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港督算計,星海戰略(求訂閱)
四合院的書房裡,趙信放下電話。
嘴角掛著一抹笑意,旁邊的婁曉娥笑道:“老公,你是不是在忽悠人家?”
“哈哈,不算忽悠,只是朋友之間的建議而已。”趙信接過婁曉娥遞過來的橘子,味道相當甜美。
“對了,讓人去查一下這個港督的身份信息。”趙信臉上毫無尷尬之色地說道:“這人可真不行,我都和他通電話這麼多次了,也不知道做下自我介紹。”
“早查了,名字叫韋德蘭·霍華德,霍華德家族是英國十大家族之一,據說祖上曾經出過公爵,英國史上有名的美人也是這個家族的,此人也是六年前當上的港督。”婁曉娥將港督韋德蘭的信息一一說了出來。
趙信這才知道,這個傢伙年齡也不小了,比起自己還要大上幾歲,如今已經四十九歲了。不過對於政治人物來說,這個年齡正是最好的年齡段。
香港,港督站在高樓之上,看著香港的繁華景象,他的身後是秘書尼克爾·華納。
“香港是一塊好地方啊。”港督韋德蘭一聲長嘆。
從他這個視角看出去,香港高樓林立,車來車往。這般繁華的景象縱然是在英國本土也只有寥寥幾個城市可以相媲美。
若是從1842年南京條約算起,英國人在香港整整一百多年的時間,方纔將這裡建設成如此富饒美麗的地方,但是如今卻要拱手讓人。
“尼克爾,你說若是1898年我們更強硬一些,繼續簽訂割讓條約,而非租借條約,那麼此刻這裡會不會永久成爲英國的國土。這裡的黃種人,也永遠會是說英語的英國國民?”韋德蘭說道。
“總督,無論是割讓還是租借,實際上都是一樣的結果,香港在中國的旁邊,他們收復香港可以動用陸軍。”尼克爾說道。
“是啊,若是像臺灣一樣,有著一道海峽,我們也不會受制於他們。”韋德蘭拿著一支香菸點燃,他本身並不喜歡抽菸,但最近煩心事有點多,迷戀上了。
“若是這樣說,當初我們要臺灣就好了。”尼克爾笑道。
“哈哈,當時的臺灣可不在大陸的清政府手裡。”韋德蘭掐滅了手中的香菸:“尼克爾,你說我卸任之後,去大陸擔任駐華大使怎麼樣。”
“應該不行吧,到那個時候我們都很老了。”尼克爾小心翼翼道。
“不算老,我到時候只有六十幾歲,還能爲我們的國家發光發熱,要論對東方的熟悉,絕對沒有人能勝過我。”韋德蘭十分自信。
尼克爾聞言點點頭,韋德蘭卻是繼續說道:“聽說強盛集團又購買了許多的設備,知道他們準備幹什麼嗎?”
“他們購買了光刻機,看起來像是要造電腦,按照我們得到的消息,大陸的星海集團,正在研究漢語計算機。”尼克爾臉上露出了笑容:“總督,我之前特意請教了不少的專家,他們都說中國人造不出來計算機。至少在他們英語水平上來之前,是不行的。”
韋德蘭聞言臉上也露出了笑容,計算機這東西他也看過相關的文件,01的基礎邏輯,英文格式的編碼。而以當前大陸人的英語水平,想要造計算機等同於小學生要幹大事。
而想要以研究漢語計算機,那更是癡人說夢。
“伱覺得應該怎麼樣?”
