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人的行動

青州治所臨淄城。

“哈哈哈~~!”

一個得意洋洋的青年坐在刺史府正堂的正坐上,手中把玩著青州刺史的大印,臉上全是倨傲自得之色。

這個青年,便是袁紹的長子袁譚。

而他的下方,則是矗立著袁紹派來督軍的第三子袁尚和逄紀二人。

袁譚在袁尚和逄紀的督促下,指揮大軍對青州刺史田楷和孔融連月來發(fā)動五次會戰(zhàn)。

袁軍勢力強大,所向披靡,青州的各處州縣望風而降,田楷和孔融不敵袁譚的勢頭,無奈之下只得棄城而走,南下直奔徐州而去。

主將既然都逃跑了,青州其他諸縣,基本上就可以傳檄而定。

而上個月袁紹又已經親自舉兵討伐公孫瓚,幽州之爭即將再起。

只要袁紹的捷報傳來,那整個河北便會徹底的落入袁氏的囊中。

看著袁譚一臉志得意滿的神情,下首的袁尚不由嗤之以鼻。

不過是打贏了田楷和孔融那兩個老廢物而已,看把他嘚瑟的!

心中雖然如此想,但袁尚這個人,多少還是有些城府的。

他衝著袁譚拱手道:“大哥神勇無敵,得了青州,山東臨海富庶之地,從今往後盡爲我袁氏所有,果然不愧是父親的長子,吾等弟輩的楷模。”

袁譚對袁尚的奉承很是開心。

雖然他一向不是很喜歡、甚至可以說是極爲討厭這個花言巧語的弟弟,但眼下這奉承之語即使是從袁尚口中說出來的,袁譚也如飲甘泉。

誰讓他自己感覺自己就是厲害呢。

“三弟過讚了,此番攻克青州,多少也有你的……”

袁譚伸出手,用食指和拇指捏著比劃了一下,道:“一點點功勞。”

看著袁譚那副小人得志的嘚瑟樣,袁尚恨不能扒他三層皮。

讓你裝!你等著!

“大哥如此神威,旦夕之間已得青州,而父親那邊攻克公孫瓚亦是勢在必得,河北四州大統(tǒng)在即,大哥在父親回師之前,何不錦上添花,拿下徐州,以爲慶賀?”

逄紀在旁邊,本來是狀若無事的喝著熱水吃著酥點,突聽此言,嚇得一口直接沒嗆死。

他用旁光掃視著袁尚,心下暗自埋怨。

這混賬小子奉命督軍之時答應我甚來,不是說不好了不去招惹陶商的嘛!

可當著袁譚的面,逄紀實在是不好意思說袁尚的不是。

袁譚聞言,略微露出了遲疑的神色。

他此番奉命攻打青州,得到的將令只是攻克青州全境,卻沒有讓他出兵徐州。

其實在袁譚的心中,他也是有出兵徐州的意思的。

畢竟陶商年紀輕輕,便位列漢朝年輕一輩之首,袁譚心中多多少少是沾點不服氣。

他也算是力能搏猛獸的猛將,且出身名門,在潛意識裡還是很在意風評的。

我差什麼!

袁尚見袁譚露出了遲疑之色,心中明白這事有門,隨即感慨道:“小弟僅僅只是一個提議而已,大哥若是不願意,那便算了……唉,這事怎麼說呢,大哥害怕也是正常的,畢竟那那陶商雖然年輕,但也是能和父親相提並論之人,咱們這些小輩份的,哪個是他的對手?”

一聽這話,袁譚頓時有些受不了。

他本就是一個心氣較高的人,且自幼崇兵尚武。在心性上,說的好聽點叫性情耿直,說的不好聽就是勇而無謀。

袁尚的激將法對於別人或許不好使,對他大哥來說卻是正中下懷。

袁譚哼了一聲,道:“誰說我怕陶商?區(qū)區(qū)一介豎子,何足道哉!三弟你休要小覷於我,且看爲兄如何拿捏陶商!”

袁尚聽到這心中狂喜。

袁譚這廝真是太配合了。

他略作沉吟,對袁譚道:“聽聞泰山賊中的昌豨,吳敦等人已經歸順了曹操,並驅兵駐紮於泰山郡,瑯琊國與我青州之間的阻隔屏障已失,此番正是兄長用武之時也。”

袁譚一擡手,擋住了袁尚的話頭,道:“此事我自有籌謀,不勞三弟操心。”

袁譚如此專橫,在自己面前擺上司的譜,袁尚心中很是不爽,但卻也沒多說什麼。

又隨意的說了幾句話之後,袁尚隨即退了出來。

逄紀也隨著他一同出去。

剛一出門,逄紀便很是不滿的對袁尚道:“三公子!當初離開鄴城來青州之時,你答應我甚來?不是說好不招惹陶商的嗎?你如何卻又……”

袁尚無所謂的擺了擺手,道:“逄公,我與你當初說的是我不招惹陶商,如今是我大哥要戰(zhàn),與我有甚關係?”

