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隊員實在是實力不錯,不看別的,只看他們的最好成績,都是奔著九十多米去的,這個成績實在是有點恐怖,不知道我們陸威能不能做到。
哎喲,這個伊萬幹嘛呢,標槍往哪扔呢!”
陸爸爸一聲驚呼。
第二輪第7位出場的伊萬諾夫標槍出手的時候身體平衡沒有控制好,標槍幾乎斜著就飛出去了。
“‘伊萬’是對俄羅斯人的泛指,有很大的貶義,給你說你怎麼老是不聽,這要是在外面顯得你素質(zhì)多差!不過這個伊萬諾夫這一投確實沒有什麼譜,他是第7個出場,那我們陸威也快了。”
伊萬諾夫的這一投一下勾起了楊立的話匣子:“標槍運動起源於古代人類用長矛獵取野獸的活動,後長矛又發(fā)展成爲作戰(zhàn)的兵器。現(xiàn)代標槍運動始於歐洲國家,芬蘭就是設立標槍運動時候的創(chuàng)始國之一,可以看到,他們在這個項目上有很好的傳統(tǒng)。
最初運動員使用的木製標槍前後一樣粗,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標槍運動員赫爾德研究出兩端細、中間粗的木製標槍,延長了標槍在空中飛行的時間,因而被稱爲“滑翔標槍“。
60年代瑞典制造出金屬標槍,使標槍的滑翔性能更強,大幅度提高了運動成績。
到了1984年的時候,標槍已經(jīng)能夠投出104米的成績,爲了觀衆(zhòng)的安全,國際田聯(lián)被迫把標槍的重心遷移,不過沒過十年,又有運動員可以投擲到100米的距離,國際田聯(lián)只能繼續(xù)把標籤前移,現(xiàn)在的男子標槍重量800克,長度有2米6到2米7的樣子,不過近幾年90米以上的成績又開始頻繁出現(xiàn)。”
楊立一直說到了伊萬諾夫下場,下面一個瑞典隊員進行投擲的時候,他仍舊在進行標槍的科普,知道轉(zhuǎn)播鏡頭切換到陸威身上之後,楊立才換了一個話題。
“我們的陸威就要出場了,聽說他在這個項目的訓練時間很少,最近一年纔開始系統(tǒng)練習,這個年輕人在本屆世錦賽裡已經(jīng)給我們帶來了太多驚喜,我們已經(jīng)不能要求更多了。相信電視機前的觀衆(zhòng)現(xiàn)在和我一樣,都希望陸威能再次創(chuàng)造奇蹟,我們是不是都太貪心了,哈哈!”
實際上陸威訓練標槍的時間根本連半年都沒有,能有現(xiàn)在的成績,都依靠前世的記憶和身體天賦。
陸威拿到標槍之後,並沒有像鉛球比賽的時候,每一次投擲之前都要在心裡默默回顧一下動作要領,這個項目對他來說簡直就是駕輕就熟。
陸威右手把標槍舉過頭頂,然後向前衝刺,在接近投擲線的之後,胳膊依靠身體慣性把標槍拉至腦後。距離投擲線還有兩米的時候猛然發(fā)力,標槍在空中劃出了一道弧線,然後落在85米的黃線後。
“這一投陸威的成績不錯,超過了85米。對了!陸威這一投打破了全國記錄,祝賀陸威又在自己參加的項目裡改寫了全國記錄,這個幾年沒有人打破過的成績在陸威面前突然變得不值錢了,這個年輕人實在是太可怕了!沒人知道他的上線在哪裡,看來我們已經(jīng)不能用看待年輕人的態(tài)度來看待陸威了,可是他確實只是一個不滿20歲的年輕人啊!”
解說員楊立這次又激動了。
大屏幕很快播報了陸威第2輪的成績:85米29。
陸威在二輪暫時排在所有參賽選手的第1位。
“通過慢鏡頭回放,我們看到陸威這一投的弧度有點低,如果處理好出手角度,恐怕陸威的成績還會繼續(xù)提升,打鐵要趁熱,趁著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正好,爭取能連續(xù)刷新及自己的最好成績,我現(xiàn)在越來越看好陸威了!”
楊立說話的功夫,排在第10位出場的芬蘭選手皮特卡馬基已經(jīng)拿著標槍走到了投擲區(qū)域。
“王喬,陸威平時訓練的時候從來不量步點嗎?感覺前兩次投擲站得位置差了很遠,你看其他隊員都會在賽前丈量自己的起跑位置,你們這師徒倆都是奇葩!”
蔣指導看到皮特卡馬基站在自己用膠布標註的起跑位置,纔想起來這回事。
“師傅,這個我肯定有強調(diào)過啊,不過他覺得這樣束縛了他的發(fā)揮,而且他訓練時候隨便選起跑位置都能投出很遠的成績,所以我才隨他來的。”
王喬這個時候有點尷尬,自己在標槍這個項目上雖然比不上世界知名教練,可這個最基本的事情,自己還是有數(shù)的。
不過每次自己讓陸威丈量步數(shù)的時候,對方都會用鄙視的眼神迴應自己。畢竟自己在這個項目上也沒有什麼成績,在陸威面前實在是缺少底氣。
兩個人正在尬聊的時候,皮特卡馬基已經(jīng)出手了。
這一投皮特卡馬基快要到投擲線的時候突然大力出手,感覺他身體都隨著這次發(fā)力飛出了兩米遠,落地的時候剛好趴在投擲線不遠的地方。
標槍有種劃破長空的感覺,就連陸威也不得不在心裡承認,對手這一投無論是出手的姿態(tài)還是標槍在空中的飛行軌跡都堪稱完美。
很明顯這一投沒有犯規(guī),外場裁判看到標槍落地就馬上去測量投擲距離。
“喔,太可怕了,皮特卡馬基的這一投達到了89米16,在大型賽事裡,一旦有運動員能夠投出90米左右的距離,冠軍基本就到手了,不得不說這個芬蘭隊員很會調(diào)節(jié)自己的狀態(tài),要知道他預賽裡可是連81米的資格線都沒有達到。陸威今天的對手有點可怕!”
“噗!”陸威把嘴裡的水全都噴了出來,這個節(jié)奏恐怕有點不對吧,這貨明明是一個不修邊幅的人,這一下突然開掛了。
皮特卡馬基這個時候一下跳了起來,揮舞著拳頭大吼一聲。這個成績來的確實太早了,大型比賽裡,先出成績無疑能讓其他隊員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壓力,在後面的比賽裡想要保持平常心太難了。
世錦賽2年舉行一次,奧運會4年一次,這種大型賽事裡,哪怕經(jīng)驗再豐富,也很難保持風輕雲(yún)淡的狀態(tài)。
平時練得這麼好,比賽裡發(fā)揮不出來就要辛辛苦苦再訓練最少2年,到了下次比賽如果還不能發(fā)揮出正常水平怎麼辦?一個運動員能有幾個2年週期,這時候其他隊員的心態(tài)就很微妙了。
可能是受到皮特卡馬基成績的刺激,隨後出場的挪威隊員託吉爾德森在比賽裡也有經(jīng)驗一投,這一投的成績達到了88米61,排在第2名。
這兩個人實際都達到了冠軍點,今天的決賽註定水平不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