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七十六章 姐妹離心

吳軍的北伐檄文是出自趙烈文姐夫周騰虎的手筆,文采雖不敢說比肩能夠治癒曹老大頭風的陳琳版討曹檄文,可也照樣把慈安、鬼子六和曹毓英等滿清分裂派罵了一個狗血淋頭,七葷八素,同時按照吳超越的要求,周騰虎又把慈安拿著咸豐遺詔逼著慈禧同意建立僞州國的罪行公諸於衆,不但把分裂中國的罪名全部推到了慈安和鬼子六等人頭上,也正式公開了咸豐大帝留有遺詔對付慈禧的事!

除此之外,吳軍檄文自然少不得順帶著惡狠狠的威脅了一通膽敢給慈安和鬼子六等人爲虎作倀的幫兇走狗,要求僞滿州國文武官員和軍民百姓看清潮流,認清時務,趕緊打開城門家門迎接鎮南王的大軍,或者直接幹掉鬼子六、曹毓英和奕誴、奕譞等亂黨頭目,獻上他們的首級請賞!

如果不然,鎮南王大軍一到,後果自己負責!

這道檄文正式發佈後,僞滿州國潛伏在京城的細作馬上偷抄了一份在第一時間送往東北,送到瀋陽呈報給僞滿州國朝廷,結果這麼一來,即便都很清楚吳超越是在挑撥離間,慈安和慈禧還是馬上生出隔閡,慈禧暗中勾搭小叔叔吳超越的不軌之舉,也變成了掉進褲襠裡的黃泥巴,不是翔也是翔了。

“姐姐,妹妹我知道,現在我就說一千句一萬句,也解釋不了我的委屈了。”

迫於無奈,慈禧只能是跪在慈安的面前,眼淚汪汪的說道:“但妹妹我可以對著先皇的靈位發誓,對著大清的列祖列宗發誓,爲了大清的江山,我是在暗中和吳超越那個逆賊有過幾次聯絡,可我真的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大清江山社稷的事啊!我如果有半句虛言,叫天雷現在就擊了我,死後化爲厲鬼冤魂,永墜十八層地獄,永遠不得超生!”

同樣是無可奈何,慈安只能是雙手攙起慈禧,同樣流著眼淚說道:“妹妹,你用不著解釋,也用不著發什麼毒誓,我信得過你。我知道這是吳超越逆賊的無恥離間,想要讓我們姐妹離心,手足相殘,我不會上他的惡當。我們姐妹,永遠都是最親最好的姐妹。”

慈禧感動得放聲大哭,也激動得忘了乘機試探慈安將要如何對待咸豐大帝留下的那道遺詔,慈安也一直在抹眼角,可同樣還是忘了提起咸豐大帝留下的那道要命遺詔,姐妹二人抱頭痛哭,看似親密無間,坦誠相待,實際上卻是各懷鬼胎。同時無法避免的,慈安心裡的疙瘩也始終無法解開,悄悄心道:“西太后到底有沒有和吳超越逆賊暗中勾結?關鍵時刻,她會不會向吳賊出賣我們?”

這點隔閡很快就直接影響到了僞滿州國的備戰,鑑於吳軍勢大,同時吳軍已經把戰線推進到大淩河一線,距離瀋陽已然不遠,爲了贏得戰略緩衝空間,不給吳軍把僞滿州國朝廷直接一鍋端了的機會。沙俄公使熱梅尼向鬼子六獻策,建議讓慈安和慈禧帶著已經改名爲康德大帝的野豬皮十世先行北上,遷居到齊齊哈爾或者愛輝(今黑河市)建立陪都,留下部分文武官員統軍守衛瀋陽,抵禦吳軍進攻,讓吳軍就算成功打下了瀋陽,也沒辦法一舉消滅僞滿州國。

熱梅尼的這個建議當然可以噁心到吳超越和吳軍將士,鬼子六聽了也十分動心,然而鬼子六把這個建議進呈到了慈安和慈禧的面前後,慈安和慈禧卻馬上各自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對是否採納這個建議生出分歧,繼而也更進一步擴大了隔閡。

“不能再往北走了,到了黑龍江,哀家的生死榮辱都要任人擺佈,再也沒辦法自己把握。只有帶著皇上留在盛京,哀家才能自己決定命運,留下拿皇上和吳超越逆賊討價還價的希望。”

