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一十九章 袁家之子

袁紹派人招呼袁尚過來廳堂,要當面叮囑叮囑他。

侍衛領命而去,少時,便見一個年約十五六歲左右的少年公子,來到了袁紹和逄紀的面前。

這孩子長得很袁紹很像!都是極爲英俊英武的那種人。

帥到掉渣的那種。

袁尚甩了甩袖子,對著袁紹長做一揖,朗聲道:“孩兒見過父親,不知父親傳喚孩兒來此,有何要事吩咐?”

袁紹看著這個孩子,眼眸中露出了毫不掩飾的喜愛之色。

袁紹這個人聰明的緊,英明的緊,也睿智的緊,但他卻有一個怪毛病。

以貌取人!

當初他對陶商很有好感,也是因爲陶商的相貌俊朗不凡。

對於自家的兒子,那就更不用說了,長子袁譚和次子袁熙的相貌雖然也很不錯,但和袁尚相比,卻是天差地別,和自己相像的地方,也遠不及袁尚多。

因此,袁紹對袁尚那是格外的疼愛有加。

那種近乎變態的溺愛,讓袁紹的小妾們瞅著都嫉妒。

“顯甫,來!坐到爲父身邊來!”袁紹笑呵呵的衝著袁尚招手道。

袁尚施禮完畢,隨即坐到了袁紹的身邊,一副乖寶寶的模樣,一副謙恭的模樣,準備仔細的聆聽袁紹的教誨。

“顯甫,你大哥在平原屯兵近一載,卻寸土未得,眼下陶家的小子陶商已經繼承了其父陶謙的徐州基業,此人日後必然是咱冀州的大敵,爲父思來想去,眼下必須火速全據青州之境,居高臨下壓制徐州,以免陶商日後坐大,因此,你大哥奪取青州的舉動便甚是關鍵,爲父想讓你當監軍,與逄紀一同前往青州,督促你大哥出戰,你敢不敢去?”

袁尚的表情很是柔和,他恭恭敬敬的衝著袁紹施了一禮,道:“父親讓孩兒去,孩兒又怎能不去?孩兒敢……只是,孩兒怕做不好。”

袁紹哈哈一笑,一擺大袖,道:“有什麼幹不好的!不要怕,有爲父爲你做主呢!況且此番還有逄紀陪著你一同去,有什麼不懂的,孩子你儘管問他便是。”

逄紀在袁紹的身後,衝著袁尚擠了擠眼睛。

袁尚用手指抵著下顎,道:“有父親和逄公相助,孩兒自然是無往而不利……只是,大哥是征討青州的主將,平原的兵馬也皆是其舊部,大哥也是父親基業的繼承人,孩兒縱然去了,只怕也未必能管得住大哥……”

“胡說!”袁紹搖了搖頭,道:“誰說你大哥便是爲父的繼承人了?”

“家業由長子繼承,此乃千古至理……”袁尚諾諾的道。

逄紀在一旁道:“大將軍勿要惱怒,此事也怪不得三公子,大公子平日裡,一向就是以此自居的。”

“胡鬧!”袁紹不滿的看向逄紀,道:“袁譚不懂事,爾等也不懂事嗎?怎地不好好說說他!”

逄紀啞然失笑:“嗨!除了大將軍,我們這些旁雜人等,又有哪個敢管大公子?……不過大將軍,三公子的憂慮也並無道理,大公子有軍功在身,又是長子,又哪會將三公子放在眼裡……”

袁紹本人就是小妾所生的,對於嫡子,或是長子繼承家業的這種說法,在潛意識裡深惡痛絕的,發自內心的犯膈應。

如今聽了袁尚和袁術的話,袁紹心中不免又對袁譚添了幾分不滿。

“這樣吧,我讓張郃率兵一支冀州親軍,隨你二人同往,這支兵馬只有顯甫你能夠節制,其餘人等一概不能,另外,爲父授你一道密令,令你有臨機專斷,節制顯思之權!”

袁尚感激的站起身,對著袁紹作揖道:“父親對孩兒這般恩重,孩兒此生又當如何報答父親。”

這話說的很是真誠,聽的袁紹心中說不出的舒坦。

“傻孩子,謝什麼!你是我的兒子,我不管你誰人管你?孩子,你到了平原,告訴你兄長,一定要切記,按時收服青州,鞏固各處險要便可……但卻萬萬不可去惹了那陶商,憑你們的本事,還遠不是那小賊的對手,若要對付他,非得是讓爲父親自與他過招不可,知曉否?”

袁尚謹小慎微道:“孩兒記住了!”

看著袁尚這般聽話,袁紹很是欣慰,他揮了揮手,對袁尚和逄紀吩咐道:“事不宜遲,你二人作速回去準備吧,袁某還得招張郃過來,對他略作吩咐。”

二人領命隨即撤出了廳堂。

……

出了內院之後,外院無人,卻見袁尚一反適才在廳堂中袁紹面前的唯唯諾諾的乖寶寶樣。

這孩子挺直了腰背,臉上露出了傲然的笑容,連說話的聲音也高亢了許多。

“哈哈哈!妙哉!想不到,本公子現在也有獨自掌兵的機會了!”

