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四章 平亂

“人頭中可有汪國華?”

“回老爺話,沒有那汪國華,亦未見黃文鼎,人頭中爲(wèi)首之人是朱宗。那龐雨並不入衙門,便在八字牆之前與楊芳蚤對話,據(jù)他所說,是受楊芳蚤指派平亂,如今滿城皆知他是平亂首功。”

鳳儀裡方家書房中,方孔炤臉色陰沉,揮手讓報(bào)信的家僕退下。屋中還有兩人,一個是臉色蒼白的方仲嘉,另外一個則是方孔炤的女婿孫臨。

昨晚先是逃回一批家僕,說方仲嘉已被亂民所殺,讓方孔炤後悔莫及,隨後又擔(dān)心因此走漏了平亂的消息,從而讓黃文鼎逃脫,甚至黃文鼎會突襲鳳儀裡。

方府一片混亂,讓打行都起身準(zhǔn)備,又不斷派出家僕四處打探,結(jié)果方仲嘉天明前負(fù)傷而回,才讓方孔炤心頭的大石落地。

方仲嘉受傷兩處,逃出大殿之後進(jìn)入山林,好在雲(yún)際寺的山嶺並不高,他尋到一處緩坡慢慢下山,鎖子甲因爲(wèi)太重,也扔在了林中。身上衣衫被灌木枝葉扯得稀爛,到大路之後池州兵還未到達(dá)。萬幸的是尋到了來時的馬匹,這才保住一條性命。

他的兩處都不是致命傷,只是失血較多,身體很虛弱,方孔炤原本是讓方仲嘉指揮那些打行,現(xiàn)在只能改爲(wèi)孫臨,並由孫臨的大哥孫頤(注1)協(xié)助。

孫臨的二哥孫晉是都察院御史,而且是京官,因此孫家在桐城也是極有地位,方家加上孫家,領(lǐng)導(dǎo)地位在士紳中也能得到認(rèn)可。

而孫臨本身平日有習(xí)武練箭,還擅長騎術(shù),跟方仲嘉相比,只是少了實(shí)戰(zhàn)經(jīng)驗(yàn),也算是一個合格的人選。

方仲嘉大概把昨晚的事情說了一遍,他對龐雨的詳細(xì)身份不太清楚,只是告訴方仲嘉,似乎是一個姓龐的衙役,原本投了亂民,昨晚與汪國華一夥起了內(nèi)訌。

實(shí)際這三人都與龐雨見過面,但這樣的底層衙役無法引起他們的注意,他們對這個姓龐的衙役無絲毫印象。所以他們都以爲(wèi)是依附亂民的那些胥吏,這種人在民亂期間人數(shù)不少,又最是見風(fēng)使舵,賊人一旦勢弱,便見財(cái)起意。

剛找跌打大夫來取了箭頭不久,三人剛商量幾句,便傳來了龐雨帶人頭入城的消息。

方仲嘉無力的靠在椅背上,對方孔炤道,“若是楊芳蚤指派他平亂的,倒是難辦了。”

“此事恐怕有些蹊蹺。”孫臨皺眉道,“民變已近一月之久,桐城縣衙束手無策,一味的招撫,無非是擔(dān)憂平亂不成,反激怒亂民魚死網(wǎng)破,從而令牧守知縣落罪。如今形勢未變,楊芳蚤怎會突然派一個衙役孤身前去平亂,豈非兒戲一般。”

方孔炤冷冷道,“若是要平亂,便當(dāng)把黃文鼎一起平了,既明知黃文鼎不在,卻去殺了雲(yún)際寺數(shù)十亂民,豈非逼迫黃文鼎以命相搏。可知仲嘉最先所說方爲(wèi)事實(shí),這龐皁隸不過是見財(cái)起意,因仲嘉走脫,他擔(dān)心消息走漏,而不得不託詞於知縣,。”

孫臨轉(zhuǎn)頭看看天色道:“如今最要命的,黃文鼎一夥陸續(xù)在五印寺外聚集,已有三五百人之多。方纔家僕回報(bào),亂民似已得知雲(yún)際寺遇襲,正往南門移動。萬一黃文鼎等人攻打縣衙,咱們是否仍按原定方略突襲亂民。”

