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船利炮

- -

一直以來,孫承宗對火炮都是非常的重視,他相信以火器足以彌補明軍在機動性上的缺失。對於明軍中的火器孫承宗也是非常瞭解,徐光啓口中的兩人擡火炮他見過。那是一種兩個人擡著火炮,搬運很方便,可是射程就非常的差強人意了,只有一里遠。

孫承宗不禁在心裡想著,如果按照徐光啓的說法,採用了顆粒狀的火藥,這種二人擡火炮的射程就能答道兩裡。兩裡的射程已經是小弗朗基炮的射程了,相對於小弗朗基搬運卻更加的方便,對明軍戰鬥力的提升自然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至於徐光啓說的大弗朗機炮孫承宗自然也不陌生,這種弗朗基是一種後裝炮,有子銃和母銃兩部分組成。因爲炮彈的特殊性,這種火炮的射速非常快,子炮(炮彈)從後方裝入,發射間隔短,發射散彈時一發炮彈帶有五百發子彈,可以封鎖六十米寬的正面,威力驚人。

對於這種火炮,孫承宗同樣是非常喜歡,這簡直就是對付騎兵的利器。當初戚繼光在面對蒙古韃子騎兵衝擊的時候,採用的就是這種弗朗基。最多的時候曾經兩百門火炮一起發射散彈,無論什麼樣的騎兵都別想衝過來。

可是萬曆三大徵之後,朝廷的國庫日益空虛,張居正變法成果消耗殆盡,朝廷已經很多年大規模沒有鑄造這種火炮了。原本整個大明的軍中有各種弗朗基炮大概四千門左右,可是很多都已經不能在用了,現在明軍中的這種火炮其實並不多了。

如果真的能夠改進這種火炮,解決到射程和搬運的問題,這絕對是縱橫的戰場的法寶。可是朝廷裡面每個人都知道,鑄造這樣的火炮造價實在太高,就怕國庫不堪重負啊!

想到這裡孫承宗不由的擡頭看了一眼天啓皇帝,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希望這位陛下有自己的辦法。在孫承宗看來想要解決大明的問題,改善現在這樣積重難返的局面,改革是唯一的辦法。可是現在他也不知道天啓皇帝的想法,自古以來改革就是一個任何人都要小心碰觸的問題。

孫承宗沉思的時候,天啓皇帝則是緩緩的點了點頭,沉聲對徐光啓說道:“朕和你們說的膛線的問題你們研究了嗎?可有進展?”

對於任何一個後世的人來說,只要對軍事稍稍有一點了解,對於膛線都不會陌生。可以說膛線的出現是整個火器有了質的飛躍,有了全面取代冷兵器的可能。當然有膛線的火槍,現在天啓皇帝是不用想的,器械實在是太落後,如果用人工刻畫,成功率實在是太低了。就算能夠將成功率提升上來,速度也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天啓皇帝有時候也後悔,自己爲什麼就不是學理工的呢?哪怕就會車工也行啊!不過也只能感嘆一番。

略微沉吟了一下,徐光啓苦笑著搖了搖頭,沉聲說道:“陛下,臣等正在研製,略微有了一些進展,距離成功還有一點距離。”

這個結果早就在天啓皇帝的預料之中,如果真的有那麼容易,膛線在就出現了。不過天啓皇帝心裡很有信心,只要將這個東西告訴徐光啓他們,充滿智慧的這些人就肯定能造出來。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語氣輕緩的說道:“這個不必太過焦急,慢慢來,這不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一邊的孫承宗則是贊同的點了點頭,只要有了這個目標,朝著這方面努力,遲早就會有成功的一天。

看了一眼徐光啓,天啓皇帝笑著說道:“徐愛卿,朕找你來不是爲了這件事情,你現在是工部的侍郎是嗎?”

“是,皇上!”徐光啓雖然不知道天啓皇帝爲什麼這麼問,只能恭敬的答道。雖然徐光啓是工部的侍郎,可是幾乎不到工部去,不過是爲了做事方便一些。

回頭看了一眼王承恩,天啓皇帝沉聲說道:“著司禮監擬旨,擢升徐光啓爲榮祿大夫,加工部尚書銜,特旨準許入內閣行走!”