慈禧心裡是這麼算計,也因此極力反對遷居陪都,藉口移駕必然動搖軍心民心沒,讓僞滿州國更沒希望抵擋吳軍進攻,同時又公然質疑熱梅尼提出這個建議的真正目的是想劫持康德大帝,乘機吞併東北和蒙古,說什麼都不肯同意離開瀋陽。——也別說,熱梅尼提出這個建議,真正目的也就是爲了隨時劫持和控制僞滿州國朝廷。

慈安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因爲吳超越已經在北伐檄文中把分裂中國的罪行強制安裝到了慈安的身上,留在瀋陽一旦被吳軍包圍,那麼慈安肯定死無葬身之地,所以爲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慈安便極力主張接受熱梅尼提出的這個建議,與慈禧互不相讓,爭執得不可開交。最後在始終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的情況下,慈安也只好勉強接受了慈禧的意見,決定把這件事拿到朝會上討論,先徵詢百官的意見,然後再做決定。

慈禧主張把這件事拿到了朝會上討論當然不是無的放矢,就象慈禧所預料的一樣,這個議題放到了金鑾殿上後,僞滿州國的許多文武官員果然極力反對讓康德大帝北上黑龍江,理由也和慈禧的反對藉口大同小異,一是擔心這麼做會動搖軍心民心,導致僞滿州國更沒希望守住瀋陽城,第二則是擔心沙俄會乘機把僞滿州國小朝廷一鍋端,挾天子以令諸侯,徹底吞併東北和蒙古。

除此之外,還有幾個良知尚存的僞滿官員擺出鐵證,列舉沙俄軍隊打著增援旗號進入東北後的種種罪行,什麼濫殺無辜、奸**女、劫掠民財等等不一而足,明確指出僞滿朝廷一旦北上黑龍江,必然會淪爲沙俄軍隊的砧上魚肉,隨時可能被沙俄任意宰殺,力勸慈安和鬼子六爲了康德大帝的人生安全著想,不要冒險逃往早已暴露在沙俄軍隊刀下的邊疆城市。

甚至就連慈安和鬼子六目前最倚重的統兵大將盛京將軍崇厚都堅決反對,大聲說道:“二位太后,絕對不能離開盛京,現在我們滿州國的精銳主力都已經雲集盛京,如果這個時候再請聖駕北上,不但再沒有任何可靠的軍隊保護皇上鑾駕,盛京將士的軍心士氣也必然會遭到重創,再無可能做到萬衆一心,同保盛京!倘若如此,不但盛京危矣,朝廷也將再沒有任何指望!”

反對聲音實在太大,慈安也不敢一意孤行,只能是向崇厚問道:“崇愛卿,你的話雖然言之有理,可如果皇上聖駕留駐盛京,戰事情況卻不理想,盛京面臨被吳逆賊軍包圍的危險,又將如之奈何?”

“那奴才可就要出言無狀了。”崇厚先請了罪,然後才說道:“如果真的形勢危急,我們再棄城北上也完全來得及,到時候有可靠的軍隊拱衛皇上和兩宮太后的安全,也怎麼都比聖駕離開軍隊先行北上的強。就象當年的元順帝一樣,身邊一直有可靠的軍隊護衛,即便是明太祖朱元璋也始終拿他無可奈何,只能是不斷懷柔,給予禮遇。”

崇厚的主張確實很有見地,只要有軍隊在手就什麼都好說,沒了軍隊就是無根的浮萍,任人宰割的魚肉,所以不但更多的文武官員站出來支持崇厚的主張,原本鐵了心要提前開溜的慈安也開始有些動搖,沒有直接反駁崇厚的諫言。慈禧察言觀色,乘機開口說道:“姐姐,崇愛卿的話確實很有道理,有可靠的軍隊在旁,我們不管對誰都可以大聲說話,但如果離開了軍隊,皇上和我們姐妹的安全就誰也不敢保證了。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再看看情況,等戰事明瞭之後,再決定是否護駕北上不遲。”

又猶豫了許久,慈安終於還是十分勉強的點了點頭,違心的採納了崇厚的諫言,崇厚磕頭道謝時,慈安又忍不住悄悄看了慈禧一眼,心道:“看來是靠不住了,得加強對她的監視才行,只要拿到她暗通吳賊的罪證,就不能再遲疑,必須先下手爲強,永除後患。”

