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

建安四年六月,周瑜率軍北上,先得涪縣、江油、梓潼,後再得陰平關(guān)、白水關(guān)之地,得廣元全郡之地。

中旬時,尋陽營丁正、丁牛二將率三千殘兵撤入葭萌關(guān)內(nèi)鎮(zhèn)守,李嚴(yán)率軍退守沔陽。

六月下旬時,諸葛亮率南蠻一萬無當(dāng)飛軍,劉磐兩萬武陵營兵馬共計三萬大軍趕至成都城外。

這一日,諸葛亮、蒯越合兵一處,六七萬大軍於城外一字排開,團(tuán)團(tuán)將成都圍住,位於刺史府內(nèi)的劉璋接到綿竹關(guān)失陷周瑜之手,鄧賢被甘寧所斬的急報之後,半月以來,早已是茶飯不思,如今終於是病倒。

“爾等且議議,該如何對敵罷。”他有氣無力地看著屋內(nèi)的一衆(zhòng)文武,原本他益州刺史帳下,也算是人才濟(jì)濟(jì),可自從張鬆之死後,法正、孟達(dá)二人雙雙出走,龐羲、嚴(yán)顏被俘後歸降江東,嚴(yán)顏歸降江東後,更是將巴川七十餘處城關(guān)全都讓給了江東軍,如今僅靠著張任拼死守城,方纔能有他在城中安身立命之機(jī)。

“主公,城外諸葛亮又派人送來請降書。”

張任猛地拔出腰間長劍,“諸葛村夫,欺吾太甚,主公,且給末將五千精兵,末將願出城殺殺他諸葛村夫的銳氣。”

“主公,吾等請戰(zhàn)。”在他身後,黃權(quán)、泠苞等將一同出列請戰(zhàn)。

“吾城中兵不過三萬,如何爲(wèi)戰(zhàn)?若吾取勝之策,妄自出戰(zhàn),不過是妄送兵卒爾。”劉璋擺了擺手,伸手接過降書,“這江東的漢紙,伸手摸著,已是更爲(wèi)柔和,爾等且看看吾那同宗吳王呈來的書信,讓吾歸降,欲上表天子,請封吾爲(wèi)振威將軍,益州牧,再加縣侯,封於荊州公安。”

“吾麾下衆(zhòng)人,便是爾等,亦有高官厚祿,不知爾等以爲(wèi)如何?”

“主公,那劉奇小兒欺人太甚,吾等願與其死戰(zhàn)。”堂中一人入列,正是那益州從事王累。

劉璋看了一眼王累,平日他一貫主戰(zhàn),若是在綿竹關(guān)、雒縣未失,他倒有幾分讚賞此之忠,可如今成都被圍得水泄不通,綿竹關(guān)有周瑜留下的杜畿率軍鎮(zhèn)守,周瑜自行領(lǐng)軍北去,斷了他的援軍之路,他心中已有疲倦,再看王累時,已是不厭其煩。不過當(dāng)著這麼多文臣武將,他只得耐著性子開口:“王從事,汝可有破敵之策?”

王累擡手一輯,“主公不若依此前黃主簿之法,再招募一批城中精壯爲(wèi)屯田之兵,於程度城內(nèi)闊野之處興屯田之策,江東軍久戰(zhàn),士卒早已苦不堪言,此番四面開戰(zhàn),數(shù)月亦未曾攻下成都,便是因其後繼無力,吾軍只要再堅守一二月,江東軍必將自行退去。”

“好一個自行退去。”劉璋仰天大笑,笑得鼻涕眼淚都出來。

“汝等武將願死戰(zhàn),文臣願屯田,可吾這主公,卻對不住爾等啊。”劉璋伸手拍在兩條大腿上,堂內(nèi)鴉雀無聲,一衆(zhòng)文武面面相覷。

卻見劉璋站起身來,歪歪斜斜地行至堂內(nèi),“益州之戰(zhàn),是因吾去信江東,念在同宗之誼,讓吳王劉奇出兵相助,未曾想他麾下的蒯越奪了巴郡之後,便趁勢擊破嚴(yán)顏、龐羲,北上招降趙韙之兵,兵臨成都城下……吾亦曾痛心疾首,悔不當(dāng)初,不該放任那趙韙於江州、巴郡爲(wèi)禍多時,可如今爲(wèi)時已晚。”

