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甫嵩的想法

陶商很聽話,一聽皇甫嵩這麼害怕他,隨即將臉一板,掩飾了適才的態度。

“老師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那就說明在您的心中,早就對此事有了譜,有了底!您一定有方法能夠打贏董卓吧?還請老師爲學生指教指教。”

皇甫嵩擡起他瘦骨嶙峋的手,指了指陶商的腦門,嗔道:“就你小子的鬼心眼多,能猜到老夫的心思……你是如何知曉,老夫會有辦法對付董卓的?”

陶商笑了笑,沒敢隨口接茬。

你當然是有辦法對付董卓了,不是有一句古話說得好麼,老而不死是爲……那啥來著。

皇甫嵩捋了捋下顎上的鬍鬚,道:“你回頭去面見袁紹,老夫可以代表他,寫上書信一封,送往涼州的馬騰和韓遂處,對他們二人陳以厲害,讓他們出兵襲擊董卓的後路,攻克長安,拯救天子……董卓若是知曉老巢被襲,你說他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陶商聞言福靈心至。

“還能怎麼辦?天子是老賊執掌天下的命根子,若是讓馬騰和韓遂割了,董卓豈不太監?”

皇甫嵩皺了皺眉頭,不滿道:“什麼亂七八糟的……總而言之,馬騰和韓遂的勢力不弱,董卓一直在想辦法拉攏他們、邀請二人兵駐長安,可惜的是,他們兩個卻一直沒有將兵東向,很顯然,他們並不想屈居於董卓之下,此番倒也是正好隨了他們的心願,屆時袁紹、曹操還有你,與馬韓二人前後夾擊,揮動大軍掩殺,任憑西涼軍何等驍勇,也是敗局必矣。”

陶商摸著光滑的下巴,尋思了一會道:“老師,據學生所知,馬騰和韓遂當年和王國一樣,都是叛逆之人,而且他們擁戴王國舉事時,亦是曾與老師您和董卓交過手,可以說算是敵人……您的一紙書信,對他們真的有用嗎?”

皇甫嵩笑著搖了搖頭,道:“你這孩子,平日裡挺聰明的一個腦袋,怎麼到了這關鍵時刻,反倒是犯傻了呢?當年老夫與董卓討伐王國,對兵馬、韓二人,不過是各爲其主,哪有什麼深仇大恨?董卓與他二人交過手,現在不也是極力拉攏著嗎?況且老賊勢衰在即,此等時刻,正是他二人建功立業之時,他們焉能有所不應?況且以老夫的身份寫信,他們多少還得得給些面子的。”

皇甫嵩的最後一句話,陶商沒太聽明白,尋思了半晌,方纔恍然大悟。

皇甫嵩乃是涼州人士,其家族亦是涼州的士族,更兼還是名將之門!

皇甫嵩的父親皇甫節乃是雁門太守,祖父皇甫旗乃是扶風都尉,曾祖皇甫棱乃是渡遼將軍,其叔父皇甫規死後獲大司農之位的追敕,在世時更是與張奐、段熲合稱“涼州三明“,威震西羌!

所以說,無論是聲望還是門第,以皇甫嵩在涼州的特殊地位和背景去寫這封書信給馬騰和韓遂,還真的就是十拿九穩。

“老師運籌帷幄,早有致勝之法,弟子著實感到欽佩……那咱們也別耽擱啦,請你現在就趕緊動筆?”

皇甫嵩本來還在捋順著鬚子呵呵笑,一聽這話,直接就把臉板了起來。

“混賬東西,老夫願意什麼時候寫,就什麼時候寫,怎麼何時還輪到你給我老夫指手畫腳?老夫又不是你的書童!”

陶商聞言撇了撇。

年紀大了就是脾氣衝,三句話沒嘮好就急眼,老頭著實是有點不太講道理。

“那您怎麼樣才能寫呀?”

皇甫嵩將腰板直了一直,道:“老夫好不容易露這一把臉,怎麼說,不也得讓袁紹和曹操親自過來請老夫寫,老夫才能動筆?這點道理都不懂,真不知你是怎麼在官場混的?”

