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38章 晉爵成王

安排佈置後,趙孝騫終於踏上了回汴京的路。

騎在馬上,看著緩緩後退的風景,趙孝騫心中五味雜陳。

上次回汴京也是被趙煦急召,但那時的心境與現(xiàn)在完全不同,那時的趙煦和趙孝騫,是兩兩無猜,親密無間的君臣。

可是如今,君臣終究已生了猜疑,彼此都用各自的手段提防對方。

更令趙孝騫難受的是,趙煦已時日無多,世上即將少一個兄弟和朋友。

恩怨歸恩怨,感情歸感情,趙孝騫一直分得很清楚。

趙煦不是敵人,他只是一個身不由己的帝王。

離開真定城,趙孝騫勒馬,放緩的速度,吩咐道:“陳守,打出郡王的儀仗吧。”

陳守一怔,然後馬上應是。

趙孝騫出行向來簡單,不喜歡張揚,所以幾乎很少用自己的儀仗。

郡王儀仗的排場很大,前後數(shù)百禁軍,高舉著旌旗和儀牌,儀牌上寫著趙孝騫的名字和官爵,前方鳴鑼開道,身後豎起九翅屏扇,禁軍拉開間距,數(shù)百名禁軍走出浩浩蕩蕩不見首尾的氣勢。

原本低調(diào)的一行人,在亮出郡王儀仗後,路上行人商旅紛紛避讓道旁,恭敬躬身行禮。

有眼尖的路人見到儀牌上的名字和官爵後,不由驚喜莫名,紛紛口中大喊“河間郡王”,若非禁軍阻攔,早已上前攔馬跪拜。

趙孝騫含笑與路人招呼,速度卻不慢,很快便上了馳道,朝汴京行去。

“世子在民間的威望,儘管末將見識過多次,每次都還是很激動。”陳守騎在馬上笑道。

趙孝騫淡淡地道:“若是百姓們知道我這次回汴京幹什麼,怕是沒那麼敬仰了。”

陳守搖頭:“末將以爲敬仰更甚,世子,其實百姓根本不在乎誰當皇帝,也無所謂忠心不二,誰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他們就認準誰,這些年朝堂因爲新法舊法,鬧得烏煙瘴氣,最受苦的還是百姓。”

“政令下到地方,苛捐雜稅,朝令夕改,國庫倒是富足了,但重擔全壓在百姓身上,富國而貧民,終非正道,若是江山換了個皇帝,興許會改變許多。”

趙孝騫側(cè)頭看著陳守,沒想到他居然還有如此見地。

“陳守,你覺得汴京的皇位,我能不能坐上去?”趙孝騫突然問道。

陳守毫不猶豫地道:“當然能,甄慶有句話沒說錯,只要世子想,就一定能坐上去,以前的世子性情淡泊,與世無爭,只管埋頭做自己的事,對權(quán)力和錢財毫無……嗯?嗯,對權(quán)力毫無興趣……”

趙孝騫:“…………”

好吧,錢財是真沒辦法昧著良心說“毫無興趣”。

“如今世子終於有了進取心,說實話,末將很高興,而且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高興,他們是真心願意擁戴世子,只是您以前不表態(tài),他們不方便說,如今世子表態(tài)了,就算是末將我,也想搏個從龍之功。”

陳守越說越興奮,兩眼亮汪汪的,彷彿看到了自己無限光明的前程。

趙孝騫笑了:“陳守,你別忘了你至今隸屬殿前步軍司,你的俸祿還是朝廷發(fā)的,說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不怕被人當成叛臣嗎?”

