。

其實戰爭中佔據了最大的時間的並不是戰鬥,而是行軍,這個時間要達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古代戰爭甚至超過了百分之九十,坦克的出現極大的提升了行軍速度,經過將近一天的行軍,盧漢的部隊終於趕到了八莫,看著神兵天降的部隊,八莫當地人全部目瞪口呆,根本不敢相信……)

第534章 國際競技場第365章 和平談判第369章 對抗升級第503章 暹羅艦隊第529章 紅色諜王第406章 溥儀失蹤了第314章 巴黎和會第463章 在華資產第261章 聯省自治第1章 與烈士同行第24章 巡警擴編第96章 四川代表第339章 別了,朱爾典(三)第637章 巨頭再聚會第482章 克拉運河第511章 圖窮匕見第86章 鴻門宴第21章 翻底牌第520章 外蒙資源第207章 蔣百里第621章 兩場戰爭第575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309章 興登堡防線第12章 護衛隊第268章 新華春夢第56章 火炮在哪裡第642章 清算第603章 元老託孤第418章 驅逐法國第一戰第628章 熊本師團第132章 鏖戰天皇寺第99章 滿城第246章 軍火暴利第484章 臺澎市第607章 日本的冬天第289章 戰昭通(三)第306章 轟然倒塌第84章 罷工第165章 追蹤兇手第528章 阮愛國的掙扎第125章 四川財政第112章 難民第70章 進軍川南第142章 忽悠老袁第621章 兩場戰爭第146章 川邊危機第26章 天國舊事第293章 中國參戰軍第379章 和平發展(三)第528章 阮愛國的掙扎第228章 中國勞工援助計劃第527章 開戰第475章 和平第129章 無能楊藎誠第21章 翻底牌第223章 打蛇七寸第314章 巴黎和會第272章 西南聯合開發計劃第307章 張勳謀逆第46章 技工學校第281章 用戰爭捍衛和平(三)第332章 挺進密支那第453章 轟炸基隆第584章 山下奉文之死第116章 心灰意冷的喻培倫第19章 買辦心態第189章 貴州不穩第159章 各自命門第460章 聯隊旗第100章 教育爲本第565章 中印邊境問題第268章 新華春夢第533章 安南行省第26章 天國舊事第191章 孫文的價碼第233章 日本人的命根子第394章 驅逐棒子第569章 俾斯麥號沉沒第437章 海浪在行動第17章 商會推選第544章 全球擴軍第434章 海軍航空兵的第一個祭品第343章 奉軍的蛀蟲第183章 好的民主纔是好東西第67章 武昌首義第552章 嚴守中立第636章 諾曼底第191章 孫文的價碼第517章 西邊不亮東邊亮第399章 新世界第188章 劇毒第43章 保路風潮第491章 長天號事件第470章 妙人郭國基第418章 驅逐法國第一戰第403章 玩偶第60章 參謀第234章 造船廠第260章 只反袁世凱,不反北洋第78章 兩員悍將
第534章 國際競技場第365章 和平談判第369章 對抗升級第503章 暹羅艦隊第529章 紅色諜王第406章 溥儀失蹤了第314章 巴黎和會第463章 在華資產第261章 聯省自治第1章 與烈士同行第24章 巡警擴編第96章 四川代表第339章 別了,朱爾典(三)第637章 巨頭再聚會第482章 克拉運河第511章 圖窮匕見第86章 鴻門宴第21章 翻底牌第520章 外蒙資源第207章 蔣百里第621章 兩場戰爭第575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309章 興登堡防線第12章 護衛隊第268章 新華春夢第56章 火炮在哪裡第642章 清算第603章 元老託孤第418章 驅逐法國第一戰第628章 熊本師團第132章 鏖戰天皇寺第99章 滿城第246章 軍火暴利第484章 臺澎市第607章 日本的冬天第289章 戰昭通(三)第306章 轟然倒塌第84章 罷工第165章 追蹤兇手第528章 阮愛國的掙扎第125章 四川財政第112章 難民第70章 進軍川南第142章 忽悠老袁第621章 兩場戰爭第146章 川邊危機第26章 天國舊事第293章 中國參戰軍第379章 和平發展(三)第528章 阮愛國的掙扎第228章 中國勞工援助計劃第527章 開戰第475章 和平第129章 無能楊藎誠第21章 翻底牌第223章 打蛇七寸第314章 巴黎和會第272章 西南聯合開發計劃第307章 張勳謀逆第46章 技工學校第281章 用戰爭捍衛和平(三)第332章 挺進密支那第453章 轟炸基隆第584章 山下奉文之死第116章 心灰意冷的喻培倫第19章 買辦心態第189章 貴州不穩第159章 各自命門第460章 聯隊旗第100章 教育爲本第565章 中印邊境問題第268章 新華春夢第533章 安南行省第26章 天國舊事第191章 孫文的價碼第233章 日本人的命根子第394章 驅逐棒子第569章 俾斯麥號沉沒第437章 海浪在行動第17章 商會推選第544章 全球擴軍第434章 海軍航空兵的第一個祭品第343章 奉軍的蛀蟲第183章 好的民主纔是好東西第67章 武昌首義第552章 嚴守中立第636章 諾曼底第191章 孫文的價碼第517章 西邊不亮東邊亮第399章 新世界第188章 劇毒第43章 保路風潮第491章 長天號事件第470章 妙人郭國基第418章 驅逐法國第一戰第403章 玩偶第60章 參謀第234章 造船廠第260章 只反袁世凱,不反北洋第78章 兩員悍將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波县| 北川| 水富县| 青冈县| 阿荣旗| 慈溪市| 霍城县| 阳谷县| 洪泽县| 吉木萨尔县| 宜都市| 湾仔区| 冀州市| 神池县| 江西省| 钟山县| 桂阳县| 微山县| 孙吴县| 额济纳旗| 万载县| 左权县| 廉江市| 宁强县| 武清区| 澎湖县| 阳谷县| 黔东| 新干县| 玛沁县| 安陆市| 黄大仙区| 电白县| 玛沁县| 凌海市| 永登县| 朝阳县| 璧山县| 东海县| 崇左市| 六枝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