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戰數日。
六月十二。
冀州黃天軍還是敗了。
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累積成山……
用言語來形容這一戰的慘烈,著實有些蒼白且單薄了。
當馮參親手斬下對面冀州渠帥的頭顱時,饒是這廝殺性滔天、行事素來肆無忌憚,還是免不了有些唏噓。
“我家君上信義仁德,並未想要對你們黃天道斬盡殺絕,你們這又是何苦?”
神魂尚未徹底隕滅的冀州渠帥淡然哂笑。
“你有你的忠,貧道也有貧道所信之道。”
“今殉道而死,死得其所,有何惜哉?”
馮參搖頭,嘆息道。
“我非惜你,只是惜這數十萬枉死士卒,他們何辜?”
冀州渠帥聞言,斷首之上的蒼白麪色一僵,默然無聲。
馮參本想聽聽對方如何迴應,可再擡眼卻見對方已然寂滅了神魂。
很顯然他這個問題,對方並沒有答案。
又或者說,他並不想回答。
不過這些現在都已經不重要了。
數十萬冀州黃天軍全軍盡喪,作爲黃天道腹心所在的廣宗城已經近在咫尺。
只要攻下廣宗,誅殺賊首張顯三老道。
這場波及大半個天下、一舉撼動大雍根基的黃天之亂,將再也不足爲慮。
而到時候他家君上徹底站在這天下的最中央,受天下之人矚目!
……
鎮遼軍在前推。
而韓紹其實一直跟在鎮遼軍後面,一路前行。
只不過這一路,他並沒有隱匿在雲端之上,而是一如凡俗王侯般乘坐著輦車緩緩而行。
禮制:天子駕六,諸侯駕五。
五馬拉輦,通行無忌。
韓紹也並未僭越逾制。
只不過替他拉輦的這五匹戰馬有些特殊,並不是尋常的遼東大馬。
而是個個頭角崢嶸,身具龍相。
對此,化作龍紋烙印在山河袞服之上的烏騅敖烈,不禁有些自鳴得意。
因爲這五匹神駒龍種都是祂當年努力的結果。
這樣一來,就算祂日後沒辦法替主人代步而行,也不算是將這肥水流到他人的田地裡。
有這些子嗣後輩替他子承父業,主人身邊最親近的終將有祂敖氏一門一脈的一席之地!
就算日後有什麼神鳳、麒麟之類的妖豔賤貨,也別想染指祂這一門的肥差!
而韓紹自然不知道這孽畜揹著自己的長遠‘算計’,更不知道這狗東西竟然準備將給他代步當成了世襲罔替的‘職業’傳承。
此時他只是有些感慨李文靜那老貨的摳門。
當初他拉著烏騅去配種,如今纔給自己五匹充門面,剩下的竟然被他全部送去了稷下學宮。
美曰其名,是替自己打點。
可現在的韓紹又哪裡需要看他稷下學宮的臉色行事?
其實不過是他自己想討無崖山那老怪物的歡心,以此謀求重新歸列學宮門牆罷了。
只不過韓紹看在他於自己而言,確實卓越功勳,又兼有幾分不菲的過往情意在,看破不說破而已。
前方親衛鐵騎無聲開路。
韓紹順手撩起車輦的紗簾,往外看去。
入目之間,只有凋敝與蕭索。
微微嘆息一聲。
“興,百姓苦。”
“亡,百姓更苦。”
事實證明,以撼動大雍天下的本事相比,黃天道在治世一道上實在是差了太多。
至少這十年過去,取代了蒼天的黃天之下,這些黎庶蒼生並沒有活得更好。
“賜糧。”
口出諭令,言出法隨。
強大的神念散逸覆蓋之下,足以保證此地每一戶人家都有一份足以果腹的口糧,以此度過這場人間亂世的浩劫。
在這之後,韓紹便不管了。
後面自有太平道和佛家的賊禿替他安撫人心,順便替他宣揚名聲,與姬氏和黃天道爭奪人心。
隨行的士子文吏也會有如種子般,次第散落在沿途這些城地之中,以此填補黃天道退去後的權力真空,重新構建起穩定的秩序。
而這也是韓紹這一路巡行的目的所在。
腳踏實地,是爲了宣示存在。
五‘龍’拉輦,煊赫而行。
則是因爲神之所以爲神,便在於距離。
適當的敬畏,對彼此都好。
而這同樣也是韓紹的一次嘗試。
嘗試著學會真正的——馭民。
“走吧,去下一城。”
……
韓紹不知道自己這一路行來,會不會有‘前朝’舊貴躲在人羣中說出那句‘彼可取而代之’!