大殿裡的人全都愣住了,徐光啓這可是一步登天了,雖然現在的內閣空缺的大學士只有一個位子,那就是東閣大學士。哪怕就是東東閣大學士也是大學士啊!榮祿大夫乃是從一品的文散介,並沒有什麼實質意義,可是後面的加工部尚書銜就有意義了。雖然明朝的官職中,這個不過是虛職,可是到了徐光啓這裡卻很有用。

“臣徐光啓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微微一愣之後,徐光啓連忙跪倒在地,大聲的說道。

天啓皇帝緩步的走了下來,將徐光啓輕輕的攙扶了起來,沉聲說道:“愛卿做的一切朕都看在眼裡,對於這正有功的人,朕絕不吝嗇封賞。對於真正爲國爲民的人,朕絕對與加以重用。”

回過頭看了一眼孫承宗,天啓皇帝沉聲說道:“先生,聖旨傳下去之後,內閣要儘快的辦理。”

“陛下放心!”雖然孫承宗不在京師,內閣的事情也有內閣次輔劉一璟在處理,可是沒有人敢小看孫承宗這個內閣首輔大學士。

看了一眼徐光啓身後的人,天啓皇帝沉聲說道:“朕今天找愛卿來並不是爲了火器的事情,上次朕和愛卿說希望愛卿給朕找個懂得造船的人,不知道愛卿找的怎麼樣了?”一邊說著,天啓皇帝一邊掃了一眼徐光啓身後的年輕人。

“回陛下,臣找到了!”徐光啓對著天啓皇帝施了一禮,然後指著身後的年輕人說道。

天啓皇帝點了點頭,此時天啓皇帝和孫承宗纔開始上下打量起這個人,給天啓皇帝和孫承宗唯一的印象,這個人真的很年輕。看起來也就而是幾歲的樣子,不過精氣神倒是不錯,一副不驕不躁的樣子。面對天啓皇帝和孫承宗,臉上也看不到一點緊張,這份淡然已經是身份難得了。

看著那人跪倒在地上,天啓皇帝緩步的走回了龍書案的後面,沉聲問道:“徐愛卿,你爲何推薦這個人?”

輕聲的笑了笑,徐光啓正色道:“回陛下,正所謂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這個人叫孫元化,是臣的弟子。”

天啓皇帝和孫承宗都是一愣,兩個人都沒想到這個人居然是徐光啓的弟子。看來這個人不一般,作爲徐光啓的弟子肯定是有兩把刷子的,現在既然敢推舉出來,想必也是十分合適的人選。

玩味的笑了笑,天啓皇帝沉聲說道:“孫元化,朕要你辦的事情想必你的老師已經和你說過了,說說你的想法吧!”

“是,皇上!學生的家就在家的那個,曾經在嘉定和老師學習。因爲老師的原因,學生認識了很多的西洋人。又因爲從小在海邊長大,對於船隻比較喜愛。後來見到了許多希望的戰船,學生潛心的研究過,弗朗基人的戰船有很多地方比大明的戰船強大,有很多地方不如我們大明的地方。”孫元化說的很是小心翼翼,說道這裡就停下了,他要看看天啓皇帝的態度。

天啓皇帝心裡已經覺得這個孫元化有才能了,畢竟接觸過戲西學,能夠平等的看代兩種文化,這本是這個時代少有的。見孫元化停下來了,天啓皇帝沉聲說道:“起來接著說!”

“謝皇上!”孫元化站起身來,沉聲說道:“學生收集了很多我大明朝造船的資料,又收集了很多弗朗基人戰船的資料,又研究了一些水戰和海戰的資料,學生得出了一個結論。現在的海戰決定勝負的因素只有一個,那就是堅船利炮。”孫元化的聲音不大,語氣也很平淡,不過說出來的話卻是天啓皇帝心中震動。

這個簡單的道理在後世都明白,可是在這個時代有這個眼光的人可不多啊!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啓皇帝沉聲問道:“那你覺得應該怎麼辦才能建立一支強大的水師?”

“回陛下,學生覺得建造戰船一定要堅固,可以結合弗朗基人的戰船和我們自己的造船技術,研究出一種新式的戰船。學生已經有了想法,只是還沒有實施。另外就是火炮的問題,如果這次改進弗朗基大炮事情能成功,或許可以在戰船上架設新的火炮。”劉風化終於明白了老師提起天啓皇帝的時候,徐光啓都會讚歎一句明君聖主了,能有這樣眼光的皇帝一定是因爲英明之主。

天啓皇帝緩緩地點了點頭,沉聲說道:“既然如此這造船廠不能放在遼東,距離京師太遠,將來火炮的運輸都成問題。”天啓皇帝是絕對不會將火炮放到遼東去製造,這樣決定命運的東西,一定要放在自己這裡。

一邊的孫承宗一愣,對著天啓皇帝施了一禮,沉聲說道:“陛下,最好的建立造船上的地方實在天津,那裡靠海而且距離京師也近一些。”

天啓皇帝贊同的點了點頭,不過一邊的孫元化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天啓皇帝不禁問道:“孫元化,有什麼就直說,不要吞吞吐吐的。”

