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其人在後世的三國史料中很少有記載,不過《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卻是所有提及,言王越其人“安平之世而刀劍不離身”。
魏主曹丕在《典論·自敘》中也曾提到過王越,說他是史阿的師傅,一身劍術(shù)十分了得。
王越在正史中之所以聲名不顯,只因爲他是平民出身,終生不得出仕,又沒有機會從軍爲將,自然難入那些靠賣弄筆頭吃飯的酸腐文人的法眼。
熟悉三國正史和野史的劉和可不覺得王越此人簡單,當他聽到來人是燕山大劍客王越時,心頭立即涌上一股驚喜,覺得這真是瞌睡來了有人送抱枕。
經(jīng)過幾天來的接觸,劉和知道田疇和鮮于銀兩人絕對忠於劉虞,對於自己這位大公子也是言聽計從,可這兩人在謀略和武藝方面都算不得超絕之輩,今後留在身邊做個心腹肯定勝任,但指望他們今後坐鎮(zhèn)一方、獨當一面,卻有些勉強。
劉和是個文弱書生,一副小身板絕對經(jīng)不起別人的折騰,所以他迫切需要近身搏鬥厲害的人來保護自己。
如果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證,就算劉和腦袋裡面裝著兩千年後的文明知識,擁有對三國亂世發(fā)展軌跡的未卜先知,可若是不等他發(fā)揮出來之前,人已經(jīng)掛掉了,這樣的絕對優(yōu)勢又有什麼價值?
王越乃當世大俠,十八歲便匹馬入賀蘭山,隻身取羌族首領(lǐng)的首級而歸,無人敢當其鋒;三十歲周遊各州,幾乎打遍天下無敵手。他力大無窮,豪氣蓋世,連呂布都不是對手。
此人熱心出仕,最後在洛陽開武館謀生,整日周旋在皇帝和大臣們的周圍,希望討個一官半職,但因爲皇權(quán)的沒落,加之漢末門閥觀念根深蒂固,出身平民的他,終生不得入仕,後不知所終。
劉和覺得像王越這樣的人,就是上天爲自己量身訂做的超級打手!
連呂布都不是對手的牛人,該有多猛?
狠狠擦了一把差點就要流出來的口水,劉和三步並作兩步,幾乎是跑到了王越的面前,然後一把扶起彎腰行禮的王越,口中說道:“難得王大俠一片忠君體國之心,及時趕來營救於我,日後小子定要替你向聖上和司徒大人表功!”
王越見這劉和並沒有對自己擺出世家子弟慣常的傲慢態(tài)度,而且還說要在皇帝和王司徒面前替自己表功,心中一陣欣喜。
“公子,那羣前來行兇的二十個歹人,已經(jīng)被我和您的兩個隨從一起屠滅,這山林之中露氣溼重,久待不得,還請速速回村。”
王越熱情地說道,也等於是進一步向劉和表功。
劉和點頭,擺出一副波瀾不驚的架勢,說道:“嗯,既然王大俠出手,莫說是來了二十名強人,就算是再來二十人,也決計傷不到我分毫。走,咱們這就回村!”
回村的路上,王越告訴劉和,自己是受了司徒王允的囑託,特意從長安追上來保護他們,恰好發(fā)現(xiàn)有一隊人馬暗中尾隨著劉和三人,王越便在夜裡潛入這些人的營地內(nèi)進行刺探,結(jié)果得知他們竟然是李傕部下,於是準備出手。
王越本以爲單憑劉和身邊兩個隨從無法應(yīng)付圍村的十數(shù)人,而且也在暗中做好了援救的準備,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田疇和鮮于銀竟然十分生猛,憑著狠辣果決的手段和沉穩(wěn)機智的心思,硬是將來人給殺退。
爲了防止逃出村的那十人回去向李傕報訊,王越終於出現(xiàn),殺人滅口,然後就是被田疇發(fā)現(xiàn)。
劉和聽完這些之後,心中十分驚駭,實在想不通自己跟那李傕有什麼深仇大恨,竟然招致對方要對自己痛下死手。同時,劉和也很好奇王允爲何要囑託王越從長安跟出來保護自己。
對於李傕此人,劉和自然是知道的。作爲董卓手下將領(lǐng),李傕和郭汜在董卓死後可沒少把關(guān)中百姓禍害,等到李傕和郭汜死後,原本人煙稠密的三秦大地上,已經(jīng)哀鴻遍野!
既然李傕要害自己,不管是什麼原因,劉和在心中已經(jīng)給他打了一個大大的紅叉,日後若有機會,一定要親手宰了這個禍害!
拂曉時分,劉和與那老漢在王越的保護下安全回村。
見到田疇、史阿等人之後,劉和又不吝言語地好好誇讚了一番。
能夠得到劉和的讚賞和表揚,幾人便覺得一晚上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所謂的“士爲知己者死”,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劉和開口問田疇:“村中可有百姓遇害?”
田疇回答說:“已經(jīng)四處詢問過,村中沒有無辜百姓受害。”
劉和點頭,又問:“被殺的那些人屍體是如何處理的?”
田疇回答說:“被我和明輝殺掉的五人,全都被大火燒成了焦炭,如今還在牆根廢墟之下堆放著;被王大俠師徒三人處置掉的十五人,他們的屍體如今還堆放在村外一處荒溝之中。”
劉和略作沉吟,轉(zhuǎn)頭對回村之後一直手足無措的老漢說道:“馮伯,麻煩你去將各戶當家作主的人請過來,就說天子特使有事要跟大家說!”
