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一九章 官司(第五更)

天氣越來越熱,就連狗都躲在陰涼的地方,有氣無力地吐著舌頭,只有知了在不知疲倦地叫著。

太平坊藍宅,後院。

自選妃之後,宮中就派了兩個管事宮女和四個小宮女來教藍煙宮中禮儀。

明朝才經歷了三任皇帝,其中還包括一個四年而絕的建文時期。朱元璋當初也就是是個泥腿子,雖然英武不凡,重啓漢人國祚,但是因爲當初的出身低,所以根本沒有太多的講究。

如今的大明皇宮,主要是以朱元璋當初根據前朝規例確定的一套管理方案,重嚴厲輕自由。

藍煙自幼在西川長大,父親得蜀王妃照拂,雖然從事商業,卻也無人敢欺。父親經商多不在家,母親柔弱多病,難以管教,她是完全的靠自己在書上學到的東西成長起來。

不過,也正因爲這樣,她對人情世故略有不足,一直將書裡面的東西當做天經地義。

一個自由散漫慣的人,現在被幾個宮女處處約束,叫苦不已。

這些她都還能承受,唯一受不了的就是,自己完全失去了自由。

藍父嗜好經商,在西川也攢下了一份不菲的家業。因藍煙選妃,大部分家業都被蜀王妃變賣,著人將這些家資換成金銀,給姐弟三人傍身,還派了王府一位典薄代爲管家。

但是,藍家其他產業易變賣,唯獨養蠶織錦這份產業,難以變現。

蜀錦天下聞名,一直是皇家進貢之物。但是西川多山,養蠶種桑相比蘇杭一帶更分散。

藍家與數千農戶分別簽下契約,供應蠶繭,這產業就是其他人想要接手,也不是易事。

加上價錢方面難談,雖然與西川一富商談好了交接,卻也要等今年春蠶交易過後,雙方纔交接。

藍煙自小代父記賬,對家裡的產業瞭解甚多,雖然並未實際操作過,但是自認在書上學到甚多,又得父親傳授,所以就有些蜜汁自信。

如今那位王修王典薄在西川幫他處理交接,也將今年產出的蜀錦用船運到了京師。卻不曾想,船剛到京師,就被京師這邊的綢緞行給聯合抵制了。

京師綢緞行業關係錯綜複雜,各家綢緞行的背後,都有達官貴人,更有蘇杭一代的商業聯盟。

如今兩船蜀錦還被耽擱在石頭城碼頭,既上不了岸,船又走不了。

蜀王妃已經回來西川,留下來幫她處理婚事的右長史張槎是個典型的書呆子。讓他談古論今,主持禮儀還行,生意上的事根本指望不上他。

所以這幾日天氣熱,但是藍煙的心中更燥,嘴角都起了幾個痘痘,又惹得大宮女一頓數落。

教習是一旬休息一日,到了這一日,終於得了空閒,她就有心想要親自到石頭城碼頭處,處理這兩船蜀錦。

這個決定也讓她的小丫頭梧桐憂心不已,以前跟著小姐沒有接觸外面,她還覺得自己家的小姐是最聰明的人。但是現在天天跟著小姐被宮女們教導宮中規矩,才知道,原來這個世界這麼複雜,這麼難以理解。

小姐她真的行嗎?外面的人是不是都像宮女姑姑那麼兇?