陳守哂然一笑:“末將不認爲自己是叛臣,說到底,這是趙氏皇族之爭,天家的內(nèi)部事,末將站在世子這一邊,反的是世子之外的帝王人選,但並不反大宋。”

“世子若能登基,末將那時仍然按劍站在世子身邊,世子若事敗,末將拼了命護世子周全,把世子送到燕雲(yún),大不了咱當雄霸一方的諸侯。”

趙孝騫大笑:“你倒是不矯情,好吧,我儘量不讓身邊的人失望,陳守,如果此生真能如願,禁宮的安全以後就交給你了,未來由你統(tǒng)領禁軍諸班直。”

“這些年只有你是追隨我最久的,那時大小給你封個國侯,也不枉你冒著風險提前站隊,自己搏來的功名,也給你家婆娘孩子以及子子孫孫一場富貴。”

陳守騎在馬上興奮地抱拳:“謝世子!末將定肝腦塗地!”

…………

郡王儀仗從北到南,沿途經(jīng)過一些城池,城內(nèi)官員紛紛出城相迎,有的官員甚至出城二三十里,早早地等在路邊,只爲一瞻郡王的風采。

這次趙孝騫不再選擇低調(diào),他打出儀仗,是想看看自己在民間究竟有多大的聲望,同時也用這種高調(diào)的方式告訴趙煦,我回來了,在路上了,別特麼催了。

事實並未讓他失望,沿途所經(jīng)過的地方,但凡官員百姓知曉,都是非常欣喜地出城迎接,官員百姓熱情地邀請趙孝騫入城,求他賞臉讓大家款待。

路上基本沒有空閒,鄉(xiāng)野村莊的農(nóng)戶都出來看熱鬧,面對趙孝騫威武的儀仗,百姓紛紛虔誠跪拜,如拜神祗。

數(shù)敗遼國,收復燕雲(yún),這些功勞的含金量,趙孝騫直到今日纔有了直觀的感受。

他解決了大宋臣民百年來鬱結(jié)於心的執(zhí)念,南升北降的形勢也讓天下人看到了華夏一統(tǒng)的希望,對於締造這一切的功臣,臣民對趙孝騫的敬仰委實是難以想象的。

儀仗出行,隊伍的速度比較緩慢,直到五天後,一行人才趕到了汴京城外。越靠近汴京,趙孝騫的心情越複雜,生平第一次有了“近鄉(xiāng)情怯”的踟躇。

而隨著趙孝騫的儀仗出現(xiàn)在京畿,迎接他的臣民也越來越多,有時候甚至是人羣簇擁著車馬,寸步難行,周圍百姓的熱情簡直抵擋不住,幾番耽誤了行程。

終於快到汴京城下,看著不遠處那條蜿蜒流入城中的廣濟河,趙孝騫勒馬,下意識朝河邊看了一眼,並沒有發(fā)現(xiàn)活爹坐在河邊釣魚,不由有些失望。

想想也是,如今這個敏感時期,朝廷不知多少眼線盯著趙顥,他想出城釣魚恐怕不是那麼容易,爲了避嫌,爲了自證清白,活爹怕是隻能待在王府裡一動也不敢動吧。

該來的人沒來,倒是來了一個意料之外的人。

一行人過了廣濟河上的石橋,趙孝騫正要從景陽門入城,卻赫然發(fā)現(xiàn)景陽門外站著一位穿著絳紫官袍的宦官,腚眼一看,竟是鄭春和。

看到趙孝騫走近,鄭春和臉上帶著熟悉的微笑,卻是老淚縱橫。

趙孝騫急忙下馬,握住了鄭春和的手。

“鄭內(nèi)侍,久違了,別來無恙乎?”趙孝騫誠摯地道,握著他的手加重了幾分力道。

鄭春和泣不成聲:“欣見殿下,奴婢喜不自勝,……這些日子奴婢一直懸著心,怕殿下不回京,又怕殿下回京,心裡七上八下的,太糾結(jié)了。”

趙孝騫明白他話裡的意思,不由微笑道:“不管怎麼說,我回來了。”

鄭春和擦了擦眼淚,嘆了口氣道:“是啊,殿下回來了,回來也好,至少一生富貴,殿下又有御賜丹書鐵券,更不怕被後人清算,禍及子孫。”

趙孝騫仍然微笑,也不解釋。

丹書鐵券?

