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一章 曹操報仇

衆(zhòng)諸侯聚集於酸棗,以袁紹爲(wèi)盟主,探討征伐董卓的策略。

衆(zhòng)人一致要求袁紹出謀劃策,自己卻都拒不出言。

一開始看著他們似是客氣,但時間一長,坐在末位的陶商便看出些許門道。

不是沒有策略,也不是想不出來……這些人,都在藏心眼呢。

出謀劃策制定方針,說起來是挺容易……但十多路人馬,各自有不同的諸侯統(tǒng)領(lǐng),這方針一下,勝了倒是好說,若是敗了,責(zé)任在誰?誰來承擔(dān)後果?

就算是既定方針擬定的再好,但這些人終歸都是同路不同心,誰敢保證他們就一定會按照既定方針進(jìn)兵?誰敢說到了關(guān)鍵時刻,他們中間有人不會拉梭子?

誰也不敢!

其實跟陶商在後世時的所見所聞一樣……人有的時候是多幹多得,有的時候卻是乾的多錯的多。

很明顯,目前的這個狀況屬於後者。

袁紹見衆(zhòng)人皆都推諉不答,但自己已經(jīng)是盟主了,卻不能推諉……這事卻是有些難辦。

正尋思間,袁紹忽然目光一轉(zhuǎn),看到了腫著臉黑著眼框的曹操,心下一計較,頓時有了主意。

袁紹年輕時便與曹操相交莫逆……知道這小子心中素有匡扶漢室,保境安民的壯志理想,憑心而論,曹操這一點很是令袁紹激賞。

可惜曹操的志向雖好,卻有一點限制住了他……曹操乃宦官曹騰之養(yǎng)孫,乃屬宦官之後。

曹騰的風(fēng)評雖然較好,但終歸還是閹宦……特別是自黨錮之禍與十常侍之亂後,宦官無論好壞在世家與士族心中均被歸爲(wèi)惡黨亂政一派,有一個算一個……這種觀念絕非曹操一人的行爲(wèi)可以轉(zhuǎn)移的了。

“孟德!”袁紹笑著對曹操喊話道:“孟德素來心懷漢室,立志救社稷於水火……袁某與孟德又相熟多年,深知孟德兵法韜略皆屬上乘,不妨由孟德試言之如何?”

曹操沉默了一下,緩緩起身,拱手道:“既然如此,操有一言,請諸公靜聽。”

頓了一頓,曹操繼續(xù)說道:“董卓居於洛陽,單就地勢而言,所依仗者,虎牢滎陽之地也!當(dāng)務(wù)之急,我等可兵分三路,一路從河內(nèi),南下直撲懷縣,懷縣東南方向乃是洛陽的重要屯糧之所敖倉,又擋黃河和濟水分流要處,中原的漕糧皆由此地輸往關(guān)中和其北地要所,實乃是重中之中,我們要搶在董卓將敖倉府庫和糧庫徹底搬運完前攻下此地,以此爲(wèi)根據(jù)進(jìn)攻滎陽!”

衆(zhòng)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上雖不表態(tài),心中卻不由得對曹操皆是高看了幾分。

分析的確實中肯到位,真可謂一語中地!

曹操見衆(zhòng)人沒有疑異,繼續(xù)道:“第二路,便是要從酸棗縣進(jìn)兵,也就是咱們現(xiàn)在所處的正面進(jìn)攻滎陽腹地,只是酸棗之地一路上諸多把守,卷縣、廣武城、虎牢關(guān)等都會成爲(wèi)障礙……但卻最能吸引住董卓的主力軍,此一路雖最爲(wèi)艱難,卻也是勝敗之關(guān)鍵。”

說罷,曹操又道:“第三路,我議請豫州刺史孔公和長沙太守孫將軍從陽翟出兵,佔據(jù)洛陽南面的陽城,與中路的酸棗屯軍東南策應(yīng),兩路夾擊董卓!可靖全功!”

說到激動處,曹操向前邁了一大步,聲調(diào)略有些提升,道:“另外,各路諸侯若要是分爲(wèi)東南北三路進(jìn)軍洛陽,糧草調(diào)度便是重中之重,聯(lián)軍中至少要有兩位諸侯,一南一北,爲(wèi)各路聯(lián)軍疏通糧道,供給策應(yīng),方可保盟軍無憂。”

說完了,可帳內(nèi)卻鴉雀無聲。

曹操也似是感覺到自己多少表現(xiàn)得過於激動外露,微微一笑,便坐下不再言語。

陶商瞇眼注視著曹操,心中感慨萬千。

前番在市集上見到曹操時,多少有些以貌取人,真的是自己太膚淺了……現(xiàn)在聽了曹操的話,方纔知道,三國第一人物不愧是三國第一,潛力真是無限大。

不過現(xiàn)在的曹操,終究還不是後來的那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漢司空、大漢丞相、魏公魏王……

陶商看的出,現(xiàn)在的曹操並沒有什麼僭越的想法——他的心中想的全都是應(yīng)該怎麼匡扶漢室,應(yīng)該如何打敗董卓,又該如何救駕天子,又該如何還天下以清平。

這是一個真正有理想有抱負(fù)的人,當(dāng)這麼多人因爲(wèi)各自的心機,而互相推諉責(zé)任的時候,只有曹操敢於站出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這不是傻,而是氣度!是大局觀!

