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2章 囂張宋使

第472章 囂張宋使

趙孝騫說龍衛(wèi)營數(shù)萬兵馬做你的後盾靠山,你儘管囂張點。

張嶸別的話沒怎麼記住,唯獨這一句,他記得死死的,從拒馬河狂奔三天三夜趕到上京,一路上張嶸腦子裡只有“囂張”二字。

結果到了遼國上京,人還沒進城,果然便囂張上了。

不得不說,張嶸現(xiàn)在這副樣子真的很欠揍。

他彎腰伸著腦袋,把黝黑的脖頸湊到遼軍將士的刀口前,遼軍將士驚慌抽刀後退,張嶸彎著腰一步步向前。

“來呀,來殺我呀,不敢殺你們就是狗孃養(yǎng)的。”

曾展這時臉色也變了,遼國的漢人往往是最看不起大宋漢人的,對宋人的態(tài)度往往也是最惡劣的,敵烈麻都司派曾展這個小小的儀事官出來迎接張嶸,本就存了噁心宋使的心思。

沒想到這位宋使竟不按常理出牌,見面才說兩句話就動手了。

曾展的鼻子現(xiàn)在鮮血直流,狂飆的血止都止不住,他一手捂著鼻子,見張嶸咄咄逼人的模樣,曾展也有點慌了。

宋使與他起了衝突,如果真殺了他,遼國朝堂肯定是要給宋國交代的,既然要交代,一定要有人背鍋負責,背鍋的人除了曾展還能有誰?

這個鍋他一定不能背,所以,果然如宋使所說,沒人敢動他一根汗毛,否則麻煩大了。

曾展被嚇得連連後退幾步,驚怒交加地指著張嶸。

“貴使如此粗鄙,有失宋國體面,我大遼定會向宋廷質(zhì)問的!”

張嶸冷笑:“老子千里迢迢跑來遼國,你們卻派個五品官兒迎接,到底誰失了體面。”

“你現(xiàn)在給我滾回去,叫個官大點兒的人來迎我,否則老子今日定教你遼國上京雞犬不寧。”

曾展驚怒盯著他,與他保持三尺距離,生怕他再動手。

怨毒又憤怒地深深盯了張嶸一眼,曾展一聲不吭,轉身就走。

遼軍將士此時也知這羣宋人怕是得罪不起,也紛紛順勢收了刀,退回城門口。

張嶸冷笑數(shù)聲:“一羣慫貨,難怪在南方被我大宋打得哭爹喊娘!”

遼軍將士遠遠聽到了,不由大怒,然而想到最近遼宋之戰(zhàn)屢敗,大遼將士折損七八萬,將士們頓時氣短,敢怒不敢言。

與此同時,一騎快馬飛馳而來,經(jīng)過張嶸身邊揚起一片黃塵。

“析津府八百里軍報——閒雜人等讓開!”馬上騎士並未減速,徑朝城門狂奔。

守城的將士不敢阻攔,立馬讓開一條道,任這名騎士衝進了城內(nèi)。

城門外,張嶸揮手揚散的口鼻周圍的黃塵,隨即瞇著眼笑了。

這析津府的軍報來得及時,幾乎與他同時到達上京,遼人得報後大約知道如何禮貌地款待宋使了吧。

又等了半個時辰,張嶸仍留在上京城門外,他現(xiàn)在的身份是宋使,趙孝騫交代過,不準損大宋國威,於是張嶸一直等在城門外,遼國如果沒有高級官員迎接,他便堅持不入城。

半個時辰後,一行人匆匆從城門內(nèi)走出來,徑自走到張嶸面前。

這羣人明顯氣度不凡,穿著打扮也猶爲華貴,顯然是真正的遼國大人物。

爲首一人大約五十歲,面容不怒自威,行走間散發(fā)出淡淡的尊貴氣度,不過此時他的眼神卻有些焦急。

走到張嶸面前,男子打量了一番,然後行了個契丹人的禮。

“尊駕可是宋國河間郡王殿下的特使?”男子開口便是生澀的大宋官話,宋遼兩國文化交流頻繁,契丹高層人物裡,會說大宋官話的人不少。

張嶸瞇眼看著他:“你是誰?”