真要靠這玩意兒世代保命,是不是太天真了?

上一個擁有丹書鐵券的人,還是他親手弄死的,它真能保世代子孫富貴?

每個人的見識閱歷有他的侷限性,趙孝騫又不是槓精,自然不可能跟鄭春和爭辯丹書鐵券的保質(zhì)期。

只能說,至少趙煦在世時,丹書鐵券或許有點用處,趙煦一旦去世,換了趙佶登基,第一個就要弄死他,丹書鐵券也保不了他全家的命。

“除謀逆,皆可赦”,丹書鐵券上的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坑。

柴家是怎麼滅亡的?趙孝騫就是利用這個坑幹掉柴家的。

趙孝騫能幹的事,趙佶難道不能幹?

“鄭內(nèi)侍知道我回來,所以提前在城門外等候?”趙孝騫好奇問道。

鄭春和吸了吸鼻子,這時似乎纔想起了正事,急忙道:“奉官家之令,奴婢提前等殿下回京,特來宣旨。”

趙孝騫不敢怠慢,於是急忙整了整衣冠,面朝延福宮方向跪拜下去。

身後陳守等數(shù)百禁軍也跟著跪拜。

“臣,趙孝騫接旨。”

鄭春和捧出一卷黃絹,徐徐展開,語調(diào)頓挫地宣念起來。

“……制曰:自周以降,離亂失治,河北淪缺,中原滌盪,朕膺期御宇,靜難齊民……”

“……河間郡王趙孝騫者,宗室砥臣,孝謙宏德,率師奮往,北滌契丹,收復燕雲(yún),疇諮文武,鹹所推戴。”

“……功茲蓋世,務從獎擢。可晉趙孝騫‘成王’,此擢佈告天下,鹹使聞之。”

鄭春和抑揚頓挫唸完,緩緩捲起聖旨,雙手捧到趙孝騫面前,含笑道:“成王殿下,請接旨。”

趙孝騫腦子裡嗡嗡作響,一臉不敢置信。

沒想到自己還沒進城,就赫然被晉了爵,而且是一字親王爵。

按理說,這道晉爵旨意於禮不合。

除非皇帝的嫡親兄弟或長輩,其他宗親子弟是沒有資格封王的,尤其是一字親王。

這道旨意若傳到朝堂上,朝臣們還不得炸鍋了?

木然接過聖旨,趙孝騫不解地看著鄭春和,道:“鄭內(nèi)侍,這道封賞怕是……官家與朝臣們商議過嗎?”

鄭春和含笑道:“官家早與章相公,曾相公等商議過了,官家說,只要殿下肯回京,再高的封賞也不過分,所以奴婢纔會在城門外等候,殿下踏入汴京城門,便是名正言順的成王殿下。”

“以殿下的蓋世之功,這道封賞絲毫不過分,此爲官家破例開恩擢賞,殿下安心接受便是。”

