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

穿越一個月來,朱瞻基徹底熟悉了此時的明皇宮。

他從一個三十六歲的大漢,僞裝成一個五歲的孩子,總體來說是不算成功的。

不過這種不成功並沒有損害他的形象,反而讓他的聰慧大名遠揚宮廷內外。

在皇宮裡,可以說他就是一個無人敢惹的小霸王。

皇帝,皇后對他寵愛有加,予取予求。只要是合理要求,從來沒有打過折扣。

皇宮裡面當然皇帝,皇后最大,但是因爲他的受寵,他的重要性還要超過皇后。

因爲不管是皇后,還是他的便宜父母,都把他的重要性列在自己之上。

單以紫禁城而論,金陵皇宮的面積還要大於以後的北平,但是房子卻要少了許多。

皇宮的城牆也不像北平一樣被粉刷了一層外牆,而是原始的青磚。

風和日麗的時候,他就會讓人擡著他的涼轎,沿著城牆溜達,用了兩天的時間逛完了整個皇宮的範圍。

朱棣聞聽此事,向他詢問:“基兒爲何上城牆?”

他回答:“孫兒要看看這大明江山。”

朱棣聞言大喜,吩咐衆人:“只要世子不出宮門,可自由出入宮闈。”

因爲年紀還小,皇宮對他來說沒有禁地。有了朱棣的金口玉言,他也趁著這個機會把整個明皇宮有目的性地參觀了一遍。

東宮目前來說是朱棣的孩子們住的地方,後宮是他住的地方。

因爲是搶奪侄兒的江山,西宮目前沒有太后級別的后妃。中宮大殿被焚燒,他目前辦公主要就是在西宮的武英殿。

朱瞻基現在可不是什麼事也不懂的小孩子,敏感區域他從來不亂闖,也讓人對他有一種行事有度的評價。

他到處逛,首先目的是熟悉皇宮,熟悉他生存的環境,其次就是要認識宮中各個方面的人。

至於宮中那些秘密,他沒有任何興趣知道。

朝廷是朱瞻基現在接觸不到的層次,他的天地就在皇宮之內。

而這個時代的皇宮裡,分爲兩大系統,太監的系統是內宮十二監,再加上四個司,八個局,組成了內宮二十四衙門。

這二十四衙門,雖然說起來有二十四個首領太監,不過真正的大權卻掌握在七大首領太監的手中。

這七大首領太監的年齡都在三十歲左右,自小跟隨在朱棣身邊,在靖難之役中也都立下大功。

目前最受寵的就是狗兒王彥,他八歲就進入燕王府當差,深得朱棣信任,並且英勇善戰。

在白溝河戰役中,他在北岸拼死護衛,由此抵擋住了南軍的進攻。隨後跟朱榮一起率精銳騎兵三千夜襲駐紮在滑口的孫霖,大勝南軍,讓南軍首領孫霖倉皇而逃。

除了王彥之外,王安、孟驥、馬和、李謙、雲祥、田嘉禾這六大太監也都深得朱棣信賴,他們這些人形成的利益集團也成爲了拱衛皇權的最核心階層。

這其中,朱瞻基對馬和的印象最好,因爲這一位,可是前世的周遊也非常欽佩的鄭和。

前世周遊在東南亞發展,而東南亞的華人,對鄭和的尊敬可以說超過了大部分帝王。

朱瞻基對他的事蹟瞭解最多,此時能夠見到真人,內心也油然生起一種見證歷史的激昂之情。

這位也是他在皇宮裡面最重視的人,因爲以後的許多計劃,他都需要鄭和來幫他實現。

朱瞻基到處閒逛,最喜歡的就是聽人講故事。宮中大部分有名有姓的人的經歷,都通過這種講故事的方式,被他了解。

馬和原本是雲南人,回族,沐英征伐雲南之時,十歲的馬和被淨身送入宮中,後來被派到燕王府。

鄭和少年時就在朱棣身邊長大,從小跟王彥他們一起被朱棣親自教育,授予兵法。

他聰明伶俐,有謀略,英勇善戰,跟著朱棣南征北戰,也展現了自己的軍事指揮才能。

在靖難之役時,屢次榮立大功,從此被朱棣皇帝視爲心腹太監,掌管神宮監。