陶商聞言不由的是一腦袋黑線。

一個個的譜都這麼大,你上桿子出的計謀,還得讓他們倆給你來個三顧茅廬?

真不是是你賤還是他們賤。

щшш?тт kán?¢ O

陶商斟酌了一下詞彙,又問道:“老師讓他們來請倒也不是不行,不過需要多大的場面,弟子卻是拿捏不住……需不需要弟子給你搭個大土臺子,讓他們兩個給你焚香磕頭,三跪九叩,然後您再來個三請三辭,讓他們倆足足磕滿三九二十一個頭,在行動筆乎?”

皇甫嵩氣的鬍子直抖,精神頭比起適才的萎靡不振,一瞬間彷彿是強了許多。

看這樣子,老頭現在著實是有點要延年益壽的跡象。

老頭一指帳篷外,氣道:“滾出去!”

“哦。”

陶商聞言隨即起身往帳篷外走。

“等一會!”皇甫嵩又忽然喊了一嗓子。

陶商停住腳步,疑惑的看著皇甫嵩。

皇甫嵩臉上的肌肉微微抖了抖,似是有點憋不住笑意。

“臭小子,以後出門別說是老夫的徒弟……三九等於二十七?這點算術都算不明白,也不知道陶恭祖昔日是怎麼教的你!”

陶商聞言恍然,點頭回道:“弟子記住了。”

“滾吧!”

陶商隨即走出了帳篷。

看著陶商消失的背影,皇甫嵩的臉上露出了些許的安慰之色。

“這孩子,故意在老夫面前瞎鬧騰……他是想轉移老夫的思緒,不讓老夫過於沉溺於自己身體的病珂嗎?……唉,也算用心良苦了。”

……

……

陶商將皇甫嵩的計謀報告給了袁紹之後,袁紹又找曹操商議,二人對於皇甫嵩的計劃大感滿意。

對於這位當年的大漢軍神,袁、曹二人還是相當尊敬的,聽了陶商的轉述之後,二人果然親自來到陶商的軍寨,恭請皇甫嵩出手相助。

皇甫嵩見袁紹和曹操把面子給足了,也不矯情,隨即將早已寫好的書信交給二人,讓他們卓速派人,去送往西涼的馬騰處。

……

……

涼州金城。

馬騰雖然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但由於其母乃是羌人,使得他的身體中有一部分羌人的血脈,因此在長相上,他與純種的漢人有著一些較大的差異。

他身長八尺餘,身體洪大,面鼻雄異,頭髮散亂系髻,其餘的頭髮則是披散在肩膀上,論及打扮倒是頗有些一些羌人的作風。

而他眼珠子的顏色,也不是全黑,隱隱中似是有些發綠光,頗有些西域之地的異族風情。

他的鬍子和頭髮看起來有一些天生的自來卷,而且有些略黃,也不知道是天生就是這種顏色,還是馬騰從小生活條件不好缺鋅導致。

說的洋氣一點,馬騰就是一個混血兒。

說的實際一點,馬騰實際上就是一串兒。

眼下,這位西北大串正拿著袁紹派人送來的書信,皺緊眉頭沉思不語。

袁紹信中所說的事情干係過大,就算是馬騰心中有意向答應他,但涼州局面的複雜程度,未必比中原要低,因此馬騰必須要問過韓遂的意見纔好行動。

馬騰和韓遂當年共同擁戴王國叛亂,期間分分合合,打打鬧鬧,關係可謂時好時壞。

倆人關係好的時候可以山無棱天地合纔敢與君絕,託妻獻子都不在話下。

關係壞的時候,倆人恨不能刨心、挖肺、食肉、砸骨、寢皮,恨不能掘對方的十八代祖墳。

趕上袁紹和皇甫嵩運氣好,馬騰和韓遂在最近,正處於山無棱天地和的時間段。二人目下,共同駐兵於金城。

不多一時,韓遂來到了馬騰的居所,一進來,便大大咧咧的道:“大兄!找急忙慌的找某,有何要事?”