逄紀跟在他身後,捋著鬍鬚笑道:“三公子勿急,這樣的機會,日後會越來越多的。”

шωш⊙ т tκa n⊙ ¢o 袁尚轉頭看向逄紀,道:“這一次多虧了先生舉薦,若非先生,尚怕數年之內,亦無獨自掌軍之日!”

逄紀對著袁尚作了一揖,笑道:“紀和審配,鞍前馬後,願爲公子大業盡忠。”

袁尚得意洋洋道:“先生的好處,尚自是會記得……嘿嘿,此番去往青州,說什麼也得壓過袁譚,讓父親好好見識見識我的能耐。”

逄紀捋著鬍鬚道:“田楷,孔融皆是庸碌之輩,想要對付他們,並非難事,公子此番立功必矣。”

但很顯然,袁尚的胃口並不滿足於田楷,孔融。

“若是有機會,當去會一會那位太平公子,若是能敗他一陣,父親對我定然是另眼相待。”袁尚自顧自的嘀咕。

逄紀聞言嚇了一大跳,忙道:“三公子不可!陶商雖然年輕,但畢竟盛名在外,且還被令尊所顧忌,定非等閒之輩,況且適才大將軍曾對三公子,此番平定青州之後,不可招惹陶商,三公子若是不尊將令,只怕會惹大將軍不快。”

袁尚並沒有表態,他只是微微一笑,道:“知道了,知道了,我不去招惹他便是。”

……

徐州,彭城。

“嘿嘿,想不到你居然收拾了袁術,還用呂布和孫策去攻淮南,論及陰險狡詐,郭某自認爲都比不了你了。”

郭嘉和陶商好幾個月沒見了,一見面郭嘉便出言調笑他。

陶商斜眼看著郭嘉:“本公子最近心情不錯,就當你誇我了……對了,臧霸和管亥的情況怎麼樣?”

郭嘉笑嘻嘻的道:“臧霸修養了數月,身體已然康健,至於管亥,前一段已經傳回了消息,他似乎是在汝南說服了一些黃巾舊部,不日便會前往徐州歸附。”

陶商聞言點了點頭,道:“這倒還真是兩個好消息,如今看來,我似乎是可以好生修養一陣子了,正好!我也要把徐州各郡的事宜挨個捋順一下……曹操和袁紹最近有什麼消息沒?”

郭嘉拱手道:“曹操如今已經全據豫州之地,並打下了六安城爲其在南部的前哨,居高臨下威逼淮南,他佔據了整個中原之後,現下亦是在收攏關西諸將,鍾繇被他安置在雒陽,收關西諸侯之心……如今的西州之地,最強的幾個勢力盡皆煙消雲散,而鍾繇又極精通此道,看來數年之內,關中或許便會成爲曹操的大後方。”

陶商仰頭看著天蓬,道:“這倒也是好事,他若是不把目光往西看,而是往東瞧,那豈不是就要圖謀我徐州了?袁紹呢,最近動靜大嗎?”

郭嘉道:“應該是馬上就會有動作了,他的長子袁譚在平原陳兵一年,已經基本摸清楚了青州的各部軍事,要奪青州地,只怕就在朝夕之時。”

陶商摸著下巴,一邊思考一邊道:“那依乾哥哥的意思,咱們要不要出兵,給袁紹佔據青州添點堵,延緩他擴張勢力的節奏?”

郭嘉嘿笑一聲,道:“按道理來說,應該是,不過眼下,郭某覺得你應該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陶商疑惑的轉頭看他。

郭嘉慢悠悠的道:“如今的淮南被呂布和孫策攻打甚急,劉表和曹操的駐軍也在那邊虎視眈眈,如郭某所料不錯,袁術舊部說不得會有護持袁術家眷北上投奔袁紹的舉動,若是讓他們成功了,袁紹可能就會憑空多了數萬軍衆,卻是不妙,太傅你現在要做的,應該是阻止這件事。”

陶商疑惑的挑起一根眉毛:“袁紹和袁術幾乎是不共戴天,就算袁術臨死前沒有法子了,請袁紹收攏他的家眷,但袁紹會答應嗎……”

說到這的時候,郭嘉沒有回答,只是笑看著他。

沉思良久之後,陶商的腦中轉出了當年共同討伐董卓之際,袁紹對自己的仗義和慷慨……

“他會答應的。”陶商長嘆口氣,道:“袁本初和一般的諸侯不一樣,是個有胸襟和膽略的人物,不能以常理揣測於他。”

“這就對了。”郭嘉點了點頭,道:“袁紹如今的勢力突飛猛進,若是讓袁術的舊部也順利的歸降他,你和曹操兩個人加起來,也未必夠他打發的,還是小心謹慎一點的好。”

