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八章 一把火

轉眼楊爾銘已經上任五天,這幾天實際上還幹不了什麼事情,最勞累的是楊九六爾銘的幕友孫先生,他要跟各房一一點驗資產、人員,還要不斷和楊芳蚤的幕友談判和妥協。此時規定的交接時間是不超過一個月,但實際上楊芳蚤不可能等那麼久,他能給楊爾銘半個月就算給面子了,所以孫先生的工作壓力非常大。

此時雖然楊芳蚤還沒走,但知縣的大印已經轉交給楊爾銘,楊爾銘就算是正堂的掌印知縣了,就算此時再起民亂,也跟楊芳蚤沒關係了。

今日楊爾銘照例升堂,各房都上去稟事,都說的是在辦理交接,楊爾銘隨口問了一下城門和南監,只要這兩處沒事,城中應該就基本安定。

龐雨也站到了堂上,原本堂上是官吏才站的,但楊爾銘從第一天就讓他站在月臺上,這樣也算到了堂上,後來便沒下去過,這樣也給衙門中所有人表明了他的地位。

這兩日龐雨幾乎天天跟著楊爾銘,他費盡心思去安慶接官,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楊爾銘來到桐城兩眼一抹黑,孫先生要忙著辦交接,他認識的人便只有一個龐雨,此人還很妥善的幫他處理了京債,楊爾銘從感情上自然最親近此人,這幾日相處下來,龐雨安排事情十分有條理,楊爾銘在工作上也要依賴龐雨,到哪裡都要帶著他。

楊爾銘這兩日主要做一些場面上的事情,與佐貳官、雜官單獨見面談話,然後是各房司吏,都要一一交流,一般到了下午,楊爾銘便要出門,去縣裡的廟宇祠堂拜祭,或是去各位頭面士紳的家中還禮。

因爲上任當日這些鄉紳都要按規矩來堂上拜見,也都要送一些見面禮,知縣一般需要在幾天之內回拜,所以楊爾銘事情也不少。

按照龐雨給楊爾銘列的日程,今日早堂也是做個樣子,上午散了早堂之後要去縣學見一下童生,然後要去忠孝祠、土神祠、文昌祠、聖殿、聖廟拜祭,下午還要去左公廟拜祭,是楊爾銘自己安排的,畢竟這裡是南直隸,東林黨在這裡有巨大的影響力,無論楊爾銘心中是如何想,去拜祭一下左光斗都是必要的。

上面六房司吏說了一遍之後,楊爾銘便宣佈早堂結束,官吏紛紛返回自己的值房,臺下等候的衙役夫子等人也大多散去。

龐雨來到公案之前,楊爾銘對龐雨道,“龐班頭稍等,我…本官把這份給安慶府的牒呈寫了?!?

龐雨趕緊答應一聲,然後幫楊爾銘磨墨,此時要寫字也是不容易,一般都要有人磨墨,如果自己磨的話,很容易打斷思路。楊爾銘上任倉促,帶的家僕太少,一旦幕友不空,就只有讓龐雨來當秘書。

楊爾銘在寫的是一份牒呈,議題是因爲民亂耽擱了秋稅徵收,希望安慶府能寬限一些日期,另外便是希望截留一部分賦稅,用於重修民亂時燒燬的城樓。

都是些瑣碎的公務,龐雨現在對縣衙的理解又深了一些,實際上知縣的自主權並不大,他們更像是知府派駐的辦事員,很多東西都做不了主,所以上下公文來往很多,本來一般由各房寫好就行,但楊爾銘或許是因爲剛上任,很多事想親自經手辦一下。

楊爾銘寫得很快,筆尖行雲流水,一篇牒呈很快要完成。

龐雨也停止磨墨,剛擡頭卻見幾個書手和幫閒在堂下指指點點,還不時的發出些笑聲。龐雨順著他們目光一看,就知道他們在笑話楊爾銘,由於個子太小,所以楊爾銘坐在堂上的時候雙腳踩不到地上,一直是懸空的。

另外便是官服和官帽都太大,大概吏部也沒想到會出現一個年紀這麼小的知縣,特別是那烏紗帽,大了之後便有些不穩,經常歪在一邊,楊爾銘在裡面墊了些布料,勉強能維持住不歪。

