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67章 漾水偷襲

、、、、、、、、、、

張任見曹軍軍寨內混亂起來,他知道機會到來,立刻下達了進攻的命令,“進攻!”

進攻的戰鼓聲轟隆隆響起,千漢軍爆發出一片喊殺聲,衝向二餘步外的軍寨,片刻衝進了步內,兩千漢軍弓弩手同時放箭,密集的箭矢如疾風暴雨一般射向軍寨。

軍寨上的曹軍雖然也及時射擊,但對方密集的箭矢將守軍壓制得擡不起頭,紛紛中箭,在漢軍弓弩士兵身後,一千長矛洶涌而上,在他們中箭有一根粗壯的攻城槌,數十名士兵抱著攻城槌向城門撞去。

“轟!”的一聲巨響,攻城槌撞上了軍寨大門,整個板牆都劇烈晃動起來,“快逃啊!漢軍殺進來了。”

五十餘名內應士兵大聲叫喊,有人率先丟棄盔甲而逃,有人帶了頭,嚇得士兵們丟下防禦弓箭,紛紛向後面逃去,這時已不需要攻城槌再撞擊第二下,內應士兵打開了寨門,寨門大開,千漢軍吶喊著殺進了軍寨內

漢軍在兩天內連克歷城和白龍隘軍寨,士氣大振,趙雲隨即揮軍北上,次日中午,一萬漢軍抵達了漾水南岸,這裡距離祁山只有二十里了,可以清晰地看見黑松嶺上的曹軍營寨。

黑松寨是曹軍第一道防禦線的最後一關,也是曹軍部署在祁山的座大寨之一,有軍隊五千人,由大將於禁統帥。

黑松寨因位於黑松嶺上而得名,這是一座高十餘丈的山嶺,位於西漢水北岸,山嶺下便是前往祁山的必經之道,山上原本長滿了黑松樹,但此時數千棵松樹已被砍伐殆盡,搭建起了一座長約五六裡的營寨。

黑松寨是一種板牆式結構的營寨,就是先用木頭和巨石搭成架,然後在架上用泥土夯實,這種板牆式營寨雖然遠沒有城牆堅固,但也有好的防禦效果。

黑松嶺上有兩眼泉水,水源充足,加上營寨內儲存有足夠的糧食,可以讓五千人堅守數月沒有問題,于禁從白龍隘返回後,重新加強防禦,並吸取了歷城被大火攻破的教訓,將營寨內的帳篷和木屋等容易起火建築全部拆除。

山嶺上,于禁凝視著數裡外的漾水,心中在思量著如果應對這場戰役,他回到大寨後,已經得到曹操率援軍抵達隴西的消息,讓他長長鬆了口氣,可是.....如果他慘敗而歸,曹操一樣饒不了他。

這時,他若有所感,一回頭,只見副將王平慢慢走到自己身旁,王平原是張遼的部將,官任副校尉一職,張遼被調去鎮守南陽,他的軍隊便交給了曹彰,王平也由此被任命爲于禁的副將。

于禁輕輕嘆息一聲道:“王將軍,漢軍大軍將至,我該怎麼應對?”

王平知道于禁的愁緒,微微笑道:“將軍不用擔心,我覺得這一戰只要有所敗,有所不敗,我們便可以向丞相交代了。”

“此話怎講?”于禁不解地望著他。

“我的意思是說,如果將軍被劉璟大軍擊敗,丞相絕不會責怪將軍,這就叫有所敗。”

于禁若有所悟,“你說的有所不敗,就是指不能敗給趙雲的先鋒軍,是吧?”

王平笑著點點頭,“正是如此!”

于禁的心中豁然開朗,確實如此,如果自己能抵抗住劉璟的北征大軍,那丞相還有必要集中二十萬大軍在關中對戰劉璟嗎?

他笑道:“可就算是趙雲的先鋒,也不容易對付啊!”

