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欲領兩獎,計劃出國(求訂閱)
趙信聽到這個問題,臉上帶著笑容:“這位先生,對於你說的這件事情,我當然是站著看,正如我現在的姿態。”
這一番話,趙信用的是英文回答,英語說的是相當標準。
這記者聽到趙信的回答一時間愣住了,他記得前年曾經有‘同僚’採訪過趙信,問的同樣是比較敏感的問題,然後被趙信以‘這人說的是什麼?’爲由躲了過去,這才換成了略同中文的他。
沒想到他用了中文發問,但是趙信卻用了流暢的英文回答。他可不相信,短短一年多時間,英語能到這種水平。
記者發愣,趙信卻是和大傢伙點頭示意後,和婁曉娥一同離去。
立陶宛宣佈獨立,滔滔大勢已經觸發。
雖然大多數人都不太清楚情況,以爲世界還和原先一樣,但是當前西方媒體已經像是過年一樣熱鬧了。
兩極爭霸了數十年,如今蘇聯似乎陷入了難以解決的危局之中。
堅固的堡壘,似乎已經從內部開始瓦解。
國內嗅到這股風的人或許會擔心、會彷徨。但是趙信不會,正如他回答外國記者的提問一般。
“他站著看”從來不會‘躺平’。未來是幹出來的,中國往後的繁華也絕非別人的施捨。
而至於立陶宛的獨立,趙信只想說,當洶洶洪水漫過去,世界興許會更加美好。
當然這裡的‘美好’,可能對大洋對岸的老美更加得利。
興許很快就能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
趙剛毅和王紅萱結婚後,只在京城待了三天,就去杭州定居了。
趙信也回到了星海大廈,重新投入到工作之中。
他的郵箱裡,有著不少研發團隊發過來的疑難雜癥,這是當前的科研小組慣例,若是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詳細描述之後發送到趙信的郵箱裡。
趙信會及時查看,大多數都會給出解決疑難問題的思路。少數會直接進入研發小組,或者派人進入研發小組來解決問題。
星海大廈頂樓,趙信坐在星腦前,處理這些郵件。
星腦的系統,以及星腦機房的設施比起以往更加完善了。
周圍的牆壁之上鋪設滿了電子屏幕,有的顯示著當前的人事部門,有的顯示著研發團隊的概況。
三年多的時間裡,星海集團的業務比起以往擴展了不少。
首先科研方面,星海金融平臺已經開始集團內部測試,若是沒有問題三個月後將會作爲一款新的軟件產品對外提供服務。
倪光研究小組,早在前年就已經完成了16位微處理器的研究,當前則是在16位的基礎上,開展32位微處理器的研究。32位微處理器cpu是當前電腦的主流,趙信也時不時會加入其中的研究。按照當前的進度,32位微處理器有望在今年底研發成功。
等到明年中旬就能正式量產,到時候星海集團可以生產屬於自己的電腦。
cpu關卡突破之後,餘下的部件,除開自己生產之外,也可以從東亞其他國度購買。
比如日本,或者韓國。
星海集團的研發人員,碩士學歷以上的已經突破了百人大關,所有研發人員約莫兩千餘人。
有不少軟件開發團隊,都是本科生帶隊。
當前的計算機相關的研發團隊主要有四個,排在第一的自然是倪光爲組長的星光小組;
第二的則是白人岡瑟爲組長的金融小組;
第三的是孔曹文爲組長、岡瑟兼任副組長的互聯網小組,旨在於研發互聯網;
第四的則是最新組建由盧科技擔任組長的‘手機’研發小組。
當前最賺錢和最火熱的產品,自然是大哥大了,在這一點上,星海集團肯定會抓住機會。
趙信大致掃了一圈星腦顯示的各個屏幕,星海集團運轉優秀,各方面的人員配置也是當前的極限了。
“星腦,檢查一下剛剛我編寫的郵件,是否有錯漏之處?”
“主人,所有郵件都無錯漏,是否發送?”