又會不會有個中年流氓盯著車輦,然後暗暗告訴自己。
‘大丈夫當如是哉’!
總的來說,一切還算平靜。
就算有著些許波瀾,也在轉瞬間被撲滅,消散無蹤。
就比如那些並未清理乾淨的世族高門。
一個簡單的通賊罪名,就足以讓韓紹名正言順地將他們全都處理掉。
日後就算有人想爲他們叫屈鳴不平,也尋不到充足的理由。
畢竟冀州是什麼地方?
這裡可是黃天亂賊的大本營啊!
身在賊窟屹立不倒,你能幹淨得了?
什麼?
你是曲意投賊、忍辱負重?
誰能證明?
當然,韓紹這也只是針對那些漏網之魚罷了。
真正的大規模拉網,其實早在戰事開始的前一刻,就已經針對性的開始了。
而下手的自然是那些‘黃天賊人’!
畢竟都已經是亂賊了,喪心病狂、大搞株連,豈不正常?
……
自樂陽一戰的慘敗之後,黃天道便開始了大規模向廣宗城聚集。
在這過程中,鎮遼軍不但沒有阻攔,甚至做出了一副大開方便之門的姿態。
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爲請君入甕。
六月下,盛夏的驕陽似火,儼然一副焚盡一切的模樣。
可廣宗城頭上那些黃天士卒卻彷彿察覺不到這股熾熱一般,不少人的臉色發白,渾身有如漿洗。
舉目望去,只見遠處的地平線上,不知何時現出一道延綿不知多少裡的黑線。
然後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有如機杼編織的布帛一般,徐徐在眼前的大地上生生編織出了一片巨大的黑色幕布。
鎮遼軍,終還是來了!
三十里、二十里……
十里!
讓廣宗城上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氣的是,那些黑甲虎狼並未選擇直接攻城,而是選擇了於十裡外安營。
第一日,對面的鎮遼軍大營沒有動靜。
第二日,同樣也是如此。
第三日……
就這麼擺出了一副圍而不攻的架勢,一連過了五日。
期間,他們甚至對周圍原本打算冒死衝入廣宗城、準備與廣宗城共存亡的黃天弟子、信衆選擇放任自流。
只是進去容易,想出來就難了。
四周遊曳的精銳遊騎不斷剿殺著想要出城尋求援軍的小股黃天軍。
幾次三番之後,城中的黃天軍也漸漸放棄了。
只是一面防備著鎮遼軍突襲,一面儘可能地接納外面的黃天弟子和信衆進入城中。
而與此同時,他們也隱約看出來了。
鎮遼軍這般圍而不攻的姿態,除了想要關門打狗之外,似乎還是在等待著什麼。
‘莫不是在等人?在等那位燕國公?’事實上,還真讓城中的黃天軍猜對了。
六月二十六。
一駕諸侯王駕在一支精銳鐵騎的護衛下,緩緩駛進了鎮遼軍大營。
陣陣宛如山呼海嘯般的嘶吼呼喊,響徹天穹。
“恭迎君上!”
龍馬拉攆,頭角崢嶸。
身上的墨色鱗甲於烈陽下,耀出幾縷暗金。
威嚴且至尊至貴。
“諸君辛苦。”
“你們的功勳,孤不會忘。”
不大的聲音從輦車中傳出,卻足以讓三軍將士清晰入耳。
下一刻,三軍山呼。
“君上萬年!”
“願爲君上效死!”
萬年?
你們確定不是在咒孤早殤?
韓紹眼中閃過一抹古怪,卻也沒有計較。
隨後從輦車中直接現出身形。
早已恭候的李靖等人看著那副山河袞服下的面容,一如當年的模樣,眼中神色不一而論。
見韓紹只是伸手在虛空一壓,止住了三軍的山呼,趕忙迎上前來。
正要當面見禮,卻被韓紹揮手阻止。
“都是自家人,就不用這些虛禮了。”
說著,韓紹直接道。
“走吧,隨孤去城下瞧瞧。”
……
廣宗城下。
諸將簇擁,韓紹隨意跨了匹戰馬踱步而行。
待止步後,舉目望向城頭。
城頭上那些黃天士卒無不震驚於這位燕國公的年輕與俊秀。
可在震驚之餘,不少黃天道人齊齊露出憤怒、仇恨的神色。
太康六十年,黃天道橫掃八州,氣勢如虹!
正是此人!
一戰鎮殺百萬青州黃天精銳,就連青州渠帥程元義也殞命他手!