逄紀氣的直跺腳:“你大哥要戰(zhàn)!那不也是你攛掇的?回頭他告到大將軍那裡,不還是你的過失?”

袁尚一挑眉:“剛纔的廳堂裡,除了你便是我,哪個能夠證明是我攛掇他的?”

逄紀聞言頓時一愣。

這小子……這是啥意思?讓我作僞證?

太不仗義了吧!

看著逄紀目瞪口呆的表情,袁尚笑呵呵的道:“明白了吧?有些事不用那麼較死理,等回頭袁譚出兵徐州的時候,你我再暗中上書稟明父親,就說袁譚獨斷專行,旁人苦勸不聽,坐實他自行出兵的行徑,到時候他便是反咬了一口,父親又焉能信他?”

……

徐州,彭城。

陶商帶著魯肅回到了彭城後,然後便立刻召集衆(zhòng)文武,將魯肅引薦給他們,並宣高衆(zhòng)文武,將任命魯肅爲橫將將軍。

橫將將軍的職務在東漢官制中並不存在,這回乃是陶商仿照歷史上的東吳所設立的,其職能主要是鎮(zhèn)守沿江之地,用以橫掃來犯之敵。

不過將軍終歸只是一個名號,並無實質上的軍政權利,而陶商招撫魯肅之後,想讓他承擔的任務主要是橫掃境內的山越,或收或剿,皆看其便。

所以無論如何,至少要給魯肅分撥出一支軍隊纔可以。

但依他目下的軍功,派任何一位重將或是哪一路兵馬讓他接管,只怕都不是很方便。

至少短期內不能服衆(zhòng)。

針對這一點,陶商找魯肅商議,想聽聽他的意見。

魯肅倒是很隨和,道:“無需舊軍,太傅若是方便,召數千新軍與我便是。”

就在陶商尋思要不要在徐州招募一批新兵勇的時候,南方那邊傳來了消息。

說是陶應在豫章之地,爲陶商招募了一批三千人衆(zhòng)的百越壯丁,隨時可抵達金陵城。

百越之衆(zhòng)依舊是以部落形勢爲生,物資短缺,因此有許多的族中孤丁倒是渴望能到東漢朝廷管轄下的縣府從軍。

至少在他們的眼中,這樣可以填飽肚子,不用飢一頓飽一頓的風餐露宿。

陶商細細的思量揣摩過之後,便先授權讓魯肅去往金陵城,並答應將這支百越軍交給魯肅統(tǒng)管。

陶商下令在會稽郡中,分割出餘姚,上虞諸縣,改吳縣爲蘇州城,劃撥爲一郡,敕封魯肅爲蘇州太守,領兵鎮(zhèn)守。

魯肅受任前往吳縣,亦即是蘇州城上任。

緊接著,陶商便開始完成魯肅對他諫言的另外三策。

策反張羨反叛劉表對於陶商來說迫在眉睫,陶商左右權衡之下,先派人知會了孫策一聲。

他順便也想看看孫策對此事的態(tài)度。

孫策報仇心切,早就想奪取江夏擴充地盤,並殺死黃祖以報父仇,他很快就給了陶商答覆,便是願意促成此事。

而且孫策還舉薦了一個人去說服張羨反叛,這個人叫做桓階,曾被孫堅舉爲孝廉,當初孫堅被劉表殺死,也是他冒險去劉表處索要回了孫堅的屍體,與孫氏一門極爲要好。

搞定了這件事的同時,趙雲等人返回了彭城,太史慈和臧霸領著投降陶商的泰山賊孫觀回來了,而同時張勳前往說服雷薄,陳蘭等人也回來了。

這件事進行的非常順利,雷薄等三將表示願意歸附陶商。

張勳回到了彭城,知曉陶商救下了袁婉和馮夫人,爲袁術保住一個血脈,心中很是感動。

於是,他最終放下了對陶商最後的一點防備,拿出了袁耀死時,一直被他藏匿的傳國玉璽。

有了傳國玉璽,陶商不由大喜過望!

有了這個東西作爲媒介,陶氏與劉協(xié)當親家的把握,便多了好幾分。

只是眼下,陶氏門中,應該選誰去跟劉協(xié)通婚呢?

