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16章 開局

閻錫山率領著龐大的採購團前往德國,對於剛上任的希特勒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支持,現在德國糟糕的經濟狀況也在考驗著納粹黨,如果不能把經濟從低谷之中拉出來,希特勒獲得的權力就只是暫時的,還會像魏瑪共和國一樣,被民衆毫不留情的拋棄。

不過閻錫山此行除了談經濟合作之外,還有一項秘密的軍事合作協議,希特勒從上臺之日起就試圖恢復德國的軍力,但是面對一戰之後的重重限制,德國想要重整軍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大的苦難就是人才的缺失,一方面是優秀的軍事指揮官,另外一方面也是整個軍工體系的問題。

軍工領域也是要求不斷進步的一個行業,必須不斷的發展,從一戰到現在十幾年的時間過去了,理念技術的進步都是十分巨大的,德國的軍工企業卻由於嚴格的制裁基本處於停滯的狀態,對於新技術缺乏實踐。

而沒有實踐,就無法生產出適應新形勢的優秀武器,而在這方面中國擁有著巨大的優勢,陸海空三軍裝備都有德國需要學習的地方,另外根據當初同賽克特達成的協議,中國也爲德國保留了一批軍事人才,現在這些人正分散在中國的各個軍工企業和主要作戰部隊之中。

這些人在這幾年之中學到了很多的新東西,如今希特勒掌權,中國也該向德國交還這些人了,希特拉其實對於這項交易並不完全清楚,當閻錫山向他提起來的時候,希特勒簡直高興的發瘋。

他太理解這些人的價值了,擁有了他們至少能讓德國的軍隊和軍工企業減少三五年的摸索時間,要知道德國作爲一個奮力直追的國家,時間就是最重要的事情,憑藉著中國的經驗,希特勒的信心更加充足了。

小鬍子的神情越發的激動了,又止不住奔涌的情感。在閻錫山面前滔滔不絕的開始演說。表情和動作都誇張到了極點,他希望中德兩國能夠攜起手來,共同對付英法等殖民主義,消滅俄國的紅色力量。

閻錫山對於這些一點興趣都沒有,談新秩序至少要等到德國強大起來才行,現在的德國還不配和中國談太深遠的合作,中國能夠在希特勒上臺的時候就送出這樣一個大禮包。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有自己的算計。

最主要的還是技術上面的需求,中國這一次需要弄到的有克虜伯裝甲技術,還有光學玻璃技術,這都是對中國軍工也有著巨大的提升的好東西,中國絕對不會白幫著德國保存軍工力量。

這就是保護費,中國幫助德國存了十年多?,F在該到了支付的時候了,當然中國在這種合作之中也從德國人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不過這只是附加品,還不能夠抵償德國欠中國的人情。

另外中國還看重德國的一項技術,那就是鎢技術,由此能夠生產出超硬合金鋼,以及各種刀具,對於機牀的生產水平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提升。價值很高。針對這項技術中國計劃是通過資源來交換,簡單的說就是中國向德國提供鎢礦砂。然後德國提供全面的技術。

這種合作對於中德雙方都是巨大的好處,因此談判也變得十分容易,很快就敲定了協議,閻錫山在德國的主要城市又參觀考察了一圈,所到之處都受到了德國政府和納粹黨的熱烈歡迎,到處都張貼著中德友誼萬歲的條幅,民衆手持鮮花,熱情歡呼。

閻錫山對於這種盛況空前的歡迎還有些不適應,尤其是每到一處都要發表一些講話,面對官員閻錫山能夠輕易的訓話,不過面對著數量衆多的民衆,閻錫山就有些措手不及,不過好在也沒有出醜。

爲了表示對閻錫山訪德的感激之情,德國隨即也派遣了一個龐大的訪問團回訪中國,這個時代的大國領袖輕易不會出國的,一方面是交通遠沒有後世便利,危險係數也高,另外如同喬宇這類的大權獨攬的領袖確實不便於出國,不然國內容易產生不可預料的變化。