方仲嘉昨晚的一場慘敗,給方孔炤造成了巨大的被動,他有些羞愧,低著頭沉聲道,“萬一黃文鼎等人不救張孺,反而逃回雲(yún)際寺呢。都怪我太過大意,若是帶上兩把弓箭,或是護(hù)好那火把,便不至於如此。”

方孔炤倒沒有絲毫埋怨,“生死搏鬥之時豈能面面俱到,仲嘉不必苛責(zé)自己。至於黃文鼎逃回雲(yún)際寺,我看來他卻未必能夠。仲嘉你下山之時,是否已見到池州兵火把。”

“確實(shí)如此,當(dāng)時正是池州兵到來,難以將銀子搬走,龐皁隸幾人有所爭執(zhí),我便乘此慌亂之際逃脫。”

孫臨站起道,“雲(yún)際寺應(yīng)已被池州兵攻佔(zhàn),黃文鼎回去亦無用,此人缺乏謀劃,汪國華既然不在,他定會進(jìn)退失據(jù),攻其不備正其時也。”

方仲嘉突然擡頭道,“要不然便由得那黃文鼎攻陷縣衙,將那龐皁隸等人一股腦殺了,我等再乘亂襲殺亂民。”

孫臨看著方仲嘉道,“那便不再是民亂,而是造反,一旦亂起恐難收拾。龐皁隸昨晚能火中取粟,必是個奸狡之徒,黃文鼎即便攻克縣衙也難逮住此人,多半被他走脫,而汪國華尚在這皁隸之手,大亂之後一旦交給朝廷,不免更連累方家。”

方孔炤點(diǎn)頭道,“若是黃文鼎攻克縣衙,池州兵必定要入縣治,屆時桐城不但遭匪災(zāi),還要再遭兵災(zāi)。”

屋中三人一時都不說話,相比於那些小民,世家大族在面對兵災(zāi)之時更沒有底氣。

方孔炤在書桌前來回走了兩趟,停下後對孫臨道,“告知楊知縣,桐城士紳今日平亂。”

孫臨應(yīng)承一聲,出門立刻開始召集打行和家僕,方家院中一時喧譁起來。

方孔炤聽著外邊的聲響,默然片刻後對方仲嘉問道,“你走時那汪國華可還一息尚存?”

“他似乎是中毒了,在大殿中多次叫罵問誰下的毒,但他應(yīng)是中毒最淺之人,也是最後才倒下的,至於那毒能否解救,卻不敢斷言。”

“既然那龐皁隸能有時間砍了二十多個人頭,是有時間確認(rèn)汪國華死活。若是死了,那定砍了腦袋來。即是說汪國華可能沒死,此人是個匪首,而龐皁隸不交出他來,放著這大功不要,其中是有些意味的。”

方仲嘉切齒罵道,“他在殿中定是聽了我與汪國華說話,知道咱家與汪國華的糾葛。又不能確定我是否生還,便留了汪國華在手中見機(jī)行事。此人心狠手辣,他不但下毒,還至少親手格殺了三四人之多,能用弓弩之時定然是用弓弩,絕不給對手一點(diǎn)機(jī)會。”

“但他終究只是一個皁隸,害怕你報(bào)復(fù)於他,想以汪國華爲(wèi)籌碼。”方孔炤沉吟片刻道,“可恨這皁隸壞我大事,不過是爲(wèi)些銀子,也是爲(wèi)那池州兵做嫁衣,銀子最後定然是池州兵奪去了。”

“要不要讓人先去與他談?wù)劇!?

“不必,就算他拿到汪國華,也只是一個低賤皁隸,有何資格與我等對坐說話。”方孔炤冷冷道,“待剿滅黃文鼎之後,你去縣衙露個面,讓那皁隸知道你還活著,讓他來求咱們。”

。。。。。。

南門城樓之下,人頭涌動人聲嘈雜,各色兵器農(nóng)具在他們頭上晃來晃去。

從四鄉(xiāng)匯聚而來的亂民集結(jié)在此,他們都是上次依附的人,這次聽聞池州兵退去,又被核心亂民召集而來。

他們頗爲(wèi)想念上次打劫大戶的感覺,所以人數(shù)很是不少,一大早已經(jīng)集結(jié)了超過五百人,還不斷有人從各處趕來。

原本他們的集結(jié)地是在五印寺,但早上傳出了一名皁隸孤身剿滅雲(yún)際寺的離譜謠言,開始大家都不相信,隨後城中的傳言越來越多,亂民紛紛離開五印寺,在南門城門口打聽消息,有部分人因爲(wèi)害怕已經(jīng)離去,還有些將信將疑。

