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50章 風向不對

趙孝騫一直知道,母親馮氏並不簡單。

別的不說,就說這個年代敢於跟自己的丈夫和離,哪怕付出出家的代價也在所不惜,說明這個女人的內心足夠強大,而且清醒。

她很清楚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爲了得到想要的,可以付出什麼。

以前趙孝騫膝下盡孝,並沒有聊過太多正事,他眼裡的母親永遠是溫婉善良,柔和端莊的形象,跟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喜歡嘮叨,喜歡兒子多陪陪她。

當然,也有點小資情調,她獨居的府邸裡,親自種下了花卉,每日細心照料,更喜歡在花卉間開闢一塊空地,佈置矮桌蒲團和茶具,每日聞著花香,面色恬淡地泡茶,看書。

如果不出現(xiàn)太大的風浪,馮氏的餘生大約便是這般了吧。

直到今日,趙孝騫才赫然發(fā)現(xiàn)母親的另一面。

那是冷靜睿智,殺伐果斷,心腸甚至比趙顥更冷厲幾分。

趙孝騫這時才意識到,自己的父母似乎都不是善茬兒。

馮氏是個做事很乾脆的人,可以說是雷厲風行,趙孝騫說要送她走,她立馬便吩咐丫鬟收拾行李。

趙孝騫也令陳守將一箱箱銀錢擡進了府,馮氏看著滿室金光燦燦,不由驚呆了。

“你,你這是……”

“母親路上怎能沒有盤纏,孩兒不過是小小地孝敬一點而已。”趙孝騫笑嘻嘻地道。

“不行,太多了,你做大事正是用錢的時候,爲娘不能拖你後腿,隨便給我取幾十錠銀子,路上足夠花用了。”馮氏堅決地道。

趙孝騫也不勸她,只用了一個理由。

“這些錢都是從我那混賬爹的王府庫房裡偷出來的。”

馮氏沉默一陣,立馬改口:“帶走,全都帶走!一個銅子而也不準剩!”

側頭看著目瞪口呆的趙孝騫,馮氏認真地解釋道:“既然是你那混賬爹的錢,爲娘我就不客氣了,能讓那混賬破財,我很樂意。”

“……您高興就好。”

當晚趙孝騫住在芳林園,母子坐在前堂聊了很久,從朝政國事聊到家長裡短。

尤其是對那個未曾謀面的親孫子,馮氏特別思念,想到明日出發(fā),過不了幾日便能親手抱上可愛的孫兒,馮氏又變得高興起來。

第二天,天還沒亮,府邸後門已準備了幾輛馬車,滿載著錢財和行李。

趙孝騫特意令陳守撥出二百名禁軍,一路護送馮氏去密州港。

臨別之時,馮氏倒也沒有表現(xiàn)出兒女惺惺之態(tài),反倒是非常大氣利落,用力揉了揉趙孝騫的臉龐。

“爲娘此去,免你後顧之憂,我走以後,你可放手去做,無論成敗,一定要保證自己平安無恙,你若有個好歹,爲娘和你的妻兒們沒法活了,家裡沒有主心骨,我們這些婦道人家撐不起來的。”

趙孝騫點頭,含笑道:“母親放心,孩兒別的本事稀鬆平常,但論逃命的本事,孩兒倒是頗有心得,事若不成,孩兒立馬就跑,跟著逃去日本,總算也能當上一方諸侯,子孫世代享福。”

馮氏欣慰地笑了:“你能這麼想最好,事先留好退路,做事不至於孤注一擲,輕身犯險。”

最後深深地注視了他許久,馮氏的眼眶漸紅,眼淚即將落下來的那一剎,馮氏果斷轉身上了馬車,放下了車簾。

兩百禁軍護送著幾輛馬車,踏著清晨的朝色,緩緩地朝城外行去。

趙孝騫站在原地,呆怔地注視著馬車隊伍走遠,直到消失不見,這才輕輕呼出一口氣。

親人越來越多的期待,越來越多的擔憂和責任,全都壓在身上,原本對勝負並不怎麼在意的他,現(xiàn)在不得不承認,自己除了勝利,已經別無選擇。

陳守站在趙孝騫身邊,低聲道:“世子,老夫人被送出汴京,官家必然知情的,他會不會……”

趙孝騫目光不動,仍定定地注視著前方,嘴裡淡淡地道:“無妨,只要我仍留在汴京城,官家就會放心,至於我的父母妻兒留不留,對官家來說並不重要,所以他知道了也不會在乎的。”

…………

端王府。

數(shù)月前,趙佶被封“端王”,本是闔府歡慶的大喜事,但封爵那天趙佶卻大發(fā)雷霆,摔碎了一地瓷器碗碟字畫,然後把自己關在屋子裡,身體止不住地瑟瑟發(fā)抖。