王平建議道:“其實我們可以在漾水北岸建立一條防禦線,將漢軍阻擋在漾水以南,就算最終阻擋不住,也能打擊敵軍的士氣。”

于禁看了看地形,確實可以建立一條防禦線,他微微點頭,“如果用伏擊的話,或許效果更好!”

“卑職正是此意!”

漾水也就是嘉陵江的最上游,漾水在流入漢中後則改名叫西漢水,一南下,最後在江州注入長江,在祁山一帶的漾水還只是一條中等河流,寬只有五丈,不過水流湍急,水深約七尺,身材稍矮之人便被沒過頭頂。

趙雲的先鋒軍暫時駐紮在漾水南岸,趙雲在河邊打量附近地形,這一帶地勢開闊,是一處小盆地,四周都是起伏的山巒,一座長條形的山嶺橫亙在盆地中間,這就是黑松嶺,漢軍可以清晰看見數裡外的黑松嶺和山嶺上的曹軍營寨。

這時,幾名士兵用竹竿試了水深,向趙雲稟報道:“啓稟將軍,水深只有六尺,可以直接建立浮橋。”

趙雲點點頭,隨即下令道:“工事兵建橋!”

建浮橋比較簡單,一般是用船隻並在一起,然後鋪上木板便可,如果沒有船隻,則就需要先造木筏,用層木筏建造浮橋,由於水流湍急,還需要在水中打下阻流樁。

五名工事兵迅速行動起來,砍樹造筏,下水打樁,一個時辰後,半座浮橋便已經出現了,水中密密麻麻有兩餘名工事兵在忙碌。

就在這時,對岸忽然傳來一陣梆響,一支響箭從對岸呼嘯而來,射翻了指揮搭建浮橋的軍侯。

緊接著千餘支箭密集射來,箭陣很有章法,先射岸上士兵,再射水中士兵,水中和岸上的士兵措不及防,紛紛中箭,兩輪箭後,水中的兩餘名工事兵便死傷大半,血水染紅了河流,士兵的屍體被急流沖走,河面上漂滿士兵的屍。

岸上也有數人中箭,栽倒一地,慘叫聲響成一片。

趙雲大吃一驚,連聲令道:“速速撤退!”

士兵們紛紛後撤,一直撤到射程之外,他們這才注意到,在對岸數十步外有一條用石頭壘成了石牆,被灌木叢掩蓋住了,很難被發現,這道石牆長約一里,高六尺,密集的箭矢就是從石牆背後射來,原來這裡竟埋伏著一支曹軍弓弩兵。

這時,王平率領數曹軍士兵從石牆後衝出,在弓箭的掩護下,飛奔至河邊,他們亂箭齊發,將躲在河中的數十名漢軍工事兵全部射死,數十名曹軍士兵又跳入河中揮斧劈砍浮橋。

片刻浮橋散開,被急流沖走,很快便消失得無影無蹤,王平一聲令下,曹軍士兵又奔回了防禦石牆之後。

趙雲望著一片哀叫聲的受傷士兵,他心中大恨,他攻克歷城和白龍隘只傷二十餘人,一兵未死,在這裡居然遭到了埋伏,有數士兵中箭,陣亡二人,而且都是工事兵,讓他吃了一個大虧。

趙雲恨得咬牙切齒,“這究竟是何人?竟埋伏得如此隱秘。”

對岸的大將抓住了斥候軍沒有過河的漏洞,偷襲漢軍成功,這使趙雲又是懊惱,又是憤恨,“我非將此人千刀萬剮不可!”

這時魏延上前請令道:“卑職願率軍從東面渡河,繞到敵軍側面進攻!”

趙雲看了看東面,東面是一片樹林,沿著漾水延綿十餘里,對岸也是樹林,他沉吟一下問道:“那你怎麼渡河?”

“泅水過去,河水不寬,應該容易過去,對岸都是弓兵,我只帶兩千長矛兵便可破掉他們。”

趙雲點了點頭道:“但河水很湍急,多帶幾根長,記住,渡河要迅速。”

“遵令!”