第二百七十章 草原春秋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事了第三十三章 幕後第四百九十一章 圍城第四百零九章 各自的盤算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宴第一百三十三章 思考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火執杖第四百八十八章 突入第八十一章 出發第三百三十二章 選將第一百八十六章 抄家抓人第四百八十章 早朝奏對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八十七章 遼東行第四百三十五章 楊鶴的疑慮第二百三十六章 凌遲和剝皮第四百二十六章 交易第八十章 審問第一百三十二章 威信第二百一十七章 夜襲第二百四十八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入貴州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啓皇帝的新動作第三百四十四章 強大的水師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太極跑了第四百零七章 逛妓院第三百五十六章 接頭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雲動第四十四章 徐光啓第二百二十九章 互相依託第一百一十八章 要當爹了第四十二章 內庫和人第五百零八章 離心離德第六十六章 送行第一百五十九章 喝酒第四百二十八章 東廠的刀第一百七十五章 許顯純第一百三十章 採納第十八章 寶劍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和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心第四十二章 內庫和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思考第二百七十二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五百零九章 宋應升的懷疑第四百九十章 出兵禦敵第八十三章 來龍去脈第一百八十五章 聖心難測第一百二十四章 工部尚書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婚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佔領第四百九十六章 兩軍對壘第十一章 心思第八十一章 出發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命官司第二百六十四章 夜的靜謐第二十三章 鬥法第三百四十四章 強大的水師第三百四十章 張柏武之死第四百一十章 探監第一百七十四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一百七十六章 戚家刀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事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一十四章 兵發鐵嶺第三百零二章 文震孟第二百六十二章 嚇破膽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氣勢如虹第二百八十五章 三封奏摺第四百七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三百三十六章 心第二百八十一章 投降吧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的野心第一百零七章 大朝會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思考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四百九十章 出兵禦敵第三百七十四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二百六十章 將在外第二百一十七章 夜襲第二十七章 現實很骨感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宴第二百一十二章 人選第三百九十八章 這就是兩百萬兩?第一百零八章 大朝會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居然能吃第三百七十四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三十六章 早朝第六十七章 孫承宗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率教第三百二十八章 善後第三百七十七章 四人傳奇第三百四十七章 成都第四百三十七章 百草園第三百二十一章 抓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人好多第二十三章 鬥法第三十章 憤怒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船利炮
第二百七十章 草原春秋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事了第三十三章 幕後第四百九十一章 圍城第四百零九章 各自的盤算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宴第一百三十三章 思考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火執杖第四百八十八章 突入第八十一章 出發第三百三十二章 選將第一百八十六章 抄家抓人第四百八十章 早朝奏對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八十七章 遼東行第四百三十五章 楊鶴的疑慮第二百三十六章 凌遲和剝皮第四百二十六章 交易第八十章 審問第一百三十二章 威信第二百一十七章 夜襲第二百四十八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入貴州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啓皇帝的新動作第三百四十四章 強大的水師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太極跑了第四百零七章 逛妓院第三百五十六章 接頭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雲動第四十四章 徐光啓第二百二十九章 互相依託第一百一十八章 要當爹了第四十二章 內庫和人第五百零八章 離心離德第六十六章 送行第一百五十九章 喝酒第四百二十八章 東廠的刀第一百七十五章 許顯純第一百三十章 採納第十八章 寶劍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和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心第四十二章 內庫和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思考第二百七十二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五百零九章 宋應升的懷疑第四百九十章 出兵禦敵第八十三章 來龍去脈第一百八十五章 聖心難測第一百二十四章 工部尚書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婚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佔領第四百九十六章 兩軍對壘第十一章 心思第八十一章 出發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命官司第二百六十四章 夜的靜謐第二十三章 鬥法第三百四十四章 強大的水師第三百四十章 張柏武之死第四百一十章 探監第一百七十四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一百七十六章 戚家刀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事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一十四章 兵發鐵嶺第三百零二章 文震孟第二百六十二章 嚇破膽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氣勢如虹第二百八十五章 三封奏摺第四百七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三百三十六章 心第二百八十一章 投降吧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的野心第一百零七章 大朝會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思考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四百九十章 出兵禦敵第三百七十四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二百六十章 將在外第二百一十七章 夜襲第二十七章 現實很骨感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宴第二百一十二章 人選第三百九十八章 這就是兩百萬兩?第一百零八章 大朝會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居然能吃第三百七十四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三十六章 早朝第六十七章 孫承宗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率教第三百二十八章 善後第三百七十七章 四人傳奇第三百四十七章 成都第四百三十七章 百草園第三百二十一章 抓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人好多第二十三章 鬥法第三十章 憤怒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船利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市| 和顺县| 广灵县| 葵青区| 昌邑市| 潮安县| 潍坊市| 兰溪市| 昌吉市| 称多县| 福清市| 嘉义市| 洛宁县| 若羌县| 柳河县| 保亭| 垫江县| 离岛区| 枞阳县| 高陵县| 黄梅县| 巧家县| 梅河口市| 深泽县| 德保县| 阿拉善盟| 景谷| 长汀县| 铁岭市| 兴安县| 前郭尔| 资兴市| 厦门市| 尼勒克县| 安仁县| 拉孜县| 新沂市| 泾源县| 乐山市| 盘锦市| 舟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