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0章 大軍壓境

柴桑城門開啓,廖化率領一千士兵殺了出去,直撲漕河口。

此時漕河口上已混亂不堪,二十餘艘大船被點燃,大火在漕河上蔓延,烈火洶涌,濃煙瀰漫,整個河面成了火的海洋。

不少士兵逃生不及,被燒死在船上,使空氣中充滿了刺鼻的臭味,但更多的士兵跳水逃生,泅水上岸。

埋伏在漕河兩邊的江東士兵顯然沒有時間截殺逃命的江夏士兵,柴桑城門已開,千餘守軍殺了出來。

江東士兵在射出幾輪火箭後,便迅速向兩邊撤離,離開了柴桑城。

七八百江夏士兵三三兩兩聚集在漕河邊,每個人都丟盔卸甲,狼狽異常,心有餘悸地望著水面上熊熊燃燒的大船。

這時,柴桑守軍疾速奔來,將江夏士兵團團圍住,廖化大喊道:“江東軍即將殺到,速與我們回城!”

副將鍾順滿心疑惑地望著他,按理,周凌手下的屯長他都應該見過纔對,但眼前這個人他竟從未見過,上前抱拳道:“在下武昌牙將鍾順,請問這位將軍貴姓?”

“我姓廖,剛剛被提拔,有什麼事進城再說!”

鍾順還想再問周凌的情況,但他手下士兵早已不耐煩,他們害怕江東軍殺來,紛紛拔足向城內奔去,只片刻,岸邊士兵都跑得乾乾淨淨,只剩下鍾順一人。

無奈,鍾順也只得跟著向城內奔去,但他剛跑沒幾步,廖化忽然從後面斜殺而至,掄刀劈砍在鍾順後頸上,鍾順連慘叫聲也沒有喊出,人頭便被劈出一丈多遠。

廖化冷冷對衆人道:“此人貽誤戰機、不服軍令,按軍規立斬不赦!”

他一揮手,“回城!”

千餘守軍跟著廖化,護送著江夏敗兵向柴桑城奔去,不多時便進了城,城門再次轟隆隆關閉了。

........

黃射率領兩百餘艘戰船向東追去,但只追出二十餘里,他便發現了不對,原本倉惶逃跑的江東水軍竟一字排開,靜靜地等在前方江面上。

就像佈下天羅地網,等著他們上鉤,黃射心中疑惑起來,江東軍這是做什麼,難道附近有什麼埋伏嗎?

就在這時,桅桿上的眺望兵大喊:“黃將軍,南北方向發現了敵情!”

黃射大吃一驚,站在船舷邊,向兩邊江面上望去,只見大江之上,竟同時出現了兩支江東水軍,數百艘戰船,從南北向他的船隊夾擊而來。

緊接著後面船上也有人大喊:“黃將軍,後面傳來消息,我們的後方也有敵情。”

冷汗從黃射額頭慢慢流下,他終於意識到自己中計了,原來江東軍的援軍早就到了,就在等著自己呢!

“將軍,怎麼辦?”幾名大將焦慮地望著他。

黃射又仔細看了兩邊戰船,憑他的經驗,至少有上萬軍隊,他若再不走,必將全軍覆沒。

他一咬牙下令道:“立刻後撤!突圍回武昌。”

幾名將領大驚,“將軍,柴桑不管了嗎?”

“管個屁,老子自己都保不住了!”黃射惱羞成怒,惡狠狠地罵了一句粗口。

江夏水軍開始掉頭,向西北方向突圍,但江東軍的天羅地網早已布好,哪有那麼容易逃脫。

在一艘大船上,江東水軍副都督魯肅負手而立,冷冷地望著遠處的江夏軍船,今天部署在他們的計劃之中,如果徐盛偷襲柴桑失敗,那麼雙方援軍必至,這個時候,柴桑城只能在後面考慮,必須要先殲滅江夏援軍。

“都督,他們要逃了!”大將凌操發現了江夏軍的企圖。

“他們逃不了!”

魯肅冷冷一笑,厲聲喝道:“擂鼓,進攻!”

