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輿論造勢,協議簽訂(求訂閱)
“汪姐,林哥的體檢報告出來了,肝臟位置的確有問題,已經有癌變的跡象。”
“癌變?”汪海紅一下子坐了起來。
“汪姐,當前是最早期的跡象,如果沒去做細緻的檢查,恐怕還查不出來,董事長的醫術,當真出神入化。”秘書說著遞上了一份文件。
“林正英知道嗎?他什麼反應?”汪海紅一邊看著文件,一邊詢問。
“他朝著董事長離去的方向叩拜了三次,看來以後應該不會嗜酒如命了。”秘書說道。
“這樣也好。”汪海紅點點頭:“讓醫院的專家給林正英一份治療方案,一定程度上可以放緩當前的猛鬼出棺拍攝進度。”
“是。”秘書點點頭下去了。
“倒也是件好事,董事長可真是有大能耐。”汪海紅朝著趙信飛去的方向瞅了一眼,心中不由地感嘆。
林正英是星海娛樂的頂級王牌,此次趙信告知了林正英肝臟有問題,勢必讓此人收心,她也就不害怕被挖牆腳了。
此刻的林正英回到了自己的大平層別墅,一兒一女乖巧地和他互動著,只是這個互動裡藏著一些‘內向’和‘不自信’。
林正英抱著自己的兒女眼角有著一滴淚水滑落,他嗜酒如命的毛病已經很久了,而且喝酒之後還會家暴自己的妻子。因此離婚之後,只要喝酒他都不會回來,害怕給自己兒女帶來傷害。
他也曾想著戒酒,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直到今天他才真正下定決心。
“兒子,女兒,爸爸以後戒酒。”
“真的嗎?”兒子睜著大眼睛問道。
“真的。”林正英對視著自己兒子的眼睛,鄭重地說道。
“太好了。”女兒跳了起來:“等爸爸戒酒了,我們就把媽媽找回來。”
“好。”林正英抱著女兒說道,不過這個‘好’字裡卻也帶著一些苦澀,他也明白兩人之間的感情,恐怕在一次次酒後家暴,以及離婚中消耗殆盡。
而在另外一邊,經過好幾個小時的飛行,趙信抵達了瑞典的首都斯德哥爾摩。
下了飛機,並沒有接機的粉絲,或者等候的記者。
趙信和趙志俠坐在出租車裡,前往訂好的酒店,一路上趙志俠和司機交談著,瞭解著當前瑞典的熱點新聞。趙信則是透過車窗打量著這個富庶而又美麗的城市。
瑞典是個中立國家,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中立國家。
而中立也是這個國家富庶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因爲如此在這裡既有歷史感厚重的城堡、教堂、博物館,也有非常現代化的氛圍。
在今年早期,瑞典就曾經派人向他詢問過,將整個首都連入到互聯網中的可能。
其中的財大氣粗,趙信年初的時候就見識過了。當然現在肯定會等舊金山各種互聯網協議簽訂之後再進行了。
趙信定的酒店名喚斯德哥爾摩大酒店,乃是全球頂級酒店之一,從房間往外看,能看到湖光山色。
趙志俠端來了兩杯咖啡,給趙信遞過去一杯。
“父親我想在國外辦一個實驗室。”趙志俠說道。
“做人體實驗嗎?”趙信抿了一口,繼續看著窗外。
趙志俠沉默了,半晌後纔開口道:“父親,這是科學,生命科學的進步勢必會…”
“勢必會做人體實驗?”趙信接道,依然沒有回頭,話語裡的語氣像是反問,又像是慨嘆和肯定。
“父親,你之前提過腦機接口,要實現這一步,勢必要進行人體實驗。”趙志俠也平靜下來。
……
“哎…”趙志俠已經回了自己的房間,趙信依舊看著窗外,父子倆談了很多。
這一聲‘哎’中,趙信已然承認,他同意了這麼一個秘密實驗室的建立。
當然其中有著諸多約定,比如地點選在東南亞某小國,實驗體也選用本就沾滿鮮血之人。
“你摘腎,取你身!”晃盪了一下咖啡杯,將最後一口咖啡喝盡。
趙信一直都知道自己,他不善良,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不過在他屁股落座的地方,是個英雄。
