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82章 木牛問世

、、、、、、、、、、

被周縣令帶進來之人,是一名四十餘歲的男,身材瘦高,顯得非常精明能幹,他姓單,是江陵吳氏商行的大管事之一,中年男進了大堂便跪下行禮,“小民單越拜見州牧!”

劉璟笑著擺擺手,“不必多禮,請起!”

“謝州牧!”單管事站起身。

劉璟又笑問道:“聽周縣令說,單管事剛剛從交州歸來?”

“是!小民昨天才從南海郡番禹縣率船隊歸來。”

“原來如此!”

劉璟沉吟一下又問道:“我大概在年初時知道劉備軍隊在合浦郡和士燮的軍隊發生激戰,不知結果如何?”

“回稟州牧,這一戰早就結束了,士燮軍隊被諸葛亮擊敗,劉備佔領了合浦郡和高涼郡,命大將陳到率軍守合浦郡,馮習守高涼郡,隨即諸葛亮率兩萬軍東征南海郡,就在上個月,南海守士武被關羽所殺,聽說番禹城中一萬多軍隊投降了諸葛亮,我回來時,正好遇到劉備率領武官員及家眷從蒼梧遷去番禹城。”

劉璟點了點頭,士燮不是劉備的對手,這早他的意料之中,卻沒想到劉備軍隊進展如此迅速,交州九郡就已經佔領了六郡,他沉吟一下又問道:“那你是否知道士燮的情況?”

“小民只聽說士家退守交趾郡,現在只剩下交趾、九真和日南郡,軍隊損失大半,現在士燮在向劉備求和。”

“向劉備求和?”

劉璟頓時有興趣地問道:“消息是否屬實?”

“小民只是回來時在蒼梧縣酒館聽到一些當地人談論,有人見到了士燮的使者,是他弟弟士壹,求和是否屬實,小民不敢保證。”

劉璟笑著對劉賢道:“看樣,劉皇叔選擇去交州,這條走對了,至少也有基業了。”

劉賢卻搖了搖頭,“坦率地說,我不看好劉皇叔,交州雖經趙佗經營,但依舊是荒蠻之地,比荊南尚且不如,更不用說和荊益兩州相比,就算佔領交州全境,沒有十年、二十年的苦心經營,不會有什麼起色,更不用說爭霸中原,絕不可能之事。”

衆人正說著,這時,一名親兵在堂下稟報,“啓稟州牧,江夏馬院主派人送信賴!”

馬院主就是馬鈞,官任從事中郎將,他所創建的匠依然在夏口,暫時還沒有遷來襄陽,劉璟點點頭笑道:“讓送信人進來!”

片刻,馬鈞的徒弟樑益快步走進大堂,向劉璟行禮道:“微臣奉師父之命給州牧送信,去了成都,才知道州牧原來在荊南,又趕了過來。”

劉璟笑了起來,“居然追到零陵縣,真是辛苦你了。”

樑益取出馬鈞的信,呈給了劉璟,“請州牧過目!”

劉璟接過信,先不慌拆看,笑著問道:“我很關心你師父現在說話怎麼樣了?”

“多謝州牧關心,師父說話慢一點已經沒有問題了,但如果著急起來就會一句話也說不出,前幾個月研製木牛就非常著急,天沒說一句話。”

劉璟最關心的就是木牛的研製進展,這關係到他的北征,他拆開信看了一遍,頓時騰地站了起來,信中說研製木牛已經成功,劉璟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期待,對衆人笑道:“看樣我明天就得啓程去江夏了!”

五天後,劉璟的船隊抵達了蘄春縣,此時馬鈞並不在夏口,而是在蘄春郡的山區試驗木牛,按照荊州和江東達成的協議,蘄春郡現在由兩家共管,九月時正式移交給荊州,目前蘄春守步騭,郡丞卻是陶政,郡內沒有駐軍。

步騭只是名義上的蘄春守,他同時兼任廬江守,大部分時間步騭都呆在廬江郡,蘄春郡實際上是由郡丞陶政控制。

看得出陶家在蘄春郡內也下了本錢,重新修葺了蘄春縣碼頭,並將陶家船隊補給站和倉庫從武昌縣移到了蘄春縣,帶動了蘄春縣的發展,蘄春碼頭上停滿了船隻,碼頭上人來人往,也格外熱鬧。

劉璟下了船,陶政和馬鈞立刻迎了上來,一起施禮,“參見州牧!”

