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

半個時辰之後。

驛館之內,衆人尋找了一處大廳,依照賓主之位坐下。

陶謙坐在主位上,猶自如同憤怒的公牛一樣喘著粗氣,糜竺和曹豹則是尷尬的在一旁陪著笑臉。

諸葛玄、諸葛瑾和諸葛亮叔侄三人則是並列於一排——諸葛瑾的衣衫依舊是顯得有些凌亂,淚水還在眼眶中打著轉,適才的場面還是令他頗感觸目驚心。

陶商和郭嘉兩人則是臊眉耷目的坐在對面的另一側,郭嘉還算好,沒什麼大事。

陶商可就慘了,身上捱了幾記重重的扁拐不過,後腦勺還沒陶謙一記老拳揍的嗡嗡直響。

渾身上下猶如散了架一般的疼。

自己勞心勞力的替徐州挽留人才,他還打人。

什麼爹啊,這麼坑兒子!

此時此刻,誤會已經解釋開了,陶謙的氣消了不好,但他依舊是不滿的看著陶商,時不時的狠狠的用眼神唰他一下!

“諸葛公,今天這事,著實是個誤會。老夫替這忤逆子,跟你說個不是?!?

諸葛玄聞言,連道不敢。

“不過諸葛公,商兒行事雖有不當之處,但令侄兒違背了漢律法紀,確是事實,說起來商兒只是留下他在徐州娶妻生子,於情於理,倒也沒什麼不對,嚴格來說,此舉對令侄兒甚至還是有些偏頗的?!?

諸葛玄心下雖然是有點不服氣,但陶家父子現在緊緊攥住“逃稅”這一條罪名不放,只把老頭也是弄的無可奈何。

“多謝陶使君的厚意,老夫和侄兒回去,定當三省吾身,以省今日之罪責?!?

陶謙慢悠悠的道:“那倒也不必,只是諸葛公,老夫這徐州之地,不知究竟是有何事慢待了你諸葛氏?惹的你非要舉衆南遷?”

諸葛玄長嘆口氣,道:“回使君話,非是老夫執意要走,只是後將軍袁術已是表奏老夫爲豫章太守,仕途前程爲其一,二則老夫也著實是得罪不起袁術,第三南方較之中原相對安定一些,老夫舉族遷移,也不過是爲了保全族人,何罪之有啊?”

陶謙聞言點了點頭,道:“商兒,諸葛公情義深切,實在不行,便讓他們南遷吧?!?

陶商挑了挑眉,心中升起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陶謙突然跑到驛館親自盤問諸葛氏遷族之事,適才又對自己一頓狂扁,這其中定然是有什麼變故,但看老頭的樣子,眼下應該是不方便直說。

但若是就這麼放走了諸葛亮,陶商絕對不答應。

“不行!”

陶商直接出口拒絕,卻是連陶謙的面子也不給。

諸葛玄聞之不由詫異,奇道:“太平公子,我諸葛氏究竟哪裡得罪了你?你爲何執意要咬著我等不放?”

咬著?!

這話聽著,怎麼那麼彆扭呢。

陶商沉默了半晌,突然道:“非是我執意與諸葛公過不去,實乃是陶某視漢朝法紀爲天,眼裡容不得一顆的沙子,不得已而得罪了您……”

諸葛玄聽他說的大義凌然,哼了哼沒吭聲。

“還有一件事,就是陶某著實欣賞令侄兒之聰慧敏學,想把他留在徐州收爲弟子,日後其若出仕,陶某則必委以重任,絕不相負!”

一句話說出來,只把諸葛玄弄愣了,莫名其妙的看向諸葛瑾。

諸葛瑾也是莫名其妙的撓了撓頭,疑惑道:“欣賞瑾之才學的人,確實是有不少,不過像陶公子這樣要收我做弟子的,我還真是第一次碰上……咱倆歲數好像差不多大吧?”

陶商聞言樂了,搖了搖頭對諸葛瑾道:“諸葛兄誤會了,我說的人不是你?!?

諸葛瑾疑惑的四下掃視了一圈,不解的道:“這滿廳中人,除了我就是我二弟,你說的還能是誰……”

說到這,卻見諸葛瑾的臉色突然一變。

“你要禍禍的人,是我二弟耶?”

諸葛瑾這話令陶商很不開心。

什麼叫禍禍?

不光是諸葛瑾,其餘衆人此刻也是被陶商給弄得蒙圈了,唯有郭嘉除外。

陶謙頗是疑惑的將目光投向了十歲的諸葛亮。

對於陶商這次針對諸葛氏的突發臨時事件,陶謙老頭也有所參與,不過他起初一直以爲陶商要留住的,應該是諸葛氏的青年才俊諸葛瑾。

可哪曾想,陶商盯住的,居然是諸葛家的十歲半大小鬼!