“發送。”趙信一邊說著,一邊回身給自己泡了一杯茶。
以前他還是挺喜歡喝咖啡的,但是如今卻更愛喝茶了。
趙信喝著茶,而星腦已經將所有郵件都發送完成。
趙信抿了一口茶水,看著星腦室內,星腦遠遠算不上真正的人工智能,因爲當前的它仍然只是工具,算是趙信對自己腦海天賦的一種代碼式復刻。
看了下時間,已經到了下午五點多,過上半個小時就會下班了。
趙信索性下了樓,去了一趟董事長辦公室。
如今董事長辦公室內是趙昱天和趙月悅坐鎮,趙昱天是執行董事,趙月悅是執行經理。
兩人的辦公室也分開了,一個是董事長辦公室,一個則是在總經理辦公室。
走進董事長辦公室裡,趙昱天正在處理文件,看起來頗爲有條不紊。
“你跟我發郵件說我這次不但被圖靈獎提名,還被諾貝爾獎提名?”
“對。”趙昱天聞言起身在身後的書架上抽出來一本資料道:“這是相關資料。”
趙信接了過來細細打量,其實這些年裡,他基本上都被圖靈獎提名,諾貝爾獎還是首次。
去年他言明懶得去領獎,這纔沒有被授予圖靈獎,但是今年竟然再度提名了。
趙信先打開圖靈獎的文件資料,自己被提名果然還是因爲互聯網相關的研究。“看來,我之前提議的TCP協議和IP協議是有望成爲世界標準了。”趙信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當前互聯網的發展進度也要比前世快許多,相關的協議文件論文早就被趙信發表出去,相關的技術也是能申請專利的盡數都申請了專利。
TCP協議和IP協議便是前不久發出去的一份倡議,趙信希望在全世界普及互聯網。
除此之外,服務器的概念也在全球興起。
按照趙信得到的消息,美國似乎已經生產出服務器了。
趙信想著京城科學院研究部門,舉科學院計算機研究所之力和星海集團合作研發的大型服務器,心中閃過了一抹期待。
“父親,這裡還有一份文件,是美國官方邀請的。他們邀請父親你前往紐約,商談TCP協議的簽訂,以及IP協議的簽訂。除此之外,還會商討簽訂服務器相關協議,美國應該要正是搭建普及互聯網了。”
趙信翻看了一下,除開邀請之外,還有許多的信息,很明顯是出自官方之手:“這些資料都是官方提供的吧。” “嗯。”趙昱天點頭,隨後心中有著一抹憂色道:“除開諾貝爾獎外,圖靈獎,以及這些協議的簽訂都在舊金山。雖然會有官方人員通行,但是會不會是美國官方的謀劃。”
趙信又看了下諾貝爾獎,自己提名的是化學獎,這是爲了製造一些設備,用了更加先進的化學技術。也是他這幾年放出去的成果,文閣十年的看書鑽研,到了如今也是收穫的時候了。
“時間上來得及,先去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再去舊金山。”趙信說道。
“跟伱三弟說一下,這次讓他一起去,總不能天天待在研究室裡做研究。”
趙昱天笑著道:“前不久三弟媳婦和冰瑩閒聊,說是三弟這些日子都有些陰鬱了,我還想著約出來好好聊聊,跟著父親出去一趟也好。”
父子倆聊了一會,外面已經熱鬧起來,顯然是到了下班的時候。
出了樓,趙信還想去看看自己女兒在不在,卻是看到總經理辦公室的秘書正在鎖門。
顯然自家女兒怕是提早下班溜了。
趙信和趙昱天開車回家,如今家裡頭也就老大一家在了。趙月悅成家在外,趙志俠和陸文彤也在醫院旁邊買了一處宅子。
剛剛結婚的趙剛毅自然不必多說,當前在杭州負責機械廠區的管理。
回到家中,三小隻也在,他們都眼巴巴地瞅著廚房。
在婁曉娥的特意營造之下,趙信家裡的廚師最是擅長做小孩子愛吃的美食,總之只要趙英雄和王照星一來,肯定是吃完晚飯才肯走。
一番爺慈孫孝的場面後,趙信問道:“今天廚房裡做什麼飯呢?”