別看帳內(nèi)有十多路諸侯,但其他人心中的志氣和抱負(fù),包括忠義之心——加起來也不如曹操一人。

袁紹摸著下顎的三捋飄須,默默的沉思了一會,讚賞道:“孟德之言甚善,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兗州刺史劉岱、河內(nèi)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等人紛紛出口表示贊同。

有人背黑鍋了,他們自然高興!

袁紹站起身來,道:“好,既然如此,那河內(nèi)一路便由袁某同河內(nèi)太守王匡,上黨太守張楊,廣陵太守張超,北海太守孔融等負(fù)責(zé);酸棗中路,則由陳留太守張邈、兗州刺史劉岱、東郡太守橋瑁、吾弟袁遺,濟北相鮑信,北平太守公孫瓚和孟德人等負(fù)責(zé);南方一路,便由潁川刺史孔州,長沙太守孫堅,徐州刺史陶商公子負(fù)責(zé);冀州牧韓馥在後方負(fù)責(zé)北面的糧草調(diào)度,吾弟袁術(shù)在南面負(fù)責(zé)糧草供給,衆(zhòng)位以爲(wèi)如何?”

諸侯們紛紛點頭表示贊成。

袁術(shù)雖心下不平,但袁紹讓他總督南部糧草,終歸還算是把他當(dāng)自己人看……雖然也有不想讓他立功的嫌疑,但能守在後方也算是保全了自己的實力,袁術(shù)也無話可說了。

不過令人萬沒想到的是,曹操居然起身,對袁紹道:“南方一路,只有三路諸侯,未免有些薄弱,萬一董賊先集中精銳兵力進(jìn)攻陽城,恐有所失,不如由曹某率兵前往南方一路協(xié)助他們,如何?”

袁紹將曹操放在中路,也是因爲(wèi)中路的諸侯較多,實力頗強。

袁紹有意保護(hù)曹操,想讓他儘量減少損失……畢竟曹操剛剛在陳留起兵,手下兵微將寡……說是一路諸侯,但名義上卻還是張邈的部下。

曹操主動要調(diào)往南面一路,令袁紹有些爲(wèi)難。

有心勸一勸這位老朋友,但各路諸侯都在這裡,有些話實在是不太方便細(xì)說。

見曹操眼神堅定,袁紹亦是無奈,只好旁敲側(cè)擊:“孟德有此心甚令人讚歎,不過袁某覺得南邊雖然只有三路諸侯,但孫文臺勇武過人,善於用兵,威震天下!有他坐鎮(zhèn),你去不去倒也無妨。”

這話已經(jīng)點的非常明白了,而且還順便給了曹操一個臺階。

也不知曹操是不明白袁紹的好意,還是故意裝傻,斷然拒絕:“我等起兵,皆爲(wèi)國家,何必拘泥於兵力強弱?文臺勇烈不假,然我曹操實力雖弱,卻也願爲(wèi)國家盡一份心力,不求有功但求無愧。”

這一番話,算是把袁紹的好意徹底給懟回去了。

那邊廂,一個身材魁梧,渾身銀白色鎧甲的大漢站起身來,豪氣讚賞:“孟德如此爲(wèi)國爲(wèi)民,真英雄也!某家由衷敬佩,我公孫瓚雖然不才,此番卻也領(lǐng)來北地精銳三萬……某今既奉盟主令,在酸棗與諸人共同進(jìn)兵!不過卻願派遣得力干將,領(lǐng)精銳五千,相助孟德!”

公孫瓚一張嘴,在座諸侯盡皆驚詫!

公孫瓚何等樣人?那是馳騁塞外,威震胡擄的梟雄猛將,其麾下白馬義從令人聞之膽寒。

十餘路諸侯中,若論最精於作戰(zhàn)的人,南面當(dāng)屬孫堅,北面誰敢說不是公孫瓚?

