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零七章 王介甫的萬言書(第一更)

心情愉悅了,處理公務也得心應手。

父子倆在融洽和諧的的氣氛中,重複在日復一日的處理奏摺中。

真的是這樣嗎?趙曦不是,他是努力去這樣做的。趙禎應該是,他懂不了趙曦的心底。

這一段時間以來,趙曦在批閱奏摺時,有時候是挑著撿著諮詢他老爹意見的,越是複雜的,或者說需要有鮮明態度的奏摺,趙曦會直接下了結論。

對於趙曦批閱奏摺,並下結論的情況,他老爹已經很久沒有翻查過了,甚至有些不太容易做主的,他都要問一下趙曦。

昨晚趙禎說過那話後,趙曦似乎也覺察到自己有些得意忘形了,有點過了。

雖然事實證明,老爹當時說話應該是真誠的,事後也確實後悔了。並沒有影響父子情義。

只是趙曦覺得,對自己是個提醒。若沒有昨晚的事,很有可能,父子倆這種情況長久了,自己會不知不覺中做很多替老爹代勞的事,而老爹也會適應他潛移默化做主的情形。

到了那一步,真說不清誰纔是帝國話事人了。

還好,趙曦在處理奏摺時,始終是去揣摩老爹做事風格的。最起碼目前爲止,朝臣們還沒覺察,一旦自己的這種不自覺延續下去,風格轉變總是會被人發覺。

那後果……趙曦無法想象。

所以,趙曦又把自己的定位,恢復到了初聽政時的狀態。

“王介甫文采斐然……”

感覺老爹這話說的很勉強,似乎還有些無奈。

王介甫?不就是王安石嗎?早年趙曦見過,也知道他如今回朝了。

這個名望延續千年的名臣良相,終於要登場了嗎?

王安石,趙曦是知道的,那怕是王安石初入朝堂,還是在羣牧司時,趙曦就知道他在憋大招。

趙曦記得他發大招應該還在十幾年後吧,這會兒……

趙曦帶著疑惑看他爹,這疑惑有自己內心的疑惑,也有對老爹這番話的疑惑。

“王介甫二十年一直在積攢名望,士林中口碑很好。曦兒,王介甫確實是名臣良相,不過爹爹恐怕受不了他,留給汝將來用吧。”

這話沒其它意思,也沒有順著昨晚的話題,只是單純的就事論事,就人論人。

趙禎招手,讓內侍給趙曦傳遞過一份摺子……就是這樣,別看就兩步地,父子倆都不會起身走,有人專門做這事。

被人侍候的人,任何事都被人侍候著。

“臣愚不肖,蒙恩備使一路,今又蒙恩召還闕廷,有所任屬,而當以使事歸報陛下。不自知其無以稱職……釋此一言而毛舉利害之一二,以污陛下之聰明,而終無補於世,則非臣所以事陛下之義也。伏惟陛下詳思而擇其中,天下幸甚。”

趙曦看完了,認真的看完了。畢竟是自己認知中最有名的人物。

除了他的變法,王安石還是後世推崇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所以,趙曦看的很認真。

怎麼說呢,看完王安石這洋洋灑灑的萬言書,趙曦有一個感覺,王安石是個犟頭。用後世的話是,缺少該有的政治智慧。

好歹也是在朝堂混了幾十年了,應該不犯這樣的錯誤,偏偏他就這樣了。

這萬言書,通篇在鍼砭時弊,幾乎將國朝所有的弊端都涉及了。

從財政、軍備、選才、吏治、邊患等等,分析的很到位。

然而,並沒有提及太多改變的方法和措施,反倒滿篇充塞著對老爹帝王的指責。

這意思大概就是說:老大啊,你說你也算勤勉,也很節儉,甚至比很多帝王的操守都好,可怎麼就把個國朝搞成這樣了?

老大啊,有些事不能學那些上古聖賢,時代變了,你得雄起,你這軟性子可不成呀,再這樣下去會把國朝糟蹋的不像樣了。

然後再字裡行間又在暗示:不過沒事,你看看我給你分析的這些弊端,都存在吧?放心,我已經有辦法了。

然後讓趙曦印象深刻就是,王安石著重提出了,治理天下,應該依靠多數的下階官吏,偏偏國朝所謂優待士大夫,只是側重於朝堂重臣。

意思很明白,就是說應該大幅提高國朝下層官吏的待遇……

王安石的萬言書,應該表達的意向很多,可趙曦在看完以後,印象深刻的就這三點:帝王有責,官吏沒錢,我有辦法。

應該是立場的不同吧,反正趙曦就這印象。

趙曦也明白老爹爲什麼會這樣的態度了。

連慶曆年范仲淹他們那種相對溫和的變革,老爹都沒繼續支持下去,就憑你王介甫這性子,這激進的語氣,估計方法也會很激進。

老爹怎麼敢用……留給我?