此時的馬和還沒有改名鄭和,朱棣剛剛登基,忙著清理朝廷內外的對手,這些太監們,也都還沒有被委以重任。

才三十二歲的他看起來還是一個年輕人,對朱瞻基這個世子也是尊崇有加。

朱瞻基並沒有貿然跟他拉關係,他今年才六歲,還不到發展自己勢力的時候。如果因爲自己的舉動,影響到了他以後的七下西洋,朱瞻基也不會原諒自己。

除了太監,宮中另一股大勢力就是宮女。不過宮女系統雖然也龐大無比,卻不像太監能貫通內外,只是被侷限在宮中,所以對朱瞻基這個皇孫來說,沒有利用之處。

將自己所在的環境瞭解清楚以後,他也跟宮中各界人士混了臉熟,收了一大批禮物。

他也每天把鄭和送他的一柄小木刀掛在腰間,一是代表他對鄭和的禮物很喜歡,也是向朱棣表達他的尚武之心。

接下來,就到了增強自己本身實力的時候。

外界的力量再強大,能被自己用纔是自己的力量,不能被自己所用,就不是自己的力量。

前世的周遊就是一個極端利己主義者,他真正信任的,永遠是自己的力量。

他在前世所學混雜,瑜伽,泰拳,柔道,自由搏擊,軍隊的一招制敵術,然後還被他將跑酷也融入了自己的武學裡面。

後來,他跟蔡阿九學了內家拳鐵線拳,並且學了蔡阿九偶然得到的松溪派大鵬順氣功。

因爲練習大鵬順氣功,蔡阿九肺脈受傷,困擾他幾十年。

導致了周遊後來對大鵬順氣功一直有些畏懼,只學了皮毛,沒有敢深入研究。

但是現在,朱瞻基卻決定從大鵬順氣功開始練習。

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大鵬順氣功屬於是真正的導引術,二是內家煉氣術,現在不用在乎身體的弱小。

他今年剛滿五週歲,身體的骨頭都還沒有長硬,泰拳,自由搏擊這些當然不能練。

而昆達利尼瑜伽他已經練了兩輩子,極限在哪裡他已經很清楚了。

所以這一世,他準備以大鵬順氣功爲主,昆達利尼瑜伽爲輔,想要看看這兩種煉氣術,能不能融合在一起。

待到十五六歲,身體發育成熟了,其他的技巧術再練習也不晚。

不過,想要練功,可不是他想練就能練的。

他的身邊時時刻刻都有無數的目光盯著,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有一個由頭。

所以,他首先纏著張氏要習武,張氏不敢做主,又告知了朱高熾和徐皇后,最後這件事被朱棣知道。

朱高熾是體弱多病,對習武沒有興趣,他更想自己的孩子跟他一樣學儒。

但是在這件事情上,他沒有決定權。

朱棣獲知朱瞻基想要習武,樂的抱著他連說了幾聲“吾孫肖吾。”然後說他:“你年歲還小,骨頭還沒長成,現在習武尚早,不過你也到了該識字的年紀,我會給你找一個好老師。”

朱瞻基反駁說道:“孫兒聞聽道家有煉氣術,能增進體質,孫兒想學。”

最近一段時間,他在宮中逮著人就讓對方給他講故事,其中不少是神話故事和戰爭故事,所以他說道家煉氣術,並沒有讓朱棣疑心。

朱棣尚武,一身功夫都是從小打殺出來的,雖然知道道家有煉氣術,卻也沒有練習過。

不過想想煉氣術只是呼吸法門,不像外家功夫需要磨練身體,所以朱瞻基雖然才五週歲,想學倒也不算早。

而且據說煉氣術都是越早修煉越好,所以朱棣也就應允了。“回頭我就安排紀綱爲你請回道家高人,教你練功。不過,你也要先學會認字……”

“孫兒已經習得數千字,能幫皇爺爺看公文了。”

朱棣卻是不信。“你才六歲,如何識得數千字?”

朱瞻基立即反駁說道:“孫兒已經學了三百千,豈能沒有數千字?”