今日大概沒塞緊,官帽此時又歪在了一邊,幾個書手幫閒把楊爾銘當做小孩,竟然當面還敢取笑。

楊爾銘臉色通紅,一直埋頭看著公案,下面懸空的腳動來動去找不到安放之處,一時極度尷尬。

龐雨瞪了那幾人一眼,幾人稍稍收斂了一些,堂下人員衆多,龐雨也不想驚動其他人,那樣反而更讓楊爾銘難堪。

等那幾人走開之後,龐雨低聲道,“大人……”

楊爾銘伸手阻止著龐雨,“這幾個是哪個房的人?”

“兩個吏房,一個兵房,一個刑房?!?

“你把他們名字寫下來?!睏顮栥懩樕p紅的看著那幾人的背影對龐雨道,“今晚帶三個可靠的快手來縣衙,走後門來,不得向外聲張。”

龐雨不知楊爾銘怎會突然叫自己帶人去,但看楊爾銘面色不善,心中大概猜到楊爾銘要做什麼,口中低聲應道,“是?!?

……

“大人,馬上三更了?!?

龐雨站在三進的庭院,對黑暗中的楊知縣說道。

楊爾銘帶著童聲的嗓音說道,“那請龐班頭帶路。”

旁邊的門子遞過來一個燈籠,楊爾銘自己拿了一個。龐雨招呼一聲,身後徐愣子提起大燈籠當先往外衙走去,然後是阮勁,他們走在前面照亮了道路,然後纔是龐雨陪著楊爾銘和幕友。

正門的門子開了門,一行人出了住宅區,來到了退思堂。楊爾銘在退思堂門前停頓片刻,拿起門上的鎖釦用力拉了兩下,確認是鎖好的之後,一行人繼續來到大堂。

楊爾銘從架閣庫的位置開始,挨著門一個一個的檢查過去。大堂的值房最多,很快便發現了禮房和刑房有一間門沒關,吏房和承發房有窗戶沒關嚴,。

大堂周圍一圈轉完之後,一行人又去了南監,南監門前掛著燈籠,大門倒是鎖得十分嚴實,但門房之中鼾聲如雷,楊爾銘探頭一看,裡面的兩個牢子都在呼呼大睡,一根哨棍和一把腰刀就隨意的扔在地上。

龐雨藉著昏暗的燈火,不時觀察楊爾銘的表情,這少年知縣上任之後似乎信心增加不少,比起剛在安慶府見到的時候,已經從容了很多。

楊爾銘對龐雨點點頭,龐雨一揮手,徐愣子和阮勁衝進門房,提起兩個門子各自幾個耳光扇過去。

“怎地了?誰他媽在打?哎呀…犯人跑出來啦,救命?。 ?

龐雨聽那聲音,又是王大壯那小舅子張代文,自從上次衝突之後,龐雨便一路高升,後面也沒工夫理會這個牢子。

張代文和另外一個牢子被拖到門房外邊時,已經被抽得暈頭轉向,他們開始還以爲是犯人跑出來了,等到看清楊爾銘的時候,才知道是知縣巡查,頓時嚇得魂飛魄散。

南監裡面執勤的牢子在裡面聽到動靜,也探頭看了一番,見到這番景象,躲在門後不敢做聲。

“南監乃一縣重地,你們便是如此當值的?!睏顮栥憮d負著雙手轉向龐雨,“記下他兩人名字,留快班一人在此監督?!?

龐雨立刻對阮勁道,“叫值房的人出來兩個?!?

楊爾銘有些驚訝的問道,“怎地快班晚上還有人在縣衙?”

“大人明鑑,自從民亂之後快班便一直如此,縣衙晚間只有幾個門子看守,最近南監裡面人犯衆多,堂尊又是初來乍到,小人怕有個閃失,便每晚安排三個快手值夜,此事曾告知孫先生,若夜間有時可備召喚?!?

