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雲王都名叫雲京,南城爲東西爲市井尋常人家,西城多爲權貴富紳居所,南城則是王家宮廷。禮部尚書溫謙一路引張瀾來到王宮,入宮時有侍衛對張瀾進行搜查,而後才放行。進宮沒走多遠,又有太監對張瀾進行一番搜查,再次放行。末了,張瀾跟著溫謙來到一棟牌匾爲御書房的宮殿中,又有宮女對他進行一番搜身。還未見北雲王,已經經了三遍搜,可見北雲王宮戒備之森嚴,當然了,張瀾心中不爽可想而知。
進了御書房中,溫謙把張瀾安排在偏廳坐著,囑咐道:“義士,請先在此處守候,陛下一會就會過來,屆時見到陛下要叩拜,口稱草民。陛下不叫你平身你就不能站起來,起身後不可直視陛下。陛下問你什麼話你就回什麼,不問你話你就不能說話,獎你什麼就謝恩。聽明白了沒有?”
張瀾兩輩子,除了父母和恩義,還沒叩拜過別人,叫他拜北雲王,算是哪門子道理。“溫大,我非北雲人,爲什麼叩拜陛下?”
溫謙身居北雲禮部尚書高位,打心眼裡瞧不起平頭百姓,能說出剛纔一番話,不是因爲關照張瀾,而是怕他惹北雲王不高興,現在他不領情也沒辦法。“張義士,你雖不是北雲人,可現在站的是北雲地盤,要懂得入鄉隨俗,切莫居功自傲。話我已經提醒到,你自己斟酌一二。”
張瀾道:“謝溫大人提醒了。”
中國古代的御書房,是皇帝的專屬書房,批閱奏章,處理國家大事的地方,張瀾印象裡應該多的是書籍字畫,可北雲王的御書房,裡面多的是各色寶石。牆壁上,傢俱上,擺設上,就連地板上都鑲滿了寶石,各色寶石被陽光一照,散奪目光輝。張瀾勉強認出一些珍珠鑽石瑪瑙玉石之類的,其它品種就不得而知了,想來也都價值不菲。
北雲國科技水平不咋地,北雲王一個御書房卻奢華務必,琳瑯滿目的寶石差點耀花了張瀾的眼,這廝忍不住在想:‘如果把這裡的寶石都扣下來帶到地球,世界富當仁不讓屬他張瀾了。’
張瀾低頭看著地板想著是不是能悄悄扣下兩塊寶石帶走,忽然覺得有幾道不怎麼友善的目光盯著他,四處看了一下,只見偏廳內不知道什麼時候多了幾個人出來,個個身著黑衣黑紗,只露著兩個眼。
說起來,張瀾的警覺心絕對不弱,不說有風吹草動就能覺,可幾個大活人不聲不響的進來了,他竟然一點沒察覺,這些人也太變態了點。張瀾向溫謙問道:“溫大人,他們這是?”
溫謙道:“張義士,這些是陛下身邊近衛,每當陛下召見人時,有會有近衛負責照看來人周全。”
‘照看,我看是監視吧。’張瀾心裡唸叨了一下,眼睛盯著近衛們猛瞧。
偏廳裡,黑衣近衛一共有四個,分列張瀾前後左右四個方向,穩穩的把張瀾控制住。四人均著黑衣,渾身只露兩隻眼睛,看身材,似乎都是女人,面貌不得而知,個個眼光凌厲,被她們包圍,張瀾感覺自己就像站在大人中間的小孩一般,他毫不懷疑只要自己稍有異動,立馬就會被扭斷脖子。
溫謙道:“張義士,請在這裡稍後,本官還有事要處理,恕不奉陪了。”
張瀾道:“溫大人走好。”
把人安置好,溫謙告辭離開,偏廳裡面就留下張瀾和四個黑衣近衛。如張瀾看多了片,潛意識裡認爲高手應該都有那種高手風範,不動如山,輕易不開口。可是呢,溫謙一走,張瀾面前的近衛就開口了,道:“義士,聽聞你是一個人救出二公主殿下,從千軍萬馬中把殿下一路護送至雲京,想來,您的身手一定不俗。”
近衛的聲音,印證了張瀾的猜想,果然是女人,說話輕聲細語特別柔膩,頗有點江南水鄉女孩的味道。
張瀾道:“姑娘言過了,我只是僥倖救了二公主,身手嘛,倒是及不上運氣。在下張瀾,不知道姑娘芳名?”
近衛道:“奴婢自幼無名無姓,張義士不妨叫我九。”
嘿嘿,代號都出來了,張瀾道:“原來是九姑娘,幸會了。”
張瀾身後的近衛道:“張義士,奴婢八,剛纔九妹問你話,想和你切磋一二,不知道可否賞臉?”
“這個嘛,不瞞各位說,在下拳腳其實不咋地,能護送二公主回來,全憑手上搶。”打架這件事情,張瀾從小到大沒少幹過,不過和女人打架,他還從沒經歷過,特別是身邊幾位一個個看起來都是高手,他更不想領教了。幾個近衛真想打,那他只有**伺候了,老爺麼和女人打架,還不都是用**的。
九道:“用**也是本事,我們約好了,改日我一定登門領教。”
不是吧,到了北雲就遇到一個武癡,小娘麼你說你至於嗎,張瀾道:“拳腳無眼,**更兇狠,一碰非死即傷,九姑娘,我看我們還是別比試了,我甘拜下風成不?”