“乘機發筆大財,我們此前操控匯率下降,使得資產損失不少,而強盛集團卻藉此大肆擴張,這次再擡擡價,大賺一筆,也去去強盛集團的威風。”尼克爾眼中閃過亮光。
“行,那就去幹吧,凡是計算機相關的設備,全部給他們。讓星海集團吊死在漢語計算機上。”韋德蘭笑著說道。
尼克爾離去了,韋德蘭則是吩咐自己的女僕,讓她通知廚房,今晚港督要吃中餐,並且喝大陸那個男人送來的茶葉。
吃中餐,喝西湖龍井,然後再賺他的錢,讓星海集團這個強勢崛起的中國企業被漢語計算機拖垮。
這是他們陣營對付蘇聯的做法,如今的蘇聯尚且陷入困境,更何況是一個新近崛起的中國企業。
韋德蘭此刻心中甚至有著一些想法,日後世人提起狼人殺時,興許還會感傷於這麼一個遊戲竟然是黃種人發明的。
但隨後就會因爲這個黃種人被己方港督算計,公司倒閉變得窮困潦倒,最後還是偉大的英國救了他。
三天之後,趙信得到消息,港方同意放計算機相關的設備進入大陸,但是關稅收的比較高。
而且港方甚至提出,可以在世界上幫助趙信收集這些設備。
趙信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都有些發愣。
不過發愣的時間只有一秒鐘,隨後他腦海清明,裝作沉思半晌,隨後又問了當前的現金流。
“昱天,強盛集團賬面上還有多少錢?”趙信在電話裡問道。
“你之前留下的五億美元連同強盛集團賬面的現金的一億多美元,如今只剩下了一億美元,若是放開手收購這些設備,恐怕會全部花完。”趙昱天沉默一會道:“爸,這麼收購是不是不太好,大陸計算機方面的人才都不夠用,這些設備買回來恐怕只能吃灰。”
趙昱天繼續道:“而且,強盛集團本身還要留有一定的資金運作發展,我們正在商談收購海港城,若是談成恐怕需要兩億美元。”
“兩億美元?”趙信眉頭微皺。
“都吃下,所有的設備我們要,海港城也要,我手裡還有一張瑞士銀行的不記名卡,裡面有一億美元,暫時應該還夠。”趙信說道。
“爸,你真的不再考慮考慮嗎?這樣做會不會太冒進了。”
“乖,聽話。”趙信眉頭微皺,隨後掛斷了電話。
他相信趙昱天知道自己的意思,而且每當自己以這樣的語氣說出一句話的時候,也代表著這件事情就得這麼做,沒有轉圜的餘地。
花錢當真如流水啊,國內大修建,浙江在建廠、津門也有三百萬平方米的工廠用地在施工。
不過趙信臉上卻滿是笑容,他隱隱猜出了香港當局的意思,看來自己那番電話建議這位港督卸任後,來大陸擔任大使建言,起到了超乎想象的作用。 西方現在對中方的輕視,就是最大的機會。
這樣的輕視,將會貫穿在整個二十世紀裡。
畢竟西方最大的敵人不是中方,還是還存在著的蘇聯,當前中國的改革開放,一定程度上也在證明著蘇聯模式的難以爲繼。
一個好的公司,輕易不能一言而決。縱然一言而決,卻也需要跟下屬講明白戰略意圖。
趙信爲此事召開了星海集團的會議,香港的趙昱天和馬子昂都趕來了BJ參會。
星海大廈六樓的大會議室裡,坐了近兩千多人,星海集團的高管坐在最前面,後面則是星海集團的員工們。
蜀香軒的經理於莉、廚師長何雨柱、太陽竈廠的廠長劉光天、副廠長兼財務的閻解成、蘭州太陽竈廠的廠長盧林、JDZ星瓷廠的廠長王新元,以及生產總監張偉、財務總監董古清、研發總監戴靜都參加了會議。
研發人員裡,邵正誠、倪光以及幾名歸來的科學家們也紛紛邀請出席此次會議。
衆人都坐在座位上,在倩麗的主持人一番開場白後,婁曉娥最先上臺講話:“諸位,星海集團成立到現在,像這樣全部到起的會議還是第一次。各地的廠長都回來開會,香港強盛集團的管理人員昱天和馬叔也到場了。”
“我也不賣關子,先給大家通報一下情況。香港強盛集團總資產40億美元,月利潤約莫三百萬美元,如今現金流爲五千萬美元。大陸星海集團總資產暫時不好評估,不過最近月利潤突破500萬人民幣,按照當前匯率算下來約莫60萬美元。”