不得不說,王安石絕對是憂國憂民的,並且這些年在地方轉任,看到的真實的國朝,也沒有停止過思考怎樣改變。

在某些方面,趙曦是真欣賞,甚至敬佩。

倘若朝堂有三成這樣的臣子,趙曦也沒必要早早的就佈局,還是不斷的繞道走……

可惜,王安石這樣的臣子,連一成都沒有。

關鍵是,即便王安石的萬言書裡,仍然沒有忘記繼續攢名望的做法……拉攏那些低級的官員。

確實是在憋大招,他很清楚,就憑他現在的資歷,根本不可能主導朝廷,唯有積攢實力了。

只是,站在國朝大勢力的對面,真的可以嗎?

用肯定是要用的,就看如何用了。

這個名字本來就是深深印在腦海裡的,雖然在這萬言書中,由於立場的不同,讓趙曦看到了王安石的其他心思,但不可否認王安石的操守和人品,包括他那一顆憂國憂民的心。

趙曦並沒有針對王安石的萬言書表態,沒法表態。

他不能說這萬言書好,事實上確實是好,最起碼對國朝看的很明白。

他也不想重複老爹的話,誇一番王介甫的文采。

更不能說這萬言書不咋地,畢竟是老爹認可,並留給自己用的名臣良相。

所以,就這麼過去了,這奏摺也就擱置了。

這應該也是王安石預料之中的事吧?

嗯,事實果然如此。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整個士林都在議論王介甫的萬言書,特別是集中在下層官吏中。

也是沒法說國朝的朝堂了,這奏摺到了帝王手裡,已經倒了幾手了。但好歹是朝廷大員的奏摺,都沒有一點保密意識,現在的士林,居然有人能通篇背誦下來……

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六五五章 讓他們死的明白第三五四章 相安無事的第一晚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三六八章 名頭真的不重要第八二二章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七五四章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九二零章 羣情激昂的限制第九三二章 最後一坑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四零七章 有些意外第三六七章 拒絕禪讓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七五四章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五二零章 監察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六四四章 一片譁然第六五九章 天才的想法第五五五章 暗戰第二六二章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五零八章第二一三章 炸開這道山樑第四九二章 又被坑了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九八章 蘇頌是個有意思的人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二三八章 明日再議?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六五八章 侮辱般的讓他死去第五五五章 暗戰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八四六章 島鏈戰略第六二六章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二九九章 被動和主動第二六四章 相國寺的因果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歸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四七七章 蠱惑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八二四章 真相不重要第八二六章 倉促了些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六五零章 巡壩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七十章 騎行第一四八章 不願做看客的殿下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第八零四章 因爲朕也想知道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七八六章第八八二章 貪慾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三一三章 出征和十殺令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七三八章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議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八一五章 莫名其妙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
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六五五章 讓他們死的明白第三五四章 相安無事的第一晚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三六八章 名頭真的不重要第八二二章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七五四章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九二零章 羣情激昂的限制第九三二章 最後一坑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四零七章 有些意外第三六七章 拒絕禪讓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七五四章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五二零章 監察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六四四章 一片譁然第六五九章 天才的想法第五五五章 暗戰第二六二章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五零八章第二一三章 炸開這道山樑第四九二章 又被坑了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九八章 蘇頌是個有意思的人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二三八章 明日再議?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六五八章 侮辱般的讓他死去第五五五章 暗戰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八四六章 島鏈戰略第六二六章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二九九章 被動和主動第二六四章 相國寺的因果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歸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四七七章 蠱惑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八二四章 真相不重要第八二六章 倉促了些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六五零章 巡壩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七十章 騎行第一四八章 不願做看客的殿下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第八零四章 因爲朕也想知道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七八六章第八八二章 貪慾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三一三章 出征和十殺令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七三八章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議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八一五章 莫名其妙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庐江县| 沧州市| 哈尔滨市| 郑州市| 凉城县| 凤冈县| 会昌县| 山丹县| 苍山县| 万宁市| 牟定县| 油尖旺区| 潍坊市| 临沭县| 临清市| 利辛县| 望江县| 新建县| 潜江市| 峨边| 府谷县| 雷波县| 中山市| 柳州市| 赣榆县| 启东市| 沧州市| 施甸县| 鄂托克前旗| 恩施市| 汾西县| 伊通| 崇州市| 津市市| 卢湾区| 通海县| 松原市| 隆昌县| 木里| 宿松县| 湟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