第109章 萬民跪拜第250章 唯一線索第639章 出征北上第224章 天下震動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102章 聖駕歸京第57章 青樓薄倖第242章 御駕親迎第566章 消極對峙第406章第481章 文豪斬敵第461章 一戰(zhàn)雙捷第151章 紹述之爭第663章 江湖好漢第589章 沉河託話第686章 慷慨赴死第761章 物是人非第629章 活爹截胡第303章 剖析利害第561章 宋軍政委第561章 宋軍政委第395章 載舟之水第395章 載舟之水第285章 理財祖宗第174章 駕校考證第586章 微服私訪第333章 成人之美第455章 太孫脫困第132章 姻緣玉成第605章 天網(wǎng)恢恢第597章 登門道歉第310章 認錯失察第797章 密議謀事第167章 重鼓輕捶第199章 職在監(jiān)軍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806章 大軍將至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249章 諫止者衆(zhòng)第357章 士氣如虹第22章 窘迫天子第59章 名臣蘇轍第556章 副使許將第545章 故人突至第657章 鎩羽而歸第55章 轄下所屬第32章 人生初見第68章 皇城司事第681章 國之將亡第691章 殘酷報復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419章 遼使突至第38章 又見佳人第804章 同盟已成第567章 敵我默契第312章 不如歸去第636章 豪邁才女第760章 兇險奏對第442章 火器升級第807章 臣禮失矩第394章 民生民聲第735章 安頓妻兒第215章 拔腿就跑第776章 強行釋仇第168章 似少年遊第471章 北渡威壓第33章 馬場伏擊第577章 遼夏欲盟第811章 王府喋血第765章 新帥到任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660章 分兵緩擊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61章 驚天大案第210章 首戰(zhàn)雪恥(下)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206章 令許擄掠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645章 慈不掌兵第176章 所謂正邪第114章 開啓時代第547章 重要情報第57章 青樓薄倖第511章 父子重逢第470章 全城搜捕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89章 深夜示警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96章 危急救駕(求首訂!!)第132章 姻緣玉成第632章 又遇名將第628章 懸崖伏擊第448章 攻守之爭第600章 上奏不法第798章 議選新君第666章 殺官奪馬第259章 美人走心
第109章 萬民跪拜第250章 唯一線索第639章 出征北上第224章 天下震動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102章 聖駕歸京第57章 青樓薄倖第242章 御駕親迎第566章 消極對峙第406章第481章 文豪斬敵第461章 一戰(zhàn)雙捷第151章 紹述之爭第663章 江湖好漢第589章 沉河託話第686章 慷慨赴死第761章 物是人非第629章 活爹截胡第303章 剖析利害第561章 宋軍政委第561章 宋軍政委第395章 載舟之水第395章 載舟之水第285章 理財祖宗第174章 駕校考證第586章 微服私訪第333章 成人之美第455章 太孫脫困第132章 姻緣玉成第605章 天網(wǎng)恢恢第597章 登門道歉第310章 認錯失察第797章 密議謀事第167章 重鼓輕捶第199章 職在監(jiān)軍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806章 大軍將至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249章 諫止者衆(zhòng)第357章 士氣如虹第22章 窘迫天子第59章 名臣蘇轍第556章 副使許將第545章 故人突至第657章 鎩羽而歸第55章 轄下所屬第32章 人生初見第68章 皇城司事第681章 國之將亡第691章 殘酷報復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419章 遼使突至第38章 又見佳人第804章 同盟已成第567章 敵我默契第312章 不如歸去第636章 豪邁才女第760章 兇險奏對第442章 火器升級第807章 臣禮失矩第394章 民生民聲第735章 安頓妻兒第215章 拔腿就跑第776章 強行釋仇第168章 似少年遊第471章 北渡威壓第33章 馬場伏擊第577章 遼夏欲盟第811章 王府喋血第765章 新帥到任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660章 分兵緩擊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61章 驚天大案第210章 首戰(zhàn)雪恥(下)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206章 令許擄掠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645章 慈不掌兵第176章 所謂正邪第114章 開啓時代第547章 重要情報第57章 青樓薄倖第511章 父子重逢第470章 全城搜捕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89章 深夜示警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96章 危急救駕(求首訂!!)第132章 姻緣玉成第632章 又遇名將第628章 懸崖伏擊第448章 攻守之爭第600章 上奏不法第798章 議選新君第666章 殺官奪馬第259章 美人走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沙| 周宁县| 横峰县| 交城县| 新邵县| 万宁市| 旬邑县| 黄陵县| 红原县| 曲阜市| 塘沽区| 陇南市| 周至县| 西吉县| 翁源县| 兰溪市| 高尔夫| 石门县| 新余市| 江达县| 北流市| 朝阳市| 绥滨县| 马龙县| 清苑县| 霍城县| 泽州县| 民勤县| 河西区| 武冈市| 兴业县| 四会市| 阜南县| 拉孜县| 修文县| 南城县| 宁晋县| 北海市| 洞口县| 新竹县| 镇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