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6章 初冬夜談(下)

軍隊是劉和得以崛起和壯大的根本,也是他接下來與其他軍閥逐鹿的關鍵,所以劉和將之放在了內政官員任命的前面。

從劉和的安排來看,這次他爲了這個武將調整任命的方案動了不少的心思,也費了不少的腦筋。

排在五軍之首的驍騎衛,清一色由幽州騎兵組成,雖然人數最少,只有一萬五千之數,但突擊能力最強,也最爲燒錢。養活驍騎衛的花費,足以養活兩個龍護衛。特別是三千重騎兵,看似人數不多,卻足以將代郡和上谷這兩年積攢下來的家底耗去一半。

讓趙雲出任驍騎將軍之職,統率這支犀利無匹的突擊力量,屬於實至名歸,沒有任何人會有異議。趙雲這幾年隨劉和南征北戰,立下的戰功無人可以複製,更是這次劉和返回幽州的第一功臣,將驍騎衛交給他才能真正的發揮作用。而讓夏侯蘭出任趙雲的副將,則體現了劉和對趙雲無條件的信任。夏侯蘭原本就是趙雲的手下,又跟趙雲是同鄉,如果劉和對他們不放心,絕對不會讓他們湊在一起。

還有一點也能看出劉和對趙雲的信任,那就是驍騎衛並未設軍師一職,等於是由趙雲完全說了算,不會受到任何監督制約。

排在五軍第二的是龍虎衛,這支部隊將由清一色的漢家子弟組成,主將更是由劉和親自擔任,充分體現了近衛軍的特色。這支部隊在擴編之後將有兩萬五千人,屬於各軍之中人數最多的一支。爲了確保龍虎衛能夠勝任各種作戰需要,劉和爲龍虎衛配備了輕騎兵、輕步兵、車兵、重步兵和近衛營,更是讓兩員表現搶眼的將領出任副將,還把郭嘉拽進來充當了軍師。

由劉和親自出任綜合戰力最強的龍虎衛主將,與他的身份完全匹配,既避免了其餘將領的暗中比較,也符合近衛軍必須由劉氏族人出任的“潛規則”。

排在五軍第三的是鎮北軍,由資歷最老的徐榮出任主將屬於實至名歸。這支部隊在組建完畢之後,將由西涼籍、冀州籍、青州籍和幽州籍的士兵共同組成,可謂是降兵改造之後的重要去處。徐榮當初在董卓手下任職時,統率著來自各州不同籍貫的士兵,在保證部隊的團結一致方面很有經驗,讓他來當這個改造降兵的頭領,最有說服力和感召力。

鎮北軍的主要任務就是依託外長城抵禦北方的遊牧民族,這樣各州的降兵都不會與昔曰的同鄉在戰場上刀兵相見,也就避免了最大的隱患。徐榮只要踏實地守在幽州北方,將來劉和封他一個鎮北將軍那是少不了的。劉和不給鎮北軍配屬軍師,也充分說明了他對徐榮的重視和信任。如果徐榮沒有獨領一軍的才能,劉和當初也不會費那麼大的周折將徐榮弄回幽州。

排在五軍第四的是幽燕軍,由能力出衆、戰功顯赫的張郃擔任主將,也是衆望所歸。幽燕軍看似牆縫之中的柱頭,有力沒處使,但這都是暫時的,劉和將其部署在涿郡境內,自然有他的深遠考慮。一旦冀州大局底定,幽燕軍隨時可以從五阮關進入飛狐道,然後直逼併州的太原郡,給袁紹攔腰一刀。

排在五軍末尾的度遼軍,由尚未康復的鮮于銀出任主將,似乎有照顧的意思在裡頭,因爲太史慈明顯更加勝任此職,其實卻不然。度遼軍將來是攻打遼東公孫度的主力部隊,而且劉和還要爲這支部隊配置水師,足以說明他對這支部隊的重視程度一點也不比其他部隊差。

劉和考慮到鮮于銀在幽州威望足夠但綜合能力稍弱的實際,所以爲他配備了最強悍的副將徐晃和僅次於郭嘉的軍師李儒,這樣就完全彌補了主將能力不強的這個短板。以徐晃的潛力,今後出任一軍主將是跑不掉的,但他如今資歷和戰功還嫌不足,所以被劉和割愛分給了鮮于銀。劉和本來是想讓徐晃出任龍虎衛的副將,替自己管理部隊的。

劉和當初曾跟鮮于銀開過玩笑,說以後有機會就讓鮮于銀帶一支部隊前往遼東平了公孫度,如今看來他當初就有這個念頭。

對於如何安排冀州方面的鮮于輔和太史慈,劉和雖然有了大概的方向,但還要看戰事的發展。如果戰事激烈,劉和不僅要給鮮于輔和太史慈擴充兵力,甚至他本人都有可能親自率兵南下增援。