希特勒也是如此,回訪之中他並沒有親自率隊,不過也派出了兩員大將,一個是戈林,一個是戈培爾,這兩個希特勒最密切的戰友代表希特勒前往中國。

在希特勒一上臺,中德之間的交往就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對於兩國的發展都有巨大的促進作用,中國此時的二五規劃也勝利完成,原定的工業指標基本達到,鋼鐵產量更是達到了九百萬噸,比原定目標高了一百萬噸。

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也全部落實下去,各種工業部門也得到了細化,幾乎所有的工業品中國都能夠生產,當然還只是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遠達不到好的程度,甚至有些關鍵東西要仰仗美德的技術,但是至少一個前所未有的工業格局被奠定了下來,這就是中國日後稱雄世界的本錢。

一個完善的工業體系是有著自己的生命的,能夠不斷的創新發展,工業體系越來也複雜,生產的產品也越來越多,相應的需要的人口就越來越多,在兩次世界大戰之中德國的國力都壓過了英國,很大程度上就是德國的人口大大的超過了英國。

這一點隨著工業系統的升級,變得越來越明顯,英國,法國這種國家已經無可救藥的落後了,相對較少的人口和狹小的國土已經無法承擔越來越複雜的工業體系了。

中國的城市也不斷的發展,一線城市比起歐美也不算遜色,雖然由於猶太財團的興風作浪,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受到了相當程度的衝擊,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已經重新恢復了元氣,幾個大的城市圈已經形成。

中國在快速進步,世界也是如此,羅斯福上臺之後,就開始了大肆的花錢,其實羅斯福的新政也沒有什麼太特殊的東西,最核心的內容就是花錢,在經濟危機之中,老百姓不敢消費,也沒錢消費。企業家不敢投資。使得社會的需求越發的降低,整個國民經濟就處在蕭條之中,難以恢復。

羅斯福當政之後,就有政府出面,大肆花錢,投資基礎設施,大搞水利建設。修機場,建鐵路,蓋碼頭,不管需不需要,先建起來,給失業人口提供工作。基礎建設過程之中又需要海量的鋼鐵,水泥等等建築材料,也需要大型機械。

如此一來就創造出了大量的需求,政府的刺激行動讓經濟再度運轉起來,而且速度越來越快,不過作爲一個局外人,喬宇把一切看得很清楚,羅斯福的新政依舊問題重重。最大的問題就是政府的投資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著多印鈔票換來的。

短期之內或許會有效果。但是長期下去,必然造成美元的貶值。國內通貨膨脹壓力巨大,而且羅斯福的金融改革實際上傾向於壟斷銀行的,勢必造成財富的進一步聚集,最終得利最大的還是壟斷集團。

等到財政的刺激失去效果的時候,就是戰爭爆發的時刻!

喬宇其實也在思考爲何二戰就不可避免,答案就在這裡,當所有的辦法都使用了之後,各國之間又沒有核武器這種大殺器制約,那就只剩下刺刀見紅,打一場成了唯一選擇了。

所以喬宇對於中國的要求很明確,那就是整個三五規劃期間要把著眼點放在世界性的大戰之上,中國要全面加強軍備,而中國政府的高層也有了相當程度的共識,戰爭絕對不可避免,大家等的就是什麼時候開局而已。

正當所有人都將注意力放在了幾個強國之上的時候,非洲突出傳來了警報,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亞(也就是後來的埃塞俄比亞)的邊境製造了事端,這個消息傳來的時候,讓所有國家都不自覺的想起了日本針對婆羅洲的行動。

意大利對於阿比西尼亞早就垂涎三尺,不過意大利這個國家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想要大口吃肉,又沒有一副好牙口,就在1895年至1896年之間,意大利就掀起了一次侵略行動,不過遭到了阿比西尼亞的頑強抵抗,意大利軍隊慘遭失敗,不僅簽訂條約確定了阿比西尼亞的獨立地位,同時還賠償給阿比西尼亞1000萬里拉。