‘咚!咚!咚!’江面上鼓聲大作,喊殺聲震天,五百餘艘大小江東戰船從四面八方殺向江夏軍船隊。

箭矢如雨,石砲重擊,巨石橫飛,雙方在江面上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

柴桑城內,七百餘名江夏士兵已經重新整裝列隊完畢,從現在開始,他們便不再屬於黃祖的軍隊,而是成爲柴桑的軍隊,這些軍隊無疑是一支生力軍,他們編入戰鬥羣,使柴桑的正規軍一躍增至兩千人,加上三千民夫軍,柴桑城頭守軍就有了五千人,使所有人都長長鬆了口氣。

儘管如此,劉璟臉上還是看不到笑容,他站在城頭最東面,向長江東南眺望,已經快一個時辰過去,江夏軍船隊始終沒有回來,而且遠方隱隱隨風飄來的戰鼓聲,令人產生無限聯想。

“恐怕不出我所料,江夏軍遭遇到江東軍伏擊了。”

徐庶在一旁沉聲道:“我關心的是,到底會有多少江東軍援兵到來?”

劉璟卻沒有說話,他的思緒卻飛去遙遠的未來,在劉璟記憶中,建安七年,江東軍並沒有大規模進攻江夏,應該是在建安八年,他記得很清楚,那次戰役甘寧一箭射死了凌操。

但現在江夏軍確實發動大軍進攻柴桑了,那隻說明一件事,發生在建安七年的戰役,江東軍偷襲成功,徐盛奪取了柴桑城,現在卻因爲他的出現,使徐盛奪城失敗,從而引發江東軍大舉進攻柴桑。

這是不是因爲自己,歷史開始發生改變,不再沿著原來的軌道走了。

劉璟還記得清楚,應該是劉琦鎮守江夏,現在卻變成了自己來鎮守江夏,而且劉琮意外受傷,他還可能繼承劉表的基業嗎?任何一個皇帝或者諸侯,都絕不會讓一個失去男性功能的兒子繼承自己事業。

很顯然,劉表是不會讓劉琮再繼承荊州牧,世子只能是劉琦,可問題是,如果最後是劉琦坐州牧之位,不再投降曹操,甚至劉備也會受到劉琦的重用,那麼歷史又會怎麼走?孫劉會不會再結盟,還會發生赤壁大戰嗎?

這一系列的歷史連鎖反應,使劉璟心中充滿了困惑,他感覺自己不能再用從前的歷史來套用現實了,現在的歷史軌跡已經發生偏轉,眼前變得一片漆黑,他只能摸索著前進。

這一刻,他忽然覺得徐庶這樣的謀士,對他而言是多麼的重要,只有他們這些目光深遠者,才能看到歷史發展的脈絡。

歷史上,徐庶和諸葛亮先後選擇劉備,就是因爲他們看到了歷史的發展脈絡。

徐庶感覺到了劉璟走神,不由回頭奇怪地看了他一眼,笑問道:“公子在想什麼?”

劉璟笑了笑道:“我在想,我們和江東軍這樣你死我活的戰鬥,將來,曹軍大舉南下,我們和江東軍又會不會結成戰略同盟?

徐庶也笑了起來,“孔明也說過,從古至今,南方就難以抗衡北方,曹操兵強馬壯,不是荊州或者東吳一家能抵擋,只有兩家聯合,利用長江水戰優勢,纔有可能戰勝曹軍,可見孔明和公子有異曲同工之妙。”

兩人正說著,遠處戰鼓聲忽然變得清晰起來,如雷鳴一般在江面上轟隆隆回蕩,旁邊眺望塔上有士兵大喊:“江夏軍敗回來了!”

所有人都向遠方江面上望去,只見三十餘艘戰船正飛速向西北方向駛來,爲首戰船上插著赤黃戰旗,正是一個多時辰前看到的江夏戰船,原本二百五十餘艘戰船,現在竟只剩下三十餘艘,江夏軍慘敗而歸。

漕河口數十艘被焚燬的戰船沉入河底,阻塞了航道,使江夏軍戰船無法撤回柴桑城,當然,他們壓根也沒有撤回柴桑城的打算,黃射率領最後幾十艘戰船倉惶北駛,向武昌縣敗逃而去。

在敗船以東的兩三裡外,龐大的江東水軍出現了,連同他們俘獲的江夏戰船,密密麻麻,船帆遮天蔽日,鋪滿了整個江面,形成了極爲聲勢浩大的一幕,六七百艘戰船列成七隊,延綿數十里。

“至少有兩萬軍隊!”

徐庶自言自語,看得出他也有點緊張,這實際上也是他第一次遭遇大戰,能不能最後取勝,他心中著實沒有一點把握。

劉璟同樣臉色凝重,看得出江東軍對柴桑是勢在必得,不惜出動數萬人的代價,就不知道現在誰是江東軍主帥,難道是魯肅不成。

劉璟回頭,見他的士兵們臉色都露出了畏懼之色,這可以理解,這些士兵們大都是新兵,沒見過什麼大的戰爭場面,當然會有所害怕,他劉璟不是也緊張嗎?

