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組織架構,竹編工藝(求訂閱)
“牟老闆,景區開發功在千秋,但是景區要想實現盈利,恐怕需要很長的時間,如果小三峽二十年不能盈利,你能否堅持下去。”
“二十年不能盈利?”牟中奇看向趙信,眼中閃過一抹不敢置信。
“趙大哥,小三峽自然風光奇佳,星海集團如果投資兩百萬,也只是修建運營的基礎設施,然後坐等收錢不就行了嗎?怎麼會二十年不能盈利,我手下團隊經過調查,最多六年就回本,然後就是一本萬利。”
“可沒有那麼簡單,景區不單單是招攬遊客,更是要保護自然風光。”趙信看向牟中奇道:“如果小三峽十年不能盈利,你能否堅持下去。”
“十年。”牟中奇臉上閃過一抹堅定之色:“十年的話,只要趙大哥一句話,我就能堅持下去,不過投資上恐怕得再加一百萬。”
趙信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朝著外面招了招手,外面候著的秘書當即走了進來。
“取一張支票來。”趙信說道。
“好。”秘書退了出去,牟中奇卻是滿臉喜色,不過高興之餘,他也有點疑惑,這種合作的事情不應該籤合同嗎?取支票幹啥,難道星海集團的錢多到了這種程度,二三百萬也可以支票了?
秘書很快進來,將一張支票放在了趙信的面前。
趙信在支票上寫了起來,寫完後,將支票遞給牟中奇。
“謝謝趙大哥。”牟中奇連忙道謝。
“別,這不是投資款,而是答謝。”趙信連忙擺擺手。
牟中奇聞言,往手上支票一看,2和小數點之間有四個零。
“兩,兩萬?”牟中奇擡頭看向趙信。
“我覺得小三峽項目非常好,有意投資開發,不過沒打算和衆德集團合作。”趙信繼續道:“這兩萬是答謝你將這個訊息讓我知道,另外因爲伱本身就有開發的意圖,所以今年之前星海集團不會和衆德集團搶,到了明年若是衆德集團還沒有動工,那星海集團就會行動。”
“啊~趙大哥,你得相信衆德集團,我們有能力…”
“就這樣。”趙信擺擺手走了出去,只留下牟中奇看著手中的兩萬支票一陣失神。
他不笨,自然知道最開始趙信肯定有意和他合作,但是見面聊了一會後,竟然將自己拒絕了。
“服裝公司,該死的桑設計師。”牟中奇暗罵一聲,看著手中的支票,臉上勉強露出一抹笑容。
衆德集團之所以發展得風生水起,就是因爲他出獄後找農行貸款了250萬,兩萬塊錢不少了,而自己付出的只是一份資料以及一些照片而已。想到這裡,牟中奇臉上的笑容燦爛真誠了許多。
牟中奇走了出去,將支票上的錢在星海集團的財務室提取了出來。
剛剛出門,就在外面碰到了等他的石朱宇。
“大哥,成了?”石朱宇看到牟中奇臉上的喜色問道。
“沒成,不過我賺了。”牟中奇把包打開,露出了裡面的兩沓錢。
“先跟大哥去銀行存錢,完事後咱兄弟倆再聚聚,我也正好有事讓你幫著參謀參謀。”牟中奇搭著石朱宇的肩膀道。
“好。”石朱宇點頭答應下來。
星海集團,趙信乘坐電梯進了頂樓的星腦室裡,將小三峽這件項目設置了提醒。
景區的投入實際上絕對不小,而小三峽潛力驚人的同時,也會受到官方戰略的影響。
比如三峽工程的開建,恐怕就會給小三峽帶來不小的影響。趙信可是聽說過,當前官方已經在籌備之中,一些專家們很早就在研究可行性方案。
而這時間跨度,放在十年裡絕對是合適的。而且國民經濟沒有發展上來,旅遊業也會持續低迷。
若是石朱宇有堅持的特質,他倒也願意投資,但是這位有著買空賣空的前科,自己真要投資三百萬,恐怕有相當一部分會被挪用。
趙信坐在星腦室裡,開始編寫代碼。
星海集團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網絡,當前除開星海大廈之外,京城中的所有工廠都接入到這個網絡裡。也因爲如此,星腦的智能程度可以進一步提升了。