“即便這城中還有萬戶之民,還有數(shù)載糧草,還有爾等追隨於吾,吾卻不忍再攜爾等赴難。”

“主公。”一衆(zhòng)文武紛紛悲慼一聲,齊齊下跪。

劉璋眼中含淚,眼前一片模糊,“自古文死諫,武死戰(zhàn),他吳王劉奇能在江東授課的書籍上寫下諸多兵法韜略,通詩詞歌賦、知天文地理、曉奇淫技巧,是吾不如矣。”

“他得其父基業(yè),汝吾承父親之志,他卻能渡江北伐袁術(shù)、孫權(quán),報得昔日大仇。吾卻無法北伐中原,向那曹賊報吾父兄之仇。”

想到此處,劉璋兩行熱淚順著眼角流下,滾燙的滋味,在他張嘴之際,也就嚐到了。

“今天下之禍,源於昔日外戚、宦官干政,卻也因黃巾之亂,董卓入洛陽把持朝政之果,可汝等且想想,若是這朝堂之上還有一兩位能征善戰(zhàn),統(tǒng)領(lǐng)大軍的忠臣良將,若是無宦官、無外戚便不會亂否?”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吾曾笑劉奇小兒以先秦、以先周,以春秋列國之說來欺瞞天下人,可這卻是如今天下大勢爾。”

“十八路諸侯討董之際,天下諸侯各自爲(wèi)戰(zhàn),洛陽城外,羣雄棄盟,整個天下有數(shù)十路諸侯,可如今還有幾人?不過曹操、劉備、孫權(quán)、劉奇乎。”

“倘若三五載之前,吾必以曹賊爲(wèi)逐鹿天下之雄,可如今江東猛虎出山,席捲大江南北之勢,無人能擋,吾至始至終,也只見到他麾下一路偏師爾。”

劉璋腳步踉蹌地爬起身來,行至門前指著外面,“爾等且去那城頭上瞧瞧,城外統(tǒng)軍大將都是何許人也。”

“甘寧,吾蜀郡叛將爾,被逐於江夏,鬱郁不得志,如今統(tǒng)軍一兩萬,爲(wèi)江東軍上將。”

“蒯越、文聘、劉磐?都是那劉景升的舊將,他們爲(wèi)何降於江東?是荊州十萬披甲之士不強(qiáng)?還是他荊州缺糧少險要之城?”

“非也,而是他劉奇當(dāng)真有識人之明。”

“城外蒯越,昔日於荊州襄陽,亦算劉景升帳前首席謀臣,而那諸葛亮,隱居於南陽,不過一躬耕農(nóng)田的鄉(xiāng)野村夫爾,如今也平定南蠻,統(tǒng)帥數(shù)萬大軍,成爲(wèi)天下名將。此等人才,放眼江東軍中,比比皆是。”

“汝等還要堅守此城一兩月,即便此刻吾依了爾等,一二載後,這城中百姓無米可食,到時又將如何?”

見一衆(zhòng)文武面色大變,欲出言相勸,他揮手推開黃權(quán)、王累等人,指著自己,“吾爲(wèi)主公。”

“吾可錦衣玉食,而汝等卻要吃糠咽菜,吾父子二人經(jīng)略蜀中十載,本無德於民,無功於益州上下,爾等卻這般助吾,劉璋銘感五內(nèi)。”他拍了拍自己的胸膛,仰望著頭頂?shù)姆繕牛翱晌岵粫?zhí)迷不悟,亦無霸王之勇,諸君,出城請降罷。”