慈安悄悄看完慈禧後,慈禧也偷偷的看了慈安一眼,心道:“這事還沒完,這個婊子肯定會對我生出戒心,必須得趕快找到那道詔書毀掉才行,不然的話,哀家就是睡覺都不敢閉上眼睛。”

就這樣,在完全有希望提前北上爭取更大戰略空間的情況下,因爲僞滿朝廷內部的互相猜疑和利益衝突,慈安和鬼子六等人不得不暫時放棄了繼續北逃的打算,不安好心的沙俄公使熱梅尼捶胸頓足,可是又無可奈何,只能是破口大罵著滿清朝廷的愚蠢傻愣,眼睜睜的錯過直接控制僞滿朝廷的最好機會。

時間僅過去五天,隨著東北天氣的逐漸轉暖,遼西走廊那邊,終於還是不可避免的傳來了噩耗——在吳軍名將曹炎忠的親自率領下,兩萬吳軍兵出山海關,取道遼西直向瀋陽殺來!而與此同時,早已把軍隊集中在錦州一線的吳軍大將江忠濟所部也分出兩路兵馬,一路東取廣寧,一路直搗義州,率先打響了吳軍全面北伐的第一槍!

吳軍開門紅!滿清開門黑!江忠濟率先出兵的兩天後,隨著吳軍的兵臨城下,義州清軍在沒開一槍沒放一炮的情況下,直接就打開了城門向吳軍投降!而義州清軍爽快投降的原因則有三個,第一是吳軍在此前就已經做足了招降工作,第二是義州清軍上下害怕戰死後不但不能保全土地財產,相反還會連累到家眷老小,屈服於吳軍的北伐政策!

而第三個原因,則是滿清朝廷用人失誤,義州守將愛仁是蒙古正紅旗人,既不甘心給僞滿朝廷陪葬,又早就知道吳超越一向善待蒙古降官,還和已經投降吳軍的僧格林泌僧王爺有著不錯的交情,所以吳軍的使者纔剛向愛仁呈上了僧王爺的親筆勸降書信,愛仁便做出了聰明而又正確的選擇!