“不成!難得遇到你這樣一位好手,豈有不領教一下的道理。”九話語輕聲細語,但是說的話卻霸道得很,一副張瀾你跑不了的架勢。
“好吧,那我恭候九姑娘大駕了,到時候還請手下留情。”遇到個不講理的女人,張瀾也由著她,到時候**不長眼,把她打死打傷只怪她自己逞強,任你武功再高身手再好,還能擋得住**子不成。
九道:“爽快,不愧是能在千軍萬馬中救出殿下之人。敢問義士,你是怎麼把殿下救出來的?又怎麼護送回來的?”
九問話,讓張瀾有些摸不清頭腦,她到底是出於好奇,還是別有目的,比如替北雲王先探查他的口風,算了,撿一些說說,張瀾道:“這就說來話長了……”
在北雲王宮御書房偏廳,張瀾陪著四個近衛聊了好半天,外面傳來一聲公鴨般的聲音:“陛下駕到!”
九小聲對張瀾道:“義士,陛下來了,你繼續等候,等會會有人來傳你過去,到時候千萬要守禮數,不可怠慢陛下。”
張瀾道:“我曉得了。”
又等了一會,一個老太監手拿拂塵進了偏廳,先是打量了一下張瀾,而後道:“可是張瀾張義士?”
張瀾道:“正是。”
老太監道:“陛下有請,請跟咋家來。”
張瀾跟著老太監出了偏廳,四個近衛跟隨,依舊分列他四個方向。到了正殿,張瀾見北雲王穩坐龍椅,手拿一張薄紙觀看,他身後站著一個紫衣紫紗蒙面人。老太監將張瀾帶到正殿,稟報北雲王:“陛下,奴才將張瀾帶來了。”說完,老太監走到北雲王身側站定,垂而立。
北雲王放下手中薄紙,直視張瀾,張瀾身子站得筆直,拱了拱手,道:“在下張瀾,見過陛下,祝陛下萬福。”
北雲王面上不怒不喜,半點表情都無,手指在龍案上點了兩下,道:“張瀾,見到寡人,爲何不跪?”
張瀾道:“回陛下話,陛下非在下可跪拜之人,所以不跪。”
老太監一聲吼:“放肆!見陛下仍不跪,還口出狂言,你是和居心,該當何罪?”
張瀾不卑不亢道:“在下來自中國,自幼學禮儀廉恥,父母教導,人一生只跪幾種人,除此之外,就算刀兵加身,也不能卑躬屈膝。”
北雲王揮手,示意老太監退下,而後問張瀾:“那你說說,什麼樣的人才等當得起你跪?說得好,寡人不但不治你的罪,還可重賞於你。”
面對一國之君,說不怕是假的,可是張瀾都死過一回的人,也沒什麼好怕的,要他給陌生人下跪,他做不來,張瀾道:“陛下,在下鄉野粗人,若有冒犯還請見諒。在我中國,人在孩提之時,父母便會教導,男兒當頂天立地,一生只跪拜天地君祖父母恩這七者,除此之外,皆不可跪拜。”君這玩意,張瀾是考慮國情才說出來了,畢竟北雲是封建社會。
北雲王拍手道:“說得好!天地孕育萬物,乃萬物之靈,天地當得跪拜。主君治理天下,乃家國之長,百姓父母,君當得跪拜。人生流轉,轉眼百年,代代流傳,祖先豈能忘,祖當得跪拜。人乃父母精血所生,父母所養,無父母哪來子女,父母當得跪拜。古語常言恩義比天高,不忘恩義,知恩圖報者善,恩當得跪拜。寡人非天地,非你父母祖先,亦非你有恩於你,你不跪寡人非有恩於你,不跪也合情合理。來人,賜坐。”
“謝陛下。”有小太監給張瀾送上一個軟凳,張瀾道了聲謝,便大大方方坐下了。
北雲王道:“張瀾,你說你來自中國,寡人不曾聽聞這個國家,不知在何處?”
“回陛下話,中國是大海極東一個偏遠小國,一國上下不過十三萬人,陛下未曾聽說也在情理之中。”張瀾要說中國有十三億人,先北雲王會認爲是胡說,二來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北雲王絕對不可能沒聽過,因此才把人數報少。
張瀾來歷,現在先不深究,北雲王道:“原來如此,難怪寡人不知。張瀾,你如何從中國到了南雲,又爲何出手救寡人之女?”
張瀾道:“回陛下的話,在下乃是想見識一下天下諸國,一路遊歷到南雲。至於救公主殿下,乃是因祖訓。”
“是何祖訓,說來聽聽?”北雲王道。
“說來簡單,就是路邊不平當拔**相助,當時見公主殿下受辱,在下想也未想,拔**便上了。”
北雲王道:“路見不平拔**相助,好,好。當時若無你相救,恐怕寡人已經痛失一女。你且退下,明日來早朝,寡人會重賞於你。黑八,黑九,送張瀾出宮,去迎賓坊暫住,明日引他上殿。”
“在下告辭。”
張瀾與北雲王告辭,隨八,九兩位近衛離開,待他離開御書房後,北雲王朝後勾了勾手指,道:“如何?”
紫衣人道:“此人城府極深,奴婢也看不出他的深淺,不過他對陛下並無惡意,想來非南雲奸細。”
北雲王道:“命人徹查此人來歷。”
紫衣人道:“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