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8章 大結局

h2西邊和南邊一天一個好消息,先是衛明諱被追軍堵在了紫陽島。這裡原本是水匪聚集的地方,後來朝廷剿滅過數次,總算還了當地百姓一方太平。不過聽說那裡屍骨太多,老百姓就算是在水上捕魚,也都遠遠離了紫陽島,怕晦氣沾身。

衛明諱退無可退,被迫上了紫陽島,朝廷的水軍也不急著攻打,只是每日不定時的騷擾,弄的衛明諱疲於應付,幾近崩潰。

而西邊稍差些,趙武遠不愧是領兵多年的老將,他一看清洪老將軍的意圖,連夜清減了部隊,將那些惶恐不安,有投降徵兆的小卒殺一儆百,還有不管教的,直接丟出了大營。

趙武遠雷厲風行,倒是扼住了臨陣脫逃的跡象,可他身邊幾個年輕心腹卻越來越不滿郭靄的做法,軍中分作了兩派,一派主戰,一派主降。

朝廷又在這個當下聯絡上了西北遊牧部落以及苗疆幾位首領,這些邊疆部落雖然不滿朝廷多年的嚴苛稅賦,但更不願家門口頻頻戰亂。加上朝廷釋出好意,只要這幾個部落聯手起兵圍剿郭靄的軍隊,朝廷願意減免稅賦,甚至還要給幾個首領加官進爵。

這一番誘惑焉能不動人心?

沒過多久,苗疆迎戰,半個月後,西北三大部落聯手,阻截趙家軍的後方糧草。

郭靄焦頭爛額,火氣一上來,和趙武遠吵了幾架,二人間隙頓生。

甘露四年,郭靄暴病軍中,趙武遠遞交了投降書,同年五月,衛明諱糧盡援絕,困死在紫陽島中,據朝廷派人檢查,當時衛明諱所剩兵馬不過百餘人而已,比照當時起兵三萬衆,真可謂是慘敗。

逆賊誅罰,舉國歡慶。

皇帝爲此更改國號爲天佑,寓意國家昌盛,乃是上天庇佑。且大赦天下,又開恩科。宮中更在此時傳來喜訊,淑貴妃誕下二皇子,新晉封的美人焦氏也得了個健健康康,活潑可愛的小皇子。

皇后性秉溫莊,度嫺禮法,儘管宮中妃子多有受寵甚過她的,卻從不妒忌殘害皇嗣。淑貴妃從進宮起就幫著協理後宮,代爲掌控鳳印,然而等她生下二皇子以後,皇帝爲平衡後宮,反而將鳳印歸還給了皇后。

宮中表面上盡是一派祥和,閔芳華也因侍奉有功,晉封爲華妃,位列四妃之一,並深得聖恩。

閔朝宗從大理寺出來之後就再沒有了出仕的機會,他幾次托賴親家周閣老幫著遞奏摺,可惜都是泥石入海,一去再無消息。

倒是閔雲澤官運不錯,成親之後立即轉入了戶部,先從小吏坐起,因他平日謙虛謹慎,又有周閣老這個長輩照應著,戶部的幾位大人們自然願意提攜。沒多久,他就從小小的主事成了七品的員外郎。

閔雲澤的頂頭上峰如今已經年過六旬,早有告老還鄉的意思,只等著皇上開恩,給個體面的卸甲歸田說法。如此一來,閔雲澤再進一步也絕非難事。

閔朝宗心有不甘,他的俸祿沒了。老太君又因爲長子險些攪進謀逆反案中而大病了一場,族中三叔公召集各房親眷,原是要聲討閔朝宗的,還是老太君一力承擔下,並出銀子給族中又買了大量的祭田,三叔公等才善罷甘休。只是這樣一來,家裡就捉襟見肘,儘管早有分家,但老太君還是發了話,每年往京城送去給大老爺的份子錢,先斷了,什麼時候賠補上公中的虧空,什麼時候再給。

閔朝宗手中沒銀子,日日要看大太太的臉色,他如何能嚥下這口氣,遂找了個藉口逃回老家去,一併隨往的還有黃姨娘並香姨娘兩個。

大太太樂的做甩手掌櫃。

天佑四年,海內昇平,物阜民豐,大太太已經抱了第二個小孫子,親戚街坊都羨慕她是個有福氣的。大太太心滿意足,唯獨惦念著還在遠方的小女兒。

這一年,佟鶴軒進京述職,落腳在岳母家,大太太因沒見芳菲跟來,心中難免失落。佟鶴軒趁機與舅兄商量,想接大太太往泠童住上一段日子。這可樂壞了大太太,不等閔雲澤遲疑,她先應承了下來。往後數日便是收拾行裝,雖然女婿稱那邊什麼都不缺,但大太太哪裡肯相信,一直篤定泠童那個地方窮,小女兒定是吃不好穿不好,不但買了衣裳綢緞,還有藥材、點心,甚至芳菲愛用的調料也準備了十幾個大包。