南門外街又並不開闊,數(shù)百亂民聚集於此,只能散於街巷之中,紛紛交頭接耳討論早上那個離奇的消息,向那些熟悉的亂民核心打聽雲(yún)際寺的情況。

“讓開,都他孃的擋住路幹啥。”

黃文鼎大步走來,揪住擋路的亂民隨手扔開,那些瘦弱的青皮跟魁梧的黃文鼎一比,便如孩童一般。

前方便是南門的門洞,自從龐雨拉人頭穿城之後,縣衙擔(dān)心賊人報(bào)復(fù),立即關(guān)閉了各個城門。此時南門大門緊閉,從各門傳來的消息,說桐城六門都已經(jīng)關(guān)閉,而南門是距離五印寺最近的一個門,亂民要攻入的話,最好就是選這個門。

黃文鼎手拿一把大刀,擡頭看了一下高高的門樓,口中大聲道,“你們說那龐傻子剿了雲(yún)際寺,殺了咱們二三十個兄弟,老子在桐城活了幾十年,沒見過這等勇猛的人,你們覺得那龐傻子像嗎?”

周圍的亂民有些搖頭,有些默不作聲,旁邊一個亂民小心翼翼的道,“但早上我與李伴親眼所見,朱宗、谷小武、張應(yīng)的人頭都在那馬車之上,谷小武臉都砸爛了。”

“那汪國華呢。”

“沒見著。”那亂民搖搖頭,“可早上關(guān)廂這邊傳言,說掛車河集鎮(zhèn)來了池州兵,在雲(yún)際寺山下往來,掛車河人家的女眷都在往縣城跑。”

“他們說池州兵大隊(duì)到了接官亭,前鋒到五里鋪了,兩三千人馬呢。”

“黃盟主,咱們要不要先躲一下。”

黃文鼎嘴角抽搐了,他雖然是個武舉,但是對打仗一竅不通,明代武舉不考試兵法謀略,到明中之後,文官還刻意的把武官向文盲方向引導(dǎo),武官越來越粗鄙不堪,很多武舉往往都是大字不識,空有一身蠻力。

黃文鼎此時便毫無章法,既不去確認(rèn)情報(bào),又不調(diào)動人馬穩(wěn)定軍心,一衆(zhòng)亂民如同無頭蒼蠅,各種懷疑情緒在人羣中不斷髮酵,很多依附的人見勢不妙紛紛離去。

他身前有一個頭發(fā)花白的老者,揹著個揹簍,手上拿一把鋤頭,臉上有些愁眉苦臉的表情。這副扮相看著,就是想跟著來湊人數(shù)搶東西的附近農(nóng)民,一旦有事沒有絲毫作用。

黃文鼎心頭原本就有些焦躁,這人還在眼前晃來晃去,心頭怒起掄起耳光過去,打得那白頭的農(nóng)民一個趔趄。

老農(nóng)嚇了一跳,連忙讓開兩步,黃文鼎怒氣稍減,擡頭看了一眼高高的城樓,自從起事以來,他還是第一次對桐城的城防感覺無力,這都是因爲(wèi)龐皁隸的弄出來的離奇?zhèn)髀劇?

那龐雨是很多亂民都見過的,連他的綽號龐二傻都知道,怎麼可能想象這麼一個狗官差能孤身剿了雲(yún)際寺,讓他們丟了老巢,這必定是衙門玩的什麼花招。

一種被侮辱了智商的不平涌上心頭,黃文鼎把心一橫,高舉起大刀。

“老子偏不信了,今日便要把那狗公差的人頭拿下來,看衙門憑啥擋得住咱們,咱們踏平那縣衙!去做個撞門錘!”