“在做龍肝鳳膽呢!”趙英雄抿了抿嘴脣說道。
“那可得好好吃一些,爺爺忙活一天肚子可真的餓了。”說著話,趙信坐在了飯桌上。
趙月悅的兒子王照星年齡下還不懂什麼,趙昱天的兒子趙華卻是拉了下趙英雄道:“英雄哥,爺爺又要跟我們搶吃的了,你去跟奶奶說,給咱們單獨做一盤。”
“說什麼呢?”趙昱天走了進來,瞪了眼自己兒子,這麼小就開始調皮了。
“啊,沒有,我什麼都沒說。”趙華連忙端端正正地做好。
不多時菜端了上來,足足上了十二個菜,趙英雄口中的‘龍肝鳳膽’實際上只是唬小孩子的別名。
也就是特製烤魚和擺了個造型的叫花雞放在了同一個長盤子裡而已。
三孩子最愛看西遊記,將這盤菜,和神話故事聯繫起來,也因此最是喜愛。
婁譚氏坐在主位,婁曉娥坐在趙信旁邊,佟冰瑩坐在趙昱天旁邊,三孩子坐在一起。
在孩子的歡聲笑語之中,開始吃飯。
吃完飯三孩子耍了一個小時後,趙志俠和趙月悅來接倆孩子了。
趙信順勢將出國的事情和兩人說了,趙志俠也答應下來隨著趙信一同外出。
臨走之際,趙信囑咐趙志俠道:“志俠,這些日子我會聯繫官方,咱父子倆尋一處軍營再鍛鍊下拳腳和槍法。”
這次出國,官方雖然沒有表露明確的態度,但應該也是希望趙信去領獎的,這樣不但能在國際上打出名聲,更是能吸引大批量的人才來到大陸發展。
一個頂級科學家的號召力,那可是無與倫比的。
趙信自己也有出去的理由,他害怕等一兩年,美國直接拋開自己,無視自己申請的專利,直接搞一個TCP和IP協議,並且開始推廣互聯網。
因此雖然會有些風險,但卻也不得不行。
再者說,趙信還是有著雙重保險的。
第一重便是官方,第二重則是自己的本事。
而在趙信練習槍法,熟練本領之際,之前採訪趙信的外國記者背後媒體,卻開始大肆抹黑趙信。
言辭之中都是此人過於‘自傲’,國內也有一些報刊開始跟風。當前時代,改革開放,跟著西方吹過來的風也是一種潮流。
然而當趙信回覆了領獎的信息,即將領獎的消息暴露出來後,這些媒體和報刊頓時成了跳樑小醜。
國際報刊甚至開始大肆報道趙信的事蹟,談及他在化學領域,以及計算機領域獲得的成就。
關於這兩個獎項,甚至有極其權威的國際媒體,足足用三期報紙進行刊登報道。其中諾貝爾化學獎佔據了一期報紙,而圖靈獎相關的技術以及影響,佔據了兩期。
這家權威報刊,甚至引用了此前諷刺趙信報刊的一句話。
趙信的確自傲!
他是當世頂級科學家,當時頂級化學家。
按照某些人的邏輯,這就是自傲的話,那應該自傲!
國內外媒體風向頓時大變化,官媒下場,大肆讚揚這歷史性的一刻。
榮譽院士的頭銜甚至也順勢頒發了下來,進了星海展館的三樓陳列。
星海展館是去年才成立的,當前歸入到了星海文旅公司旗下管理運營。
星海展館一樓是星海集團的各項產品,二樓是趙信私人收藏的各種文物,三樓則是趙信以及星海集團獲得的各種榮譽。
平常別的公司都是將這些榮譽掛在公司裡面,但是星海集團直接新修了一個展館進行陳列。
進入星海展館有三個方式,1買票、2憑藉星海員工證、3學生證。
時間流逝,7月1號,趙信和趙志俠坐上了前往香港的飛機,當晚就入住了婁家莊園裡。
莊園的名字,趙昱天在這裡的時候,並沒有想著改,因此一直都這麼叫著。
當晚強盛集團的一衆高層們聚集在婁家莊園裡,給趙信和趙志俠接風洗塵。
時隔多年,再次來到香港。趙信見到了很多的熟面孔,當然也有不少生面孔。
有著馬子昂在,一番介紹後,趙信也將衆人都記下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