魏延見趙雲答應了,心中大喜,立刻率領兩千長矛軍向東奔去。

王平在一塊大石後注視著對岸敵軍的動靜,這時,他忽然發現漢軍有向東調動的跡象,他隨即向東望去,東面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分佈在沿河兩岸,漢軍必然是想在東面森林渡河,然後從側面襲擊自己。

想到這,王平一招手,一名牙將飛奔上前,王平對他囑咐幾句,牙將點點頭,“請將軍放心,我會盡力抵抗!”

王平這才率領五弓弩軍繞過一片樹林,向東面奔去。

魏延率兩千長矛兵進了樹林,他們一直進軍到裡外,纔開始渡河,這裡也下面一樣,雖然河牀不寬,但水流湍急。

士兵們紛紛脫去盔甲,將盔甲和長矛頂在頭上,幾名水性好的士兵先游到對岸,拉出幾根長,這樣一來,士兵們便可以攀住長渡河,對於水性稍差的士兵非常有利。

一羣羣士兵開始迅速渡河,可就在這時,對岸樹林內忽然出現了大隊曹軍弓兵,足有五餘人,他們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勢向漢軍發動了進攻。

箭矢密如疾雨,射向已經上岸的餘名漢軍士兵,士兵們大多沒有穿盔甲,被一陣箭雨射得措不及防,頓時倒下大片,後面士兵見勢不妙,紛紛跳下水向對岸游去,水中的漢軍士兵也紛紛回頭。

魏延大怒,他催馬跳下水,一手執盾,一手拿大刀,催動戰馬一步步向對岸走去,後面數精銳士兵也紛紛效仿魏延,手執盾牌和長矛,跳下河緩慢向對岸走去。

魏延戰馬一躍跳上了岸,岸邊王平早已在等候,他大喝一聲,縱馬疾奔,揮刀向魏延迎面劈來,魏延甩開盾牌,舉刀相迎,戰馬交錯,兩人惡戰在一處。

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729章 世子暗鬥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1046章 兩使會交州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1082章 危機引爆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805章 視察長安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837章 騎射募兵第565章 火燒歷城第198章 告密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1035章 江東末路(上)第1066章 視察河西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553章 籠絡世家(下)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938章 虞氏倒戈第431章 皖水之戰第334章 劉備之憂第1116章 再見伏後第224章 議婚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886章 單于之死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1076章 平添心事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673章 南陽牽制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698章 最後的收穫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350章 抓俘司馬第182章 興師問罪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871章 兩路出擊第823章 被迫撤軍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35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582章 木牛問世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84章 驗功第106章 絕妙好事第57章 餞別送友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175章 血戰突圍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732章 是去是留第1116章 再見伏後
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729章 世子暗鬥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1046章 兩使會交州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1082章 危機引爆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805章 視察長安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837章 騎射募兵第565章 火燒歷城第198章 告密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1035章 江東末路(上)第1066章 視察河西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553章 籠絡世家(下)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938章 虞氏倒戈第431章 皖水之戰第334章 劉備之憂第1116章 再見伏後第224章 議婚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886章 單于之死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1076章 平添心事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673章 南陽牽制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698章 最後的收穫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350章 抓俘司馬第182章 興師問罪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871章 兩路出擊第823章 被迫撤軍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35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582章 木牛問世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84章 驗功第106章 絕妙好事第57章 餞別送友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175章 血戰突圍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732章 是去是留第1116章 再見伏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悟县| 陆河县| 长泰县| 长寿区| 龙泉市| 明光市| 民勤县| 吴忠市| 鹤岗市| 福泉市| 甘肃省| 张家川| 青冈县| 蓝山县| 皮山县| 江山市| 高要市| 廉江市| 德保县| 莫力| 印江| 濉溪县| 阿尔山市| 公主岭市| 元朗区| 邵阳县| 成武县| 榆树市| 白沙| 吉安市| 峨眉山市| 闽侯县| 弥渡县| 阳泉市| 嘉峪关市| 介休市| 沅江市| 开远市| 曲周县| 固镇县| 饶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