男子不慌不忙地道:“本官大遼上京留守,蕭徵畬。”

“上京留守?”

張嶸喃喃自語,扭頭看著身後的親衛(wèi),正要說什麼,親衛(wèi)苦笑道:“別問了,上京留守相當於汴京的知開封府,大官兒。”

張嶸恍然:“啊,大官兒呀,那行,面子夠了。”

說著張嶸回了一禮,道:“不錯,我叫張嶸,大宋河間郡王殿下的特使。”

蕭徵畬微笑道:“貴使駕到,本官迎接來遲,貴使恕罪,天色不早了,貴使不如先入城歇息,本官已備下酒宴爲貴使接風洗塵。”

張嶸點點頭,邁步便走,五百隨軍緊緊跟隨其後。

蕭徵畬臉上堆滿笑容,陪著張嶸走進城門,一邊走一邊與張嶸寒暄,聊起宋遼兩國的風土人情,言語間卻不斷試探張嶸的底細和來意。

張嶸口風很緊,他在龍衛(wèi)營本就是個油滑人物,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功力很深,面對蕭徵畬的試探,張嶸避而不答,倒是一路興致勃勃地欣賞遼國上京城內(nèi)的風景。

蕭徵畬面色微苦,表情複雜。

張嶸這樣的所謂郡王特使,根本沒資格讓上京留守親自出來迎接,蕭徵畬本來也沒把張嶸放在眼裡。

wWW? ttκΛ n? c○

可是剛纔上京留守司得到八百里加急軍報,宋軍三日前北渡拒馬河,一萬宋軍在拒馬河北岸巡弋,不知是何意圖。

剛纔那短短的半個時辰,上京的樞密院,留守司全都急了,耶律洪基緊急召見朝臣商議應對。

這時敵烈麻都司的官員才訥訥地稟報,此時的城門外有宋使至,據(jù)說是宋國河間郡王趙孝騫的特使,不巧剛與敵烈麻都司的儀事官發(fā)生了衝突。

耶律洪基聽說了宋使在城門口的行徑後,頓時氣壞了,但現(xiàn)在不是追究此事的時候,思索之後,耶律洪基遂令上京留守蕭徵畬親自出迎宋使。

不僅如此,耶律洪基還交給蕭徵畬一個任務,向宋使問明宋軍北渡拒馬河的意圖,以及宋使入遼的來意。

蕭徵畬也是個精明人,爲了給自己留足試探詢問的時間,出迎宋使時竟連馬車都沒帶來,陪著張嶸就這麼步行入城,一路各種聊。

張嶸忙著欣賞上京風景,對蕭徵畬的試探已讀亂回,兩人互相較量心眼兒,就這樣一路走到留守司官署。

蕭徵畬抱歉地朝張嶸笑了笑,道:“本來應該安排貴使入住上京的館驛,但館驛數(shù)日前不幸走水,房子全被焚燬,只好委屈貴使住在留守司後院了,實在失禮,貴使勿怪。”

張嶸若有深意地笑道:“館驛走水,怕是死了不少人吧?”

蕭徵畬也微笑道:“傷亡不大,不幸中的萬幸了。”

張嶸淡淡地道:“傷亡不大就好,走水這種事沒道理可講,該死的不該死,大火裡誰也逃不掉。”

“當然,或許偏偏有人命好,從大火裡逃掉了呢。”

蕭徵畬心中一驚,不知張嶸這句話是意有所指,還是隨口一說。

數(shù)日前館驛的那場大火,起因和目的只有遼國高層的幾個人知道,蕭徵畬也是知情者之一,那晚留守司派兵滅火拖拖拉拉,等裡面燒乾淨了才慢吞吞進火場,也是蕭徵畬下的令。