趙信希望星腦不但總結星海集團的產業、人事。更是可以從衆多資料裡搜尋到一些關鍵信息,方便發現星海集團的漏洞,更好地完善管理。
星腦的一塊顯示屏上,畫面更換,此刻顯現出來的正是上個月的利潤報告。這是各個部門提交上來的營收信息,被星腦整合得到的。
上個月利潤八百二十萬,以此推論,今年年利潤恐怕能突破九千萬。
約莫一分鐘後,畫面更換,變成了當前的人事組織框架。
趙信在最上面,擔任董事長。旁邊是婁曉娥擔任總經理,再往下是:研發部、生產部、銷售部、人事管理部、公關部、法務部、安保部、酒店餐飲部、八極部,文娛部、文旅部。
其中文旅部的後面有著待建標註。
這些部門裡,前面三個研發部、生產部、銷售部設立總監。研發部的總監是戴靜,她的老公邵正誠是研發部服務的汽車研發項目的總工。研發部的存在,更多意義上是服務,爲科研人員提供各種便利,處理各類雜事。
研發部內部還設立技術管理部,它的經理是佟冰瑩。
研發部的終極奧義,就是讓科研更加純粹。
生產部自然是管理各項技術的落地生產,當前的總監是張偉。趙信曾給出指示,生產部存在的意義是將更多的新技術轉化爲產品。
張偉擔任總監之後,出差的頻率少了很多,畢竟他當前的主要工作是各方面的統籌。
銷售總監是趙月悅,主管各種產品的銷售,與此同時這個部門也內設了市場調研部,以及後勤服務部。通過市場對產品的使用,來給生產部以及研發部回饋產品的改進意見,以及可能存在的瑕疵和問題。
而餘下的部門,人事管理部、公關部、法務部、安保部、酒店餐飲部、八極部,文娛部,他們的主管都是經理。
其中人事管理部的經理是葉玉珊,清華畢業生,在佟冰瑩卸任之後,推薦她擔任了人事部經理一職。
公關部經理尹蘭娜,新聞媒體專業,畢業於四川大學,有著敏捷的頭腦和火辣的性子。
法務部經理步文兵,之前曾和首席律師董經國一同出席判罰臺商曹星成的官司。
安保部經理尹興勝,是尹蘭娜的三叔,退伍軍人出身,功夫和爲人方面都值得信賴。
酒店餐飲部經理周思慧,英國紐卡斯大學畢業生。她此前在英國就有著酒店管理的經驗。
八級部經理叫馮飛,這個崗位和部門基本上也是服務性質的,主要服務於八極武館的開拓。給趙信的兩位師兄弟,王和仁和朱存溫打下手。
當前八極武館已經開了兩家,除開星海酒店二樓的外,在津門也開設了一家。
津門自古以來武風就盛,在津門開設之後,八極武館也正式扭虧爲盈,當然盈利不多。 文娛部經理是高蘭花,也是婁曉娥的乾妹妹,婁父婁母的乾女兒,她當前正在籌備一部電影的拍攝。副經理是孫玉,也是悅閱文學的負責人。
顯示屏上的畫面再度變化,卻是個比較醒目的大字“異常點:文娛部經理高蘭花。”
異常原因:財務支出過少,項目效率偏低。
趙信擡頭瞅了一眼界面,並沒有太過在乎。高蘭花跟著自己來了大陸,她內心其實一直都有抱怨。此前趙信讓人查過,高蘭花的確存在磨洋工的情況,並且如今更是有脫離星海集團,自立門戶的想法。
香港的趙信讓人害怕不敢反抗,但大陸的趙信似乎是守法的,她只要按照法律規則行事即可。
趙信也安靜等待著,只要高蘭花提出來,她肯定會放人走。不過趙信猜測,高蘭花應該要在當前手上的項目《山楂花》拍攝完成後再提出來。
趙信繼續敲著代碼,異常判斷便是星腦的最新功能。
……
此刻一家茶館裡,石朱宇和牟中奇對坐。
“大哥,我覺得趙董事長不會無的放矢,他看好小三峽的旅遊項目,但又說十年或者二十年無法盈利,恐怕都是真的。”石朱宇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依我看大哥要不找找別人,看下還有沒有人會投資,到時候等上十年,說不定就會看到利潤了。”