楊爾銘讚許的點點頭,因爲南監離快手房也不遠,楊爾銘自己大步走去甬道驗證,果然裡面有三個快手,雖然也是在睡覺,但楊爾銘卻絲毫沒有責怪。

乘著阮勁叫醒快手的時間,楊爾銘又檢查了皁班房,三間值房有兩間沒鎖門,楊爾銘臉色有些不好看。

龐雨轉頭看看阮勁,見阮勁打了一個眼色,知道是阮勁想辦法去弄開的,平時王大壯其實要求比較嚴,一般都是鎖了門的。

檢查完皁班房,已經到了大門,外邊就沒有了,一羣人已經驚動了大門的門子,那門子看到知縣半夜在場,嚇得睡意全無,小心翼翼的等候在旁。

楊爾銘對龐雨道,“今晚辛苦快班一些,我們再去縣倉和六門巡查一下。”

“大人親自巡查,快班怎敢說辛苦,只要大人安排,小人萬死不辭。”

提著燈籠的楊爾銘轉頭對門子道,“開門!”

……

第二日清晨,傳三梆之後,眼睛發紅的楊爾銘來到大堂。

他來到座椅前,又準備要撐上去時,發現座椅下面多了一塊踏腳的木榻,高度剛好夠他坐在椅子上踏實雙腳。

楊爾銘不動聲色的坐上去後,往龐雨的位置看了一眼,見龐雨在對自己微微點頭,知道是龐雨辦的,心中竟然有些感動。

堂上下的有些胥吏也發現了,堂中有些低聲的議論。

啪一聲刺耳的驚堂木響,衆人都微微一驚,這小楊縣長來了幾天,還第一次用堂木。

楊爾銘等著發紅的眼睛,掃視了堂下,帶著童音冷冷開口道,“把昨晚南監當值的牢子張代文、孟國威,向陽門當值壯班衙役曾三皋、蔣榆帶上堂來?!?

堂下胥吏面面相覷,連堂上站立的周縣丞、徐典史也一頭霧水,這少年知縣上任幾天可基本沒發過脾氣,不知今日爲何一副氣勢洶洶的模樣。

八個快手將那四人押上堂來,楊爾銘轉向面前的籤筒,從裡面抽出兩根紅色的令籤,堂上氣氛頓時緊張起來,諸人也顧不得議論了,變得落針可聞。

兩根令籤就代表二十板子,連龐雨也有些驚訝,因爲早上分別的時候,楊爾銘說的是每人打十杖,怎麼一會就變了,難道是孫先生建議的。

在衆人的注視之下,楊爾銘竟然紅著臉猶豫了片刻,他拿起一支令籤,似乎又想放回去,手在半道上又停下來。

龐雨心中有些焦急,看樣子楊爾銘可能開始有些激動,一時間拿錯了,此時纔想起數量不對,但在龐雨看來,二十板確實有些多了,因爲都是些小錯,但並不是主要問題。

不管十板還是二十板都沒有關係,但不能表現出猶豫,即便要放一支回去,也應該馬上放,否則他這下馬威的效果就差遠了。龐雨在楊爾銘身上下了不少本錢,自然希望楊爾銘能儘快建立起威信。

楊爾銘只是微微猶豫了片刻,他看著堂下冷冷道,“昨晚本官深夜巡查,張代文、孟國威、曾三皋在應當值之時,於值房中矇頭大睡,蔣榆在應當值之時擅離城樓,四人玩忽職守,罪不可恕,當嚴懲以儆效尤!”