“此言當真?”這句話朱棣卻不是問的朱瞻基,而是望向了一直跟在朱瞻基身邊的付典衣。

付典衣立即跪下俯首答道:“世子殿下聰慧,三百千除少數生僻字,基本都能識得。只是還沒有開始練字,所以目前還不能寫。”

即便是這樣,朱棣也是大喜,立即讓人拿來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讓朱瞻基讀。

朱瞻基不要說中文了,就是英文,西班牙文也能讀會寫。不過他現在才六歲,不能表現的太妖孽了,所以故意認錯了幾個字。

朱棣樂的哈哈大笑:“吾孫真乃神童也,明天我就給你安排老師,以後不僅要識字,更要明白書中大義。”

朱瞻基倒不反對學習,他在現代能寫一手漂亮的硬筆字,但是毛筆字卻一直差勁。而且現在許多公文都是文言文,對他這個半文盲來說,給他一篇文章,他也只能連蒙帶猜才能知道大概意思。

所以,學習文言文,練習毛筆字,是這個時代必須要掌握的技能。

他點了點頭說道:“孫兒以後只上午學儒可好?”

朱棣對這個孫子喜歡到了極點,並沒有認爲他是畏難。聞言問道:“爲何只是上午學儒?”

“因爲早上孫兒要習武,下午要陪皇祖母,母妃,還要出去玩,不能變成書呆子。”

“書呆子。說的好。”朱棣大手在他頭頂摩挲著說道:“基兒以後是當皇帝的人,豈能爲一家之言所迷惑。你以後可不要像你父王一樣,變成一個書呆子。”

(新的一週到來了,老妖求一下推薦,收藏,新書期間,這些很重要啊)

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三十三章 經驗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六章 分道第一九八章 火第六十章 新生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一八八章 階級利益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一七七章 躲藏第五十章 老人第十章 囚禁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的前途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八十章 糾紛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五十一章 絕不後退第四十一章 緊迫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三十章 總攻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七十章 工匠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二零五章 戰第一三三章 歸來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一章 穿越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十九章 名與器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一二三章 鄭和要回來了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一八四章 家(搖搖搖頭盟主第八更)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五十一章 絕不後退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十七章 備戰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五章 碰撞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十四章 爵位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一三三章 歸來第五十七章 撥動歷史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二一五章 琉球第一四零章 數字和符號第二00章 分功第三十六章 質問第一九九章 錯第一零六章 見聞(八千字大章)第二十二章 殺雞駭猴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十章 學與道第六章 大明朝政議事法則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一三九章 東南不同第一五一章 登陸第四十九章 大勢第三十章 總攻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一一九章 官司(第五更)
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三十三章 經驗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六章 分道第一九八章 火第六十章 新生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一八八章 階級利益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一七七章 躲藏第五十章 老人第十章 囚禁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的前途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八十章 糾紛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五十一章 絕不後退第四十一章 緊迫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三十章 總攻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七十章 工匠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二零五章 戰第一三三章 歸來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一章 穿越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十九章 名與器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一二三章 鄭和要回來了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一八四章 家(搖搖搖頭盟主第八更)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五十一章 絕不後退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十七章 備戰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五章 碰撞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十四章 爵位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一三三章 歸來第五十七章 撥動歷史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二一五章 琉球第一四零章 數字和符號第二00章 分功第三十六章 質問第一九九章 錯第一零六章 見聞(八千字大章)第二十二章 殺雞駭猴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十章 學與道第六章 大明朝政議事法則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一三九章 東南不同第一五一章 登陸第四十九章 大勢第三十章 總攻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一一九章 官司(第五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沂市| 建德市| 内江市| 咸阳市| 琼结县| 大竹县| 聂拉木县| 巩留县| 赞皇县| 双辽市| 新营市| 赤壁市| 凤山县| 安吉县| 河池市| 肥东县| 陕西省| 铜陵市| 西吉县| 项城市| 嵩明县| 重庆市| 星座| 大石桥市| 唐山市| 玉门市| 崇左市| 娄烦县| 东莞市| 张家口市| 明水县| 乌鲁木齐县| 东山县| 青浦区| 曲松县| 南宁市| 资阳市| 彩票| 冷水江市| 靖宇县| 巴林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