馬騰請韓遂坐下,然後將袁紹的書信遞給了韓遂,道:“韓二弟,你看這個!袁紹派人送來書信,卻是讓皇甫嵩出頭,遊說你我二人與其分東西兩路夾擊,起兵攻打長安,滅董卓以救漢室……前一段時間,董卓亦是頻發書信,邀請咱們兩人起兵入駐長安,與他合股,共同執掌天下,如今兩面都對你我頗爲看重,何去何從,爲兄卻是當真難以決斷!特此邀請韓二弟,前來商議一下此事。”

馬騰和韓遂,雖然昔日都曾反叛過朝廷,但在性格和本質上,卻不完全一樣。

馬騰雖然是伏波將軍的後人,但家道不振,生活頗爲疾苦。

馬騰爲人卻還算有些義理,當年擁簇王國叛亂,也不過是因爲當時的涼州刺史耿鄙信任奸佞,嚴酷壓榨羌人與氐族中人,馬騰氣盛、義憤填膺,再加上又是氣憤不過耿鄙的所作所爲,因而造反。

就實際上來說,馬騰還算是個相對穩重的貨色。

但他那亦敵亦友的老搭檔韓遂卻完全不一樣。

韓遂這個人,是一個純粹的投機主義者,也是一個頗有些野心的陰謀家。

性格上,韓遂爲人可謂是極度自私自利。

這種豺狼一樣的性格,註定使韓遂不會久居人下,也不願意偏安一隅。

“大兄,依我的看法,這長安,咱們或許還是去得的!”

韓遂籌謀了片刻,隨即對馬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如今袁紹和董卓相爭,天子被置於長安,防備空虛,我們不妨答應袁紹的要求,出兵與之前後夾擊董卓,但萬事不可白做,這長安的天子,今後可需得落在咱們的手上!”