這一南一北兩大強軍,可以算得上是諸侯聯(lián)軍中的王牌。

他答應(yīng)助曹操五千兵馬,那比其他人助曹操五萬人可是還要金貴許多。

袁紹見公孫瓚還沒有自己的允諾,就隨便助兵曹操,心中極爲(wèi)不喜。

但公孫瓚畢竟是諸侯軍中難得的強者,又常年與北方遊牧民族作戰(zhàn),麾下兵勇彪悍,特別是其騎兵的數(shù)量,在聯(lián)軍中只怕爲(wèi)最。

這樣的人,袁紹暫時不願意得罪。

“好吧。”袁紹淡淡言道:“既是孟德有此心,便調(diào)去進(jìn)軍陽人城的南面聯(lián)盟,公孫太守欲助你精兵五千,其行可嘉,日後功成,亦可記上功勞簿!”

衆(zhòng)人喧喧嚷嚷說個不停,陶商心中卻甚是疑惑。

歷史上衆(zhòng)諸侯討伐董卓,確實是分兵幾路屯紮,但若沒記錯,曹操和孫堅肯定是不在一條線上的……怎麼如今卻變成了這種光景?

曹操主動請纓調(diào)到南面的進(jìn)軍道路上……究竟是打的什麼小九九?

計較已定,袁紹隨即命令擺開宴席,邀衆(zhòng)諸侯赴宴。

開完會就聚餐,古代現(xiàn)代都一樣……國人的特有傳統(tǒng)。

陶商依舊是保持著低調(diào),躲在一個小角落,默默的吃著鼎中之食。

其實他想不低調(diào)也不行,衆(zhòng)諸侯推杯換盞,高聲互捧,基本上都是圍繞著袁紹和袁術(shù)等人的,誰有閒功夫顧及他這小娃娃?若是他老爹陶謙在此,或許還有幾位諸侯前來照看一下面子……

但陶謙既然沒在,這種場合就請他兒子靠邊站吧。

當(dāng)然這對於陶商來說並無所謂,他倒是還樂的清閒躲在一旁默默吃喝。

然而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有一個人卻偏偏過來打擾陶商的清淨(jìng)。

一個陶商非常不想接觸的人。

“陶大公子!我們好久不見了?”一個黑瘦黑瘦的矮子乘著衆(zhòng)人高呼暢飲,端著酒壺和酒盞來到了陶商的席位旁。

一聽這個聲音,陶商的腰頓時挺的筆直……是曹操!

幾乎是一個瞬間,陶商便從扎凳上跳了起來,一句話也不說,奔著帥帳外就撒腿而去。

三十六計走爲(wèi)上!

可是剛跑了兩步,陶商就痛苦的發(fā)現(xiàn),自己無論怎麼搗騰,可兩邊的景物卻是一點也不動地方。

他回頭觀瞧,暗道果然……

曹操右手不知何時扔了酒盞,緊緊地拽著自己衣衫的後襬,將陶商牢牢地拖定在原地,黑黝黝的臉上露出了猙獰的笑容。

“跑啊,你再跑啊,我看你能跑到哪去?”

不跑,留在這裡幹嘛?跟你敘舊?呸!

陶商心裡暗罵,雙手回身一拽衣服的後襬,剛想使勁扯開,卻又生生的頓住了……

陶商乖乖地舉起雙手。因爲(wèi)他感覺到有一柄冰涼的東西頂在了自己的後背上……是一柄精巧的短弩,上面一定還拉著弦掛著箭。

跟當(dāng)初陶商在營帳內(nèi)比劃許褚的是同一型號。

曹操單手操著尖銳的短弩,瞄準(zhǔn)的陶商的後腰子,冷冷的低聲道:“我想試一試,是它快還是你快。”

孫子!

陶商心裡快哭出來了,可表面上卻還是慢慢轉(zhuǎn)回身,露出笑臉道:“人生何處不相逢,這不是曹將軍麼?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咱們這是第二次見面了吧,應(yīng)該算是老熟人了。”

曹操冷笑道:“熟歸熟,你欠老子的舊債一樣得還!”

陶商盯著曹操手裡的傢伙,臉上的笑容更親切熱情了,道:“好說好說,咱們兄弟誰跟誰啊……曹將軍手下留情,當(dāng)心走火。”

