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15 細水長流

陳興想參股的態度,季青辰並不意外,但樓雲留下的那位張孔目才讓她頭痛。

“陳世兄,京城中的情勢你想必也是清楚。樓大人一力舉薦,官家已經下旨讓臺州謝家的叔老爺奪情起復。如今謝老大人在政事堂中,已經是五位參知政事之一,和韓參政平起平坐。可惜韓參政在官家面前也更被看重了三分,你道爲的什麼?”

這些話,都是代表著樓雲的張孔目私下和陳洪說的。

唐坊十條船和陳家五條船一起駛回大宋,隨行的還有回舫的幾十條宋船。

四年前官家登基時,臺州謝家的叔祖老大人本來是託了老妻病逝,年老體弱而告老的。

如今他一朝起復重爲參知政事,僅是這幾十條船上的海商們就把謠言傳得滿天飛。

不知臨安城裡又是如何雲翻波詭。

季洪一直跟在船上,所以他把這些打聽來的私話傳給瓦娘子。瓦娘子又傳到她耳朵裡。說話時還添由加醋,連那位張孔目三個字就一頓的習慣都學了過來。

他先向陳洪暗示了樓雲如今朝中有人了。

而且官家留著樓雲在京城,必定也是因爲江北邊境上的宋軍先敗了一陣的原因。官家後悔以前沒有聽信他所說“缺少訓練,兵源不佳”的建言。

樓大人當然是前途大好,陳家的靠山千萬不能丟了。

然後這位張孔目繼續道:

“官家本就看重韓參政,如今更是看重韓參政主政時修復的這段運兵河道。覺得他並不是虛言空談之輩。陳綱首被樓大人倚爲手足,大人爲陳家不惜遠來東海,促成這門親事。陳綱首也需爲大人考量一二。更何況……”

更何況,藉著婚事在內河工程上參股。對他陳家只有好處,半點壞處都沒有!

陳洪不用這位張孔目的支持,就早已經躥上跳下。對這門婚事更是熱情了十二分。

陳洪天天帶著陳文昌過船來拉攏關係,這位陳家家主還和唐坊商量著,要把這段河段的股本歸屬在兩家的婚書上寫清楚。

看看到底是算她名下的私產,還是算唐坊的公產。

陳洪當然是恨不得把整條河段,全算進她的嫁妝裡去。

或者讓陳家參上一份。

而張孔目回去也好向樓雲交代:

福建海商借著這門婚事。終於可以伸手到這項韓參政府主持的工程裡了。

“你放心。”

陳文昌並不隱瞞。“等上了岸自然可以設法周旋。”

他看向了船外三四里海面上的舟山羣島,巨浪之間就能看到普陀寺高聳的天封塔。

“我雖然不知道樓大人心裡到底如何打算。但也不是不能商量。叔叔已經向臨安城傳遞消息,向樓大人稟告我回航的事情。”

唐坊的十條船已經進入明州港海面十里。

佛塔在此時。有著航標的作用。

海面來往的各國船隻,都是以此爲標誌來確定方向。由此,路過的海船能暫時在舟山島普陀港寄舶,補充食水。

而要進入大宋進行貿易的船隻。會繞過舟山島,沿著定海縣入海口駛入。

沿著甬江河道二十五里。駛向三江口。

三江口,也是明州城所在之地。

“要在明州城停留幾日吧。”

眼看著快要到岸,她也鬆了口氣,暫時不提那政鬥中的樓大人。含笑說著,“我聽

說胡綱首的夫人正是這幾日的生辰,胡綱首已經準備要把你們都請過去吃壽席了?”

陳文昌一聽。就知道她也是要去的,也笑道:

“明州城南有一片湖水喚做月湖。風景極好。”

“原來你們家在月湖邊置了一座不小的園林?”

她含笑反問,陳文昌眼中的欣喜,卻不僅僅她聞音知意。

他看著季青辰,只覺得她容貌嬌美,言語謹慎,神情極是柔和。

平常交談時,她對泉州、明州甚至臨安城的瞭解頗讓他意外欣喜。

“都是幾十年的老園子了。我以往遊學時,住過兩次——我叔叔往年倒是時常來往。”他笑著解釋,“所以他對那段內河工程是早有耳聞的。”

“……陳綱首的話,也並不是沒有道理。”

她輕聲說著,倒也不是爲了討好陳文昌而拍陳洪的馬屁。

比起疑惑樓雲說話到底算不算數,她更在意的,卻是陳文昌的心思。

她看不出,他是把那段內河工程當成一筆純粹的風險生意,還是她和王世強舊情未斷。

“扶桑國裡,真正有錢來買宋貨的,確實是東日本的領主們。

關東平原這幾百年來開出的糧食土地,遠遠超過了九州、四國這些大島上的物資出產。

如果東、西日本兩位國主分立,錢貨流通不暢,那陳家返回東海,大賣八珍齋正品的生意就絕不容易做。

成本太高,風險太大。

陳洪顯然想再爲陳家找一項生意,來彌補眼前的損失。

“雖說是這樣。但我們家分了一份,江浙的謝家、胡家,劉家哪裡能不分上一份?有張孔目在,只怕他還會替福建八大綱首都要上一份。”