“十年,那可太長了。”牟中奇搖搖頭,他要是有這個時間,早賺大錢了。
“嘿也對,真要投入十年那也確實不劃算。”石朱宇笑著點頭。
行了咱們兄弟就聚到這兒吧,我明天就回去,畢業之後記得來找我,我給你留下經理的位置。
“行,到時候若是沒有去處,一定來找大哥。”
兩人各自散開,石朱宇去了他女朋友的住處,當前他就落腳在那裡。
翌日,一輛離京的火車上,牟中奇正在閉目假寐。
對面的兩個小夥,卻是在興致勃勃地談論竹編技藝,言談之間更是提及在京城賣竹編比起重慶要多賺一倍的錢。
牟中奇雙眼立刻睜開,一雙眼睛直接盯著對面的倆小夥。
“你們懂竹編工藝?”牟中奇問道。
“那當然,這都是祖上傳下來的手藝。”其中一個青年頗有些自豪地說道。
“跟我詳細說說你們在京城的經歷。”牟中奇問道,言語之中頗有些急切。
“幹什麼?”青年當即有些警惕,他們好不容易發現了一條賺錢的路子,這個人就上來問,是不是要和他搶生意。
“我是開公司的,如果你們的項目可以做大,我們一起賺大錢。”牟中奇說道。
“你開公司的?”兩個青年有些疑惑。
“那當然,我是衆德集團的考察人員,這個是名片,到時候你們可以拿著名片來找我。”牟中奇說道。
兩個青年結果名片,上面寫著衆德集團程永和,底下還有電話。
程永和是牟中奇的秘書,此次跟他一起進京。之所以不直接給自己的名片,那是因爲牟中奇害怕被人盯上。
要知道這個年代,火車上的扒手可不少。兩個青年拿了名片,對眼前之人信了幾分。三人當即就竹編工藝說了起來,兩個青年說技術、以及此次京城之行是怎麼賺錢的。
而化名程永和的牟中奇則是說商業,商量怎麼辦一個竹編工藝廠,並且還言明只要一起幹,兩個年輕人月入過五百輕輕鬆鬆。
旁邊的秘書聞言臉上帶著一抹真誠的笑容,他纔是真正的程永和,當前月薪89,距離九十就差一塊。
衆德集團所有員工,似乎只有兩三位的薪資是180以上,反正當前沒有人的薪資突破五百。
兩個青年顯然也對五百這個數字不相信,這個錢可是一年的薪資了。
要是有人告訴你,一個月可以賺一年的薪資,論誰都不會相信。
“嘿,你們倆別不信。竹編工藝生產出來的產品,那可都是工藝品,你們知道星海集團嗎?”牟中奇問道。
“知道,當前最大的資本家公司,聽說裡面的錢海了去了。而且他們生產的摩托車和三輪車都非常好,我們兄弟倆就準備攢錢買一個三輪車。”一個青年說道。
牟中奇點點頭,繼續道:“星海集團最賺錢的業務不是摩托車和三輪車,而是星瓷廠。”
“星瓷廠生產的就是瓷器,這可是工藝品,而賺錢也是因爲這些瓷器都出國了。”牟中奇繼續道:“你們的竹編也是工藝品,也能出國。到時候別說三輪車,就是買一輛汽車也不在話下。”
兩個青年眼中滿是亮光,竹編工藝品出國啊。
只要出國那肯定能賺大錢,到時候一個月五百的薪資好像真的有希望實現。
“程大哥,我們到時候按照名片上的地址找你就行嗎?”
“對,到時候你們把名片給門衛,他們就會讓你們進來。”牟中奇點頭說道。
幾人又談了半天,牟中奇甚至自掏腰包買了一些火車上的伙食給兩人,彰顯了自己的財大氣粗。
幾人吃完飯後,又開始交談。
直到累了後,方纔各自在座位上休息。
牟中奇此刻腦海中都是竹編工藝品出國的畫面,巨大的輪船行駛在無邊無際的海面上,輪船之上承載的是無數衆德集團生產的竹編工藝品。
而後輪船回來,船上滿是美元,以及英鎊。
“還是放在卡里好。”牟中奇喃喃自語,心道:“瑞士銀行的不記名卡,我肯定也會有一張。”
兩個青年聽到了喃喃聲,看了眼牟中奇,發現這位程大哥沒有看他們,知道剛剛應該是程大哥的自語。兩人閉上眼睛,重新睡了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