出京前夕,宮中華妃娘娘傳來懿旨,請大太太進宮敘話。

這幾年,閔芳華和大太太的感情越發疏遠,一年也見不到幾次。華妃的性子越發沉穩,說話做事也越發圓滑。如今宮裡雖說瞧著是淑貴妃更得寵些,但實際上,皇上在華妃身上用心更多。

王賢妃是不頂用了,宮中現下正是三足鼎立,高麗皇后,貴妃娘娘,還有她閔芳華。

華妃倒是常常宣閔大奶奶進宮,大太太倒也沒攔著,但閔大奶奶早從丈夫那裡聽說了婆婆和華妃之間的隔閡,所以十次宣召,閔大奶奶只去一二次。大太太知道緣由,反而十分欣慰。

婆婆要遠行,聽意思沒有半年時間是不會回京的,閔大奶奶和丈夫一商量,這事兒怎麼也要通稟華妃娘娘一聲。遂在第二日遞了進宮請安的摺子。

閔家一向是無傳召從不進宮,冷不防見孃家遞了帖子,倒把華妃唬了一跳,連忙請了嫂子進宮說話。得知大太太的意圖,華妃一宿未閤眼,心裡如同倒了五味瓶一般。等第二天天還不亮,就腫著眼睛和素茶查點小倉庫。

皇上這幾年賞她的東西不計其數,但王賢妃的日子不好過,華妃一半都添補了賢妃娘娘。

庫房裡剩下的要麼都是稀世珍品,要麼就是蓋世奇珍。

華妃緊著挑那些最好的珠寶首飾,綾羅綢緞,也足足裝載了兩個大車,拉出宮的時候引來無數人側目。

盛夏赤日,暑氣蒸人,路上的行人恨不得都躲在樹蔭下,等天黑再趕路。佟鶴軒卻歸心似箭,車馬只走大路,只在驛站歇腳,換水,餵馬,買了乾糧繼續上路。

幸而大太太身子骨結實,佟鶴軒給大太太預備的車子又輕便又舒服,否則大太太還真架不住這種長途奔波。

一出胡家關,城鎮間的距離陡然便是稀疏起來,有時他們走了整天也見不到一個留宿的地方,大太太起初還擔心遇上什麼劫匪強盜。可越往泠童方向走,前面追上的,後面趕上來的商隊就越來越多。

大太太開始還以爲是湊巧,誰知那些商隊首領客氣的有些近乎討好,大太太才知人家全是衝了女婿去的。

大太太不免覺得面上有光,心裡怡然。

等抵達了泠童城外,各色商隊,駝隊簡直叫大太太瞧的眼花繚亂,黃髮碧眼的外邦人三五成羣,嗚嗚哇哇說的叫人聽不懂,倒是禮貌客氣,見了大太太的車隊都避開讓路。

富春是山清水秀之美,京城是繁華富庶之姿,在大太太心中原本該苦哈哈的泠童小城,如今反而叫人瞠目結舌。

佟鶴軒一進城,不管認識的或是不認識的,都從街道兩邊圍上來問好,大太太坐在馬車裡瞧著,滿心的驕傲。鬆雪並未嫁人,這些年一門心思侍奉大太太,她也最瞭解大太太。

“太太瞧,這街上盡是外邦人的鋪子呢!”鬆雪指著好幾家相連的鋪子,果然賣的都是番邦奇貨,京城裡見都沒見過的花樣。

大太太笑道:“咱們家四姑奶奶來信常說這的好,我還不信,以爲是她故意誇大了哄我,原來都是真的。”

“四姑奶奶本事大,太太沒瞧這幾年往咱們家送的節禮嗎?都是又新奇又名貴,您原本還擔心四姑奶奶吃苦,現在瞧,泠童比京城還熱鬧幾分呢!”

大太太明知鬆雪是故意誇大了哄自己開心,卻還是忍不住樂道:“那咱們就多住些日子,叫四姑奶奶領著咱們好好轉悠轉悠,回去也跟幾位舅太太說說,叫她們眼饞!”