腦子飛速運轉,蕭徵畬頓時有了判斷。

宋國的河間郡王趙孝騫遣使入遼,恐怕與蘇軾有關。

包括宋軍在南邊拒馬河最近的動作,都是爲了給遼國施壓,逼他們釋歸蘇軾。

可是,蘇軾失蹤了呀。

這幾日遼軍大索全城,爲了找出蘇軾簡直操碎了心,鬧得上京雞犬不寧,許多遼國朝臣都已心生不滿,不斷上疏參劾上京留守司。

蕭徵畬本來壓力就不小,既要找出蘇軾的下落,還要頂著滿朝文武的唾沫星子。

如今又有宋使至,顯然是來者不善,蕭徵畬更苦了。

一行人走到上京留守司,蕭徵畬將張嶸客氣地請入內(nèi)。

留守司的後院果然已備好了酒菜,還有如花似玉的歌舞伎,在堂內(nèi)翩翩起舞,姿色撩人。

張嶸眼睛都看花了,色瞇瞇的眼神瞅瞅這個,瞧瞧那個,嘴角的弧度壓都壓不下去,幾百年沒見過女人似的。

蕭徵畬看在眼裡,不由輕笑。

酒過三巡,蕭徵畬見張嶸已被歌舞伎迷得兩眼發(fā)花了,於是趁機問道:“不知貴使奉河間郡王之命使遼,所爲何事?”

張嶸盯著美麗的歌舞伎,連頭都沒回,從懷裡掏出一封信拍在桌上。

“我來送信,順便接個人就走,放心,不給你們添麻煩。”

蕭徵畬一愣,取過書信,見封口烙了火漆,上面寫明瞭遼國皇帝親啓,蕭徵畬不敢拆開,只好叫來官員,令人馬上將信送進遼宮。

書信不敢看,但眼前這不是還有一個長了嘴的麼。

於是蕭徵畬笑吟吟地繼續(xù)試探:“貴使說來接人,不知所接何人?”

張嶸盯著歌舞伎,嘴角的笑容越來越盪漾,聞言漫不經(jīng)心地道:“來接蘇軾,半年前使遼的使臣,大宋官家和河間郡王對他掛念得很,蘇學士久不歸去,我大宋君臣和文壇士子們都有點著急了。”

儘管已隱隱知道答案,蕭徵畬此時仍忍不住心頭一沉。

張嶸半晌沒聽蕭徵畬吱聲,感覺身旁突然好安靜,於是扭頭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蕭留守這是啥表情?我說錯話了?”

蕭徵畬勉強堆起笑意,道:“貴使勿怪,蘇軾,蘇軾他數(shù)日前……恐已葬身火海。”

張嶸哈哈一笑:“蕭留守,莫開這種玩笑,會死很多人的。”

蕭徵畬心中愈發(fā)沉重:“不……不至於吧?”

張嶸淡淡地瞥了他一眼,道:“你大約不知蘇軾在我大宋的地位,他若有事,咱們宋遼兩國可就不止是小小摩擦了,那將是不死不休的血戰(zhàn)。”

“河間郡王殿下與蘇軾向來交情甚厚,他若知蘇軾在上京出了事,呵呵……”

張嶸呵呵一聲,沒說後果如何,但這一聲“呵呵”卻又彷彿道盡了一切。

說完張嶸的視線終於從歌舞伎身上移開,盯著蕭徵畬認真地道:“蕭留守莫開玩笑,蘇軾真出事了?”

蕭徵畬頓覺嘴裡發(fā)苦,這個問題他實在不知如何回答。

人呢,可以確定沒燒死。

但是呢,人不見了啊!

怎麼交代?