洛陽方面的申息軍由李嚴出任主將,只是權宜之計,李嚴雖然能力全面,但將來的發展還是在朝堂之上,而不是衝鋒陷陣。實際上,有位出身南陽的猛將倒是出任申息軍主將的最佳人選,只可惜這位猛將如今隨劉表的侄子劉磐駐軍在荊州南部,一時半會劉和是把他弄不過來了。

劉和對於武將的安排當中,稱之爲神來之筆的當屬對劉虞老部下尾敦和張瓚的任命。這兩人長期鎮守關隘,因此遠離權力中樞,屬於典型的沒有功勞卻有苦勞,如果劉和不能將這兩人安排好,就會寒了許多幽州老人的心,這自然不是劉和願意看見的。

讓尾敦出任漁陽郡太守、張瓚出任涿郡太守,不僅升了兩人的職務,而且還爲武將轉職文官開了一個好頭。今後劉和手下能力出衆的武將越來越多,像鮮于輔、鮮于銀這樣位高權重的武將就可以向內政官員方面過渡,這樣既不會傷了好兄弟的面子,還讓大家看到了劉和的有情有義。

劉和向老爹介紹完了武將方面的人事調整計劃,又將文官方面的調整意見也詳細的說了一遍。

需要注意的是,武將方面劉和說的是調整計劃,而文官方面則是調整意見。所謂意見,即爲參考之意。武將任用劉和聽取劉虞的意見,所以說成是計劃,而文官方面的調整則是向老爹提出任用建議,如此就不著痕跡卻又十分自然的將父子兩人的職責和任務劃分開來。

劉和繼續主征伐,劉虞繼續主內政,父子兩人也可以相互提意見,這樣的權力分配完全符合郭嘉替劉和做出的謀劃。

劉和向老爹提議委任韓珩出任渤海郡太守之職,委任陳逸出任右北平郡太守之職,至於地域最廣也是最爲兇險的遼西郡,則由文武全才的田疇出任太守之職。另外,爲了照顧魏攸和程緒兩位老下屬,也可以讓他們分別掛名代郡太守和上谷太守,拿著兩千石的俸祿,但政事還是由護烏桓校尉府長史劉惠來主持。

劉虞對於劉和的這份太守人選提議名單基本同意,但卻沒有全盤接受,他認爲陳逸的才能還不足以出任右北平那種邊塞之地的太守,所以準備將冀州劉政調回來出任右北平郡太守,然後讓辛毗接替劉政出任安平相之職。至於陳逸,劉虞打算讓他在自己身邊做個從事,鍛鍊幾年再說。

劉和忽然想到辛毗的哥哥辛評還在袁紹陣營做事,急忙提醒劉虞,結果劉虞笑著說:“正因辛毗是辛評的族弟,爲父纔要把他派到安平國去,這樣正好檢驗一下辛毗主動投效的真實用意。”

“父親,原來你這麼陰險呢……哦,用詞錯誤,原來你這麼腹黑!”劉和一臉敬佩地看著老爹。

“還不是爲了你!”劉虞狠狠瞪了劉和一眼。“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你選人用人的眼光確實很獨到,這幾年你向爲父重點推薦和介紹的人才,沒有一個是徒有虛名之輩,都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嘿嘿,還是父親大人栽培和教導的好,孩兒可不敢貪功。”

“貧嘴!說說看,這次回來,有什麼好苗子向爲父推薦一二?”

“還真有兩個不錯的!其中一個叫做鄭渾,是鄭泰的弟弟;另外一個叫杜畿,雖然出身苦寒,但卻是不可多得之才。”

“嗯,那就把他倆放在我身邊觀察和歷練兩年,然後再交給你。”

“多謝父親栽培!”

“先別忙著謝我。我怎麼聽說你還有一位十分厲害的貼身秘書呢,爲何今晚上從未聽你提及?”劉虞說這話時,臉色變得有些不好看了。

劉和明知劉虞是在問蔡琰的事情,可他有些心虛,只好顧左右而言他地說:“父親千萬別聽外面的風言風語,我跟昭姬之間恪守男女之道,沒有做過茍且之事。”

劉和心想:反正蔡妹妹最後那道防線我沒有突破,雖然摳摳摸摸的事情也做了不少,香嘴襲胸的事情更是沒有少幹,但咱好歹守住了底線不是?

一直埋頭苦吃的劉安,忽然擡起頭來一臉認真的問哥哥:“大兄,什麼叫做茍且之事?”

劉虞和劉和同時石化,一起朝小傢伙翻起了白眼。

“等明曰蔡邕父女抵達薊城,你不可再與蔡家女子單獨見面!”劉虞說完這話,將兄弟兩個丟屋裡自個兒離去。

“嗨,老爹還真是多事,連這都要管!”劉和嘟囔了一句。

才三歲大的劉安,剛纔劉虞在的時候特別的老實,現在見屋內僅剩下他和哥哥,立即小聲說道:“大兄,我要告訴你一個天大的秘密!”