而且,她更怕宮女姑姑知道了她們溜出去,會嚴厲地懲罰她們。

但是藍煙一意孤行,這府裡又是以她爲尊,所以並沒有人敢勸。

不過她也知道今時不同往日,一切要以安全爲上,所以特意讓梧桐找了四個身強力壯的護院跟上。

夾江工業區的建設,出乎朱瞻基意料之外的順利。

雖然自古以來,華夏文明的研究和發明都是因人而成,因事而成,缺少相關的邏輯應用。

但是當這件事變成了行政命令,由上而下地傳達下來的時候,爲了一個目標,所有人都能爆發出讓人恐懼的潛力。

從三月底,經過測試的水車入水,夾江兩岸,各種各樣的水車已經架起了超過了一百個。

這裡面,有一大半都是磨面和舂米的水車,而且大部分都已經被應天府的米行給買了下來,專門從事加工業務。

這些回報也讓工部的工匠們爆發出了更高的熱情,利用水車的動力,他們積極地研究各種不同的連接結構,更穩定的連接結構,將水車的應用拓展出更多。

水車大多有三種不同的構架,分爲轉軸、豎輪、臥輪,而三種不同的水車,能夠帶動的連動裝置也各有不同。

如今,轉軸的水車因爲軸承的發明,可以做的更大,更結實,也能帶動更大的動力。所以如今的大部分工藝研究,都是圍繞著轉軸水車來進行。

馬致才就通過改進機牀的轉動結構和連接結構,在機牀上安裝了一個大鐵盤,然後安裝了一個水槽,裡面加上沙子,就研發出了世界第一架磨牀。

雖然這個磨牀的功能還能單一,只能剖切玉石和打磨玉石,但是同時也能加工金銀飾品。

而這架磨牀的發明,很快就被龍鳳銀樓以高價租賃,有了這臺磨牀,從此能節約大量的人力成本和加工速度。

而其他銀樓也不甘落後,出重金又向工部訂購磨牀,結果就是江邊又增加了十家專門加工玉石和金銀的作坊。

但是最讓朱瞻基開心的還是工部一個叫常寬的工匠的發明。他研製了一套連接裝置,可以用一臺水車同時帶到五臺織布機轉動,這個發明,纔是真正的引爆了整個大明的發明。

在這個時代,所有的工業都是最初級的,規模最大的,就是服裝行業。

從古至今,衣食住行都是所有人最重視的與人密切相關的項目,衣甚至還排在了食的前面。

在華夏的學說裡,人之異於禽獸,最關鍵的就是知廉恥,懂禮儀。而穿衣則是人與畜生最大的區別。

但是生產力的限制,讓織布一直都是個人行爲,從來不能規模化,集約化。但是常寬的發明,將會徹底改變這一切。

而這項發明,也成爲了大明的第一項申請的專利。只不過,申請方不是常寬,而是大明工部虞衡清吏司,這也算是一項行政命令下的專利申請,申請方和批準方都是一個機構。

虞衡清吏司爲此專門安排了一位從五品的員外郎負責此事,算是有了一個專門機構。

按照初步規定,工部虞衡清吏司擁有此專利的十年專利權,其餘任何人等和機構都不得防制此物。任何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改進,虞衡清吏司同樣擁有權益。

而這項大明的第一項專利在被工部申請以後,立即引起了整個江南的震動,第一個跳出來的不是別人,而是內官監的太監們。

因爲明代的織造行業隸屬織造局,而織造局則又歸內官監管。內官監原本見工部發明瞭這麼好用的機器,原本一個人只能管一臺織機,現在一個人卻能管理五臺織機,效率提升了五倍,這就等於他們現在能擴大五倍的產能。

可是專利一出,他們卻不能防制了,這就等於是斷了他們的財路啊!

內官監可不怕工部,直接就把官司打到了大理寺。

大理寺也沒有接手過這個案子啊,又把這件事彙報給了朱棣。朱棣卻以不能越級告發,將案子交由工部虞衡清吏司來裁決。

因爲工部纔是專利的管理者,所以必須先由工部裁決,如果工部裁決不公,內官監才能把工部作爲被告告上大理寺。

這個消息一傳出來,立刻全國轟動,轟動的不是專利這個新玩意,大家感興趣的是兩個朝廷部門打官司啊!