第八百四十八章 隱瞞的真相第八百四十二章 再出陰招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第一百八十四章 丹陽兵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決戰涪水關第七百八十章 召誰來第七百九十二章 夜戰心戰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七百三十八章 設計伏張郃第八百九十六章 入洛陽第七百零五章 控制南匈奴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陶行動第十五章 浮雲軍黃巾衆第六百二十章 誰爲第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四百二十三章 安排佈置第八百五十二章 馬氏兄弟第六百五十一章 視如己出第二百二十八章 亞夫之才(三更完畢)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張暗牌第四百一十二章 翁婿再見第五百四十章 三雄鏖戰第九百一十五章 陶軍新秀第五百五十九章 袁尚的失誤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 舞第四百八十四章 張繡之恥第四百二十二章 扛槍將第六百七十四章 新型賬目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曹劉之終第七百五十七章 計算二袁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五百七十三章 焚營之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虎寨第六章 皆非善輩第一百零九章 徐榮第一功第四百一十五章 袁紹救侄第八百四十九章 荊 南第二百六十五章 末日前夕第七百二十九章 五路平冀州第四百一十九章 袁家之子第五百九十章 高幹和袁譚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憧而來的美人計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來我回信(第四更)第一百九十章 發展從基礎開始第三十九章 退華雄第八百六十六章 說降趙範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第七百三十六章 兄弟齊上陣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二百零一章 競選盟主第八百五十一章 招降二鮑第八十三章 你吟我對第一百七十一章 爹賣兒子第八百四十四章 強 攻第四百一十六章 陶家長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紀靈來援第三百一十七章 陷落的慈母第八百二十六章 關羽欺負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忐忑欲出逃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出赤兔第八百二十六章 關羽欺負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黃忠顯能第八十四章 洛陽行第一百九十八章 今挪古用(第三更)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四十八章 火 焚第七百七十章 謀劃鄴城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人的行動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二百六十章 羣毆呂布第八十四章 洛陽行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漢交鋒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子得兒第一百零五章 白波軍劫掠第二百零五章 二強交鋒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桿傳情第三百一十章 好美色的孔北海第二百四十七章 董卓嗑藥第五百六十三章 龍鳳再鬥第八百二十六章 戰況愈烈第三百七十七章 汝南黃巾第三百零六章 糜姑娘的想法第八百一十九章 名將陣亡第八百零七章 中原爭雄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五百四十二章 惡戰不休第三百六十九章 婚期除惡第二百七十章 呂布,殺否?第七百八十一章 得二奸臣第二十八章 酸棗會盟第八百二十四章 荊州的行動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八百五十二章 馬氏兄弟第四百零七章 術 逝第九百零四章 張遼畫符第八百七十二章 膽大的丁奉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場勝利(二合一章節)
第八百四十八章 隱瞞的真相第八百四十二章 再出陰招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第一百八十四章 丹陽兵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決戰涪水關第七百八十章 召誰來第七百九十二章 夜戰心戰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七百三十八章 設計伏張郃第八百九十六章 入洛陽第七百零五章 控制南匈奴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陶行動第十五章 浮雲軍黃巾衆第六百二十章 誰爲第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四百二十三章 安排佈置第八百五十二章 馬氏兄弟第六百五十一章 視如己出第二百二十八章 亞夫之才(三更完畢)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張暗牌第四百一十二章 翁婿再見第五百四十章 三雄鏖戰第九百一十五章 陶軍新秀第五百五十九章 袁尚的失誤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 舞第四百八十四章 張繡之恥第四百二十二章 扛槍將第六百七十四章 新型賬目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曹劉之終第七百五十七章 計算二袁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五百七十三章 焚營之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虎寨第六章 皆非善輩第一百零九章 徐榮第一功第四百一十五章 袁紹救侄第八百四十九章 荊 南第二百六十五章 末日前夕第七百二十九章 五路平冀州第四百一十九章 袁家之子第五百九十章 高幹和袁譚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憧而來的美人計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來我回信(第四更)第一百九十章 發展從基礎開始第三十九章 退華雄第八百六十六章 說降趙範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第七百三十六章 兄弟齊上陣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二百零一章 競選盟主第八百五十一章 招降二鮑第八十三章 你吟我對第一百七十一章 爹賣兒子第八百四十四章 強 攻第四百一十六章 陶家長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紀靈來援第三百一十七章 陷落的慈母第八百二十六章 關羽欺負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忐忑欲出逃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出赤兔第八百二十六章 關羽欺負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黃忠顯能第八十四章 洛陽行第一百九十八章 今挪古用(第三更)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四十八章 火 焚第七百七十章 謀劃鄴城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人的行動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二百六十章 羣毆呂布第八十四章 洛陽行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漢交鋒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子得兒第一百零五章 白波軍劫掠第二百零五章 二強交鋒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桿傳情第三百一十章 好美色的孔北海第二百四十七章 董卓嗑藥第五百六十三章 龍鳳再鬥第八百二十六章 戰況愈烈第三百七十七章 汝南黃巾第三百零六章 糜姑娘的想法第八百一十九章 名將陣亡第八百零七章 中原爭雄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五百四十二章 惡戰不休第三百六十九章 婚期除惡第二百七十章 呂布,殺否?第七百八十一章 得二奸臣第二十八章 酸棗會盟第八百二十四章 荊州的行動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八百五十二章 馬氏兄弟第四百零七章 術 逝第九百零四章 張遼畫符第八百七十二章 膽大的丁奉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場勝利(二合一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安县| 佛坪县| 衡水市| 福建省| 青州市| 阿鲁科尔沁旗| 四子王旗| 屯门区| 高清| 渝中区| 凤凰县| 舒兰市| 昭通市| 高碑店市| 同江市| 浦北县| 清丰县| 丘北县| 伊春市| 长丰县| 濮阳县| 渝北区| 安吉县| 枣阳市| 洱源县| 蒲江县| 浠水县| 济南市| 遵义市| 茌平县| 苏尼特左旗| 措美县| 淄博市| 乌海市| 鲁甸县| 沂水县| 吴忠市| 瑞安市| 鹤山市| 仁布县| 林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