黃文鼎一聲喊完,突然感覺周圍都沒有迴應(yīng),他回頭一看,亂民一片嘈雜,沒有人在意他的命令。

他一時也不知怎辦,纔有點(diǎn)懷念汪國華,汪國華似乎知道那些人心頭的想法,幾句話就能把亂民鼓動起來。

黃文鼎想到這裡又一陣怒氣,衝到人羣中一通拳打腳踢,亂民紛紛躲避,南門外街上亂成一團(tuán)。

正打得興起,突然周圍人羣一陣驚叫,黃文鼎停手張望,只見衆(zhòng)人紛紛手指城門洞。

城門吱吱呀呀的打開,門洞內(nèi)沾滿手執(zhí)長矛大刀的壯漢,這些人體型強(qiáng)壯外表兇悍,絕非亂民能比。他們並不著急涌出,等待著大門完全打開。

亂民紛紛往後退去,黃文鼎一時看傻了眼,他不明白桐城哪裡來的這些人,不過他那股蠻勁一上來,招呼了周圍的心腹,舞起大刀就要迎戰(zhàn)。

突然聽得兩聲弓弦震響,人羣中傳來慘叫,街中頓時大亂。

黃文鼎一擡頭,城樓上出現(xiàn)了兩名弓手,兩人射速極快,城下密集的亂民炸了窩,無頭蒼蠅一般亂竄。

“狗東西不要亂跑,退遠(yuǎn)一點(diǎn)排好陣勢,他們?nèi)瞬欢唷!?

亂民在黃文鼎身邊竄來竄去,黃文鼎一邊退一邊大聲叫罵著,讓他們往後退一點(diǎn)集結(jié),不然等門洞內(nèi)的人衝出來,他們就毫無還手之力。

一個人影在面前晃過,黃文鼎一把抓住,正是那個頭髮花白的老農(nóng),他被抓住之後慌亂的盯著黃文鼎。

黃文鼎怒喝道,“沒用的狗才,不要亂跑擾人…”

話音未完,那老農(nóng)突然左手閃電般一伸,一枚鋼製長釘瞬間插入黃文鼎咽喉,周圍的一片慌亂中,竟然無人留意到黃文鼎被人暗算。

一切都在瞬間發(fā)生,黃文鼎毫無防備,頓時無法呼吸,他丟了大刀,雙手捂著咽喉位置,大張著嘴驚恐的看著那老農(nóng),往後連退了幾步。

老農(nóng)依然是那副愁眉苦臉的表情,好像什麼都沒發(fā)生一般,又竄入了混亂的人羣中,片刻便不見了人影。

幾個核心亂民這才發(fā)現(xiàn)黃文鼎的不妙,趕緊過來攙扶著盟主,此時的黃文鼎雙眼圓睜,咽喉插著長釘,臉漲得通紅,口中不斷髮出嗝嗝的聲音。

城門完全打開,門洞內(nèi)的打行蜂擁而出,幾個心腹拼命拖著黃文鼎往東面逃去。

亂民羣龍無首,又毫無鬥志。四十餘名打行如虎入羊羣,在人羣中大肆砍殺,數(shù)百亂民朝著城郊四野一鬨而散。

。。。。。。

注1:孫頤是孫臨的長兄,天啓五年進(jìn)士,後辭官歸家。在蔣臣日記中,此人在平亂中起了重要作用,“歸而陰募死士數(shù)十人,日圖賊…所募死士從城頭髮一矢,矢傳藥立斃…俱出城殺賊,賊奔潰。” 所謂死士,應(yīng)當(dāng)就是招募的打行。在其他記載中,孫頤跟江之淮都受命於方孔炤,方孔炤纔是主事之人。