主僕倆正說,車隊就停在城中一座大院外。

芳菲早領著寶蓮等候在了門前,母女相見自然是淚水漣漣。大太太一手挽著芳菲,一手拉著寶蓮,心中有數不盡的心裡話,一時卻不知從何說起。還是佟鶴軒笑著讓了大夥兒進府。

大太太瞧著小女兒不但容貌更勝從前,腰身也更顯豐腴,忙問:“我那小外孫子呢!”

芳菲才生下長子,小傢伙虎頭虎腦,沒一刻消停,不像父親也不像母親。奶孃趕緊抱來小少爺,又白又胖,簡直要暖化了大太太的心,抱在懷裡就不肯撒開。

小傢伙也爭氣,一聲不哭,就是手腳忙個不停,一會兒要拽大太太的鐲子,一會兒要揪鬆雪的荷包,每每得手就咯咯咯笑得歡快。

大太太在小女兒家住了下來,整日不是逗弄外孫,就是隨了芳菲和寶蓮在城中閒逛。泠童是個縣城,原本人口也不多,尤其經過戰亂後,簡直是千瘡百孔,人丁寥落。誰知佟鶴軒夫妻倆了以後,幾年下來,城鎮人口擴充了三倍不止,還有越來越多的商旅選擇在這裡安營紮寨。

天南海北的貨物在此應有盡有,大太太甚至還遇上了富春赫赫有名的大寶商號的十三掌櫃,這位掌櫃的和閔家三叔公還有些親戚關係,聽說是個很高傲的人,而今見了大太太,卻一口一個“嬸子”叫的好不熱絡。

大太太樂不思蜀,足足在泠童住了一年,要不是兒子寫了十幾封家書請她回去,大太太還未必肯呢!

相距總是短暫,離別才更叫人傷心。

幸好大太太想的開,就是抱著小外孫捨不得撒手。小傢伙也捨不得外祖母,白白嫩如藕節兒似的胖胳膊根本環不住大太太的脖子,卻還要使勁兒摟。

芳菲只好答應,等過了年一開春,就領著小傢伙回京走親戚,大太太這才喜笑顏開。

轉眼又是三年,芳菲已經是子女雙全,佟鶴軒政績斐然,朝廷宣他回京述職,又有消息傳來,說工部早有空缺,皇上始終未定人選,多半就是給他留的。

他們夫妻倆舉家進京時,滿城的百姓都來相送,引爲當時一樁美談。天佑十二年,佟鶴軒晉升工部侍郎,主持大運河工程,他不但藉助了天時,且巧妙利用了地利。原本勞民傷財的運河工程,反而爲沿岸百姓帶來無限商機,受益者無數。

延興元年,佟鶴軒政績斐然,晉工部尚書,兼文華殿大學士,終進內閣,雖然只是綴了個尾巴,但這一年,佟鶴軒不過四十有一,是所有五位內閣學士中最年輕的一個,前途無量。

延興九年,洵親王爲世子求娶佟家長女,喜結兒女親家。無獨有偶,佟家的大奶奶正是卓青雲卓大將軍的小女兒。延興十三年,皇后薨,人人以爲皇上必立淑貴妃爲新後,誰知皇上卻將後印交給了華妃。

太祖時閔家出過一位昭儀,足足叫後人受益百年。如今竟又出一位皇后,江南世家儼然以閔家爲尊。

唯獨可惜,華妃無子,卻因爲此,才叫後宮平衡。

延興十九年,皇帝爲賀自己六十大壽,不顧朝臣反對,改年號太安。同年十月,皇帝轟然駕崩,幸而留下遺照,命皇七子繼位,洵親王並佟鶴軒等五位內閣大學士任顧命大臣,輔佐新君。

這一年,芳菲受封一品誥命,她雖是近五十的年紀,卻還如三十出頭的少婦一般,容顏嬌媚,青春依舊。

正當人人都以爲佟家威勢如日中天時,佟鶴軒突然遞了告老還鄉的摺子,任憑新君怎樣挽留都難改變佟鶴軒的初衷。

數年之後,據說有關中學子在八百里秦川遇見過佟閣老和妻子閔氏;也有人說,曾在泰山山巔瞥見過二人影蹤;還有人說,白鹿書院正有兩位先生,一男一女,恰與佟閣老夫妻神似。

只是這對神仙似的夫妻究竟落腳在了什麼地方,就連他們的兒女都說不清道不明。

唯有一點可以肯定,佟鶴軒沒有辜負當年的承諾。

山一程,水一程,癡兒不負當年情。

風一更,雪一更,紅塵逍遙度餘生......