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九十九章 陳宮的失望第一百七十一章 叔父,吾來也第兩百三十三章 劉表遞戰(zhàn)表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八十三章 阿蒙與彭式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五百三十二章 懾萬衆(zhòng)者,陸伯言第一百四十七章 甘寧歸吳做先鋒(第六更,求首訂)第一百九十一章 狼潮,重騎戰(zhàn)術(shù)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都督之墓第兩百六十一章 大興土木,修建馳道第一百零一章 接見第五百零二章 侯選與楊秋的抉擇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zhàn)——徐庶定計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五百一十四章 十年叔侄第二十八章 朱皓之死第五百四十二章 是故,孫權(quán)還活著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三百五十三章 迎天子否?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四百九十九章 請主公赴死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yán)顏第一百九十六章 吾恐霸王之絕唱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zhàn)第三百八十四章 陳宮論戰(zhàn)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略遼東諸島第兩百零八章 曹操酒醉詐劉備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yán)顏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zhàn)(中)第三百五十三章 迎天子否?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zhàn)——行船,行女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航遼東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操:扶我起來第五百二十七章 交換營寨第四百八十七章 孟德要開瓢?第四百二十章 只怪周瑜太狡猾第四百七十三章 馬忠:喲,我又撿人頭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徐庶的奇兵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一百零二章 蔡琰獻(xiàn)計第四十六章 城破,巷戰(zhàn)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三百六十四章 諸葛南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軟禁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yǎng)魚第四百零四章 時機(jī)已到,北伐青州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huán)計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三百九十八章 百獸破陣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四百七十六章 魏王親征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陣營,進(jìn)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zhàn)第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四百七十二章 擺了一道第八十二章 點(diǎn)將臺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五百二十五章 夜踏連營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一百二十九章 歷史的會晤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生騎射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jìn)退爲(wèi)難曹孟德第六十一章 妾名練師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七十一章 各方來使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zhòng)第八章 三箭定婁縣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xùn)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襲白水關(guān)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兩百二十九章 甘寧戰(zhàn)黃忠第九十七章 劉繇顧命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典,突圍第四百一十九章 綿竹關(guān)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許褚從未想過要逃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
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九十九章 陳宮的失望第一百七十一章 叔父,吾來也第兩百三十三章 劉表遞戰(zhàn)表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八十三章 阿蒙與彭式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五百三十二章 懾萬衆(zhòng)者,陸伯言第一百四十七章 甘寧歸吳做先鋒(第六更,求首訂)第一百九十一章 狼潮,重騎戰(zhàn)術(shù)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都督之墓第兩百六十一章 大興土木,修建馳道第一百零一章 接見第五百零二章 侯選與楊秋的抉擇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zhàn)——徐庶定計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五百一十四章 十年叔侄第二十八章 朱皓之死第五百四十二章 是故,孫權(quán)還活著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三百五十三章 迎天子否?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四百九十九章 請主公赴死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yán)顏第一百九十六章 吾恐霸王之絕唱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zhàn)第三百八十四章 陳宮論戰(zhàn)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略遼東諸島第兩百零八章 曹操酒醉詐劉備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yán)顏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zhàn)(中)第三百五十三章 迎天子否?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zhàn)——行船,行女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航遼東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操:扶我起來第五百二十七章 交換營寨第四百八十七章 孟德要開瓢?第四百二十章 只怪周瑜太狡猾第四百七十三章 馬忠:喲,我又撿人頭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徐庶的奇兵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一百零二章 蔡琰獻(xiàn)計第四十六章 城破,巷戰(zhàn)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三百六十四章 諸葛南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軟禁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yǎng)魚第四百零四章 時機(jī)已到,北伐青州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huán)計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三百九十八章 百獸破陣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四百七十六章 魏王親征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陣營,進(jìn)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zhàn)第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四百七十二章 擺了一道第八十二章 點(diǎn)將臺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五百二十五章 夜踏連營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一百二十九章 歷史的會晤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生騎射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jìn)退爲(wèi)難曹孟德第六十一章 妾名練師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七十一章 各方來使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zhòng)第八章 三箭定婁縣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xùn)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襲白水關(guān)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兩百二十九章 甘寧戰(zhàn)黃忠第九十七章 劉繇顧命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典,突圍第四百一十九章 綿竹關(guān)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許褚從未想過要逃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义市| 三亚市| 行唐县| 峡江县| 铁力市| 邛崃市| 英超| 宁国市| 大庆市| 白朗县| 黑龙江省| 秦安县| 洪江市| 凤翔县| 阜平县| 九江县| 龙川县| 潢川县| 桐庐县| 阳泉市| 荣成市| 开远市| 南安市| 山东省| 万州区| 东方市| 菏泽市| 六枝特区| 仁寿县| 八宿县| 乌兰县| 安多县| 南澳县| 灵武市| 化州市| 潜江市| 富宁县| 阿坝| 吴川市| 图木舒克市| 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