連續半個多月,工部與內官監的官司你來我往。首先內官監以織造行業是內官監管轄爲由,否定工部的管轄權。

工部卻以織機改進是工部吏員爲由,認定了這項技術屬於工部,內官監想要使用這個技術,要麼購買工部生產的水利織機,要麼直接購買專利,自己生產織機。

裁決方和利益方同屬於一家,這官司沒法打啊。

內官監也知道專利這玩意是朱瞻基搞出來的,所以大太監候顯親自拜見了朱瞻基詢問此事章程。

候顯這些年也風光無限,永樂元年秋,侯顯受朱棣的委派,以司禮監少監的身份率領臨潭藏族昝土司的人馬,深入衛藏。

永樂四年十二月,他將哈立麻等一批宗教首領順利地請到南京,接受了新王朝的官職、封號。

這也意味著,整個青藏正式成爲了大明的屬地。

他初次出使,圓滿成功,使得朱棣大悅,將他從少監擢升爲太監。

後來他又追隨鄭和進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下西洋,有了經驗之後,他多次單獨率領船隊下西洋,只不過他率領的船隊規模小,每次都是有專門任務,所以不爲後世所知。

而如今,他又在準備率領船隊前往榜葛剌諸國,也就是後世的東印度一帶諸國,準備發展大明與那裡諸國的商貿。

因爲現在朱瞻基統管海軍,兩人還有過多次接觸,商議船隊的規模和任務,朱瞻基當然又給他安排了不少私活。

見他登門,朱瞻基只道:“若想天下工匠用心做事,勇於改進,專利不可廢。”

候顯立即就明白了朱瞻基的意思,回去之後就讓下面的人跟工部磋商專利授權一事。

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二十二章 殺雞駭猴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十七章 師弟第一九八章 火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七章 遷都第一三八章 推讓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六十章 佈局第九十一章 專利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十八章 驚喜第二十四章 引導第一零九章 報紙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一三四章 爺孫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六十二章 規則與分化第二十五章 分工第三十章 總攻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十一章 要下西洋了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一六六章 矛盾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四十四章 聯絡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十二章 藉機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二十六章 什麼是皇帝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四十章 遠行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六十八章 回宮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六十九章 開始要債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三十一章 根第八十章 父子第七十四章 商議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四章 西北第十三章 震撼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一三八章 金融和經濟(求訂閱)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七十五章 任務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一九八章 火第三十章 心態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二一五章 琉球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四十六章 海權論第三十二章 墳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一七零章 異人(搖搖搖頭盟主打賞加更七)第八十七章 叔侄
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二十二章 殺雞駭猴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十七章 師弟第一九八章 火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七章 遷都第一三八章 推讓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六十章 佈局第九十一章 專利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十八章 驚喜第二十四章 引導第一零九章 報紙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一三四章 爺孫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六十二章 規則與分化第二十五章 分工第三十章 總攻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十一章 要下西洋了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一六六章 矛盾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四十四章 聯絡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十二章 藉機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二十六章 什麼是皇帝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四十章 遠行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六十八章 回宮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六十九章 開始要債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三十一章 根第八十章 父子第七十四章 商議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四章 西北第十三章 震撼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一三八章 金融和經濟(求訂閱)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七十五章 任務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一九八章 火第三十章 心態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二一五章 琉球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四十六章 海權論第三十二章 墳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一七零章 異人(搖搖搖頭盟主打賞加更七)第八十七章 叔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浪县| 宝兴县| 石台县| 故城县| 蒙阴县| 黔西| 西昌市| 仪征市| 容城县| 九龙城区| 乌拉特后旗| 石阡县| 织金县| 东源县| 临城县| 奉贤区| 三门县| 舞阳县| 莲花县| 云霄县| 墨玉县| 金寨县| 东海县| 金塔县| 嘉义县| 湖南省| 武山县| 亚东县| 涡阳县| 新龙县| 黄浦区| 宝坻区| 顺义区| 沙湾县| 禄丰县| 章丘市| 华宁县| 聂荣县| 西安市| 张家口市| 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