遍觀世界主要列強,哪個不是讓別人割地賠款,自己吃的滿嘴流油,就算法國人沒有打勝仗,但是也得到了不少的好處,是不勝而勝之戰。而意大利的行徑完全就是賣萌了。

不過意大利人還決定將萌賣到底,在墨索里尼上臺之後,意大利人大大加強了軍備,特別是經濟危機,對於意大利的損傷更加嚴重,美國有強大的積累,英法有殖民地,德國擁有技術,而意大利卻什麼都沒有,一場經濟危機,讓意大利原形畢露。

墨索里尼很清楚,意大利要想擺脫經濟危機的陰霾,就必須擴張領土,掌控整個地中海,重建羅馬帝國的榮耀,在墨索里尼的授意之下,意大利在意屬索馬里和阿比西尼亞的邊境製造了流血衝突。

阿比西尼亞在這個時候,也犯了嚴重的錯誤,將希望寄託在了國聯和英國人的調停之上,喬宇在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卻是極爲興奮,一個天賜的良機又擺在了中國的面前,非洲是一塊蘊藏著巨大寶藏的土地,而意大利又是列強之中的魚腩,戰鬥力弱到了極點,英法等國軟弱無能,中國卻要伸張正義,爲阿比西尼亞主持公道。

當然更現實的就是藉助此次事件,將中國的勢力深入到非洲,中國此時還不是國聯的正式成員,只是一個特別觀察員國,但是絲毫不妨礙中國在國聯發出自己的聲音,中國代表在日內瓦發表了措詞強硬的聲明,嚴厲譴責意大利蓄意挑起衝突的行徑,並且表示如果意大利膽敢侵略阿比西尼亞,中國將對意大利採取一切必要的制裁手段!(未完待續。)