第399章 風雪故人第216章 遼使調(diào)停第90章 接親出逃第269章 登門貴客第73章 才子人設第257章 寢食難安第609章 子薨國殤第189章 迎親回府第265章 金殿之爭第707章 遼帝駕崩第593章 恭喜官人第801章 青萍之交第645章 慈不掌兵第809章 利害吉兇第538章 大逆不道第375章 聯(lián)姻渡種第218章 不密失身第371章 苛政如虎第595章 末路忠臣第162章 兇名赫赫第743章 夜遊汴京第712章 內(nèi)憂已生第271章 恩仇笑泯第53章 站隊大勢第174章 駕校考證第564章 捷報抵營第566章 消極對峙第436章 捷報入京第414章 大敵將至第286章 文壇領袖第309章 金殿之爭第155章 又聞名將第134章 何德何能第750章 風向不對第137章 恍如夢醒第99章 英雄救美第71章 再見花魁第446章 遼使入見第550章 翁婿相聚第792章 試探拉扯第428章 意外決戰(zhàn)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750章 風向不對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623章 劍指廢后第761章 物是人非第357章 士氣如虹第778章 日薄西山第509章 善後收尾第799章 端王確立第200章 出征西北第184章 馮氏還俗第534章 欲收失地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716章 紫微星暗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426章 戰(zhàn)局劇變第443章 離營回城第513章 主動請罪第330章 以仙之名第738章 晉爵成王第31章 汴京勾欄第157章 名臣當保第4章 世子出馬第636章 豪邁才女第313章 王府壽宴第577章 遼夏欲盟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618章 初審線索第780章 大限在即第796章 對調(diào)回京第674章 解讖生疑第65章 利器面世第632章 又遇名將第81章 生母馮氏第629章 活爹截胡第774章 爭取時間第542章 微服出宮第693章 以役代殺第772章 深剖局勢第463章 三國失衡第323章 帝王野望第52章 君子之澤第404章 三女相見第630章 廢后出家第110章 遼使入朝第35章 其勢漸成第584章 反差公主第58章 知音難覓第447章 談判交鋒第776章 強行釋仇第768章 敲山震虎第275章 佈局設套第182章 帝王意志第190章 賓客如雲(yún)第528章 勾欄故事第462章 見好就收第611章 秘召回京第502章 搜捕犯官第334章 國有傳嗣
第399章 風雪故人第216章 遼使調(diào)停第90章 接親出逃第269章 登門貴客第73章 才子人設第257章 寢食難安第609章 子薨國殤第189章 迎親回府第265章 金殿之爭第707章 遼帝駕崩第593章 恭喜官人第801章 青萍之交第645章 慈不掌兵第809章 利害吉兇第538章 大逆不道第375章 聯(lián)姻渡種第218章 不密失身第371章 苛政如虎第595章 末路忠臣第162章 兇名赫赫第743章 夜遊汴京第712章 內(nèi)憂已生第271章 恩仇笑泯第53章 站隊大勢第174章 駕校考證第564章 捷報抵營第566章 消極對峙第436章 捷報入京第414章 大敵將至第286章 文壇領袖第309章 金殿之爭第155章 又聞名將第134章 何德何能第750章 風向不對第137章 恍如夢醒第99章 英雄救美第71章 再見花魁第446章 遼使入見第550章 翁婿相聚第792章 試探拉扯第428章 意外決戰(zhàn)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750章 風向不對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623章 劍指廢后第761章 物是人非第357章 士氣如虹第778章 日薄西山第509章 善後收尾第799章 端王確立第200章 出征西北第184章 馮氏還俗第534章 欲收失地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716章 紫微星暗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426章 戰(zhàn)局劇變第443章 離營回城第513章 主動請罪第330章 以仙之名第738章 晉爵成王第31章 汴京勾欄第157章 名臣當保第4章 世子出馬第636章 豪邁才女第313章 王府壽宴第577章 遼夏欲盟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618章 初審線索第780章 大限在即第796章 對調(diào)回京第674章 解讖生疑第65章 利器面世第632章 又遇名將第81章 生母馮氏第629章 活爹截胡第774章 爭取時間第542章 微服出宮第693章 以役代殺第772章 深剖局勢第463章 三國失衡第323章 帝王野望第52章 君子之澤第404章 三女相見第630章 廢后出家第110章 遼使入朝第35章 其勢漸成第584章 反差公主第58章 知音難覓第447章 談判交鋒第776章 強行釋仇第768章 敲山震虎第275章 佈局設套第182章 帝王意志第190章 賓客如雲(yún)第528章 勾欄故事第462章 見好就收第611章 秘召回京第502章 搜捕犯官第334章 國有傳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海市| 长宁县| 莲花县| 安塞县| 腾冲县| 云霄县| 天峨县| 凤台县| 新宾| 德江县| 南召县| 同心县| 寻甸| 东辽县| 雷州市| 丹江口市| 青州市| 西充县| 都昌县| 大关县| 大悟县| 西平县| 于都县| 邢台市| 青河县| 年辖:市辖区| 河东区| 忻城县| 济宁市| 梧州市| 柏乡县| 岱山县| 遂平县| 罗山县| 开远市| 林芝县| 无极县| 红桥区| 江城| 玛沁县| 临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