這娃子毛都沒長全呢?要他作甚?

諸葛瑾顯然是有點緊張了。

他側了側身,擋在了諸葛亮的身前。

“陶公子,我二弟年紀還小,有什麼你衝我來!”諸葛瑾言下很是鄭重,防狼似的防著陶商。

陶商暗自撇了撇嘴,衝你?我不稀罕。

就在這個時候,卻見諸葛亮緩緩的站起了身,繞過諸葛瑾,邁步來到了陶商的面前,拱起一雙小手衝著陶商深作一揖,平靜的道:“學生諸葛亮,願意與府君學習,從此跟隨在府君左右,亮自當以師禮待之。”

滿廳衆人不由得盡是大吃了一驚。

諸葛瑾急忙起身,急切道:“小弟,你這是作甚?”

諸葛亮轉過身,神色平靜的對著諸葛瑾道:“陶府君曾得汝南許子將十句金評,更是以冠禮之年得拜一郡之長的太平公子,實乃天下青年俊秀之楷模,亮對府君大人傾慕已久,能得拜在使君門下,深感欣慰,可謂平生無憾。”

諸葛瑾皺了皺眉,不知諸葛亮爲何會突然這麼說……

突然間,諸葛瑾腦中一醒。

想起昨夜兄弟二人在驛館房間內的一番談話,諸葛瑾背後的冷汗頓時悽悽而下。

自己昨夜一時衝動,跟諸葛亮這小子大說了一番捨己爲家的大道理,哪曾想這混小子居然全都聽進去了。

諸葛瑾現在非常後悔,後悔的腸子都要青了。

他現在只想抱住諸葛亮的大腿,大聲的告訴他一句……

二弟,別這麼實誠!大哥我昨夜是跟你吹的!

陶商仔細的看了諸葛亮一會,道:“你當真願意留在徐州?”

諸葛亮誠摯的點了點頭。

“爲什麼?如果這樣做,你就是會與兄長和叔父別離了?!?

諸葛亮沒有作答。

叔父諸葛玄倒是沒什麼,從小到大就沒有怎麼見過,諸葛亮跟他並不算親。

但是諸葛瑾,兄弟二人朝夕相對,諸葛瑾對諸葛亮來說可謂是亦兄亦父。

雖然不知道陶商爲什麼要將自己留在徐州,還有留在身邊,但年幼的諸葛亮能夠明顯的感覺的到,陶商對自己並沒有神門惡意。

而且,自己的身上也沒什麼值得他可圖謀的。

或許,他真的是欣賞自己的才智?一個十歲孩童的才智?

想到這裡,諸葛亮自己都不由感到有些好笑。

不過,既然叔父和兄長已經有了離開徐州的計較,至少讓他們去往南方發展會對他們更有利吧。

若如此,便由我諸葛亮作爲家族的祭奠石,留在此處,僅是爲了這個家而已,別無他求。

“二弟,你是怎麼想的?爲兄不用你爲諸葛家做什麼犧牲!快坐下!”諸葛瑾在身後嚴厲的訓斥道。

諸葛亮卻是轉過身,深深的對著諸葛瑾欠身作揖。

“兄長,您不用勸我了,弟弟縱然只有十歲,但亦是懂的爲家分愁之理,況且陶府君對弟弟並無惡意,而且觀府君之誠意,日後定會大是用心提拔點撥於弟,兄長隨叔父去了揚州,切記好好發展自身,弟弟在徐州,亦是會跟隨陶府君好好學習的,雛鳥終有離巢之日,雄鷹亦有展翅之時,哥哥和我,終會有再見的一天?!?