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海奪城第八百一十五章 計算之外的強兵第四百五十六章 毒物知毒物第三百八十五章 孫策、諸葛與呂蒙第六百六十七章 河北甄宓俏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六百八十七章 女性的硬仗第三百一十七章 陷落的慈母第七百六十八章 梟雄之戰(zhàn)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揚一益二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百四十九章 火拼各營第九百零四章 張遼畫符第十四章 先兵後禮第六百四十五章 第一水軍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最後一博第八百四十五章 金陵軍的強勢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七百二十九章 五路平冀州第六百二十章 誰爲(wèi)第一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八百一十一章 栽贓?第九百二十三章 捉放曹第五百四十七章 黑山之議第五百六十章 神勇阿飛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人的行動第九百章 一意孤行第四十三章 虎牢關(guān)第二百一十三章 陶氏的動作第三百六十九章 婚期除惡第七百二十七章 驅(qū)逐曹軍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三百五十一章 跟宦官交朋友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七百七十九章 攻克山陽郡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名猛將第八百四十六章 揣度敵策第四百九十五章 江東姐妹花第八百九十四章 攻打洛陽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八百二十七章 引誘出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兄弟蕭牆第五百二十章 二將露怯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八百一十一章 栽贓?第三百六十一章 古戰(zhàn)場九里山第八百六十八章 二老出山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談條件(二合一章節(jié))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四章 龍兄虎弟第四百四十四章 反激將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決戰(zhàn)涪水關(guān)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人的行動第五百五十七章 壞事的曹昂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八百章 收呂布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隻耳第四十八章 火 焚第七百三十九章 誰埋伏誰?第七百七十七章 除袁佈局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來我回信(第四更)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六百六十八章 田豐詐降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戰(zhàn)龐統(tǒng)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要二橋第四百六十六章 子夜入深閨第一百零七章 避盟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曹劉之終第二百九十五章 計成矣第八百三十八章 諸葛瑾到來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任太守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路兵馬第三百一十九章 以糧擒賊第八百五十六章 曹操的頭風(fēng)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昂登場第七十五章 尷尬的朝臣第一千零八章 成都告急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陶行動第七百章 賤招第七百八十一章 得二奸臣第五百四十章 三雄鏖戰(zhàn)第八十八章 弱質(zhì)幼女?第四百零四章 三家謀袁第九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五十五章 激將與利害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家都惦記呂布第一千零八章 成都告急第八百九十六章 入洛陽
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海奪城第八百一十五章 計算之外的強兵第四百五十六章 毒物知毒物第三百八十五章 孫策、諸葛與呂蒙第六百六十七章 河北甄宓俏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六百八十七章 女性的硬仗第三百一十七章 陷落的慈母第七百六十八章 梟雄之戰(zhàn)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揚一益二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百四十九章 火拼各營第九百零四章 張遼畫符第十四章 先兵後禮第六百四十五章 第一水軍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最後一博第八百四十五章 金陵軍的強勢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七百二十九章 五路平冀州第六百二十章 誰爲(wèi)第一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八百一十一章 栽贓?第九百二十三章 捉放曹第五百四十七章 黑山之議第五百六十章 神勇阿飛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人的行動第九百章 一意孤行第四十三章 虎牢關(guān)第二百一十三章 陶氏的動作第三百六十九章 婚期除惡第七百二十七章 驅(qū)逐曹軍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三百五十一章 跟宦官交朋友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七百七十九章 攻克山陽郡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名猛將第八百四十六章 揣度敵策第四百九十五章 江東姐妹花第八百九十四章 攻打洛陽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八百二十七章 引誘出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兄弟蕭牆第五百二十章 二將露怯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八百一十一章 栽贓?第三百六十一章 古戰(zhàn)場九里山第八百六十八章 二老出山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談條件(二合一章節(jié))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四章 龍兄虎弟第四百四十四章 反激將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決戰(zhàn)涪水關(guān)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人的行動第五百五十七章 壞事的曹昂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八百章 收呂布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隻耳第四十八章 火 焚第七百三十九章 誰埋伏誰?第七百七十七章 除袁佈局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來我回信(第四更)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六百六十八章 田豐詐降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戰(zhàn)龐統(tǒng)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要二橋第四百六十六章 子夜入深閨第一百零七章 避盟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曹劉之終第二百九十五章 計成矣第八百三十八章 諸葛瑾到來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任太守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路兵馬第三百一十九章 以糧擒賊第八百五十六章 曹操的頭風(fēng)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昂登場第七十五章 尷尬的朝臣第一千零八章 成都告急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陶行動第七百章 賤招第七百八十一章 得二奸臣第五百四十章 三雄鏖戰(zhàn)第八十八章 弱質(zhì)幼女?第四百零四章 三家謀袁第九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五十五章 激將與利害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家都惦記呂布第一千零八章 成都告急第八百九十六章 入洛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北市| 孟村| 嘉鱼县| 突泉县| 武胜县| 三穗县| 钟山县| 平凉市| 哈密市| 田林县| 峡江县| 同仁县| 疏勒县| 黎城县| 陇南市| 德昌县| 新河县| 永康市| 山东省| 延边| 佛学| 靖边县| 江门市| 汉川市| 巴青县| 云浮市| 博客| 卢湾区| 张家港市| 石景山区| 凤城市| 手机| 临沭县| 阿瓦提县| 石泉县| 望都县| 安岳县| 连云港市| 尉氏县| 佛冈县| 潼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