陳文昌仍然搖頭,居然也分外清醒。

韓參政如今的大功裡,那條運兵內河工程是重要一項,日後再有開河運兵也以他爲主。

樓雲,必定是想讓福建海商在其中佔得越多越好,

“我也和王綱首有些交往。知道他是個威重之人。所以連江浙幾位綱首都不敢和王綱首提現在參股的事,這才找上了你。他們和我叔叔突然間稱兄道弟,打得火熱,能有什麼好事?就是想借著這門婚事,讓我叔叔出頭來欺負我們罷了。”

不僅他說的“我們”兩字。她微微有些歡喜。

聽得他直接提起王世強,並沒有疑心她的意思,又在錢財上如此分得清,她在心中不能不說是安慰至極。

在鼓樓上,她請樓雲保媒的決定,並沒有錯。

問題是,她支持的內河工程。現在是這位國使大人升官大道上的堵路石。

然而還沒等她尋思著辦法和樓雲妥協。各退一步來個雙贏,陳文昌的下一句話,就讓她的心懸了起來。

“王綱首。在船上找過我說話。”

“……他說了什麼?”

她實在覺得,不可能不開口問上一句。

儘管她知道,以王世強的性情再是要挑撥陳文昌,也不至於太露骨。

“沒說別的。就是說了他平常喜歡吃的茶葉,還有他幫唐坊從大宋移過來的茶樹。”

她尋思著怎麼應答。反倒是陳文昌想了想就問道:

“要不,我們成親後,買下隔壁的院子,也在屋子旁邊種幾株茶花?泉州城裡種茶花的很多——”

他停了停。又看看她的臉色,“要不,再種幾棵荔枝樹?”

“好……”

雖然親事還沒有訂下來。成親也要一兩年,但她在此時竟然也覺得:

除了這個好字。什麼話都不應該說。

陳文昌也是極聰明的人。

她當然記得,泉州城的府衙大街上,牆內牆外盛開的茶花。

奼紫嫣紅,在夕陽朝霞中美得讓她至今未忘記。

陳文昌含笑看著低頭的季青辰。

他也猜測過,大宋的事情都是王世強告訴她的。

但她如此瞭如指掌,只可能是她多年來時時細心打聽留意的結果。

甚至她說話的口音,都和外夷歸來的唐坊坊民們截然不同。

比如她的親弟弟辰虎。

要不是長得有些神似,有時候他甚至看不出她和季辰虎居然僅是相差一歲的姐弟。

僅是她一個人,要自稱是明州城本地海商家的女眷,只怕沒人會懷疑她是外夷歸來。

要不是有她,僅憑季辰虎,他是不相信唐坊能在幾年內取得官府的許可,遷進三萬坊民的。

但她卻未必做不到……

他不由自主便更用了些心,溫聲說著她應該最關心的事情。

“樓大人在臨安城,還沒有回泉州。我已經和在兵部衙門裡供職的同窗約好,要去臨

安城會他一會。我也會去拜見樓大人的。”

明州城到臨安城,水路來回都只要三天。

既然是她二弟有事,他當然要盡力。

“樓大人還在臨安城?”

她倒是沒料到樓雲還在京城,只是她也想起了黃七郎。

他幫他去江北邊軍裡打聽二郎的消息,總也應該傳回明州城了。

等去了黃府見了黃七郎的夫人王氏,她也能知道樓雲如今和韓參政府到底鬥得如何了。

如此纔好確定,她是要讓三郎去拜見樓雲,商量內河工程上的事情。還是她非要親自去一趟才能讓這位樓大人滿意。

“你去臨安城?”

她想了想,轉眸看著陳文昌,拿不準他對女眷出行是什麼態度,“如果我也同行,是不是不方便?”

陳文昌不由一笑,眼中帶了和她願意同行的欣然,道:

“你如果去,我叔叔必定也要去了。有他在便沒有什麼不方便。”

於是,她就明白,他對女眷同行的態度是,有長輩出去撐著,其他的大家隨意就好。

對她而言,這樣的態度不算壞,但還遠遠不夠。

只不過,他值得她用心相處,她希望能找到時機委婉說出她的需要。

——她還有三萬坊民要一一安排。

……

海船沿著甬江駛上十幾裡,泊到了明州城外東渡門。

季青辰提裙下船,一腳踏到了明州市舶司港口板橋時,樓雲也正坐在馬上。他與謝老大人一起驅馬,離開臨安宮城。

他們低語交談著,沿著宮門外的御道邊,向北而行。

一路過中瓦子和藥香集,上了三洞橋,過了天保坊、順興坊,拐個彎進了豐禾坊。

“下官告辭。”

他下馬拱手,含笑向謝叔老爺謝深甫施禮。

“由之,你自去吧。”