第二百一十七章 虛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雨第七十二章 阮導(dǎo)第一百三十二章 市場第一百零一章 警信第二十四章 漏雨第二百一十四章 羣毆第二百一十六章 對策第九十六章 紅袍第七十九章 壯班第一百六十一章 從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洶涌第五十五章 首功第一百五十章 通幾第九十一章 賭檔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局第一百零六章 兩全第一百三十一章 問官第八十八章 投櫃第一百零一章 警信第三十四章 機(jī)緣第二百六十五章 關(guān)山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力第九十二章 早課第三十章 吏目第一百八十三章 雷鳴第一百八十九章 猶豫第一百九十章 埋伏第一百七十九章 銀莊第三十九章 招安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口第二百二十章 羣鴉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升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門第二百七十二章 少年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雨第一百五十六章 三百兩第一百九十六章 堵截第二百零一章 攔路第二百七十五章 外婆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漕第七十九章 壯班第一百六十八章 通縮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州第一百七十六章 形態(tài)第二百六十二章 破陣第八十二章 馬快第四十五章 設(shè)局第二百五十九章 先鋒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三十一章 民情第一百七十七章 質(zhì)押第一百一十七章 圓筒第一百六十八章 通縮第五十五章 首功第一百二十五章 退潮一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五十四章 平亂第二百一十四章 羣毆第一百九十九章 洶涌第二百四十二章 闖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圓筒第二百一十九章 路遇第五十九章 緝兇第一百八十七章 策略第一百八十七章 策略第二百三十五章 猛虎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十八章 和買第九十章 逃丁第七十四章 新知縣第七十九章 壯班第四十七章 自縛第二百六十九章 市場第七十六章 名聲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州第二百五十章 陳於王第七十五章 官貸第二百一十八章 惑敵第八十五章 西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屍山第四十五章 設(shè)局第一百零八章 城門第一百三十五章 殘營第五十二章 跌落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口第十八章 和買第十六章 小鞋第二百三十九章 屍山第二百五十一章 曹操第九十六章 紅袍第八十四章 守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往生第二百四十九章 東葛驛第一百三十一章 問官第七章 匣牀第一百九十九章 洶涌第七章 匣牀
第二百一十七章 虛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雨第七十二章 阮導(dǎo)第一百三十二章 市場第一百零一章 警信第二十四章 漏雨第二百一十四章 羣毆第二百一十六章 對策第九十六章 紅袍第七十九章 壯班第一百六十一章 從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洶涌第五十五章 首功第一百五十章 通幾第九十一章 賭檔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局第一百零六章 兩全第一百三十一章 問官第八十八章 投櫃第一百零一章 警信第三十四章 機(jī)緣第二百六十五章 關(guān)山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力第九十二章 早課第三十章 吏目第一百八十三章 雷鳴第一百八十九章 猶豫第一百九十章 埋伏第一百七十九章 銀莊第三十九章 招安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口第二百二十章 羣鴉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升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門第二百七十二章 少年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雨第一百五十六章 三百兩第一百九十六章 堵截第二百零一章 攔路第二百七十五章 外婆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漕第七十九章 壯班第一百六十八章 通縮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州第一百七十六章 形態(tài)第二百六十二章 破陣第八十二章 馬快第四十五章 設(shè)局第二百五十九章 先鋒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三十一章 民情第一百七十七章 質(zhì)押第一百一十七章 圓筒第一百六十八章 通縮第五十五章 首功第一百二十五章 退潮一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五十四章 平亂第二百一十四章 羣毆第一百九十九章 洶涌第二百四十二章 闖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圓筒第二百一十九章 路遇第五十九章 緝兇第一百八十七章 策略第一百八十七章 策略第二百三十五章 猛虎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十八章 和買第九十章 逃丁第七十四章 新知縣第七十九章 壯班第四十七章 自縛第二百六十九章 市場第七十六章 名聲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州第二百五十章 陳於王第七十五章 官貸第二百一十八章 惑敵第八十五章 西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屍山第四十五章 設(shè)局第一百零八章 城門第一百三十五章 殘營第五十二章 跌落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口第十八章 和買第十六章 小鞋第二百三十九章 屍山第二百五十一章 曹操第九十六章 紅袍第八十四章 守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往生第二百四十九章 東葛驛第一百三十一章 問官第七章 匣牀第一百九十九章 洶涌第七章 匣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里县| 莲花县| 黎川县| 唐海县| 贺州市| 友谊县| 区。| 邢台县| 西宁市| 嵊泗县| 文山县| 长岭县| 涟源市| 吴旗县| 肥乡县| 丁青县| 安西县| 祥云县| 大理市| 武定县| 泸水县| 北流市| 康定县| 桃园县| 临泽县| 观塘区| 禄丰县| 普定县| 长寿区| 当阳市| 舒兰市| 呼玛县| 平阳县| 东乌珠穆沁旗| 罗甸县| 万州区| 星座| 普宁市| 天峨县| 时尚| 扶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