他很清楚官家爲何突然封他爲“端王”。

不是恩典,不是兄弟情分,全是因爲蜀地遂寧城的那首童謠。童謠誅心,趙佶根本無從解釋,而官家果然也生了猜忌之心,立馬就把趙佶的爵號改了。

這件事一直是官家和趙佶心裡的一根刺,哪怕後來趙佶多次進宮,在官家面前表現(xiàn)兄友弟恭,可趙佶總覺得兄弟間的相處比當初少了點什麼。

少了的,大約名叫“信任”吧。

作爲童謠的男主角,趙煦怎能毫無芥蒂,仍拿以前的態(tài)度跟趙佶相處。

不得不說,楚王父子出的招是真狠,童謠給趙佶帶來的陰影,至今都無法消除,害他這幾個月只能乖乖待在王府裡,一動也不敢動,出門跟文人墨客聚個會都擔心引起官家的警覺。

當然,最近好消息還是有的。

好消息就是,趙佶從太醫(yī)那裡打聽到,官家趙煦的身體越來越不行了,大限恐怕就在最近,而朝中多有議論,大部分都贊成按祖制規(guī)矩,由趙佶來繼承皇位。

趙佶不著急了,更不需要任何串聯(lián)活動,他只要乖乖待在王府裡,皇位自然會從天而降,這個時候若他自作聰明搞什麼串聯(lián)朝臣的小動作,反而弄巧成拙。

所以這幾日趙佶的心情很好,表面上每天在王府裡讀書寫字,閉門謝客,不與外人來往,一副清高孤傲的模樣,實際上他每晚都興奮得睡不著,一想到皇位即將落到他頭上,趙佶便興奮得渾身發(fā)顫。

尤其是昨日,聽說趙孝騫居然回京了,趙佶愈發(fā)激動。

趙孝騫在燕雲(yún)領兵,手握十萬兵權,因爲此事,最近官家和朝堂內氣氛詭異,不少御史上疏直述對趙孝騫手握兵權的擔憂,都被趙煦留中不發(fā),於是氣氛愈發(fā)詭異了。

這些日子裡,趙煦的煩惱,也是趙佶的煩惱。

沒辦法,趙佶已將自己自動代入皇帝的角色,他不止一次在想,如果自己突然即位,趙孝騫手中的兵權問題仍未解決的話,那時他將如何處置。

除了朝廷直接跟趙孝騫翻臉,趙佶也想不出別的法子了。

沒想到昨日趙孝騫居然回京了,而且是舍下了兵權,輕車簡從回京,這個事實令趙佶喜出望外。

難道這就是大自然的饋贈?

趙孝騫怎會出此昏招,他放棄了唯一的倚仗,孑然回京跟羊入虎口有何區(qū)別?

猜不透趙孝騫回京的目的,趙佶想了很久,最終把原因歸結於官家所賜的丹書鐵券上,於是趙佶不由暗暗冷笑。

多麼天真的人啊,以爲靠那塊破牌子真能保住世代平安?

趙佶如果即位,第一件事便是弄死趙顥趙孝騫父子,他們是自己的死敵,必須死。

至於丹書鐵券,誰給你的你找誰去,反正他是不承認這東西的。

心情愈發(fā)愉悅的同時,趙佶待在王府裡愈發(fā)謹慎,就連酒都戒了,每日只是規(guī)規(guī)矩矩讀書,舉止言辭都透著穩(wěn)重的氣質,每天照鏡子時自我感覺很滿意,有那股子帝王的味道了。

一名官員腳步急促走到趙佶面前,官員是王府長史,也是他的幕僚,名叫周興折,趙佶向來倚重他。

“殿下,近日風向有點不對……”周興折表情嚴肅地稟道。

趙佶一驚,關鍵時刻,他最害怕的就是聽到風向不對的消息。

“出了什麼事?難道是趙孝騫他……”趙佶顫聲問道。

趙顥父子是他的頭號死敵,趙佶最擔心的就是這父子二人。

周興折搖頭:“不是趙顥父子,而是章惇……”

“章惇怎麼了?”

周興折低聲道:“下官打聽到,章惇與同僚友人飲宴時,公然宣稱不支持殿下即位,大宋官家應立賢,而非論長幼。”

趙佶面色瞬間蒼白:“章惇,他,他……怎會出此言?我自問未得罪過他呀。”

周興折猶豫了一下,道:“章惇對殿下評價不高,言稱殿下‘輕佻’,不堪爲帝。”

趙佶沉默半晌,臉上漸露怒容:“輕佻?我何曾輕佻過?以往不過與一些文人墨客相聚時,醉後舉止有些失態(tài),這就叫‘輕佻’?他章惇年輕時沒這麼幹過嗎?”

周興折垂瞼低聲道:“殿下,現(xiàn)在不是發(fā)怒之時,下官以爲殿下應速速補救,章惇是朝中宰相,他若公開反對殿下,殿下即位想必會有波折,此爲千鈞一髮之際,殿下千萬穩(wěn)住。”

趙佶深吸了口氣,很快恢復了情緒,冷靜地道:“我該怎麼辦?”