謝老大人喚著樓雲的表字,在馬上彎腰握著他的手,叮囑著,

“只是那退親之事,切不可再起起了。你只管聽官家的吩咐,做你的權大理寺卿,把這樁銅鏡案好好結了纔是。”(未完待續)

105 理當如此353 傷心太過169 說穿舊情162 亭中相會336 道觀情緣059 楚歌山鬼193 同病相憐174 正統之爭194 平靜分手168 文昌歸來335 人去不回277 夫妻相爭067 國使登岸328 久別重逢235 殘月私語098 嫁妝箱子350 只求安心144 文昌離去315 打擊報復(上)337 請旨尋妻269 兩宮相爭186 欲拒還迎344 指妹爲婚099 對面相逢137 名門重起193 同病相憐297 納妾之請123 趙氏德媛192 不可強求251 二次退親207 步步爲謀348 不可分離244 情深情淺252 妻憑夫貴368 脫困回家336 道觀情緣208 狗頭豬腦120 事出有因227 四路伐金091 陣圖魅影353 傷心太過264 肖氏當妻158 樓雲教女144 文昌離去181 心事難訴122 家常瑣事085 在水一方 (上)132 宮中龍胎160 似是舊愛129 心腹愛妾365 婚後婚前158 樓雲教女305 母虎相爭150 意亂心怯193 同病相憐208 狗頭豬腦089 漢詩漢情340 一場夫妻156 意外相逢162 亭中相會344 指妹爲婚143 長者深意243 老婆爭功176 孤單一人144 文昌離去138 絕斷退親237 意外婚姻346 養兄爲子126 不遠不近225 相安無事351 曾經喜歡330 夫妻之義(上)152 親事翻盤096 人情舊帳103 鼓影心聲151 天生一對210 趕人出城正文之外,樓鸞佩還用色筆寫了她的心得與批註。324 和離爭吵111 是女是妾303 兩家尋仇090 年少時光102 鼓樓私語273 舊愛重逢(下)086 在水一方(下)190 將計就計142 鶴立雞羣199 久別重逢307 巡迴演講259 以妻告夫369 臨別寄語(上)308 端茶認錯295 愴惶夢醒201 佛寺相見147 英雄救美261 進宮挨訓106 九品文郎202 佛前掛燈370 臨別寄語(下)322 吳宮舊事
105 理當如此353 傷心太過169 說穿舊情162 亭中相會336 道觀情緣059 楚歌山鬼193 同病相憐174 正統之爭194 平靜分手168 文昌歸來335 人去不回277 夫妻相爭067 國使登岸328 久別重逢235 殘月私語098 嫁妝箱子350 只求安心144 文昌離去315 打擊報復(上)337 請旨尋妻269 兩宮相爭186 欲拒還迎344 指妹爲婚099 對面相逢137 名門重起193 同病相憐297 納妾之請123 趙氏德媛192 不可強求251 二次退親207 步步爲謀348 不可分離244 情深情淺252 妻憑夫貴368 脫困回家336 道觀情緣208 狗頭豬腦120 事出有因227 四路伐金091 陣圖魅影353 傷心太過264 肖氏當妻158 樓雲教女144 文昌離去181 心事難訴122 家常瑣事085 在水一方 (上)132 宮中龍胎160 似是舊愛129 心腹愛妾365 婚後婚前158 樓雲教女305 母虎相爭150 意亂心怯193 同病相憐208 狗頭豬腦089 漢詩漢情340 一場夫妻156 意外相逢162 亭中相會344 指妹爲婚143 長者深意243 老婆爭功176 孤單一人144 文昌離去138 絕斷退親237 意外婚姻346 養兄爲子126 不遠不近225 相安無事351 曾經喜歡330 夫妻之義(上)152 親事翻盤096 人情舊帳103 鼓影心聲151 天生一對210 趕人出城正文之外,樓鸞佩還用色筆寫了她的心得與批註。324 和離爭吵111 是女是妾303 兩家尋仇090 年少時光102 鼓樓私語273 舊愛重逢(下)086 在水一方(下)190 將計就計142 鶴立雞羣199 久別重逢307 巡迴演講259 以妻告夫369 臨別寄語(上)308 端茶認錯295 愴惶夢醒201 佛寺相見147 英雄救美261 進宮挨訓106 九品文郎202 佛前掛燈370 臨別寄語(下)322 吳宮舊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昌县| 浦城县| 泽普县| 宁强县| 青州市| 手游| 儋州市| 江永县| 毕节市| 土默特右旗| 皮山县| 盐池县| 都江堰市| 神木县| 大同县| 繁峙县| 卢龙县| 涞源县| 定州市| 郴州市| 吴桥县| 新安县| 赫章县| 焦作市| 天镇县| 黑龙江省| 乌兰浩特市| 宜川县| 梅州市| 北碚区| 乌鲁木齐市| 贵南县| 玛曲县| 凤阳县| 云梦县| 岳池县| 石门县| 宾阳县| 大化| 博湖县| 富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