“啥秘密?”

“那你得送我一匹最好的白馬駒,我才告訴你!”

“小樣的,還跟大兄談條件了!信不信我收拾你?”

小傢伙把嘴一撇,不受劉和的“威脅”。

“好,好,我明天就讓史阿去給你挑一匹白色的馬駒,你現在可以說了吧?”

劉安的要求得到滿足,這才小聲說道:“我聽父親和阿孃在後院談話的時候說要讓二女同時過門,還說要給你一個驚喜什麼的……”

“我擦!這是要享齊人之福的節奏麼?”劉和有些激動的想。(。)

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200章 年關近,糧荒起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409章 黑山張燕第40章 雞飛狗跳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362章 打出來的和談第246章 北訪(上)第73章 爭執與分裂第303章 大棋局第224章 徐晃對郝昭第66章 被人鄙視了第162章 可怕的文宣隊第362章 打出來的和談第197章 當仁不讓第40章 雞飛狗跳第144章 蛇鼠一窩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455章 車中佈局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481章 借糧第481章 借糧第76章 分席議事第244章 南皮之戰第65章 北地之危第158章 沙場相見是故人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445章 振勇營第331章 神醫趣事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297章 公子愛才,招之有道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137章 遼東行第147章 以毒攻毒第303章 大棋局第281章 千里鏡第239章 奠基典禮第150章 緊急回援第279章 二舅哥來了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160章 若有下次,絕不輕饒!第168章 各有算計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91章 三殺令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368章 碧波萬頃可爲路第430章 捷報傳來第514章 郭賈合謀第98章 重任第348章 大獲全勝第33章 夜襲第10章 豈能無信第338章 狂飆第191章 激戰長安(上)第464章 聽牆根第316章 猛虎下山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182章 李郭叛亂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230章 步步緊逼第160章 若有下次,絕不輕饒!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238章 這位姐姐好漂亮第231章 梟雄末路第64章 考校第231章 梟雄末路第352章 血色雙旗第101章 三進三出(上)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371章 歸順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408章 當黃巾遇上山匪第503章 王佐自辭第291章 連鎖反應(中)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128章 公子當兵第484章 買一送倆第351章 自尋死路第106章 後患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339章 迴歸第233章 關門打狗第17章 大俠之威第455章 車中佈局第229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
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200章 年關近,糧荒起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409章 黑山張燕第40章 雞飛狗跳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362章 打出來的和談第246章 北訪(上)第73章 爭執與分裂第303章 大棋局第224章 徐晃對郝昭第66章 被人鄙視了第162章 可怕的文宣隊第362章 打出來的和談第197章 當仁不讓第40章 雞飛狗跳第144章 蛇鼠一窩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455章 車中佈局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481章 借糧第481章 借糧第76章 分席議事第244章 南皮之戰第65章 北地之危第158章 沙場相見是故人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445章 振勇營第331章 神醫趣事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297章 公子愛才,招之有道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137章 遼東行第147章 以毒攻毒第303章 大棋局第281章 千里鏡第239章 奠基典禮第150章 緊急回援第279章 二舅哥來了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160章 若有下次,絕不輕饒!第168章 各有算計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91章 三殺令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368章 碧波萬頃可爲路第430章 捷報傳來第514章 郭賈合謀第98章 重任第348章 大獲全勝第33章 夜襲第10章 豈能無信第338章 狂飆第191章 激戰長安(上)第464章 聽牆根第316章 猛虎下山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182章 李郭叛亂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230章 步步緊逼第160章 若有下次,絕不輕饒!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238章 這位姐姐好漂亮第231章 梟雄末路第64章 考校第231章 梟雄末路第352章 血色雙旗第101章 三進三出(上)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371章 歸順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408章 當黃巾遇上山匪第503章 王佐自辭第291章 連鎖反應(中)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128章 公子當兵第484章 買一送倆第351章 自尋死路第106章 後患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339章 迴歸第233章 關門打狗第17章 大俠之威第455章 車中佈局第229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兴县| 临江市| 吉水县| 阳春市| 南陵县| 华宁县| 濮阳市| 绥德县| 卓资县| 汶川县| 镇原县| 永年县| 龙海市| 射洪县| 乡宁县| 商城县| 绿春县| 丹巴县| 楚雄市| 景东| 盐城市| 铜陵市| 吕梁市| 公主岭市| 荆门市| 西林县| 抚宁县| 富民县| 昭平县| 嘉善县| 开鲁县| 庆城县| 县级市| 大邑县| 绥芬河市| 鄂托克旗| 微博| 长沙市| 东台市| 合江县| 梨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