《庶女芳菲》終於要和大家說再見了,一年的時間,小荷感謝所有支持我的讀者們。曾有一段消沉期,小荷在大家的鼓勵下還是堅持了下來,雖然知道自己的小說中有很多不足,但是小荷願意繼續改進。新書會暫緩一個段落,要查資料,要寫大綱,要琢磨人物,要勾勒明暗線索......希望一個月之後能把新書晾出來和大家見一見。

再次感謝大家,番外更新會放在公共章節裡,以華妃涼涼的口吻敘述她的人生~~閃啦!R1152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224章 煽風點火,借刀殺人第162章 多年兄弟,險些反目第199章 藉機撒嬌,皇帝心軟第376章 天羅地網,在所難逃第373章 蛛絲馬跡,郭家現形第76章 物歸原主,失而復得第161章 心猿意馬,情愫莫名第321章 人心惶惶,不見書匣第41章 下帖恭請,一席好宴第264章 素絹美緞,金絲銀線第114章 升官發財,恭喜恭喜第194章 不離不棄,相伴相依第364章 喜作新婦,夫妻同心第259章 郭家家廟,約見粟喬第139章 臣子家眷,齊聚宮中第24章 流言四起,二爺受累第128章 遊逛京城,場面盛大第15章 強人所難,作風蠻橫第157章 並非良配,不肯甘心第142章 背後非議,被捉現形第155章 呆萌皇子,一路同行第372章 當年青梅,如今反目第178章 緊緊相擁,幸福時光第94章 動歪念頭,走不歸路第347章 點破玄機,昭儀示弱第206章 煽風點火,渾水摸魚第246章 苦口婆媳,英俊勸說第21章 一碗燒肉,口腹之慾第333章 是禍難躲,登門致歉第6章 老爺捎信,加官無望第299章 風雨不誤,閔家外宅第312章 賬冊被盜,矛頭所指第100章 酒意撩人,忽聞驚報第151章 肉團失蹤,一鍋肉湯第222章 埋藏心底,難訴衷腸第352章 四房搶功 情分全拋第182章 胭脂水粉,毒辣姐妹第367章 委以重任,洪家條件第343章 後宮大亂,同仇敵愾第344章 養虎爲患,反咬一口第316章 當年人證,影嬪驚惶第107章 姨媽親戚,初來乍到第261章 爲妾不易,道盡辛酸第248章 昔日態度,今日差別第40章 京河田莊,舒心愜意第156章 大長公主,喜當媒婆第35章 蛛絲馬跡,天羅地網第11章 收買人心,結交借勢第184章 老道小道,廟中之主第75章 世子臨府,入住內宅第56章 秋後冷雨,聚衆吃酒第117章 出城做客,粟喬同行第89章 天雷地火,二爺變心第43章 求取墨寶,再度相逢第299章 風雨不誤,閔家外宅第90章 兄弟商量,更換人選第148章 **提議,無人捧場第105章 粟喬大病,回心轉意第44章 兄妹談心,打消執念第213章 巧用心智,亂用地方第262章 投石問路,欲借畫卷第94章 動歪念頭,走不歸路第25章 不安好心,分家前兆第217章 揭露身份,善加利用第265章 火場端倪,查出不妥第373章 蛛絲馬跡,郭家現形第261章 爲妾不易,道盡辛酸第14章 父女相見,卻無溫情第132章 病情轉好,睦友親鄰第62章 李氏規勸,雷氏用心第303章 人善被欺,落魄黃氏第280章 王府求援,提出條件第302章 姐弟情分,淡薄如紙第55章 老爺遷怒,夫妻內鬥第114章 升官發財,恭喜恭喜第12章 求饒寬恕,訴盡委屈第192章 強詞奪理,分毫不讓第282章 一言不合,大刑伺候第210章 心懷叵測,栽個跟頭第181章 出了內鬼,先逃一步第202章 少主情切,逼問下落第17章 擡舉提拔,姨娘抱恙第90章 兄弟商量,更換人選第65章 信與不信,閔氏接旨第189章 美味當前,擺出條件第320章 滿招易損,謙虛受益第283章 殺雞儆猴,敲山震虎第375章 引蛇出洞,大開殺戒第66章 同仇敵愾,不滿長兄第220章 一晃三年,物是人非第219章 心有苦澀,依依惜別第320章 滿招易損,謙虛受益第75章 世子臨府,入住內宅第202章 少主情切,逼問下落第102章 姨娘託付,討要花種第53章 更名投主,似有不甘第290章 雲水湖畔,偶然邂逅第206章 煽風點火,渾水摸魚第353章 風聲鶴唳,洵王進宮第297章 紅嘴小鳥,張口學話