這件事陶商拿不準主意,決定去找陶謙。

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六百零六章 曲譜第十章 將軍偷雞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下第一城第一百零六章 混淆視聽第六百三十二章 君子與老將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八百零七章 沉痛的心第六百三十七章 劫寨第二百七十八章 奸細是舊人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用八陣圖第六百三十四章 如此收將第三百四十八章 劫走天子第八百四十九章 荊 南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八百六十五章 冢虎之策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四十八章 火 焚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一千零三章 各有謀劃第六百九十九章 於中取利第四百二十三章 安排佈置第六百零九章 二男筆友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四百四十六章 劉曄的設計第七十七章 國 寶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二百八十二章 擬定婚期(第一更)第八百六十五章 冢虎之策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七百七十三章 血色壽辰第四十七章 虎癡揚名第八百二十一章 君子與文帝第六百八十七章 女性的硬仗第七百五十七章 計算二袁第一百七十七章 瑯琊諸葛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衰落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胡 人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zhàn)爭第二百三十四章 荊州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家都惦記呂布第一百六十八章 兄弟重逢第九十五章 議計黃巾第六百五十章 天子的監(jiān)護人第八百九十一章 計毒施毒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六百零二章 美周郎來臨第三百三十四章 絕色雙驕第二百九十四章 東吳德王第三百一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四百一十七章 陶謙求命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 倉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八章 樹立軍威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衰落第七百零七章 一夫當關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zhàn)夏侯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張燕第五十六 追擊董卓第八百二十七章 引誘出城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郭與賈詡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謙病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zhàn)孫策第七百章 賤招第二百九十九章 接曹嵩(第三更)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八百七十二章 平定荊南第八十八章 弱質幼女?第五百八十三章 鑼震馬營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三百三十四章 絕色雙驕第七百三十四章 悍勇的河北兵卒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手有三家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一百六十五章 徐州真正的大佬第一百八十章 查罪諸葛家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zhàn)馬四千五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昂登場第三百三十二章 荀攸與郭嘉第四百七十一章 放火燒山第五百七十八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七百八十九章 衆(zhòng)志成城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八百五十四章 劉 表第七百四十一章 後起之秀第三百二十八章 謀算河北第二百三十九章 甘寧、周泰出擊
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六百零六章 曲譜第十章 將軍偷雞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下第一城第一百零六章 混淆視聽第六百三十二章 君子與老將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八百零七章 沉痛的心第六百三十七章 劫寨第二百七十八章 奸細是舊人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用八陣圖第六百三十四章 如此收將第三百四十八章 劫走天子第八百四十九章 荊 南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八百六十五章 冢虎之策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四十八章 火 焚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一千零三章 各有謀劃第六百九十九章 於中取利第四百二十三章 安排佈置第六百零九章 二男筆友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四百四十六章 劉曄的設計第七十七章 國 寶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二百八十二章 擬定婚期(第一更)第八百六十五章 冢虎之策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七百七十三章 血色壽辰第四十七章 虎癡揚名第八百二十一章 君子與文帝第六百八十七章 女性的硬仗第七百五十七章 計算二袁第一百七十七章 瑯琊諸葛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衰落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胡 人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zhàn)爭第二百三十四章 荊州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家都惦記呂布第一百六十八章 兄弟重逢第九十五章 議計黃巾第六百五十章 天子的監(jiān)護人第八百九十一章 計毒施毒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六百零二章 美周郎來臨第三百三十四章 絕色雙驕第二百九十四章 東吳德王第三百一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四百一十七章 陶謙求命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 倉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八章 樹立軍威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衰落第七百零七章 一夫當關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zhàn)夏侯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張燕第五十六 追擊董卓第八百二十七章 引誘出城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郭與賈詡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謙病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zhàn)孫策第七百章 賤招第二百九十九章 接曹嵩(第三更)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八百七十二章 平定荊南第八十八章 弱質幼女?第五百八十三章 鑼震馬營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三百三十四章 絕色雙驕第七百三十四章 悍勇的河北兵卒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手有三家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一百六十五章 徐州真正的大佬第一百八十章 查罪諸葛家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zhàn)馬四千五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昂登場第三百三十二章 荀攸與郭嘉第四百七十一章 放火燒山第五百七十八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七百八十九章 衆(zhòng)志成城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八百五十四章 劉 表第七百四十一章 後起之秀第三百二十八章 謀算河北第二百三十九章 甘寧、周泰出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阳县| 托克逊县| 巴塘县| 什邡市| 梁河县| 青铜峡市| 太仆寺旗| 宁河县| 日土县| 霍林郭勒市| 永年县| 屯留县| 历史| 平昌县| 南雄市| 定州市| 巴中市| 浮梁县| 凌云县| 洞头县| 南召县| 峨边| 佛山市| 定边县| 读书| 同江市| 湘潭市| 阳城县| 辽宁省| 广宁县| 财经| 饶河县| 卢氏县| 桃江县| 改则县| 湖南省| 玛多县| 东乌| 颍上县| 慈溪市| 和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