被稱作馮伯的老漢不敢反對,急忙點頭答應(yīng),然後去各家喊人。
王越朝自己的大徒弟使個眼色,史阿會意,不聲不吭地跟在馮伯身後而去。
劉和將王越和史阿的這個舉動看在眼裡,心中不由得又給他們加了幾分。
史阿前去跟著馮伯,既可以防止老漢逃跑報信,又能防止其他人傷害老漢,顯然很有必要。
等到老漢離開之後,劉和對剩下幾人說道:“此地不宜久留,我準備在天亮之後便裹挾村中的百姓一起向武關(guān)進發(fā),到時候我們混在百姓之中,也容易通關(guān)一些。”
田疇聽了之後眼前一亮,附和著說道:“公子此計甚妙,這樣既可以防止村中百姓走漏了今夜之事,又能扮成村民混在人羣中順利通關(guān)。”
受了傷的鮮于銀,說話有些吃力,他低聲問道:“公子,那我們?nèi)绾翁幹脫寔淼倪@二十匹好馬?若是放在幽州,這點馬匹自然算不得什麼,可我們?nèi)缃駞s是十分需要這些馬匹來加快行程。”
鮮于銀的意思是,如果隊伍經(jīng)過武關(guān)時帶著這二十匹戰(zhàn)馬,定然會引起守關(guān)西涼兵的注意,到時候便成了巨大的麻煩。可如果不帶著這些好馬一起走,出了武關(guān)之後他們就只能靠著兩隻大腳板往幽州走,那樣耗費的時間就太久一些,絕對不是急於返回幽州的劉和想要的結(jié)果。
劉和於是皺眉沉思不語。
王越卻在此時也出語發(fā)問:“公子若是裹挾著這村中百姓出關(guān),等到脫離險地之後,又該如何安置這些百姓?”
又是一個令劉和頭疼的問題。
田疇見劉和陷入了困境,於是急忙開動腦際幫著他想出路。
忽然,田疇眼前一亮,於是微笑著說道:“公子莫憂,我們不妨如此這般……”
劉和聽完田疇獻上的計謀,頓時拍手叫好,王越等人也是頻頻點頭。
過了半個時辰之後,馮老漢身後跟著十來個中年以上的莊戶漢子來到了已經(jīng)被燒成廢墟的院子前面。
“天使大人,村中各戶主事的人都來了。”
馮老漢諾諾地說了一句之後,便躲在人羣中不再吭聲。
劉和看著面前這些老實巴交的莊稼漢,清了清嗓子,然後朗聲說道:“不瞞各位父老鄉(xiāng)親,吾乃大漢天子身側(cè)侍中。吾父乃是皇室宗正、當今太傅,幽州牧劉伯安!”
衆(zhòng)鄉(xiāng)親聽完劉和的自我介紹,相互間交頭接耳一番,看起來多少都聽說過劉虞的名頭。
劉和接著又說道:“吾今次奉天子之命出武關(guān)前往南陽拜見後將軍袁公路大人,不想在路上遇到強人刺殺,最終結(jié)果想必大家也看道了,那就是所有敢來冒犯我的人都已經(jīng)授首!”
“今日之事,因我而起,我本只打算帶著馮伯前往南陽,到時候?qū)⑺先思宜屯G州,與家人團聚。可若是我們一旦離開,難保今後被誅的這些強人沒有同黨,他們?nèi)羰前l(fā)現(xiàn)了村中之事,遷怒之下,難保不會加害爾等!”
劉和說到這裡,又停頓了下來。
衆(zhòng)人被劉和這麼一提醒,頓時顯得慌亂起來。其實道理很淺顯,只不過劉和沒有說出來之前,大家習慣性地當著鴕鳥,視而不見罷了。
如今聽到大禍臨頭,衆(zhòng)人撲通、撲通跪了一地,紛紛向著劉和磕頭,口中哀求著說道:“還請?zhí)焓勾笕丝蓱z,莫要讓強人來害了我等性命!”
劉和見自己的威嚇已經(jīng)起到效果,於是露出一副於心不忍的表情,猶豫地說道:“如今之計,你們也只能舉家隨吾前往南陽了,若是留在這裡,我實在是保護不了你們!”
人羣中有那家人早已逃往別處的老者大聲說道:“天使大人說的對!如今這關(guān)內(nèi)已經(jīng)不能再呆了,想要活命只能往東和往南去。”
馮老漢此時也鼓動大家說道:“如今關(guān)中兵禍不斷,天災(zāi)連年,我們留在這裡遲早都是一死,不如出武關(guān)尋個活路!”
衆(zhòng)人回想這幾年遭受的兵禍之苦和各種災(zāi)害,也是心有慼慼焉,於是開始流露出願意追隨天使大人前往南陽討生活的想法。
劉和見人心可用,接著說道:“鄉(xiāng)親們,今日吾在此鄭重承諾,只要你們隨我前往南陽,我一定竭盡全力給你們謀一條生路,絕對好過現(xiàn)在的日子!”
田疇也適時地在一旁鼓動說道:“鄉(xiāng)親們,你們還猶豫什麼?我家公子貴爲天子特使,又是漢室宗親,他既然已經(jīng)承諾了,大家還不趕緊回家去收拾行囊,準備離開!”
衆(zhòng)人轟然應(yīng)諾,急忙起身散開,各自回家去收拾值錢的細軟,喊醒家中的親人,準備隨劉和一起前往南陽。
等到衆(zhòng)人散去之後,劉和終於鬆了一口氣,心想自己總算沒有辱沒上一世年級“最佳辯手”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