諸葛瑾聞言,眼眶發紅,聲音也不由有些哽咽了,陶商心中亦是頗爲感慨。

聰明才智不說,但這個孩子的這股子仗義勁,著實是天下少有。

第四百零八章 爭奪降卒第四百一十六章 陶家長子第八百六十三章 韓浩第四百九十三章 二使說曹操第三百四十九章 各方表現第五百四十九章 你來我往第五百零六章 河北顏良第九百一十六章 結拜兄弟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國出手第七百八十一章 進攻曹仁第八百四十一章 蔡瑁行動第八百五十六章 蠻王沙摩柯第五百四十一章 官渡之戰第三十七章 陽人之戰與空城之法第七百零八章 恐怖的趙雲第五百六十八章 如此盟友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四百零一章 周瑜與諸葛亮第三百七十五章 虎衛軍方陣第八百二十九章 新的人生第十九章 西行潁川第八百七十二章 膽大的丁奉第二百二十七章 霹靂車與鐵浮屠(一會還有一更)第五十九章 汴水之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袁紹救侄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最後一博第三百四十四章 燒麥溜茍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八百三十六章 龐統與關羽第六百八十四章 情深義重二公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九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五百三十五章 尋找外甥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桿傳情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四百三十八章 徐盛請纓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菊花兄弟第七百八十八章 替天誅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曹陶再戰第六百四十九章 北方訊息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第八百二十四章 荊州的行動第三百三十章 老人精第六百七十三章 結伴同行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波軍動態第二百六十章 羣毆呂布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七十五章 尷尬的朝臣第八百七十四章 劉備的苦惱第六百七十九章 坦誠相告第七百九十八章 陶荀之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霹靂車與鐵浮屠(一會還有一更)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五百六十章 神勇阿飛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三百四十章 曠世大作第七十三章 夜行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六章 皆非善輩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七百九十九章 英雄非昔年第五百零四章 挽救歷城第八百七十四章 劉備的苦惱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憧而來的美人計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八百六十九章 周瑜的計謀第八百二十五章 千斤閘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第八百五十六章 蠻王沙摩柯第六百九十六章 黃天巫的震懾力第八百七十七章 遁 逃第四百九十九章 袁曹陶之戰第八百零七章 沉痛的心第五百一十七章 失手被擒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 奉第八百零六章 重用降臣第七百七十章 謀劃鄴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烏龜伸頭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漢交鋒第七百四十三章 故人相見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路兵馬第四十三章 虎牢關第九百零八章 二人皆叛第八百四十五章 下毒計的龐統第一章 老少君子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五百二十五章 白眼狼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二百八十三章 孫策守孝(第二更,求支持)第五十二章 再訪猛虎第四百六十九章 能翻案者,天子也
第四百零八章 爭奪降卒第四百一十六章 陶家長子第八百六十三章 韓浩第四百九十三章 二使說曹操第三百四十九章 各方表現第五百四十九章 你來我往第五百零六章 河北顏良第九百一十六章 結拜兄弟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國出手第七百八十一章 進攻曹仁第八百四十一章 蔡瑁行動第八百五十六章 蠻王沙摩柯第五百四十一章 官渡之戰第三十七章 陽人之戰與空城之法第七百零八章 恐怖的趙雲第五百六十八章 如此盟友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四百零一章 周瑜與諸葛亮第三百七十五章 虎衛軍方陣第八百二十九章 新的人生第十九章 西行潁川第八百七十二章 膽大的丁奉第二百二十七章 霹靂車與鐵浮屠(一會還有一更)第五十九章 汴水之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袁紹救侄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最後一博第三百四十四章 燒麥溜茍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八百三十六章 龐統與關羽第六百八十四章 情深義重二公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九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五百三十五章 尋找外甥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桿傳情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四百三十八章 徐盛請纓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菊花兄弟第七百八十八章 替天誅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曹陶再戰第六百四十九章 北方訊息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第八百二十四章 荊州的行動第三百三十章 老人精第六百七十三章 結伴同行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波軍動態第二百六十章 羣毆呂布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七十五章 尷尬的朝臣第八百七十四章 劉備的苦惱第六百七十九章 坦誠相告第七百九十八章 陶荀之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霹靂車與鐵浮屠(一會還有一更)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五百六十章 神勇阿飛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三百四十章 曠世大作第七十三章 夜行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六章 皆非善輩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七百九十九章 英雄非昔年第五百零四章 挽救歷城第八百七十四章 劉備的苦惱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憧而來的美人計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八百六十九章 周瑜的計謀第八百二十五章 千斤閘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第八百五十六章 蠻王沙摩柯第六百九十六章 黃天巫的震懾力第八百七十七章 遁 逃第四百九十九章 袁曹陶之戰第八百零七章 沉痛的心第五百一十七章 失手被擒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 奉第八百零六章 重用降臣第七百七十章 謀劃鄴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烏龜伸頭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漢交鋒第七百四十三章 故人相見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路兵馬第四十三章 虎牢關第九百零八章 二人皆叛第八百四十五章 下毒計的龐統第一章 老少君子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五百二十五章 白眼狼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二百八十三章 孫策守孝(第二更,求支持)第五十二章 再訪猛虎第四百六十九章 能翻案者,天子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平县| 隆子县| 枣庄市| 岱山县| 阿尔山市| 平罗县| 和林格尔县| 平舆县| 哈巴河县| 吉水县| 江陵县| 长葛市| 崇义县| 浮梁县| 荥阳市| 安阳县| 金川县| 夏津县| 德惠市| 洪湖市| 富川| 繁昌县| 吴川市| 安阳县| 平顶山市| 宜宾市| 岳阳县| 新营市| 讷河市| 南靖县| 承德市| 静乐县| 德惠市| 井陉县| 万载县| 龙山县| 克什克腾旗| 松江区| 龙胜| 拉萨市| 呼玛县|