這一點上,在踏出前往千金廳的車門時就想明白了。
金手指的存在,除開過目不忘,除開精密計算,也讓他對自己認識得格外清晰。
出了酒店,趙信前往旁邊的湖泊遊湖。
……
翌日一早,趙信就去了諾貝爾獎的領取地辦理了一些手續,並且也順勢接受了相關媒體的採訪。
等著媒體一發布,瑞典人方纔知道那個薅西方文化羊毛,發明狼人殺的東方人來了。
他還要領走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沒有數學獎,改成了化學獎。)
當然當後面這個消息出來後,衆人對於這個厲害的東方人就少了很多的仇視,西方人對於科學家的尊敬幾乎是刻在骨子裡的。
這是從亞里士多德就開始的傳承。
趙信開始出席各種活動,包括瑞典大學邀請的講座,以及科學論壇等等。
趙信淵博的學識,讓衆人們驚呼不已。
西方人開始知道,這個東方科學家在互聯網上幾乎無所不知,在化學領域也研究頗深,數學上略知一二、物理上是個非常識趣的聽者。
就算如此,趙信也幾乎是個全才了,稱得上是世界上頂級科學家之一。
甚至於瑞典的媒體也公開宣稱,趙信爲當代互聯網之父,化學XXX領域的集大成者以及奠基人。
這些活動裡,趙志俠並未參加,而是在莊園裡練拳跑步,然後在屋子裡和家裡人打電話,餘下的事件則是準備生物實驗室的打造計劃。
而時間也到了領取諾貝爾獎的時候,一個半禿的白髮老頭開始用瑞典語念著趙信的研究成果,以及後續的意義所在。這個白髮老頭是諾貝爾化學獎評委會主席,也是這場頒獎典禮的主持人。
趙信則是坐在場中C位,接受衆人的注目禮。
諾貝爾獎的領取現場是相當肅穆的,觀衆們安安靜靜地坐滿了所有席位,基本上看不到動不動就拿著相機拍攝的記者,相關的拍攝都會在一個相對不顯眼的位置進行。
畢竟瑞典的國王、王后,以及公主都坐在場中,作爲見證者。
隨後白髮老頭說道:“接下來,有請國王XXX給趙信頒獎,恭喜他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趙信站起身走到臺上,衆人也隨之站起身,目視著這一幕。
瑞典的國王,將象徵諾貝爾化學獎的獎狀證書頒發給趙信。 趙信和國王握手,然後朝著衆人鞠躬道謝,樂隊演奏的相對歡快的音樂響起,也在祝賀著這一幕。
……
領取完諾貝爾獎的趙信,在匆匆接受了幾家記者的採訪後,便和趙志俠乘坐飛機飛往美國舊金山。
在那裡他將會和官方人員會和,領取圖靈獎的同時,也開始籌備互聯網各種協議的簽訂。
剛剛下飛機的趙信,就被記者的閃光燈捕捉到了,這位在舊金山這場會議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人,領取了諾貝爾化學獎後終於來了。
記者們還想採訪趙信,但趙信卻是在官方人員的陪同下,快速乘車離開了。
坐在車裡,趙信朝著四周打量了一眼,剛剛在記者圍過來,衆人朝著他看的時候,他差點開啓了超能力。
因爲那一剎那,他感覺周圍至少有五人帶著槍。
趙信抿抿嘴脣,將眼中的銳光收起。怪不得美國的警察總是動不動打死人,也太沒安全感了。
他剛剛都差點用懷裡藏著的槍,暗戳戳地小心著那些身上有槍的人。
不禁槍的社會裡,隨時都能一換n。
“趙先生是第一次來美國吧!”副駕駛座上的官方人員說道。
“對,李先生好像很熟?”趙信問道。副駕駛上的是官方派來的保鏢兼秘書。此人名喚李陽生,看起來溫文爾雅,但看手上的老繭也知道,槍法絕對不差。
“之前來過幾次,按理來說這些記者不會在機場等人,我覺得可能是美官方的安排。”
“嗯,有什麼消息嗎?”趙信眉頭微皺,剛剛過來就被注意到可不是一個好兆頭。
“糖衣炮彈!”李陽生笑道。
“哈哈,那我就有些期待了。”趙信笑道。
住進酒店裡,趙信先打量了整個屋子,並無任何監控設備,想來此前李陽生就檢查過了。
不過,剛剛住進去一個小時,房間裡的電話就響了起來。
趙信接通電話,裡面傳來一聲地道的中文:“趙信先生,我身後是M方互聯網部門,想要與伱談下這次協議的相關內容。”