第224章 煽風點火,借刀殺人第162章 多年兄弟,險些反目第199章 藉機撒嬌,皇帝心軟第376章 天羅地網,在所難逃第373章 蛛絲馬跡,郭家現形第76章 物歸原主,失而復得第161章 心猿意馬,情愫莫名第321章 人心惶惶,不見書匣第41章 下帖恭請,一席好宴第264章 素絹美緞,金絲銀線第114章 升官發財,恭喜恭喜第194章 不離不棄,相伴相依第364章 喜作新婦,夫妻同心第259章 郭家家廟,約見粟喬第139章 臣子家眷,齊聚宮中第24章 流言四起,二爺受累第128章 遊逛京城,場面盛大第15章 強人所難,作風蠻橫第157章 並非良配,不肯甘心第142章 背後非議,被捉現形第155章 呆萌皇子,一路同行第372章 當年青梅,如今反目第178章 緊緊相擁,幸福時光第94章 動歪念頭,走不歸路第347章 點破玄機,昭儀示弱第206章 煽風點火,渾水摸魚第246章 苦口婆媳,英俊勸說第21章 一碗燒肉,口腹之慾第333章 是禍難躲,登門致歉第6章 老爺捎信,加官無望第299章 風雨不誤,閔家外宅第312章 賬冊被盜,矛頭所指第100章 酒意撩人,忽聞驚報第151章 肉團失蹤,一鍋肉湯第222章 埋藏心底,難訴衷腸第352章 四房搶功 情分全拋第182章 胭脂水粉,毒辣姐妹第367章 委以重任,洪家條件第343章 後宮大亂,同仇敵愾第344章 養虎爲患,反咬一口第316章 當年人證,影嬪驚惶第107章 姨媽親戚,初來乍到第261章 爲妾不易,道盡辛酸第248章 昔日態度,今日差別第40章 京河田莊,舒心愜意第156章 大長公主,喜當媒婆第35章 蛛絲馬跡,天羅地網第11章 收買人心,結交借勢第184章 老道小道,廟中之主第75章 世子臨府,入住內宅第56章 秋後冷雨,聚衆吃酒第117章 出城做客,粟喬同行第89章 天雷地火,二爺變心第43章 求取墨寶,再度相逢第299章 風雨不誤,閔家外宅第90章 兄弟商量,更換人選第148章 **提議,無人捧場第105章 粟喬大病,回心轉意第44章 兄妹談心,打消執念第213章 巧用心智,亂用地方第262章 投石問路,欲借畫卷第94章 動歪念頭,走不歸路第25章 不安好心,分家前兆第217章 揭露身份,善加利用第265章 火場端倪,查出不妥第373章 蛛絲馬跡,郭家現形第261章 爲妾不易,道盡辛酸第14章 父女相見,卻無溫情第132章 病情轉好,睦友親鄰第62章 李氏規勸,雷氏用心第303章 人善被欺,落魄黃氏第280章 王府求援,提出條件第302章 姐弟情分,淡薄如紙第55章 老爺遷怒,夫妻內鬥第114章 升官發財,恭喜恭喜第12章 求饒寬恕,訴盡委屈第192章 強詞奪理,分毫不讓第282章 一言不合,大刑伺候第210章 心懷叵測,栽個跟頭第181章 出了內鬼,先逃一步第202章 少主情切,逼問下落第17章 擡舉提拔,姨娘抱恙第90章 兄弟商量,更換人選第65章 信與不信,閔氏接旨第189章 美味當前,擺出條件第320章 滿招易損,謙虛受益第283章 殺雞儆猴,敲山震虎第375章 引蛇出洞,大開殺戒第66章 同仇敵愾,不滿長兄第220章 一晃三年,物是人非第219章 心有苦澀,依依惜別第320章 滿招易損,謙虛受益第75章 世子臨府,入住內宅第202章 少主情切,逼問下落第102章 姨娘託付,討要花種第53章 更名投主,似有不甘第290章 雲水湖畔,偶然邂逅第206章 煽風點火,渾水摸魚第353章 風聲鶴唳,洵王進宮第297章 紅嘴小鳥,張口學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行唐县| 龙里县| 济阳县| 平舆县| 云浮市| 囊谦县| 花莲市| 司法| 武安市| 青海省| 兴业县| 梧州市| 宿州市| 外汇| 浪卡子县| 竹溪县| 铁岭县| 四川省| 抚顺县| 陆川县| 札达县| 思南县| 徐汇区| 紫云| 隆安县| 凤翔县| 临城县| 朝阳县| 买车| 隆德县| 沁源县| 霍林郭勒市| 钟山县| 汶川县| 扎囊县| 泾阳县| 柘荣县| 民县| 丹江口市| 尤溪县| 广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