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落,從雲層當中直墜而下!”
又是一樣的夢,睜開雙眼,看著白白的天花板,徐周告訴自己新的一天又開始了。從牀頭拿過手機,打開,洗漱穿衣出門。看著街上神色匆匆的行人,一種恍若身處囚籠的感覺衝擊著徐周尚未清醒的頭腦,周遭似存在一股無形的力量推動著人羣不由自主的向前奔跑。這就是多數人的一天北京生活的開始。
徐周,85後,二十有八,08年金融風暴後來到北京,奮鬥三年,仍是典型的三無人員--無車、無房、無票子。外形上說,徐周也算是一表人才,近一米八的個頭,雖然沒有妖孽精緻到能讓少女投懷送抱,但棱角分明的面龐卻流露著英氣與可靠。要是能在有個好老爸,那絕對是典型意義的“高帥富”。可惜呢,少了“富”這一項,徐周也只好在北京這個繁華的鋼鐵城市中的做一名“吊絲”。
有這麼一個段子,“爲什麼一個不抽菸、不喝酒、不賭博、不花心、孝順父母、有上進心、成熟穩重、大方大度、長相身高尚可、謙虛幽默有愛心的男人快到30歲還沒有女朋友?”答案是兩個字:“沒錢!”
這段子在徐周身上可謂是絕佳體現。
單身的日子是否意味就有更多的閒暇時間呢?“NO!”作爲數千萬北漂當中的一名普通職員,每日超過10小時的工作時間和每月一週的出差以及週末加班佔據了徐周大部分的時間。空閒時間美劇、書籍和網絡小說成了徐周的消遣。偶爾與在京的高中同學小聚,吹牛打牌成爲徐周的爲數不多的社交活動,不過隨著同學漸漸都有了自己的另一半,這樣的聚會就如同拋物線般直線下落,這一年偶有的聚會也成了損友的婚期宣講會。對此,徐周總是報以理解的微笑。
看著周圍出雙入對的情侶們,牽著手幸福的行走在陽光下的時候,徐周心中也會有一種莫名的失落劃過,然後嘴角擠出一絲微笑,低下頭再次投入到日復一日的工作當中。
拖著忙碌了一天疲憊的身子回到家裡,久坐和用腦過度讓徐周感覺渾身無力。同屋住的同事仍在出差當中,簡單做了幾樣小菜,邊吃邊看電腦裡剛下的英劇《新福爾摩斯》,這是徐周晚上消磨時間的一大嗜好。
“酷,國內電視劇怎麼就拍不出人家這水平呢!”看著新時代背景下的“卷福”與頭號反派莫里亞蒂的精彩對決,愛看國外劇集的徐周心裡暗想。
徐周從小就愛看電影。高中的時候,幾乎把家周圍的碟店都翻了個底朝天,還經常組織同學在英語課上用英語演藝他所創作的劇本。這樣的活動也頗受同學歡迎,爲此還獲得了“徐導”的稱號。徐周曾想考入北影做一個影視導演,雖然最終被家裡否決,但看電影這一嗜好卻始終沒變。
吃過晚飯,正津津有味看著劇集的徐周聽到牀上手機鈴聲響起,來電顯示著一個陌生的手機號碼。
“你好。”徐周斟酌了一下,還是拿過手機應答到,用準備的工作口味應道。
“嘿,徐大帥哥,記得我嗎?”手機裡傳出悅耳的女性聲線。
徐周大腦快速讀取著電話那端辨識度較高的女子的聲音,一個女子的形象從他的記憶深處浮出水面,“孫菲吧!呵呵,難得給我電話啊。”
“哇!可以啊,這麼久沒聯繫,還能記得我的聲音,帥哥值得表揚,呵呵。”手機裡傳出愉悅的笑聲。
嘴角泛起弧線,徐周笑答:“那是,我還記得當年入校第一天你的樣子呢。”
“是嘛,那可真是我的榮幸。現在有時間嗎,咱們一會酒吧見?”
“現在?”徐周看看時間,已是晚上十點。
“怎麼,沒時間?”
“哦,不是,你說在哪呢?”徐周對夜店不感冒,但想來這麼晚能見面的地方確實也不多。
“三里屯吧,一會我把地址發給你。”
“好,那一會見。”掛斷電話,對著鏡子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亂的頭髮,穿起外套,手機短信響起。
“三里屯中宇大廈空中花園酒吧”。
快速的回覆一句,“好的”。徐周下樓攔了一輛的士,的士內空調的暖風讓被十一月寒風吹的有些發抖的徐周感到了一陣暖意。
車窗外,霓虹閃過。四年,時光從不曾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