劉璟和陶政寒暄幾句,便將注意力轉到馬鈞身上,畢竟他千里迢迢而來,就是爲了馬鈞的木牛,他立刻笑問道:“我能在哪裡看到木牛?”

馬鈞也拱手笑了笑,非常緩慢地說道:“我們一共製作了二十輛,並在蘄春縣北面的雲丹山內修建了試驗場,距這裡還有裡之,不過縣城內也有一輛”

不等他說完,劉璟便笑道:“我可等不及了,就去縣城!”

在縣衙的後堂內擺放著一輛黑色的木車,高約六尺,長一丈,從外形看確實像一頭木牛,前面還雕了一個牛頭,中間的牛身實際上就是糧櫃,非常寬大,但下面只有一個輪,這一點有點象鹿車。

劉璟輕輕撫摸著這輛木牛,看得出有很多機關,絕不是一輛簡單的鹿車,旁邊馬鈞的一名弟介紹道:“木牛有兩大特點,一是存儲量大,糧櫃中可以放四石米,相當於兩匹騾或者兩輛鹿車的負載,其次是輕便,一個人就可以操縱,而騾要吃草,鹿車也要兩人操縱,走山還很不方便,我們的木牛走山如履平地。”

“這是怎麼辦到呢?”劉璟好奇地問道。

“這個真的一言難盡!”馬鈞笑著慢慢說道:“關鍵是木牛肚下有一套銅製機關。”

他讓人將木車翻過來,下面果然有一套銅製的盤狀機關,顯得很複雜。

馬鈞指著機關又緩緩道:“這個機關主要用來調整輪和箱的高,以及前後左右,根據不同的地形進行調整,這樣,無論上坡、下坡還是走崎嶇山道,都能應對。”

劉璟眉頭微微一皺,“好像操縱很複雜啊!”

“確實操縱不容易,這就是唯一的麻煩,使用木牛之人,需要訓練幾個月才能熟練操作。”

劉璟已經難以抑制心中的期待,笑道:“我希望能立刻看到木牛在山地中的實際表現。”

雲丹山位於蘄春縣東北方向約餘里處,它屬於大別山餘脈,山勢陡峭,高地落差大,且山崎嶇,山澗溪水潺潺,森林茂盛,和終南山地形頗有幾分相似,是試驗木牛最理想的場所。

當天下午,劉璟一行人浩浩蕩蕩抵達了雲丹山,此時,馬鈞的一多名弟已經在山腳下搭建了幾十座帳篷,作爲試驗木牛的基地,在劉璟未來之前,他們已經反覆試驗了個多月,不斷進行調整完善,最終拿出了二十輛樣車。

大帳前的空地上,整齊地擺放著二十輛黑漆木牛,馬鈞的二十名弟已經準備就緒,他們個個長得身材高大壯實,非常適合操縱木牛。

在他們身後數十步外,便是一條蜿蜒崎嶇的上山之,山上有兩座道觀,這條山便是道觀運送物資的上山小道。

劉璟走上前,輕輕拍拍了其中一輛木牛,對馬鈞笑道:“我拭目以待,開始吧!”

“裝糧!”

馬鈞的其他弟從一座大帳中扛出了一包包糧食,這是荊州的標準糧包,一包正好一石米,他們在每輛木牛的糧櫃中各放四包糧食,又將櫃門鎖好,二十名操縱木牛的弟紛紛將皮帶搭上肩膀,準備就緒了。

“出發!”

隨著馬鈞的一聲令下,二十名弟推動木牛開始列隊而行,劉璟則帶著數士兵跟在他們身後,觀察糧隊的行動,果然如馬鈞事先的描述,二十輛糧車非常輕便,雖然運載著近五斤重的糧食,但依舊能在山道上行走如飛。

上坡時稍微吃力,但依舊能緩緩推上去,下坡時又轉換機關,使木牛能夠徐徐而行,不至於一下衝下去,關鍵是輪非常靈活,能夠輕巧地避開前方的大石。

一淌過溪水,穿越叢林,二十輛木牛始終保持著陣型,行走如飛,連操縱木牛的弟也顯得並不疲憊,他們一走了二十里,終於來到一座道觀前,這裡已經有十幾名弟在等候了。

不多時,劉璟率領士兵們也趕到了道觀,只見二十輛木牛整齊地停放在道觀前,一輛輛木牛完好無損,眼見爲實,不僅劉璟眼中充滿了讚許笑意,連他的士兵們也都驚呼不已,這簡直就是活生生的健騾,不用吃草料,負載量又大,是山區運送糧草物資的寶貝。

這時,馬鈞帶著弟們也趕來了,拱手笑道:“州牧還滿意否?”