“殿下,章惇爲人固執(zhí),他若主意已定,恐難更易,下官以爲不必在他身上浪費時間,不如尋求太后娘娘的幫助,在皇位繼承人這件事上,太后娘娘的話語權是頗有分量的。”

第65章 利器面世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3章 子夜變故第213章 重要棋子第726章 萬人夾道第162章 兇名赫赫第149章 交談試探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64章 又見狄女第640章 師出有名第503章 解救農戶第93章 拯救官家第600章 上奏不法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313章 王府壽宴第250章 唯一線索第219章 絕境傳訊第514章 試探心思第399章 風雪故人第708章 新帝新臣第545章 故人突至第82章 憤而揚鞭第283章 美食之爭第632章 又遇名將第619章 提審訊問第180章 鳶兒試婚第569章 回城佈防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280章 恩怨難辨第132章 姻緣玉成第571章 捷報突至第285章 理財祖宗第743章 夜遊汴京第432章 俘虜來歷第377章 緊急軍情第191章 同衾同槨第254章 破碎的家第199章 職在監(jiān)軍第708章 新帝新臣第519章 威逼利誘第40章 勢如水火第1章 開新號了第672章 殺兔儆馬第285章 理財祖宗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73章 才子人設第687章 夜下示警第720章 隱患漸生第776章 強行釋仇第342章 深夜刺殺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168章 似少年遊第665章 奔襲涿州第47章 政治紅利第107章 反貪風暴第226章 驚世捷報第362章 上樑不正第377章 緊急軍情第772章 深剖局勢第558章 兵臨城外第131章 隱秘戰(zhàn)線第442章 火器升級第646章 檄文傳京第142章 談判事成第281章 抽絲剝繭第772章 深剖局勢第31章 汴京勾欄第581章 靈魂交流第609章 子薨國殤第380章 除奸肅敵第321章 不宜興兵第213章 重要棋子第281章 抽絲剝繭第200章 出征西北第684章 馬幫兄弟第217章 都城空虛第158章 公竟渡河第359章 整合收權第482章 歸來如舊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370章 微服私訪第673章 童謠之威第34章 奸佞之子第238章 旨召歸京第663章 江湖好漢第48章 浮生偷閒第141章 一妻一妾第660章 分兵緩擊第406章第97章 秩序恢復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290章 昔日故交第627章 意外消息第224章 天下震動第320章 樞密交椅第799章 端王確立第594章 世子大喜第533章 此消彼長第532章 脫罪出獄第214章 捷報入京
第65章 利器面世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3章 子夜變故第213章 重要棋子第726章 萬人夾道第162章 兇名赫赫第149章 交談試探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64章 又見狄女第640章 師出有名第503章 解救農戶第93章 拯救官家第600章 上奏不法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313章 王府壽宴第250章 唯一線索第219章 絕境傳訊第514章 試探心思第399章 風雪故人第708章 新帝新臣第545章 故人突至第82章 憤而揚鞭第283章 美食之爭第632章 又遇名將第619章 提審訊問第180章 鳶兒試婚第569章 回城佈防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280章 恩怨難辨第132章 姻緣玉成第571章 捷報突至第285章 理財祖宗第743章 夜遊汴京第432章 俘虜來歷第377章 緊急軍情第191章 同衾同槨第254章 破碎的家第199章 職在監(jiān)軍第708章 新帝新臣第519章 威逼利誘第40章 勢如水火第1章 開新號了第672章 殺兔儆馬第285章 理財祖宗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73章 才子人設第687章 夜下示警第720章 隱患漸生第776章 強行釋仇第342章 深夜刺殺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168章 似少年遊第665章 奔襲涿州第47章 政治紅利第107章 反貪風暴第226章 驚世捷報第362章 上樑不正第377章 緊急軍情第772章 深剖局勢第558章 兵臨城外第131章 隱秘戰(zhàn)線第442章 火器升級第646章 檄文傳京第142章 談判事成第281章 抽絲剝繭第772章 深剖局勢第31章 汴京勾欄第581章 靈魂交流第609章 子薨國殤第380章 除奸肅敵第321章 不宜興兵第213章 重要棋子第281章 抽絲剝繭第200章 出征西北第684章 馬幫兄弟第217章 都城空虛第158章 公竟渡河第359章 整合收權第482章 歸來如舊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370章 微服私訪第673章 童謠之威第34章 奸佞之子第238章 旨召歸京第663章 江湖好漢第48章 浮生偷閒第141章 一妻一妾第660章 分兵緩擊第406章第97章 秩序恢復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290章 昔日故交第627章 意外消息第224章 天下震動第320章 樞密交椅第799章 端王確立第594章 世子大喜第533章 此消彼長第532章 脫罪出獄第214章 捷報入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离岛区| 边坝县| 大港区| 若尔盖县| 尼木县| 建水县| 康马县| 北海市| 海口市| 遂平县| 遂昌县| 交城县| 宣汉县| 梅河口市| 肃北| 宜州市| 青阳县| 陇南市| 阳信县| 连南| 霞浦县| 清水县| 寿阳县| 察雅县| 新巴尔虎左旗| 肥东县| 雅江县| 成都市| 平顺县| 井研县| 马关县| 朔州市| 青浦区| 西峡县| 新泰市| 宜州市| 南部县| 年辖:市辖区| 时尚| 滨州市| 台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