劉璟快步走到大鼓旁,拾起鼓槌,開始奮力敲鼓,‘咚!咚!咚!咚!巨大的鼓聲響徹城頭。

緊接著,無數面大鼓也跟著敲打起來,激昂振奮的鼓聲在柴桑城上空迴盪,在振奮信心鼓聲中,守城士兵們的信心開始漸漸恢復,很多人眼睛裡不再是畏懼,而是變成了對戰爭的渴盼。

江東軍大船靠碼頭而泊,一隊隊士兵從船上走下,開始迅速在碼頭前的曠野裡集結,一個時辰,兩萬大軍集結成了四個方陣,旌旗如雲,刀槍如林,江東軍士兵盔甲整齊,士氣高昂。

四個五千人的方陣殺氣騰騰,江東軍數次攻打柴桑城,這是一次出兵上萬,這一次對他們極爲重要,他們也是勢在必得。

魯肅在徐盛、凌操等十幾名大將的簇擁下,騎馬屹立站一座土丘之上,注視著兩裡外的柴桑城。

“文向可以肯定柴桑城的主將變更了嗎?”魯肅瞥了一眼徐盛問道。

徐盛連忙上前施禮道:“卑職抓到幾名受傷未死的戰俘,從他們口中得知,周凌已死,現在的守將是劉璟,也就是劉表之侄,在荊州頗有盛名。

魯肅點點頭,“我也聽說過此人,少年有爲,不過他剛掌柴桑之權,未必能服衆,我們可以先禮後兵!”

他回頭令親兵道:“給我送一封信給劉璟,他若投降,我承諾放他回襄陽,他若敢負隅頑抗,江東軍一旦殺進城,非但他的小命不保,而且柴桑守軍也將全部處斬,一個不留。”

...........

第84章 驗功第224章 議婚第292章 彰顯誠意第769章 江東風雲(十三)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248章 清船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473章 意外發生第391章 黃忠的忠告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740章 荊州路不通第155章 致命的枕邊風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260章 曹丕之怒第34章 圍剿亂賊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231章 來歷不明的道士第48章 離別又重逢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3章 天大的賭注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204章 初談第220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883章 陷入絕境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361章 第 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859章 久攻不克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554章 新秀入府第241章 劉備西逃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871章 兩路出擊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1088章 龍骨水車第132章 第132 事態嚴峻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6章 一路追殺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175章 血戰突圍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161章 誘兵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464章 孫尚香的選擇(下)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35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1032章 同室操戈第700章 許昌夜話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301章 襄陽投降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34章 圍剿亂賊第434章 下雉危機第832章 魏國來使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985章 隱患彰顯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71章 冤家路窄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39章 化解危機第350章 抓俘司馬
第84章 驗功第224章 議婚第292章 彰顯誠意第769章 江東風雲(十三)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248章 清船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473章 意外發生第391章 黃忠的忠告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740章 荊州路不通第155章 致命的枕邊風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260章 曹丕之怒第34章 圍剿亂賊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231章 來歷不明的道士第48章 離別又重逢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3章 天大的賭注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204章 初談第220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883章 陷入絕境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361章 第 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859章 久攻不克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554章 新秀入府第241章 劉備西逃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871章 兩路出擊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1088章 龍骨水車第132章 第132 事態嚴峻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6章 一路追殺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175章 血戰突圍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161章 誘兵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464章 孫尚香的選擇(下)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35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1032章 同室操戈第700章 許昌夜話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301章 襄陽投降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34章 圍剿亂賊第434章 下雉危機第832章 魏國來使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985章 隱患彰顯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71章 冤家路窄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39章 化解危機第350章 抓俘司馬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江县| 阜康市| 安丘市| 永兴县| 云梦县| 永安市| 巍山| 锦屏县| 贺州市| 巴彦淖尔市| 万全县| 凌云县| 鄂伦春自治旗| 原阳县| 伊金霍洛旗| 铜鼓县| 遵义市| 盐亭县| 南投市| 杨浦区| 仙游县| 南木林县| 新郑市| 合川市| 修文县| 略阳县| 特克斯县| 普陀区| 饶阳县| 汾阳市| 左云县| 巢湖市| 博爱县| 肇源县| 民勤县| 洛扎县| 九龙县| 阳江市| 高台县| 图片| 宕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