“滿意,非常滿意!”劉璟笑瞇瞇道:“不過我還有一個要求!”

“州牧請說!”

劉璟拉著他上前道:“我在上考慮,可以不用徵集民夫,直接命令士兵運送糧食,同時遇到敵情時,士兵還能放下木牛作戰,所以,能否將木牛同時改裝成一種防禦武器。”

馬鈞想了想,慢慢說道:“應該可以!”

他指著輪說:“木輪可以收回車腹,這樣便成爲一種掩體,而且敵軍不懂機關,也無法推動它前進,另外我可以在牛頭這裡修改一下.....”

馬鈞拍了拍牛頭道:“這個牛頭本來是裝飾,但我可以將它變成一排弩,這樣遇到敵情,木牛也可以發弩勁射,州牧覺得如何?”

此時,劉璟已在憧憬數千輛木牛行走於祁山的盛況,他已經有點急不可耐了,沉吟一下又問道:“如果我要五千輛牛車,需要多長時間造出來?”

馬鈞有些爲難,“這種木牛製作要求很高,我看最快也要年才能造出五千輛。”

“年!”

劉璟連連搖頭,“等到年後,黃花菜都涼了,還打什麼關中,能不能提前完成,或者不用五千輛,千輛木牛吧!幾時能造出?”

馬鈞沉思片刻道:“如果有足夠的工匠,加工趕製,一年時間可以完成千輛。”

“那我們就一言爲定!”

劉璟毫不遲疑道:“我把所有的軍械工匠都交給你,要多少錢糧我都可以撥付,無論如何,一年之內務必造出千輛木牛,另外先造一輛用於培訓士兵。”

馬鈞慨然應允,“卑職遵命!”

第1章 絕地求生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1028章 圍獵丁奉第742章 餘縣伏擊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498章 漢中有變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231章 來歷不明的道士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11章 舌戰蔡瑁第685章 小人物的抉擇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659章 出兵在即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9章 初見劉備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157章 撿軟的捏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155章 致命的枕邊風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9章 初見劉備第984章 京城告狀第282章 長沙之行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75章 許都之謀第505章 司馬懿遇刺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317章 叔侄夜話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215章 人心難測(下)第417章 偷襲柴桑第1089章 出征前夕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901章 突襲居延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585章 終進劉府第41章 伯侄夜談第505章 司馬懿遇刺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54章 兩個方案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257章 賈詡請辭第131章 婉拒第1117章 攻打井陘第1061章 風雲突變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14章 初入劉府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844章 孫權遇刺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1105章 中原大戰(四)第358章 蘄春風雲(五)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805章 視察長安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482章 司馬懿獻計第936章 海外軍城
第1章 絕地求生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1028章 圍獵丁奉第742章 餘縣伏擊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498章 漢中有變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231章 來歷不明的道士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11章 舌戰蔡瑁第685章 小人物的抉擇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659章 出兵在即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9章 初見劉備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157章 撿軟的捏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155章 致命的枕邊風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9章 初見劉備第984章 京城告狀第282章 長沙之行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75章 許都之謀第505章 司馬懿遇刺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317章 叔侄夜話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215章 人心難測(下)第417章 偷襲柴桑第1089章 出征前夕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901章 突襲居延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585章 終進劉府第41章 伯侄夜談第505章 司馬懿遇刺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54章 兩個方案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257章 賈詡請辭第131章 婉拒第1117章 攻打井陘第1061章 風雲突變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14章 初入劉府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1079章 佈下陷阱第844章 孫權遇刺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1105章 中原大戰(四)第358章 蘄春風雲(五)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805章 視察長安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482章 司馬懿獻計第936章 海外軍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高要市| 桂东县| 潮州市| 兴和县| 榆树市| 通州市| 普格县| 绥江县| 明溪县| 射洪县| 万州区| 余干县| 东宁县| 新郑市| 开原市| 甘孜县| 昆明市| 松滋市| 佛坪县| 杭州市| 五河县| 黎城县| 佛冈县| 勃利县| 合作市| 新民市| 岱山县| 河西区| 额敏县| 达州市| 探索| 淅川县| 玉田县| 胶南市| 合水县| 凤山市| 宜城市| 垦利县| 色达县| 额济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