至此,青州黃天軍一蹶不振!
甚至就連整個黃天道也爲之氣勢一阻,歷經諸多努力才得以恢復,有了後來席捲一十八州,佔據大半天下的恢弘氣象。
可就在這時候,此人在蟄伏十年之後,竟選擇了再次出手。
而這一次的結果,更是慘烈。
竟在轉眼間,便親率大軍兵臨廣宗城下!
如今甚至就連大賢良師的大宏願和驚世偉業,也在這旦夕間有著傾覆之危!
如此血海深仇、如此奇恥大辱,如此迫在眉睫……
你教他們如何能夠不恨、不惱、不急?
他們真恨不得食其肉、啖其血、敲其骨、吸其髓、寢其皮、薅其毛!
而如此濃郁的恨意與怨念,韓紹自然不會覺察不到。
只不過他可不是特意跑到城下來討罵的。
所以他根本沒有給城頭上那些怨念和恨意宣泄的機會,搶在他們開口喝罵前一步,淡淡道。
“讓張顯出來見孤。”
語氣淡淡,哪怕位於城下,自下而上,卻給人一種居高臨下的霸道之感。
城頭衆黃天道人、士卒怒火更烈,正要怒斥此賊子一番,一聲輕嘆卻是忽然在城頭瀰漫。
下一刻,一道麻衣大氅包裹的老邁身軀出現在城頭之上。
“大賢良師……”
自弒帝斬龍後,已經許久沒有見過張顯的一衆黃天道人們稍稍愣神了一瞬。
張顯回望了他們一眼,然後緩緩搖了搖頭,走至城頭最前。
“去歲一別,倏忽半載,不曾想燕公今日竟提兵而至,真是讓老道不甚唏噓……”
韓紹聞言,沒有去管這老道的唏噓不唏噓,只是冷著臉沉聲道。
“孤很失望。”
這話雖然有些沒頭沒尾,讓人摸不著頭腦,可張顯卻是聽懂了。
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
“人算不如天算。”
“若是老道說此非老道所願,燕公可信?”
韓紹看著這老道表明尋常下的蠟黃與枯槁,以及那縷遊離在生死之間的狀態,有些無奈地道。
“罷了,孤信了。”
只是信與不信,到了現在這個局面,還有什麼意義?
沒有給張顯繼續解釋的機會,韓紹臉色漠然道。
“孤今日來見你,只是想問你一句。”
張顯落下目光,道。
“燕公所問者爲何?”
韓紹冷哼一聲。
“天命已至,當死不死,意欲何爲?”
天命已至!
當死不死,意欲何爲?!
短短三句,十二言。
落在旁人耳中只是尋常言語,可於張顯而言,這十二言卻恰如十二道天雷在神魂炸響。
“當死不死,意……欲何爲?”
就這麼僵立在廣宗城頭上的張顯,有些失神地念叨了這八字真言,眼中神色時而迷惘混沌、時而掙扎清醒。
歷經了無數次往復之後的某一個瞬間,他彷彿勘破了什麼,眼中神色驟然浮現出前所未有的清明。
“天命!天命已至……原來這是天命麼……”
而與此同時,廣宗城中的某處隱秘所在,一道驟然傳出一陣驚呼。
“不好!二兄!”
“大兄的七星命燈,滅了!”
話音落下,正在對城中防護大陣作著最終完善的黃天二道主、地公將軍張繼臉色瞬變。
隨後身形一虛,直接出現在城頭之上。
“大兄!”
而這時,張宗也如影隨形。
“大兄!”
聽著這接連兩聲呼喊,張顯回眸望去,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麼,卻是噗嗤一聲噴出一口滾燙熱血。
而後身形直直地向著身後倒去。
一個閃身扶住張顯身形的張繼、張宗二人,神色悲嗆到了極致。
“大兄!”
“怎會如此!”
城頭上的一衆黃天道人、士卒,面對突如其來的這一幕,瞬間慌亂成一團。
“大賢良師!”
“天公將軍!”
而這時,瞳孔、神魂都在急速渙散的張顯,死死抓住了兩位兄弟的臂膀,驀然睜大的雙眼明顯有著太多的話想說。
臨死前的這一刻,他已經洞悉了一切,卻一個字都說不出口。
有那麼一瞬,他的視線透過城牆的阻隔,帶著幾分哀求望向下方的韓紹。
可得到的只有一片漠然。
來不及了!
罷了罷了!
張顯不斷吐血的口中,最後只能仰天道出一句。
“天要亡我,當死當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