把兩支令籤脫手飛出,翻動著飛躍了半個大堂,發出啪啪兩聲脆響砸在大堂的青石板上。

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頭第一百九十七章 遇伏第二十二章 渡劫第八十五章 西人第十三章 官威第三十三章 勒索第一百六十一章 從軍第七十三章 風骨第二百三十三章 刀槍第九十一章 賭檔第五十二章 跌落第八十七章 不設防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船出海第一百零二章 接近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道第三章 退婚第三十章 吏目第二百五十六章 面孔第一百七十九章 銀莊第二百六十三章 奪生第二十六章 雨中人第二百五十章 陳於王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工第二百一十三章 文化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工第二百六十章 擊發第三十七章 散沙第二十二章 渡劫第七十五章 官貸第七十五章 官貸第七十章 澤社第一百六十七章 投靠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襲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漕第二百五十一章 曹操第九十九章 兇惡第一百二十九章 往生第二百四十六章 追賊第二百零四章 雜務第二百三十章 前哨第七十五章 官貸第六十九章 生意第九十七章 獎品第二百四十八章 爲之第二十章 發憤圖強第六十七章 陰陽第十六章 小鞋第六十五章 中介第二百三十八章 街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形態第二十七章 後門第八十五章 西人第七十五章 官貸第一百零四章 王法第二百四十八章 爲之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力第一百一十七章 圓筒第二百二十二章 兩難第十八章 和買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州第十九章 估值第一百三十二章 市場第九十三章 棍神第一百九十四章 伏兵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街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軍律第八十一章 羣體引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口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升第一百一十二章 革裡眼第一百九十章 埋伏第一百七十八章 融資第五十八章 大事第四十六章 時機第二百零一章 攔路第九十七章 獎品第一百九十章 埋伏第二百三十八章 街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西第一百一十六章 死敵第四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二百二十一章 年前第九十一章 賭檔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局第十七章 站隊第二百零八章 西境第四十六章 時機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徒第三十章 吏目第二百五十六章 面孔第一百二十章 鐵人第三十八章 打劫第二百五十四章 夜哨第二百三十三章 刀槍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慶第二百五十章 陳於王第二百零七章 整頓第八十六章 混亂
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頭第一百九十七章 遇伏第二十二章 渡劫第八十五章 西人第十三章 官威第三十三章 勒索第一百六十一章 從軍第七十三章 風骨第二百三十三章 刀槍第九十一章 賭檔第五十二章 跌落第八十七章 不設防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船出海第一百零二章 接近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道第三章 退婚第三十章 吏目第二百五十六章 面孔第一百七十九章 銀莊第二百六十三章 奪生第二十六章 雨中人第二百五十章 陳於王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工第二百一十三章 文化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工第二百六十章 擊發第三十七章 散沙第二十二章 渡劫第七十五章 官貸第七十五章 官貸第七十章 澤社第一百六十七章 投靠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襲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漕第二百五十一章 曹操第九十九章 兇惡第一百二十九章 往生第二百四十六章 追賊第二百零四章 雜務第二百三十章 前哨第七十五章 官貸第六十九章 生意第九十七章 獎品第二百四十八章 爲之第二十章 發憤圖強第六十七章 陰陽第十六章 小鞋第六十五章 中介第二百三十八章 街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形態第二十七章 後門第八十五章 西人第七十五章 官貸第一百零四章 王法第二百四十八章 爲之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力第一百一十七章 圓筒第二百二十二章 兩難第十八章 和買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州第十九章 估值第一百三十二章 市場第九十三章 棍神第一百九十四章 伏兵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街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軍律第八十一章 羣體引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口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升第一百一十二章 革裡眼第一百九十章 埋伏第一百七十八章 融資第五十八章 大事第四十六章 時機第二百零一章 攔路第九十七章 獎品第一百九十章 埋伏第二百三十八章 街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西第一百一十六章 死敵第四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二百二十一章 年前第九十一章 賭檔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局第十七章 站隊第二百零八章 西境第四十六章 時機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徒第三十章 吏目第二百五十六章 面孔第一百二十章 鐵人第三十八章 打劫第二百五十四章 夜哨第二百三十三章 刀槍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慶第二百五十章 陳於王第二百零七章 整頓第八十六章 混亂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武县| 简阳市| 铅山县| 怀来县| 临城县| 阆中市| 门头沟区| 沂水县| 金乡县| 台北市| 东港市| 商都县| 来凤县| 新余市| 抚宁县| 修武县| 蚌埠市| 蕉岭县| 怀集县| 望谟县| 福海县| 轮台县| 苏尼特右旗| 合水县| 镇远县| 荥阳市| 互助| 隆尧县| 隆林| 呈贡县| 吴旗县| 潜山县| 高陵县| 长岛县| 朝阳区| 巴彦淖尔市| 综艺| 彰化市| 滕州市| 凤冈县| 仲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