第550章 狩獵場(中)第424章 鋼鐵大跨躍第579章 準備打仗吧第40章 東川我做主第421章 天子一怒第133章 蔡鍔分兵第68章 竊賊第113章 陶成章的謀劃第429章 國產汽車第246章 軍火暴利第217章 數錢吧第235章 轟炸第439章 日本困局第59章 成都血案第524章 軍火商機第442章 崩潰第1章 與烈士同行第389章 人頭滾滾第412章 起點號第423章 迴歸第494章 神兵天降第31章 一張委任狀第325章 土司叛逃第271章 缺老師第16章 楊庶堪來訪第493章 托洛茨基逃亡第595章 兵臨城下第647章 發達國家粉碎機第403章 玩偶第142章 忽悠老袁第311章 出兵外蒙古第102章 光復會第53章 刺殺第114章 魏司的條件第502章 崩盤第536章 和德國結盟第307章 張勳謀逆第261章 聯省自治第33章 激辯第152章 迫擊炮的威風第198章 漢陽鐵廠完了第287章 戰昭通(一)第65章 楊度來訪第284章 戰爭宣言第219章 青島血戰第177章 尊袁第268章 新華春夢第73章 會見盧鼐第618章 飢餓戰爭第99章 滿城第476章 泰戈爾訪華(上)第172章 交易第4章 說服第40章 東川我做主第243章 矛頭直指唐繼堯第92章 劃分利益第229章 成昆鐵路第374章 血戰蘇俄(二)第307章 張勳謀逆第40章 東川我做主第253章 緊急斡旋第243章 矛頭直指唐繼堯第257章 首鼠兩端的劉顯世第205章 權勢熏天第598章 會見斯大林第90章 拜會趙爾豐第448章 航母趕到第531章 封鎖第129章 無能楊藎誠第458章 登陸(三)第415章 自動化時代第245章 經濟入侵第273章 在歐洲第152章 迫擊炮的威風第426章 海防港第363章 中日碰撞(四)第299章 雲南白藥第167章 糧食魔咒第157章 鬥法陳宦第278章 文人風骨第553章 暹羅有變第467章 北京和談第282章 新聞出版條例第597章 橙劑第418章 驅逐法國第一戰第425章 重啓海軍競賽第318章 阮愛國第283章 你有什麼好圖謀的第70章 進軍川南第81章 破敵第17章 商會推選第568章 海峽爭鋒第197章 出省剿匪第四十八掌二哥回 家第573章 雷達第129章 無能楊藎誠第612章 巨頭約會第485章 路邊炸彈第261章 聯省自治第17章 商會推選
第550章 狩獵場(中)第424章 鋼鐵大跨躍第579章 準備打仗吧第40章 東川我做主第421章 天子一怒第133章 蔡鍔分兵第68章 竊賊第113章 陶成章的謀劃第429章 國產汽車第246章 軍火暴利第217章 數錢吧第235章 轟炸第439章 日本困局第59章 成都血案第524章 軍火商機第442章 崩潰第1章 與烈士同行第389章 人頭滾滾第412章 起點號第423章 迴歸第494章 神兵天降第31章 一張委任狀第325章 土司叛逃第271章 缺老師第16章 楊庶堪來訪第493章 托洛茨基逃亡第595章 兵臨城下第647章 發達國家粉碎機第403章 玩偶第142章 忽悠老袁第311章 出兵外蒙古第102章 光復會第53章 刺殺第114章 魏司的條件第502章 崩盤第536章 和德國結盟第307章 張勳謀逆第261章 聯省自治第33章 激辯第152章 迫擊炮的威風第198章 漢陽鐵廠完了第287章 戰昭通(一)第65章 楊度來訪第284章 戰爭宣言第219章 青島血戰第177章 尊袁第268章 新華春夢第73章 會見盧鼐第618章 飢餓戰爭第99章 滿城第476章 泰戈爾訪華(上)第172章 交易第4章 說服第40章 東川我做主第243章 矛頭直指唐繼堯第92章 劃分利益第229章 成昆鐵路第374章 血戰蘇俄(二)第307章 張勳謀逆第40章 東川我做主第253章 緊急斡旋第243章 矛頭直指唐繼堯第257章 首鼠兩端的劉顯世第205章 權勢熏天第598章 會見斯大林第90章 拜會趙爾豐第448章 航母趕到第531章 封鎖第129章 無能楊藎誠第458章 登陸(三)第415章 自動化時代第245章 經濟入侵第273章 在歐洲第152章 迫擊炮的威風第426章 海防港第363章 中日碰撞(四)第299章 雲南白藥第167章 糧食魔咒第157章 鬥法陳宦第278章 文人風骨第553章 暹羅有變第467章 北京和談第282章 新聞出版條例第597章 橙劑第418章 驅逐法國第一戰第425章 重啓海軍競賽第318章 阮愛國第283章 你有什麼好圖謀的第70章 進軍川南第81章 破敵第17章 商會推選第568章 海峽爭鋒第197章 出省剿匪第四十八掌二哥回 家第573章 雷達第129章 無能楊藎誠第612章 巨頭約會第485章 路邊炸彈第261章 聯省自治第17章 商會推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通市| 黄龙县| 利川市| 柳江县| 阳信县| 盘锦市| 福泉市| 双辽市| 和静县| 孟津县| 乐亭县| 余江县| 夏邑县| 莎车县| 怀仁县| 革吉县| 泸定县| 浮山县| 瓦房店市| 华蓥市| 兴仁县| 舟曲县| 静海县| 五家渠市| 周口市| 土默特右旗| 白水县| 伊宁县| 平江县| 东莞市| 石渠县| 台东县| 邯郸县| 浦县| 政和县| 明星| 东山县| 邓州市| 阿鲁科尔沁旗| 南投市| 中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