第六百七十七章 一路平推第四百二十章 天助大清第四百四十七章 真的死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甕中之鱉第三百零五章 想爲雞首第三十章 解鈴繫鈴第十五章 租界行第五十五章 守城第一槍第一百九十四章 兩邊遞刀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更扯淡第四百一十九章 戰後餘波第三百四十九章 碰上硬茬第四百八十九章 最後機會第一百七十一章 師生對賭第二十二章 特殊信使第三百八十章 今昔往昔第三百八十一章 感謝僧王爺第十六章 反應神速第一百零四章 攻城戰術第三百四十七章 攻其必救第三十六章(上) 揪出賣國賊第四百六十四章 心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乘機攬權第五百一十五章 高超指揮第三百四十九章 碰上硬茬第八十九章 報仇!第六百四十八章 攻城毒招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正原因第二百五十五章 準備不足第二百六十九章 家門不幸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念俱灰第五百四十二章 當斷能斷第五百六十七章 慈不掌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清忠臣第七十八章 仍有危險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破薩長第一百六十九章 聯手破敵第五百三十一章 最恨的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舉步維艱第六百七十六章 姐妹離心第三百九十一章 借路伐吳第四百九十七章 將軍抽車第三百二十六章 荊州之戰(下)第十九章 自取其辱第六百七十七章 一路平推第六百三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四十五章 虎落銅陵第四百三十四章 突然動手第三百八十六章 徹底逆轉第四百零四章 決戰大冶(2)第四百六十七章 瘋而不傻第四百八十八章 困獸之鬥第四百三十二章 雞鶴同羣第五百一十六章 火線請降第四百一十二章 決戰大冶(10)第一百四十五章 三個臭皮匠第四百八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字之差第二十四章(下) 洋船來襲第一百二十章 醞釀發酵第三百六十一章 挑錯了地第二十六章(下) 各有打算第四百九十一章 交換條件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露鋒芒第五百九十章 大廈將傾第二百零一章 暗通聲氣第五百一十七章 更大希望第二百零三章 真變刺蝟第四百零八章 決戰大冶(6)第四十三章 我要辦團練第二百一十二章 跨省抓捕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歸赤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狐貍病倒第四百八十四章 甕中之鱉第四百九十章 生擒活捉第四十八章 首次出戰第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九十章 最後底牌第四百八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三十七章 拜師得字第二百一十一章 撕破臉皮第四十五章 夫唯不爭第二十七章 事件進展第四百七十六章 強勢碾壓第一百七十三章 肅清湖北第一百一十六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戰石達開(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祖墳風水第二百六十七章 第一要事第四十三章 我要辦團練第四百七十二章 虎!虎!虎!第四百三十七章 料敵機先第五百七十三章 雙管齊下第十章 刮目相看第二十三章 洋人反應第六十三章 搗亂第九十六章 好人師兄第四百二十章 天助大清第一百零一章 深明大義第四百七十三章 自掘墳墓
第六百七十七章 一路平推第四百二十章 天助大清第四百四十七章 真的死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甕中之鱉第三百零五章 想爲雞首第三十章 解鈴繫鈴第十五章 租界行第五十五章 守城第一槍第一百九十四章 兩邊遞刀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更扯淡第四百一十九章 戰後餘波第三百四十九章 碰上硬茬第四百八十九章 最後機會第一百七十一章 師生對賭第二十二章 特殊信使第三百八十章 今昔往昔第三百八十一章 感謝僧王爺第十六章 反應神速第一百零四章 攻城戰術第三百四十七章 攻其必救第三十六章(上) 揪出賣國賊第四百六十四章 心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乘機攬權第五百一十五章 高超指揮第三百四十九章 碰上硬茬第八十九章 報仇!第六百四十八章 攻城毒招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正原因第二百五十五章 準備不足第二百六十九章 家門不幸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念俱灰第五百四十二章 當斷能斷第五百六十七章 慈不掌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清忠臣第七十八章 仍有危險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破薩長第一百六十九章 聯手破敵第五百三十一章 最恨的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舉步維艱第六百七十六章 姐妹離心第三百九十一章 借路伐吳第四百九十七章 將軍抽車第三百二十六章 荊州之戰(下)第十九章 自取其辱第六百七十七章 一路平推第六百三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四十五章 虎落銅陵第四百三十四章 突然動手第三百八十六章 徹底逆轉第四百零四章 決戰大冶(2)第四百六十七章 瘋而不傻第四百八十八章 困獸之鬥第四百三十二章 雞鶴同羣第五百一十六章 火線請降第四百一十二章 決戰大冶(10)第一百四十五章 三個臭皮匠第四百八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字之差第二十四章(下) 洋船來襲第一百二十章 醞釀發酵第三百六十一章 挑錯了地第二十六章(下) 各有打算第四百九十一章 交換條件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露鋒芒第五百九十章 大廈將傾第二百零一章 暗通聲氣第五百一十七章 更大希望第二百零三章 真變刺蝟第四百零八章 決戰大冶(6)第四十三章 我要辦團練第二百一十二章 跨省抓捕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歸赤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狐貍病倒第四百八十四章 甕中之鱉第四百九十章 生擒活捉第四十八章 首次出戰第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九十章 最後底牌第四百八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三十七章 拜師得字第二百一十一章 撕破臉皮第四十五章 夫唯不爭第二十七章 事件進展第四百七十六章 強勢碾壓第一百七十三章 肅清湖北第一百一十六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戰石達開(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祖墳風水第二百六十七章 第一要事第四十三章 我要辦團練第四百七十二章 虎!虎!虎!第四百三十七章 料敵機先第五百七十三章 雙管齊下第十章 刮目相看第二十三章 洋人反應第六十三章 搗亂第九十六章 好人師兄第四百二十章 天助大清第一百零一章 深明大義第四百七十三章 自掘墳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隅县| 保靖县| 南投市| 宿州市| 石台县| 上林县| 安乡县| 钟山县| 应城市| 乾安县| 正定县| 大姚县| 江陵县| 绥宁县| 长垣县| 天祝| 彭水| 普安县| 成安县| 濉溪县| 布拖县| 临洮县| 阜康市| 新兴县| 大城县| 囊谦县| 邓州市| 宁陕县| 利川市| 武威市| 汾西县| 佛山市| 寿光市| 广水市| 行唐县| 新巴尔虎右旗| 黔南| 淮北市| 保亭| 略阳县| 睢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