婁曉娥說到這裡,看向臺下的趙信道:“今日主要明晰的是星海集團未來的發展方向,接下來有請董事長講話。”
隨著衆人的掌聲響起,趙信走上臺,看向衆人道:“當前是最好的時代,其一國內改革開放,有著發展的良好內環境,其二世界正在進行第三次科技革命。”
趙信當即一番長篇大論,將第三次科技革命涉及的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生物工廠等等都一一講解。
講完之後,趙信繼續道:“一家公司的第一要務便是賺錢。”
“當前星海集團機械方面,比如摩托車廠、太陽竈廠都是服務於民生,所以我們賺錢不少。星瓷廠的定位是傳承文化,打造國際高檔的東方瓷器從而出口國外,星瓷廠也成爲當前最賺錢的工廠。”
“諸位,賺錢只是爲了存活,就像人們吃喝一樣,但存活之外更重要的便是理想使命。”趙信繼續道:“星海集團是一家大公司,一家中國當前唯一的國際公司,我們必須要有振興民族,延續人類文明的使命。”
“我們要成爲一個偉大的公司,太陽竈廠關注民生,車廠服務於人們的出行,高檔的瓷器提高人們的精神享受,都是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但這還不夠。”
“第三次科技革命之際,星海集團必須也一定要成爲電子計算機在國際上首屈一指的公司存在。今日,我也跟大家透露一下我們多麼有錢,除開強盛集團賬面上的五千萬美元外,星海集團賬面有著一億的人民幣,摺合下來差不多一千多萬美元。除此之外,還有一億美元,總計一億六千萬美元。”
趙信一公佈場中所有員工滿眼驚訝,何雨柱微微張著嘴巴,他趕忙掏了掏自己的耳朵。
何雨柱扒拉了下旁邊坐著的於莉:“經理,剛剛趙信說有多少錢?”
“一億六千萬美元!”於莉也滿臉興奮。
原本坐在於莉旁邊的閻解成趕忙打掉何雨柱的手,並且一臉興奮地對兩人道:“你們知道一億六千萬美元是多少錢嗎?12億人民幣啊!”
“12億人民幣。”何雨柱再次張大了嘴巴,要知道這可是現金流。
他原先以爲趙信很有錢,但沒想到會這麼有錢。
若是他知道當年趙信在14k直接空手賺了5億美元,外加上後面14k僅存的山頭任西流送上的一億美元,那就是六億美元,相當於四十八億的人民幣。而在這短短的幾年裡,已經只有20億了。
而且還不算這兩年賺的,以及強盛集團本來的資產。
趙昱天滿臉惆悵,身旁的馬子昂同樣如此。
因爲他們作爲趙信大批量引進生產設備的執行者,他們是知道這兩年星海集團是怎樣的花錢如流水。
1.6億美元雖然多,但香港花起來都不夠,海港城的收購計劃甚至都要因此推遲,更何況大陸花錢的地方也不少。
兩人還是知道津門三百萬平方米的工廠地正在開建。
趙信第一次講了這麼多話,主要貫穿了三個點。使命、偉大、第三次科技革命。
趙信講完話之後,這場會議自然也宣告結束。
科研人員的邵正誠和倪光眼中有光,因爲他們爲趙信畫的願景迷住了。作爲從事技術的他們,對於科技革命更加感同身受,因爲他們就是推進這場革命的主力軍。
如今聽到星海集團未來戰略立足於第三次科技革命,他們的心中怎能不激盪。
“走,回11樓。”倪光大手一揮,帶著科研人員們繼續回去研究了。會議結束之際,趙信還承諾了,以後若非必要不會喊星海集團的科學家們開會。
頂樓,趙信帶著趙昱天和趙剛毅進了星腦的機房。
自家孩子不能厚此薄彼,自然都要給他們展示星海集團最大的科技成果,星腦。
另外一邊馬子昂則是坐著趙月悅的車回了四合院,馬子昂是婁振華的心腹,此刻自然要去拜訪敘舊,同時也表露一些自己心中的擔憂。
星海集團或者說趙信邁的步子太大了,大到像是劈叉,這樣就很難重新站起來,再邁出下一步。
下一更明天補,晚安!
下個月我爭取定點更新,八點鐘準時兩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