“哦,怎麼說。”趙信坐起身來。
“你現在方便嗎?我在隔壁的飯店裡點了一桌美食,都是當地的特色菜,相信你會喜歡的。”
“哈~”趙信打了個哈欠:“我現在想休息了,不過可以電話裡聊半個小時。”
“也行。”電話那頭的人說道。
“趙信先生,這次協議官方非常重重,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官方希望互聯網的主服務器放在華盛頓,除此之外我們還希望十三個基礎服務器裡,有我們擁有十個名額。互惠互利的情況下,其他方面我們可以放開一些要求。”
“服務器的打造可不簡單,當真是夠財大氣粗的,我覺得沒什麼問題,到時候談吧!”趙信直接掛斷了電話。
睡了一覺的趙信和官方負責人一同吃飯,華夏一方也來了不少專家。畢竟互聯網是未來領域裡的關鍵所在,沒有哪個區域勢力會忽略。
從官方得到的消息裡,蘇盟也派人來了。
不過比較奇特的是,來人並非代表蘇盟,而是代表E方互聯網部門。
這一點倒是和不久之前,E方的《國家主權宣言》相吻合。
“倒也是好事。”趙信吃著菜,嘴裡雖然這麼說著,但臉上卻沒有多少笑容。
華夏對於蘇盟的感情最爲複雜,曾經效仿的老大哥,是同一個階級陣營,雖然鬧出過不少矛盾,但要說誰不希望它倒下,那華夏肯定算一個。
但現在看來,這麼一個龐然大物,貌似已經真的病入膏肓。
E方互聯網的代表過來,自然引得衆西方國度的代表們宴請招待,畢竟大而不死的蘇盟,終究是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頭號大敵。
只要蘇盟還存在一天,這一點就不會改變。
畢竟終極武器的存在,縱然無力發動常規戰爭,但可以按核按鈕啊!
互聯網是未來,蘇盟的事情就是西方諸國眼裡的當下。
對於趙信來說,後面的全球互聯網大會固然重要,但可以先領個獎。
圖靈獎的頒發比起諾貝爾獎少了一些肅穆,多了一些計算機現代科技的先進感和探索感。
趙信依舊維持著在瑞典樹立起來的大科學家人設,參與一些學術論壇。
趙志俠也開始活動,在各個生物實驗室裡參觀。
要說這個世界上,哪個勢力在生物實驗上研究進度最高,那M方肯定是頭一個。
畢竟當年犯下滔天罪孽的R方,可就在M方的掌控之下。
領取完圖靈獎沒多久,互聯網相關協議的簽訂也正式進行了。
這場協議一定程度上是,科學家先行,然後有各方互聯網部門拍板簽訂。
TCP/IP協議,翻譯過來是‘傳輸控制協議/網際協議’,旨在於在不同的網絡間實現信息傳輸的協議。
這個協議的簽訂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畢竟設計到的利益不多,這就是大家商量一個規則,共同打造未來的互聯網世界,從而互聯互通。
因此趙信和一衆互聯網技術大佬們商談後,只是一天時間就將這份協議徹底簽訂下來。
形成了一份協議文件,方便後續的互聯網方面的開發。各方互聯網代表在這份協議上更像是工具人一樣,只是代表著各方的認同。
趙信看著協議文件,心中閃過一抹感慨。
前世這個協議,是美國人提出來,美國人形成,而後達成了標準,世界被動接受。而在這個時代,是趙信和美國某科學家幾乎同時提出,並且相互之間交流後形成了初稿,如今是世界共同達成。(注:行文時間稍晚,實際上1984年,這項協議就得到了美國官方的肯定,成爲標準。這只是小說,大家別太較真。)
其他技術層面的協議也雷同與TCP/IP協議,很快就得到簽訂。
然而當涉及服務器的時候,卻是陷入了僵局。
參與的各個互聯網勢力裡,都想擁有一臺初始服務器,畢竟這代表著自己會不會被拔網線。
在這個時候,趙信拋出了一個方案。
“諸位,我們不需要有主服務器,各個區域按照我們之前簽訂的協議,打造屬於自己的主服務器,然後主服務器與別的區域主服務器相連接即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