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甫嵩的心願第四百一十五章 袁紹救侄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人的行動第六百二十四章 無姓阿飛第三百九十四章 開倉放糧第一百四十章 賊寇火併(二合一章節)第五百九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七百八十六章 結爲兄弟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夏侯第九百一十八章 攻陽平關第八百五十章 念舊情第二百八十一章 王允修仙第五百零八章 彼此心悸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答應你(二合一章節)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八百二十四章 虎狼之戰第九十六章 不食嗟來之食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隻耳第八百七十四章 交州軍即將抵達第六百六十七章 河北甄宓俏第五百七十五章 曹陶再離第七百三十六章 兄弟齊上陣第二百零六章 君子與錦帆賊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七百四十一章 後起之秀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付兵權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七百六十七章 兄弟回鄴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袁曹陶之戰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七百三十九章 誰埋伏誰?第二十一章 親 近第五百六十三章 病體愈沉第八百五十二章 馬氏兄弟第二百三十四章 荊州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甫嵩的想法第七百二十四章 陶商出動第九百零九章 狼狽相認第四百五十八章 許靖的好消息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三百四十八章 劫走天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將殺手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八百六十六章 金陵城的守護者第五百六十三章 龍鳳再鬥第一百三十二章 胡 才第一百零一章 五 賊第六百六十九章 做戲做真第四百二十章 汝南黃巾賊第四十三章 虎牢關第八百六十九章 周瑜的計謀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五百六十三章 龍鳳再鬥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第六百四十三章 劉陶水戰第二百八十章 京中鉅變第八百五十章 武陵蠻夷第三百九十八章 離間袁呂(二合一章節)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甫嵩的心願第三百零八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下第一城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八百九十二章 傻瓜第三百七十二章 昌 豨第四百零一章 周瑜與諸葛亮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第一百三十四章 胡 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兄弟齊上陣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 徒第三十一章 曹操報仇第四百九十章 外禍內因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八百七十章 張飛的仇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子得兒第七百九十九章 英雄非昔年第六百九十四章 煮酒論英雄第三百六十七章 時 局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決戰涪水關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七百八十七章 曹氏叔侄第六十四章 禍水第八百二十四章 虎狼之戰第八百五十四章 劉 表第六百五十一章 視如己出第五百六十七章 迷眼遮目第七百五十二章 恩恩怨怨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濟的輓歌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兵河北第四百二十章 汝南黃巾賊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五百九十一章 歸家守妻兒
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甫嵩的心願第四百一十五章 袁紹救侄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人的行動第六百二十四章 無姓阿飛第三百九十四章 開倉放糧第一百四十章 賊寇火併(二合一章節)第五百九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七百八十六章 結爲兄弟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夏侯第九百一十八章 攻陽平關第八百五十章 念舊情第二百八十一章 王允修仙第五百零八章 彼此心悸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答應你(二合一章節)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八百二十四章 虎狼之戰第九十六章 不食嗟來之食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隻耳第八百七十四章 交州軍即將抵達第六百六十七章 河北甄宓俏第五百七十五章 曹陶再離第七百三十六章 兄弟齊上陣第二百零六章 君子與錦帆賊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七百四十一章 後起之秀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付兵權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七百六十七章 兄弟回鄴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袁曹陶之戰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七百三十九章 誰埋伏誰?第二十一章 親 近第五百六十三章 病體愈沉第八百五十二章 馬氏兄弟第二百三十四章 荊州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甫嵩的想法第七百二十四章 陶商出動第九百零九章 狼狽相認第四百五十八章 許靖的好消息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三百四十八章 劫走天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將殺手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八百六十六章 金陵城的守護者第五百六十三章 龍鳳再鬥第一百三十二章 胡 才第一百零一章 五 賊第六百六十九章 做戲做真第四百二十章 汝南黃巾賊第四十三章 虎牢關第八百六十九章 周瑜的計謀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五百六十三章 龍鳳再鬥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第六百四十三章 劉陶水戰第二百八十章 京中鉅變第八百五十章 武陵蠻夷第三百九十八章 離間袁呂(二合一章節)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甫嵩的心願第三百零八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下第一城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八百九十二章 傻瓜第三百七十二章 昌 豨第四百零一章 周瑜與諸葛亮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第一百三十四章 胡 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兄弟齊上陣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 徒第三十一章 曹操報仇第四百九十章 外禍內因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八百七十章 張飛的仇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子得兒第七百九十九章 英雄非昔年第六百九十四章 煮酒論英雄第三百六十七章 時 局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決戰涪水關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七百八十七章 曹氏叔侄第六十四章 禍水第八百二十四章 虎狼之戰第八百五十四章 劉 表第六百五十一章 視如己出第五百六十七章 迷眼遮目第七百五十二章 恩恩怨怨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濟的輓歌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兵河北第四百二十章 汝南黃巾賊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五百九十一章 歸家守妻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萍乡市| 建昌县| 烟台市| 灵石县| 长岭县| 马关县| 潞城市| 大宁县| 北川| 昌吉市| 河北省| 东至县| 施甸县| 藁城市| 卢氏县| 博野县| 正镶白旗| 观塘区| 宽甸| 昌平区| 晋城| 衡水市| 肃宁县| 观塘区| 朝阳区| 丰原市| 夏津县| 钟山县| 上犹县| 延安市| 达孜县| 郯城县| 辰溪县| 阿坝县| 南昌市| 拉孜县| 东乡| 板桥市| 广昌县| 临夏县| 册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